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性_粮食安全论文

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比较优势论文,粮食安全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区域

1、区域确定方法说明

我们从规模比较优势、生产水平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3个方面来分别对全国各县进行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分析,并据此确定不同的优势区。

(1)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用农产品的区位商来表示。某一地区某种作物的区位商是指该作物播种面积在该区域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这一作物所占比重之比值。

计算公式:

式中:GM[,ij]为i县j种农作物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S[,ij]为i县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

S[,i]为i县的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S[,j]为全国j种作物的总播种面积

S为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GM[,ij]≥1表示该县的这种作物生产具有一定的专业化,GM[,ij]越大说明专业化程度越高;GM[,ij]<1表示该县没有这种作物的规模种植优势,专业化程度较低,GM[,ij]越小表明该县的这种作物比较优势越弱。

(2)生产水平比较优势指数。生产水平比较优势主要是反映在一定的区域内农作物的土地产出率。我们用该县的粮食作物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测算出每个县的粮食作物生产水平比较优势指数,根据该指数的高低确定出该县是否具有粮食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即粮食生产基础的好坏和生产水平的高低。

计算公式:

式中:SC[,ij]为i县j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水平比较优势指数

G[,ij]为i县j种粮食作物的产量

Y[,ij]为i县j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G[,j]为全国j种粮食作物产量

Y[,j]为全国j种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SC[,ij]≥1表示该县具有粮食生产水平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该县粮食生产能力较强,土地产出率较高;越大表明该县的粮食生产效率越高;SC[,ij]<1表示该县不具有粮食生产水平比较优势,土地产出率较低;SC[,ij]越小表明该县粮食生产的效率越低。

(3)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由于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在粮食生产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某县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耕地产出率很低,即使该作物种植面积再大也不能形成粮食作物种植优势;相反,尽管某县的粮食作物产出率较高,但如果种植面积很小,同样也不能形成粮食作物种植优势。因此,我们综合规模比较优势和生产水平比较优势计算出一个综合比较优势,来综合反映粮食作物生产优势。综合比较优势指数采用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生产水平比较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来表示。

计算方法如下:

ZH[,ij]为i县j种粮食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ZH[,ij]≥1表示该县具有粮食作物生产综合比较优势,ZH[,ij]越大表明该县的粮食作物生产优势越明显;ZH[,ij]<1表示该县不具有粮食综合生产比较优势。

2、区域确定

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旗、市、区),其中一部分城区由于只有很少的农业份额,粮食生产占的比例很低,甚至没有,为了保证测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在进行数据处理前,首先剔除了这部分城区(乡村人口低于50%的城区)。所以本文的所有计算都基于2300多个县(市、旗)和农业区。

根据以上的计算方法,本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分别测算出具有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生产比较优势的县,其中具有稻谷比较优势的县共计98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41.9%;具有小麦比较优势的县802个,占总县数的34.1%;具有玉米比较优势的县888个,占总县数的37.8%;具有大豆比较优势的县445个,占总县数的18.9%。详细地区分布见表1。

表1 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比较优势区域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3.比较优势区域的生产能力

在稻谷、小麦、玉米、大豆4种主要粮食作物中,以上确定的生产比较优势区域,2000年其产量占全国的份额在70%~90%之间,4种作物在比较优势区域的产量合计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以上,在全国的粮食生产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稻谷。在稻谷比较优势区中,2000年播种面积2657万公顷,占全国的88.7%,产量16805万吨,占全国的89.4%,在全国的稻谷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它们的生产能力来看,比较优势区域的稻谷单产可达6325公斤/公顷,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仅高出0.84%,这同时也说明我国目前的稻谷种植已主要分布在稻谷比较优势区域。

(2)小麦。在小麦比较优势区中,2000年播种面积2008万公顷,占全国的75.3%,产量8590万吨,占全国的86.2%,在全国的小麦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它们的生产能力来看,比较优势区域的小麦单产可达4278公斤/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4%。

(3)玉米。在玉米比较优势区中,2000年播种面积1664万公顷,占全国的72.2%,产量8347万吨,占全国的78.7%,在全国的玉米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它们的生产能力来看,比较优势区域的玉米单产可达5016公斤/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9.1%。

(4)大豆。在大豆比较优势区中,2000年播种面积611万公顷,占全国的65.7%,产量1075万吨,占全国的69.8%,在全国的大豆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它们的生产能力来看,比较优势区域的大豆单产可达1759公斤/公顷,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2%。

4.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区的生产潜力及效益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区域一般在地形、气候、土壤方面都更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光、热、水条件较好,雨量充沛,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易于耕作和水土保持,容易积聚肥力。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和粮仓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些区域。而且有些地区是最适合于某种农作物的种植,如东北的玉米带,就是具有最适合于玉米生长的气候与土壤。通过比较优势区域的确定,就是让这些地区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生产种植优势,在种植结构调整的时候能抓住优势、突出特点,而不是人云亦云,出现大家都在调整种植结构,但大家的种植结构依然雷同的尴尬现象。

这些优势区域都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域,具有粮食生产精耕细作的传统。再加上比较优势区域一般土地平整,且耕地集中连片,交通条件也相对较好,信息流通较为迅速,有利于推广新技术。同时,由于交通便利,粮食也容易运出运入,减少了粮食贸易的成本。而非比较优势区,如一些山区和西部地区,因交通条件较差,信息传递较慢,再加上耕地比较零散,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就相对困难。所以,粮食比较优势区域不仅具有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同时也具有粮食生产经济条件,是今后结构调整中需重点发展的粮食生产区域。

在此,我们对比较优势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做一简单分析。根据对全国粮食主要品种稻谷、小麦、玉米、大豆近年的单产水平的分析,从1978年-2000年,除个别年份外,四种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看,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投入的增加,粮食生产能力逐年提高,而且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生产能力相比,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本文就以这20多年粮食单产增减的年均水平,对比较优势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进行分析。经测算,稻谷的单产年均增长水平为2.15%,小麦3.52%,玉米2.61%,大豆3.57%。

2000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0846万公顷,这已经接近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的警界线16亿亩,所以我们假定,今后全国粮食的播种面积至少稳定在这个水平,尤其是比较优势区域,其种植面积至少要达到或超过其目前的水平,由于它具有种植某种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在进行结构调整时,主要调减其它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我们以粮食种植面积低限,也就是2000年比较优势区域的粮食种植面积对其2005年的粮食生产水平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2005年比较优势区域粮食生产潜力预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

表2显示,到2005年,比较优势区4种粮食作物的产量合计达39680万吨,占到2005年粮食需求量的78.7%①,如果不考虑工业用粮的话,可占粮食需求量的86.2%。我们还没有考虑非比较优势区的口粮生产和比较优势区域中其它非比较优势粮食作物的生产,以及其它小品种粮食作物的生产。由于中国各地区有种植粮食的传统习惯,不管市场上粮食价格如何变化,即使粮食生产效益再低,口粮是一般农户都必须要种植的,所以,实际上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时,绝大多数地区也只是调整口粮田之外的耕地。如果考虑到非比较优势区的口粮生产和比较优势区非优势粮食作物的种植,实际上比较优势区域的粮食生产已基本能满足我国的粮食市场需求。也就是说,入世以后,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强大竞争力,我国只要重点扶持粮食比较优势区域,发挥其粮食生产的潜力,就可以基本解决我国粮食生活消费需求,而工业用粮则可以按照市场规则,通过粮食贸易获得。这样既能满足粮食安全的要求,又能满足资源优化配置,效益最大化的要求。

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粮食新安全战略

粮食安全目标始终是我国粮食政策的基本目标,特别是在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调整我国的粮食方针必须要考虑粮食安全目标的影响。通过前面的具体分析,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应当在综合考虑农产品贸易对粮食安全的利弊影响的前提下,一方面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好处,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我国和其它国家农产品之间在品种、丰歉、区域方面的调剂,达到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的目的,也就是以粮食自给为主,适度扩大农产品贸易的规模,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

(一)发挥比较优势,扩大粮食及其它农产品贸易的必要性。

1、我国实现未来粮食增产目标存在较多制约因素,这促使短期内我国进行粮食国际贸易非常必要。首先,从一般生产方式看,我国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较低,耕地缺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并且我国耕地质量较低,退化严重;水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北方。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它的径流量仅占全国的6%,但它却支持着全国近40%的人口粮食需求。这些充分说明了人口与资源的尖锐矛盾,这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其次,我国的农业生产是建立在农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这种土地状况只适合人力与畜力耕种,而不适合机械化耕种;由于每户耕地面积有限,获取信息的成本较高,农户对采用新的优良品种、生产技术缺乏足够的动力,导致了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抗风险能力差,劳动生产率低,容易加剧粮食生产的波动。第三,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在资源分配上存在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倾向。

总之,由于上述制约因素,使得我国粮食安全自给自足,或者难度大,或者费用成本高,需要进口粮食作为必要补充。

2、进行农产品贸易,除粮食进口外,还包括出口我国的优势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食物,这是比较优势的要求,同样也是我们面临新的出口市场机遇做出的必要选择。

3、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已经加入WTO。顺应时势,实施粮食国际合作的方针,从消极意义上说,有利于避免保持局面既成之后,将来迫于形势不得不改变保护政策而产生的较大调节成本。从积极意义上看,借着新一轮农产品贸易谈判,有利于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掌握主动,进一步推进以对外开放带动国内经济转型的战略。

(二)适度调整农业贸易政策,实现粮食的新安全战略。

1、调整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粮食安全,也就是所有情况下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保证得到足够的能够维持生存的食物,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粮食政策的最基本立足点。但在经济发展和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粮食问题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粮食消费水平很低,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粮食消费弹性小,粮食问题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还是政治问题。但如果社会总体粮食消费水平超过温饱线,粮食需求弹性增大,基本的粮食安全得到保证,粮食问题的政治性就显著降低而主要成为经济问题。目前我国的粮食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经济问题,即边际调节问题。从政策选择的角度讲,今后我国的粮食政策,应当侧重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农业资源,调节粮食生产,提高效率水平。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保证粮食安全和提高效率水平,这两个目标是可以兼得的。只不过对于我国目前以及今后发展情况,效率目标更为重要,效率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从根本上加强粮食安全。

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作为粮食政策的组成部分,也应该适应粮食问题内涵的转变和粮食政策侧重点的转移,而进行必要调整。今后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基本目标应是发挥我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既大胆而又谨慎地推进粮食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进一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一方面适当扩大土地密集型粮食产品进口,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

但我们不能不澄清的一个疑问是: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基本目标的转变,即使理论上立得住,实际中能不能做到?或者说,如果粮食政策及进出口贸易政策转向效率目标,我国的粮食安全会不会受到威胁?从长远来说,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做到:一是具有基本的粮食生产要素,主要是耕地和水;二是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良种的培育推广;三是控制人口,一般认为,我国土地可以负载人口最多不能超过17亿。我国粮食政策基本目标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粮食生产要素的供给会逐步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工业用地、城市用地必然侵蚀部分农业用地,这部分当然需要有所控制。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粮食生产转向经济作物生产、牧业生产,不是减少耕地而是储备了耕地。粮食过剩,价格降低,农民可以把生产要素转而投向效益更高的其他农产品生产;粮食紧缺,价格上升,农民又会把投向其他方面的生产要素转向粮食生产。若发生了紧急变故,如大规模灾荒、战争,国家还可以行政力量介入推进这样的转向。就我国大多数地区来说,只要保持了必要的耕地规模,由其他作物生产转向粮食生产不过半年左右时间,南方地区甚至只需要4个月左右。而这一转向时期存在的粮食缺口,应可以靠国家的粮食储备和进口来加以解决。2000年我国的口粮消费为27780万吨②,而同期,国家粮食部门粮食库存量高达2亿吨以上,也就是说,按目前的口粮消费和库存水平来看,我国的粮食库存可满足全国口粮消费10个月以上。因此,即使遇到一些紧急情况,中国也完全有能力、有时间重新调整种植结构。所以,通过适宜的粮食政策提高效率水平,推动国民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非但不会削弱我国的粮食安全,反而有助于加强粮食安全。

我国的粮食进口用汇,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历来很低,仅1%左右,1998年为0.396%。而若用粮食净进口用汇占当年出口总值的比率来计算的话更是微乎其微。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贸出口发展速度测算,到2010年我国的出口总值可能达到5000~6000亿美元,即使按较悲观的说法,我国2010年要净进口6000万吨粮食,若当时粮食价格比现在上升50%,约需用汇180亿美元,也仅占3%左右。并且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现在和将来都会是双向的,进口粮食用汇应不存在问题。至于国际市场粮食供给不足,如美国人布朗所说的世界满足不了中国的粮食需求,实际上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现实证明,都已否定了这一说法。

2、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应建立市场化的体系框架。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已经进行了多次市场化改革,虽然至今为止并没有最终成功,但流通领域市场化力量越来越强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可以肯定的。相应地,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作为粮食流通体制的组成部分应加快建立市场化的体系框架。就以往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来看,某种程度上市场化改革还落后于流通体制改革。粮食进出口贸易仍基本控制在国家手里,每年的粮食进出口数量由国家计委根据国内粮食生产、供求情况来确定,然后分配给各省市,再由有粮食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对外签约并履行合同。由于这种贸易体制和决策方式基本沿袭过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决策和实施的滞后期过长,一般都得半年以上,所以粮食进出口贸易并没有很好起到调节国内粮食供求的作用,某些时候甚至对粮食供求进行了逆向调节,给国家、企业和粮食生产者、消费者都造成了重大损失。建立市场化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3、确定适宜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是我国粮食安全的新需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现阶段要素禀赋的基本特征就是人均可耕地资源及资本短缺而劳动力资源富裕。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如目前我国农产品主要以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为出口主导产品,而这些产品都是劳动力投入多而土地、资本要素投入相对少的;粮食是主要进口产品,也是因为粮食属于土地资源密集型产品,正是我国所缺乏的。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甚至农产品贸易的较大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规律内在作用的结果,而并非证明我国早已确立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恰恰相反,在很多时候,在某些关键性问题上,我们却违背了经济规律,阻碍了比较优势的发挥,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如我们至今仍然坚持的过高的粮食自给率,就从根本上制约了我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现在我国仍用70%以上的耕地进行粮食生产,大大限制了其他劳动力要素投入多的农产品生产,并进而对出口产生相当不利的影响。同时,对于低效率生产的粮食,国家又不得不采取保护政策,如保护价收购和补贴出口等,一方面使财政背上了沉重负担,另一方面也制约了进口,使利用廉价国际资源弥补我国耕地资源不足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尽快确立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是极为必要的,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需要。

至此,我们可以将我国农业和粮食贸易的基本取向概括为:在加强对粮食贸易中风险因素的监测和控制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国际间的农业分工合作和粮食贸易。在这里,粮食贸易已不仅仅限于自给自足政策下的品种调剂,而是在通盘考虑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由此决定的农业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优势互补。当然,重视发展比较优势,参加国际分工、贸易,并不是说可以忽视安全目标。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和粮食贸易政策选择时必须充分考虑的基本目标,只不过安全目标的实现要以农业生产效率的最小损失为前提,或者说我们在设计粮食安全政策时,必须要权衡这种政策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与其可能带来的安全效益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

标签:;  ;  ;  ;  ;  ;  ;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国家粮食安全的统一性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