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_斯大林论文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_斯大林论文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因论文,苏联解体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1年,苏联瓦解,其社会主义制度倾覆。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引起全世界震惊。认真总结和研究其原因和历史教训,对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进一步探索当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也有直接的诱发因素。

一、历史问题的积淀使苏联社会困难重重,潜伏着危机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在30年代,苏联就实现了工业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二强国,经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战后,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也要看到,苏联在建设中积累了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相当严重。

(一)思想理论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教条主义倾向,使社会主义理论停滞、僵化。主要表现在:(1 )未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世界形势作出恰当的估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历届领导人无视当代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及新科技革命的作用,认为资本主义总危机继续在全面深化,否认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没有跟上科技革命的步伐,未能有效地吸收人类各种文明成果,加速自己的发展。(2)无视本国实际情况,机械套用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对本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不切实际的超前估计。例如,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理论和超越美国的计划,勃列日涅夫提出发达社会主义建成的理论。这种对社会主义社会理解和宣传上的不科学性,乱开空头支票,使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任。(3)固守计划经济, 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苏联领导人视商品、货币为资本主义范畴的概念,将它们与社会主义经济对立起来。斯大林晚年虽然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着商品生产,但他指的仅限于个人消费品,而生产资料只是在对外贸易中才称为商品。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不再将商品货币关系看作资本主义的东西,但也仅仅把它们当作形式,而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仍然强调市场的作用必须通过指令性计划经济来实现。这就使经济生活国家化,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行政化。(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斗争的理论, 出现重大失误。斯大林曾经否认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认为苏联社会已经没有阶级冲突,而表现为一幅工人、农民及知识分子友爱合作的图画。当社会某些领域出现阶级斗争时,斯大林陷入困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了的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他们愈要采用更尖锐的斗争形式。”(《斯大林文选》第129页)以这种错误理论作指导,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导致30年代中后期的“大清洗”运动,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形象和声誉。后来,赫鲁晓夫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已经取得彻底胜利,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已经消除,国家失去了阶级性。提出了“全民国家”的错误理论,也造成了混乱。

(二)在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方面存在严重弊端。20—30年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苏联处于帝国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适应战备环境的需要,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采用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这在当时是必要的。战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是:(1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得不到改革,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束缚了地方、企业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加上主管部门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盛行,使整个经济缺乏内在的动力与活力。(2 )长期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民经济畸形发展。战后几十年来,苏联国民生产总值的25%,机械工业部门70%的产值,60%的优秀科学技术人才及大量先进的技术设备集中于军事部门。在综合国力落后于美国的条件下,长期与美国搞军备竞赛,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3 )主要依靠劳动力、原材料、能源的粗放型经济,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高投入低产出,形成消耗型、浪费型的经济发展模式。(4 )在对外经济关系上自我封闭。50—60年代,在斯大林“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的影响下,苏联的对外经济局限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同西方发达国家很少交往,坐失与世界经济融合,赶上新科技革命潮流的良机。(5 )与上述几点相联系,人民生活的改善同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苏联这一经济强国没有在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出来。国内消费品匮乏,住房、交通、通讯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三)在执政党自身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上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1)在党内和政权机关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上出了偏差。 斯大林时期,过分强调集中,忽视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实行干部任命制和最高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只对上负责。集体领导原则遭破坏,形成了总书记集权的领导体制,个人崇拜盛行。赫鲁晓夫曾经批判了个人崇拜,强调实行集体领导。但并没有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最终又陷入个人集权,唯意志论,盲目蛮干。勃列日涅夫时期,实行高度集中,墨守陈规,搞个人崇拜,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导致苏联经济停滞,思想政治上保守僵化。社会上滋长酗酒、吸毒,犯罪率上升。(2 )监督机制不健全。列宁生前强调加强监督工作,他非常重视对党特别是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监督。当时规定,由全国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与中央委员会平行,中央监委会委员有权参加政治局会议,审阅政治局文件。30年代,斯大林将此改为中央监委会受中央委员会领导,致使党政高层领导尤其是最高领导人处于权力宝塔的顶端,几乎不受什么监督和制约,党政干部的腐败问题得不到遏止。(3 )党政关系没有处理好。以党代政,党政不分,苏维埃成为空架子。党中央往往越过权力机关,直接领导和指导政府,党的队伍日益行政化、官僚化。(4)党内斗争方法不正常。斯大林往往把分歧意见视为两个阶级、 两条路线的斗争,对有不同意见的人从组织上开除,甚至肉体上消灭。

(四)民族政策上的失误。苏联是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长期存在民族纷争和冲突。十月革命后, 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的实际情况, 于1922年12月提议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30年代中期以后,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联邦制名存实亡,各加盟共和国与联盟中央的矛盾不断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和战争期间,为了保障边疆地区稳定,迫使少数民族300多万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内迁。 迁徙过程中,不少老人、病弱者和儿童死亡,伤害了民族感情。40年代,斯大林在讲话中称俄罗斯族“是加入苏联的所有民族中最杰出的民族”,“被公认为我们苏联各民族的领导力量。”(《斯大林文选》第428 页)基于这种认识,使俄罗斯族向少数民族地区移民,强行推行俄语,在加盟共和国主要领导岗位上重用俄罗斯族人。

苏联后来的领导人对民族问题的复杂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忽视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与危机,轻率地认为,苏联的民族问题已经解决,人们新的历史共同体已经形成。

二、错误的改革理论和路线导致苏联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后大力推行改革。在他执政的6—7年中,在如何进行改革,改革的突破点选在何处,沿着什么方向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犯了重大错误,使改革的性质、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触发了苏联社会潜在的矛盾,引起了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全面危机。到80年代末,苏共对社会和改革进程的领导权不断削弱直至丧失,苏联社会失控,最终解体。

(一)加速发展战略受挫,经济改革失败。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1986年初召开的苏共二十七大规定,国民收入在1986—2000年的十五年中翻一番,年平均增长率为4.7%—5%,人均实际收入增加60%—80%。为实现这一高速发展的战略目标,戈尔巴乔夫在执政初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调整投资政策和产业结构,加速发展机器制造业, 大量生产现代化技术设备,将用于改造设备的投资总额的比重由原来1/3提高到1/2,计划到2000年全部更新原有的技术设备。这就加重了苏联存在多年的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加剧了供需矛盾。这是戈尔巴乔夫的一个重大失误。

(2)实行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发展商品货币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放宽农业政策,等等。1987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讨论了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要求改变以行政方式领导经济,代之以经济领导方式,政府同企业签订合同,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调动人的积极性。但是,由于增加基础设备的投资,使苏联多年来产业结构比例失调问题更加严重;经济体制改革又陷于“空转”,并没有真正推行。因此,人们没有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对改革失去信心,怨声载道。可以说,三年以后,经济改革即遭到失败。

(二)政治体制改革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1988年6月,苏共召开第十九次代表会议, 将政治体制改革提到首位。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强调“公开性”、“民主化”和“舆论多元化”是改革的必要条件。

在苏共历史上,列宁制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并提出过实行公开性。在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时期,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允许公开讨论。后来,出现了忽视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在重大问题上缺乏透明度的现象。戈尔巴乔夫要求发扬民主,实行公开性原则,主张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重大决策和活动“要让人民知道”,应该说,这是苏联现实的需要。但是,在1988年以后的实践中,戈尔巴乔夫把公开性、民主化绝对化,甚至提出“民主是内容完全的和无条件的民主”,实行公开性,“不留历史的空白”。与此相联系,他还推行“舆论多元化”。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社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利益都是多元的,意识形态也要与此相适应。搞多元化,必须废除过去的“意识形态专制主义”、“精神垄断”,使马克思主义以外各种思想和意见自由存在、传播。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90年6月, 苏联最高苏维埃颁布《新闻出版法》,规定公民有“以任何形式,包括通过报刊和其他舆论工具发表意见和见解,寻找、选择、获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国家机关、政党、社会组织、宗教团体和公民“都有权利创办舆论工具”。

公开性、民主化、舆论多元化给苏联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全盘否定斯大林,攻击十月革命,诋毁列宁主义,丑化苏共和苏联的历史;各种攻击、谩骂苏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文章纷纷出笼,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苏共逐渐丧失了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舆论多元化与政治多元化是相通的,政治上引发了各种非正式组织成立,直接导致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同时,潜在的民族主义情绪恶性膨胀,民族分离主义日益严重,民族纷争和动乱大量出现,整个社会动荡不安,陷入了经济、政治、社会、民族全面危机。

(三)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戈尔巴乔夫将其改革理论概括为“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1990年7月召开的二十八大正式通过《纲领性声明》和新党章, 标志着苏共彻底背叛了马克思主义,把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是:(1 )人道主义是它的核心。戈尔巴乔夫声称,社会主义是以人为万物尺度的真正人道主义制度,“人是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一切为了人”。(2 )异化理论是它的哲学基础。1987年以后,戈尔巴乔夫多次讲,苏联社会存在着政治、财产、劳动、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异化,即人与政权、人与生产资料及自己的劳动成果、人与精神财富的疏远现象。(3 )社会主义多元化是它的政治理论基础。戈尔巴乔夫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经济多元化,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平等条件下合理竞争,放弃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鼓励私有制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多元化,承认社会各阶级、阶层、集团组织的不同利益差别和矛盾,满足其要求;思想、舆论多元化,抛弃意识形态上的“精神垄断”,实行意见多元化;政治多元化,允许多党制存在。

三、国际敌对势力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倾覆产生了重要作用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使整个世界两种制度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帝国主义不仅无力用武力消灭它,而且感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威胁到自己的生存。以和平手段颠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把社会主义国家重新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他们控制的附庸,始终是国际敌对势力既定的战略目标。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对苏联发动强大的“和平演变”攻势,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进行渗透。特别是在苏联国内经济状况恶化、改革陷入困境的情况下,美国推行“以经援促改革”策略,由哈佛大学研究机构为戈尔巴乔夫制订“改革方案”,诱使苏联实行政治多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1991年“八·一九”事件发生后,西方国家更是紧锣密鼓,直接插手苏联内部事务,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标签:;  ;  ;  ;  ;  ;  ;  ;  ;  ;  ;  ;  ;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_斯大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