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危险品普遍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污染等特异性,有的可以用来制造武器、毒品、毒药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违法物品,有的危险品本身就带有腐蚀性、毒性,管理不慎就会造成人身危害。然而许多危险品也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化工、服装、医药等行业,方便人们的生活。正因为危险品具有合法用途和非法用途的双重性,所以对危险品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当前危险品库房管理现状及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危险品库房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危险品;动态管理;全方位管理;科学化管理
一、危险品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危险品管理法律法规数量多,但效力有限
危险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众多,仅从2010年以来,国内就发布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港口安全设施目录的通知》等数十条通知来指导危险品安全管理工作。但是通过对比国内外危险品监管的情况我们发现,国外在法律文件和事故量上都远远低于国内。例如,美国有关危险品运输的法律只有《联邦法典第49号》,但却能对危险品运输进行有效监管。
(二)危险品事故责任承担比例不合理,政府企业权责不明确
通过对比国内外在相关法规政策中涉及到的企业的主体责任,国外企业相对承担更大的责任。例如,加拿大对危险货物的安全管理充分体现了“企业负责,政府监察”的安全责任原则,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责任完全由企业承担,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责任十分明确。对比发现,国外企业当由于自身监管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则不再能从事此项生产,有较重的惩罚措施。而国内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只需上缴一定的罚款,即可以继续从事生产作业,还存在通过行贿等违法手段解决问题的情况,致使部分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
(三)监管主体多,权责划分不清晰或不稳定
分析显示,国内危险品监管涉及到相应监管部门也数量众多(如天津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监管不力的地方政府及部门即有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市委、市人民政府、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海关系统、安全监管部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市场和质量监督部门、海事部门、公安部门、环境保护局、行政审批局等)。由此可见,各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着职责的重复或漏洞,以导致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晰或者不稳定。所以在多个管理部门的影响下,各部门应当首先明确自身的责任,进行协同运作和管理,才能实现政策的有效实施,风险的有效管理[1]。
二、针对危险品管理的对策
危险品仓库安全关系到企业生产力建设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和社会稳定大局,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一)努力实现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实现管理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传统的安全管理,更多强调危险品物资的“静态管理”,对仓库员工的思想状况、事业心责任感和危险品物资的储备状况、作业过程等则缺乏全面的跟踪和掌握。为此,一是要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动态管理。加大经常性教育力度,帮助员工克服自满情绪和麻痹思想,筑牢“危险品仓库安全无小事”的思想基础。尤其对可能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要认真梳理,搞好疏导,绝不能让员工背着思想包袱干工作。二是要搞好督促检查,加强对危险品物资的动态管理。始终坚持依靠制度抓管理,依据管理规定抓规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认真落实危险品物资要情日报、每周小结、每月讲评制度,加强对库房、作业场等重点部位危险品物资的安全监控。做到发现问题查不出原因不走,弄不清责任不走,没有整改措施不走,整改不见成效不走,确保危险品物资安全。三是要主动跟进指导,加强对执行任务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作为仓库领导和业务部门,要经常跟进指导,把安全防范工作渗透到每一个重要阶段、每一个关键环节、每一个具体人。做到受领任务绷紧安全管理弦,部署工作明确具体要求,检查督促着重查找安全隐患,检查讲评突出指向薄弱环节,总结工作深刻吸取经验教训。
(二)努力实现由“单线条管理”向“全方位管理”的转变
实现管理由“单线条”向“全方位”的转变,克服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抓安全管理仅靠领导和业务部门“单线条”式的管理模式,势必影响实际效果。为此,一是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组织员工学习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的安全常识,熟悉危险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燃烧爆炸特点,掌握各种火灾的扑救方法;学习相关业务管理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危险品物资保管、危险品装卸等方面的操作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从而实现人人熟悉仓库各种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人能够熟练使用安保装具处理紧急情况的要求。二是要明确各级职责,建立安全防范网络。严格落实“定单位、定目标、定人员、定职责、定奖惩”的五定责任制,明确各级职责,量化安全管理项目和阶段指标,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实行仓库领导挂钩负责制,建立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抓,职能部门协力抓,一线领导全权抓,技术骨干带头抓,安全员、岗位操作员按职责要求具体抓的群众性安全防范网络,确保安全管理目标、要求、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三)努力实现由“经验化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
实现管理由“经验化”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创造安全管理的最大效益。随着越来越重视社会稳定,对危险品仓库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十九大”后军民融合更加深入,部分军工企业涉及到危险品物资种类繁多,技术指标和安全系数标准更高,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装备的要求,须在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上下功夫。一是要着眼巩固提高,在安全管理的检验标准上科学化。主动跟踪世界先进危险品安全管理技术,敢于正视差距,确立安全管理的高标准,坚持以科学的检验标准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危险品,制定不同的安全管理标准,使员工养成严格按标准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职责办事、按操作规程办事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和效益。二是要注重归纳完善,在安全管理的制度措施上科学化。严格按照危险品仓库有关规章制度,结合单位实际,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种方案预案,细化库房管理、作业场所业务管理等细则以及各个专业、各个岗位操作规程,逐步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措施。三是要深入研究探索,在安全管理的方法手段上科学化。如建立库区局域网、引进二维条码技术、运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及预案自动生成等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水平。在储存或使用过程中,危险品出现因包装损坏、产品过期、变质等因素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由各使用单位的专属保管员整理及时交回库房,并按要求填写报损单。库房保管员负责将各使用单位交回的危险品整理统计,核对其品名、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效期等信息后,妥善保管以防丢失。并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分管院领导审核批准后,报公安机关审批、备案。由公安机关定期组织人员监督销毁,并作记录、存档[2]。
结语
危险品库房管理人员在对于危险品的管理过程实际操作与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摸索和积累有效的管理经验,提高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探索安全管理与正常消耗需要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从而切实加强危险品的使用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枫棣,张香成.试论化学危险品储运的安全管理要点与措施[J].科技展望,2016,26(19):184-185.
[2]刘道春.危险化学品仓储的消防安全管理[J].化学工业,2011,29 (Z1):39-44.
论文作者:李晓明1,高帅2,杨丰瑞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危险品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库房论文; 仓库论文; 企业论文; 物资论文; 职责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