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在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一项建筑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减少生产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对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进行了一些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前言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建筑工程对人民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同样也是衡量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积极创建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有效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格外重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是否能够发挥预期的使用功能以及房屋的使用年限,对于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是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的重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选择先进、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以及施工重点难点的把控,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和改善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作用
建筑工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施工质量,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的把控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前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科学技术均在争先恐后发展,综合国力都在渐渐增强,这种巨大压力下,我国要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必须要先提高施工技术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不仅对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加快城市发展与建筑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 施工中对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控制
2.1混凝土施工的技术
2.1.1混凝土搅拌技术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的配制应严格参照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进行配比。配置完成后还应在保证混凝土综合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及时根据气候、环境、运输时间和路途等调整原混凝土的配合比,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的现象,与此同时增强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以保证混凝土在随后的施工过程中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国家对商品混凝土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规范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和每次投料的重量等,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原材料投料方法有、一次投料法、两次投料法,它是依据投料的顺序来进行划分的。
2.1.2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浇筑前应确保预埋件位置、钢筋的位置及数量等符合施工设计的要求,并将其数量和位置等形成入隐蔽工程记录表并报送监理部门验收通过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使混凝土的温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在浇筑过程中应仔细观察预埋件、预留孔洞及支架的变化情况,当发现其出现变形或移动时,应立即采取一定措施加以纠正。另外为保持混凝土的完整性,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过程不宜间断,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浇筑完成混凝土的表面应光洁、平整。
2.2混凝土振捣技术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2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混凝土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2.3钢筋的链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连接的质量对工程也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因内部钢筋的连接而引起的事故越来越多,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钢筋的连接工作十分必要。为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应严格控制焊接接头的面积、数量、百分率等。
3 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措施
3.1认真细致地做好图纸会审和施工方案优化工作
当对房屋建筑工地进行施工时,首先要审查工程项目的图纸,当然其他先关专业的图纸也要进行审查,要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在审查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时要及时提出并且将问题解决。如果图纸设计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那么需要对图纸进行修改,要调整建筑工程的施工空间。在房屋建筑施工时,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科学控制,因为房屋建筑质量要打下良好基础,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要通过合理的管理技术以及科学的施工技术来进行保证质量。施工方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房屋建筑施工的进行快慢,因此在房屋建筑过程中,需要制定好的施工方案,有利于节省开支,同时能够对建筑周期优化以及对建筑质量有所提高。当然建筑工程施工结构以及施工工艺是房屋建筑的方案确定所考虑的因素。
3.2提高施工技術
首先是针对混凝土的管理,首先根据距离以及楼层的高度来进行及时的调整。施工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搅拌时间进行调整。对振捣的间距进行控制,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才可以。其时间不应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次是对于钢筋的质量管理问题,应该要做的就是要在施工现场建立起严格的审查制度,对不可以使用不合格的钢筋不能使用。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灌之前进行仔细的检查。
3.3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
在建筑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质量关要严格把关,要做到如果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是不能因为原材料的不合格所造成的。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原材料有:砖块、砂、水泥、石头子、钢筋等等。国家明文规定,上述材料必须要在国家认可的实验室中检验是否合格,只有通过检验的材料才可以进行使用。对于那些达不到施工要求的原材料要严厉禁止。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未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正在使用,施工的监督人员必须立即禁止并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结束语
建筑工程包含诸多领域,也涵盖了各种范畴的房屋建设。不仅如此,在铁路、机场、水利、港口等工程建筑里,建筑工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上还有很大的空白,提升的空间相当大。为全面提高建设质量,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此项管理工作,因建筑工程较之其他建筑有特殊性,管理时应结合实际完善管理,提高管理针对性,切忌完全按普通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和方法展开工作,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参考文献
[1] 黄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居舍,2019,(11):130.
[2] 曹达.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8):65-66.
论文作者:1喻,明,2毛云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时间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