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降低油田集输站原油输差论文_隋迎章

浅谈如何降低油田集输站原油输差论文_隋迎章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257231

摘要:油田集输系统是油水净化、输送、计量等环节。实际生产站会产生原油输量偏差,输差产生的原因总体分为正常输差和非正常输差。正常输差:有计量偏差:主要取决于计量方法是否正确、计量工具是否完善、操作过程是否规范,参数录取是否准确等。另外粘度、温度、压力、流态等因素影响到流量计的计量精度,造成输量的偏差。另一种是油品的蒸发损耗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储油容器不严密造成的自然通风损耗;大气温度的变化造成的“小呼吸”损耗;油品的性质、收发油操作的快慢和储罐内的压力等级等因素造成“大呼吸”损耗。非正常输差:是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生产管理不善、设备检修不及时造成的输差。本文针对通过分析输差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集输站;输差;计量偏差;精确度

一、原油外输工艺现状

目前采油厂各管理区原油都通过各自流量计进入联合站油罐,通过一系列的原油处理措施后经过外输管线外输。以孤五联为例,采油管理五区和采油管理七区的原油都通过各自流量计进入孤五联合站油罐,由于一系列原因进出油数量不一致,导致输差的产生。

二、计量输差形成的因素

1、客观因素

(1)温度的影响。原油在输送过程中温度降低,温降一般在20℃至40℃之间。温度每下降1℃度大约对体积影响万分之七左右。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质量流量计对油品的识别也略有区别。由于温度的降低造成的体积量的减少是影响输差的主要原因。

(2)气体的损失。由于原油在输送过程中的溶解气不断释放出来,使得出站端和进站端对液量的计量出现很大的差值,造成一定的输差。

(3)管线泄漏。由于管线的自然腐蚀以及不法分子在管线上打眼盗油,造成管线泄漏,这是造成输差的最直接的原因。

2、设备因素

(1)设备精度的影响。每个流量计都有自己的精度等级,目前所用的质量流量计精度都不高于千分之一。但由于每天几千立方的液量,千分之一的误差也会影响几方的液量输差。

(2)设备误差的影响。除了设备精度的影响外,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一些影响计量的因素。如流量计的零点漂移,流量计结垢等。这些因素也是影响计量导致输差的主要原因。

(3)工艺流程的影响。受质量流量计本身的制约,如果输送介质中含气可能会影响液量的计量,油水介质的性质不稳定,可能会影响纯油的计量。

3、人为因素

(1)时间误差因素。目前我们采用的输差计算分别按两小时输差、全天输差及旬度、月度输差来核算。但因每天的外输量都在几千方,如果两端站点读数时间差5分钟,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液量误差。

(2)参数设定的因素。由于质量流量计对油水的识别是通过流量计设定的油水密度来识别的。而油水密度是通过取样化验来得出的数值,是人为因素的结果。根据质量流量计的相关资料提供的公式证明,油水密度参数每调整0.1个百分点,将会对油水混合物计量的纯油数影响0.2-0.7百分点。因此,在化验过程中得到的密度误差将会对输差产生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下是质量流量计密度设定值偏差的影响:

假定油密度和水密度设计都正常时的含水计算公式:

油密度=0.8975

水密度=1.0134

流量计测得的混合物密度=0.9844

含水比=(混合物密度-油密度)/(水密度-油密度)×100%

=(0.9844-0.8975)/(1.0134-0.8975)×100%

=75%

情况一:如果设定的水密度值比实际密度高0.001时,所得到的含水与实际含水的差别为:

油密度=0.8975

水密度=1.0134+0.001

流量计测得的混合物密度=0.9844

含水比=(混合物密度-油密度)/(水密度-油密度)×100%

=(0.9844-0.8975)/(1.0134+0.001-0.8975)×100%

=74.3%(误差为0.7%)

即:当设定的水密度比实际密度高出0.001时,每千方液量 多计量纯油7吨。

情况二:如果设定的油密度值比实际密度高0.001时,所得 到的含水与实际含水的差别为:

油密度=0.8975+0.001

水密度=1.0134

流量计测得的混合物密度=0.9844

含水比=(混合物密度-油密度)/(水密度-油密度)×100%

=(0.9844-0.8975+0.001)/(1.0134-0.8975+0.001)×100%

=74.8%(误差为0.2%)

即:当设定的油密度比实际密度高出0.001时,每千方液量多计量纯油2吨。

三、应对措施与建议

3.1预防输差的措施

(一)正常输差的预防的措施

1、计量偏差预防的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端正工作态、提高业务水平、正确使用计量器具、确保计量的准确性。(2)选择合格的计量器具,按规定周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2、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控制操作工艺、减少辐射热、建造或改建浮顶油罐,消除液面上的气体空间、采用集气法,建造集气罐。

(二)非正常输差预防措施

1、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所有油罐、机泵、阀门等连接部位、运转部位和静密封部位都应连接牢固做到严密。(2)油罐上所有附件都应灵活好用严密不漏。(3)所有盛装油品的容器没有渗漏,完好无损。(4)接卸油品,必须泄净避免容器内残存油过多。(5)油品罐装要做到不超高、不跑油、不超压、不跑油、不溢罐。(6)加强防范意识,规范操作,防止并杜绝一切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

2、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加大违法、违规操作的查处力度。

(1)提高化验油水密度值的精确度。因为油水密度是通过化验得到的数据,因为全力提高化验所得数据的准确度是根本。而提高准确度的方法:一是提高化验的水平,使每次取样化验得到的数据都尽可能准确。二是增加取样的密度,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含水和不同温度下尽可能多取样,才能使化验得出的数据有实际值的差距尽可能的小。

(2)密切关注管线从出站端至进站端的温度变化,掌握温降对输差的影响,寻找不同季度不同温度下输差的变化规律。

(3)建立每天对表制度,具体做法每天8点钟各输油站统一与首站进行对表,使各站的时间尽可能保持一致,把时间差减少到一分钟之内,把因时间差造成的输差减少到最低。

(4)根据输差的变化定期检查流量计是否有结垢或者零点漂移现象,及时提醒技术人员对流量计进行零点标定和其他的相关工作,确保流量计计量出的数据真实有效。

3.2 建议

(1)尽可能采用密闭输差流程,减少因气体损失等造成的输差。

(2)建议各站加强点炉升温工作,并尽可能保持出站温度在同一温度范围内,减少温度的影响造成输差的波动。

(3)加强平稳输油工作,各站控制好排量和含水,让各站的排量和含水不要有太大的波动,保证短期输差的平稳。

(4)及时标定质量计,确保设备的计量数据真实有效。

四、应用效果

输差分析的目的,一方面是找到输差变化的规律,及时发现输差的异常变化。另一方面能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找到输差变化的原因,更好地指导生产。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输差分析工作在实际的生产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通过输差的异常波动,及时发现了各站流量计结垢、零点漂移等现象。

(2)通过纯油输差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了各区块来油的油品性质变化。及时取样化验。

(3)通过输差的异常变化,及时发现了温度对输差的影响,为不同季节的点炉升温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生产数据资料。

论文作者:隋迎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降低油田集输站原油输差论文_隋迎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