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成人教育策略_农民论文

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人教育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策略论文,农民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2015)02-0060-05

       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2014年教育部和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强调“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2]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后继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应时之举。“教育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它提供有关环境的知识……如果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那么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作出巨大贡献”。[3]成人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对当前社会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大有裨益。因此,分析成人教育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探讨相应的促进策略,有利于加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打造实用型农村人才队伍,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新型职业农民概述

       “许多看起来熟套而流行的学术话题,常常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学术清理”。[4]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理解也是如此,目前学术界尚未就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达成共识。研究者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有别于传统农民,打破了“世袭身份”的束缚和限制,在身份、素质、观念和能力等方面兼具“新型性”和“职业性”。如有研究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充分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农业生产经营报酬的最大化;二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将务农作为终身职业;三是具有较强的现代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仅掌握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而且行为能够满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5]也有研究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既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也要知晓国家政策,建立属于自己的农民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6]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新型职业农民在广义上是一种职业,指一切农业从业人员;狭义上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以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活动而获得主要收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参照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新型职业农民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有文化。这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素质要求,即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基本文化能力。其二,懂技术。新型职业农民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劳动经验和生产技能。其三,会经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的要求,包括具备观察能力、市场信息获取能力、风险承担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四,晓政策。新型职业农民要掌握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能够利用外部资源支持农业的发展。其五,有组织。即建立自己的经济组织,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实现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其六,讲文明。新型职业农民要不断提高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7]具体见图1。

      

       图1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构成图

       二、成人教育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

       “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目的地活动,自觉的、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为目的”。[8]成人教育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型职业农民务农情感的培养、知识素养的提升、技能水平的提高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增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新型职业农民这一特殊的成人群体需要依靠成人教育而获得全面、综合的培养和教育。

       (一)有利于务农情感的培养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农民”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印记,而非自主的、由衷的职业选择,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多属“无奈之举”,提及“农民”一词,往往会联想到较低的社会地位和较差的社会待遇。相关调查显示,84.4%的农民希望自己的孩子“改弦易辙”,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只有15.6%的农民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以职业农民的身份继续从事农业生产。[9]此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轻农意识普遍出现,务农情感逐渐淡薄,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跳农门”,离开农业生产,融入城市生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打造一批热爱农业、致力于农业生产的高素质专职人员。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教育活动,能够契合当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需求,引导人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审视“三农”问题。通过对农民施加有益的教育影响,提高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农业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他们的务农情感,完成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同时,通过成人教育广泛传播相关的政策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和爱护新型职业农民的良好舆论氛围,也能够间接增强人们的务农情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二)有利于文化素养的提升

       文化素养对于当代新型职业农民来说颇为重要,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既包括科学文化素养,也包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3年,参加过相关职业培训的人数更是微乎其微,农民整体的知识水平较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10]为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知识性要求,需要大力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成人教育能够弥补农民基础教育的不足,以丰富的教育内容,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使他们具备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文化素养。成人教育不仅有利于改变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和小农意识,传播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需的现代化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有利于传播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提高农民的科学与法制观念,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文化素质的养成和农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此外,成人教育能够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契合农民的学习特点,使得他们在不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下获得文化素养的提升,从而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进程。

       (三)有利于技能水平的提高

       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的目的在于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需要将农业作为职业,充分融入市场,通过一切可能的合理方式获得报酬最大化。[11]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掌握一项或者多项技能,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的只有3.4%,接受过中级职业技能培训的仅占0.13%。[12]当前的技能水平达不到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需要,因此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技能水平迫在眉睫。“从科学技术到生产力的形成,中间有个物化过程,即教育”。[13]成人教育无疑是提升技能性素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有效渠道。成人教育所提供的教学项目无不彰显着职业性和实用性,能够满足农民技能水平提高的诉求,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相应技能,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应用速度;同时成人教育注重“授之以渔”,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各具特色的技能教学项目,以适应他们的不同选择,满足不同的生产需要,有助于建立一支技能素质较高、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有利于经营管理能力的增强

       会经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要求之一,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长期以来,农民由于受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经营知识和管理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较为淡薄,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和信息接收、反馈能力较差,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急需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不断增强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成人教育在增强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方面能够发挥重要意义。通过成人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能力和现代市场经营管理理念的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经营性素质,引导他们充分了解市场,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参与市场竞争;成人教育能够提供相关平台,促进农民与企业以及各种农业组织的交流、沟通,增加实践机会,切实增强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从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成人教育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策略

       (一)统一思想,革新观念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指出:“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变革。思想的变革是发生于思想结构本身中的革命。”[14]成人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以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切入点,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首先,提高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视度。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近年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产物,还未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成人教育应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引导人们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有别于普通农民,他们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承载着避免农村经济衰退,提高农业生产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从而提高社会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视度。其次,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身份的宣传力度。成人教育应将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身份作为教育传播的重要内容,将新型职业农民与工人、知识分子等同样列为一种职业身份,进行广泛传播,营造尊重这一职业的良好社会舆论导向。再次,革新农民自身的传统观念。“传统作为历史的惰性力,发挥着巨大的阻碍作用”。[15]成人教育应针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保守、封闭“小农思想”,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开展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农民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开放意识、效益观念和进取精神。最后,着重对潜在对象进行务农情感培育。成人教育除了要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培育对象的思想观念进行革新外,还应加强对返乡创业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和农业企业的雇工等潜在对象的务农情感培育,引导他们主动选择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二)丰富内容,按需施教

       成人教育应提供丰富、全面的教育内容,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文化素质、技能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等方面的不同需求以及现实生产、生活的需要。有研究者在调查农民喜欢的培训内容时,结果表明,喜欢政策的占35.6%,喜欢养殖技术的占60%,喜欢种植技术的占77.8%,喜欢农产品营销技术的占51.1%,喜欢农机操作技术的占28.9%。[16]鉴于此,成人教育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基本文化知识是基础,因此成人教育应继续开展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其二,进行相关政策解读。近年来,各种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因此成人教育应以“三农”政策为重要内容,进行相关政策解读,使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受益于政策提供的帮助。其三,突出内容的实用性。成人教育应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实际问题设置成人教育内容。例如,加强对农民急需的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和营销技术等方面内容的提供。其四,细化内容设置。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具体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因此成人教育应分门别类地设置教学内容,以供他们自由选择。例如,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安排种植、园艺等方面的内容;为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设置食用菌生产和蔬菜栽培等方面的内容;为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提供所需的农业机械使用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其五,引进特色化内容。新型职业农民有着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因此成人教育应引进农业法律、生态环保、农业安全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彰显内容的特色化和多元化,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要。

       (三)强化师资,创新方式

       “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会过分”。[17]成人教育教师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主体,决定着培育工作的效果。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专兼结合的成人教育师资队伍是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基本保证,为此应强化成人教育师资力量。一方面,鼓励文化知识扎实,熟悉成人教育理论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理论的专家学者加入培育工作,从专业角度为农民补充新的理念。另一方面,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精选既具有培训经验,又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授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急需的技能培训。此外,在农业生产一线选拔具有多年生产经验的农民作为重要师资力量。由于他们本身就是农民,易于与农民学员沟通交流,能够现身说法,有助于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适合农民生产和学习特点的培育方式,为此成人教育应注重培育方式的不断创新。其一,集中授课。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实际需求,精心准备课件,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在农闲时间集中教授理论知识,使他们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其二,实践教学。一方面邀请专家、科技人员和学者亲临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答疑和示范指导活动;另一方面带领农民参观示范区。这样既可以增强实践性,节省农民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也有利于他们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获得先进的实践经验。其三,远程授课。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等手段,打造远程教育平台,建设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的“精品课堂”。不断提高培育方式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方便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学习。

       (四)整合资源,搭建平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要“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18]为此,应注重搭建平台,整合多方资源,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其一,整合政府资源。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处于重要的主导地位,应加强成人教育、政府、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的联系。通过成人教育的开展,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实际情况的了解与反馈,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政府在政策支持、经费保障和培育机制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促进政府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持力度。其二,整合高校资源。成人教育要积极吸纳农业高校的师资力量及硬件资源,提升高校资源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使用效率。其三,整合企业资源。通过成人教育,促进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共同建立培育基地,传播经营管理理念与市场营销技术,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实训场所。其四,整合各类农村经济组织。构建相应平台,整合包括农业合作组织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

       收稿日期:2015-05-23

标签:;  ;  ;  ;  ;  ;  ;  ;  ;  

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成人教育策略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