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天台实验小学 318000
摘 要:阅读教学中教师为力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常常引导学生扣本循文、披文入情、赏词析句。然而,作为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标点符号,却被很多教师和学生所忽视。适当挖掘有特点的标点符号资源,使其大放光彩,也能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同时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思维发展也有益处。
关键词:标点符号 文本理解 能力提升
当下语文教师对文本语言的感悟教学特别注重,备课时非常关注文本的焦点、重难点、趣点、空白点等。然而我们也发现了另一个现象:众多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习惯花大力气对重点词琢磨推敲、以词入文,却时常忽略了标点符号,它们成为了被老师们遗忘的“角落”。
那么如何让遗忘的“角落”放出光彩,让小小的标点符号也能带领学生到文本中去深入感悟,从而习得新知呢?
一、标点之中品内涵
文本在左,生活在右,走在教学之路的两旁,潜心教学,慢读细赏。文本的精美是我们热爱的,标点的使用精妙也是我们探索的。所以,来一场标点符号的探索之旅,用更精心的准备,带领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也能对标点符号进行细嚼慢品,抓住它,挖掘它,拓宽标点的生命,让它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二、标点之中见精妙
案例:四年级下册有这样一篇课外阅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时,我出示了两组句子:
1.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2.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首先让学生对比读,发现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逗号的特殊使用。其次,引导学生发现用上逗号的高明之处是——高尔基是为了让他的儿子更加深刻地明白“给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小小逗号却是作者的用心良苦。最后,倡导学生学会运用。学生A造句:“爸爸妈妈却爱我,这让我明白,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逗号凸显了“爱”的伟大。学生B造句:“我非常喜欢这次妈妈送的生日礼物——十字绣。”破折号的使用,更强调“十字绣”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把小标点的大精彩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中,使学生明白标点符号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会说话的,更能突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三、标点之中补空白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作品为了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在表达时常通过省略号进行必要的留白。在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省略号留出的那片空白,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去联想,去补充,在无中生有,在空白中补充,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共有13个省略号,每一处都有独特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明白每一处省略号的作用,在人物形象解读时更能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丰盈人物形象。
教学时,先让学生对文句进行充分的朗读,读着读着学生会若有所思:这样的省略号中似乎有作者无法省略的情感啊!接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当时“渔夫的未归”、“家里的贫穷”、“孩子的可怜”等情况加深理解,在学生的想象与补白中桑娜物质上是贫穷的可内心确实富足的人物形象更清晰了。
四、标点之中理脉络
《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要“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作者的态度、情感”。因此,教学从语言文字出发,整体感悟,理清脉络,是走进文本深处最重要的一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中第10、11、12三个自然段都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这三个自然段中前两个自然段只有前引号,没有后引号,课堂上就有学生质疑:引号都是要成对使用的,这里为什么会单用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是不是印刷时忘记了呢?是不是作者故意的呢?是不是凡卡在写信的时候就是没有的呢?
在执教这一环节中,教师先引导学生默读这几个自然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共同之处。学生马上发现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后,引导学生再谈不用后引号的原因。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一段接一段地直接引用时,前几个自然段可以只在段首用前引号,到内容结束时再用后引号。
文本脉络在几个标点的牵引下了然于心,同时把情感体验和作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勿以点小而忽略,勿以号微而轻视。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文本中常在,生活中永恒。让标点放光,让文本出彩,何愁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呢?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第1期,第10期。
[2]彭钢 张晓东 编著 《课程理念的更新》.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崧舟 《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
[4]《教学月刊》,2013,9,第7期。
论文作者:徐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标点论文; 标点符号论文; 引号论文; 省略号论文; 发现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