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论文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论文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朱 潇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 在推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部队后勤部门工作具有复杂多样且涉及面较广等特点,因此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信息程度不均衡以及信息更新滞后等问题,这也导致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需求模糊、人员分配不合理、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部队人才培养。本文就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当前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以此推动部队人才培养。

关键词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 信息化建设 人才培养 作用

1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人才缺乏

很多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发展后勤管理的过程当中较为被动,他们认为后勤对于部队来讲,只是作为一个辅助的形式进行发展,因此忽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整合部队内外的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只有提高后勤综合部门的工作效率,通过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提高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由于信息科技进入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时间较短,因此很多工作人员都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经验。[1]

●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杂交水稻百亩攻关示范田,使用硅谷肥料,连续三年创水稻高产新纪录。2017年10月15日,袁隆平院士亲自参加的实打实收水稻测产,创亩产1149公斤的世界最高纪录。成为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最大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腾讯新闻等100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袁隆平院士给硅谷肥料颁发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题词“硅谷肥料,中国创造”。今年,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水稻创高产试验田,有希望再创新的世界纪录,达到1200公斤。……

1.2 资金不足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缺乏技术专业人才,由于部队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低下,再加上很多工作人员在进行后勤工作处理的过程当中习惯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因此很难应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作需求,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力量十分薄弱,懂得信息化建设技术的人才更加稀少,因此大多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都有专门的信息网络部门进行设置。然而,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实际需求不能够与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相一致,存在着功能不实用的情况。[2]

1.3 思想观念落后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资金不足、建设滞后的情况。由于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工作的涉及范围较广,因此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耗费资金、耗费时间,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系统性的更新,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然而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资金的短缺直接影响了信息化硬件的更新以及专业人才的引进。

2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措施

2.1 确立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目标

部队后勤的信息化建设作为综合部门进行工作的决策支持平台,具有资源优化的工作思路指导作用,通过收集各项信息,建立具有一定协调性、高效性的一体化综合系统,综合系统的核心便是数据库,其中包括基础数据库以及辅助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主要指的是部队各项业务软件中的数据,例如政府采购、部队保障、车辆维护等等,还有一部分是部队现有软件系统进行加工整理后存储下来的数据,例如警械装备、人员健康等等。辅助数据库主要指的是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其中数据主要包括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而制定的应急设备分布图以及当地医疗卫生等社会资源信息。为了更好实现各项工作的连接,信息化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实现不同等级不同权限的多维度操作。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根据自己自身的工作职责,查看所需的数据,同时系统也可以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图表来帮助后勤人员了解具体指标,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掌握问题所在,并进行与之相对应的决策处理。

2.2 构建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管理制度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对技术进行创新意识,同时也是对后勤工作的制度和观念进行更新。相关领导人员应当加强对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首先应当实现信息化管理制度上的转变,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应当由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信息化管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中的信息化部分,包括对信息资源进行采集整合,最终实现其资源的共享和连接,只有将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服务工作与信息技术两者进行融合,才能够将后勤工作充分转移到信息技术引进中,最终实现信息共享。其次,相关后勤管理人员应当规范后勤的业务,有利于实现制度统一、数据统一等等,为后续的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最后,工作人员应当将后勤工作信息化网络化作为突破口,提高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工作效率,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透明度,从而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技术环境。

2.3 推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基础工作建设

以往模式中很难对业主的责任进行集中化划分,不能明确地指出。对于EPC工程的总承包模式来说,虽然一直是五方主体的责任不发生变化,总承包的企业还是需要承担总体责任,一旦工程涉及到勘测和设计与采购以及施工的问题,那么总承包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设计施工的过程中会发生扯皮问题,EPC模式基础上的问题扯皮是在总承包的范围中出现的,必须要总承包进行内部把控以及管理,因此,对于总包管理制度和核心能力与人员专业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控,所产生的风险就要由总包单位进行负责。此时,就需要分包和分包以及分包和主体施工之间协调管理有效地对接,一旦出现疏忽,势必会造成索赔。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信息资源变得同等重要,因此,人们逐渐将视野转向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安全问题,如何提高信息化建设的保密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保障部队后勤信息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后勤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当中具有较差的安全意识,综合素质不高,这也会直接造成部队信息出现污染泛滥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影响后勤保障工作的安全,因此后勤工作人员应当站在信息化战略这一角度,强化安全防控意识,通过加强部队后勤的信息建设信息系统等方面,做好部队后勤基础设施建设。[3]首先应当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树立信息安全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各项安全制度的建设,引导后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中,确保部队后勤信息安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相关后勤管理人员可以建立以人员安全、应急处理、环境安全等为基础的管理制度,通过强化部队后勤内部监控,提高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部队后勤人员也应当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加强网络运行的防护工作,建立安全有效的保护体系,加强对于系统恢复访问控制的监控。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系统计算机应当保证不介入其他网络,不使用USB 接口、不安装光驱等等,通过采用定期检查、定期管理等方式,确保信息化建设安全。

首先,从区位和地缘因素看,地方高校连接县区,最接近农村,与地处大城市的高校相比,不仅可以直接感受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而且对农村建设诸多需求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

2.4 加强部队后勤综合部门整体筹划建设

只有具备高效的网络基础才能够确保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在加强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加强信息的交换、采集、利用过程,还需要通过分析、维护、理解等诸多环节,使得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工作区域经济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不能够仅仅有某一方进行完成。后勤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数据的连接,降低信息孤岛出现的可能性,通过建立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够将分散的信息进行汇总处理,最终形成信息管理链,通过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能够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查询共享。只有确保每一方信息都可以被识别,才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因此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应当确保系统业务以及数据之间的协调性,最终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实践的过程当中,应当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坚持整合资源、开发资源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的统筹,整体推进的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发展思路,在强化领导能力的基础之上,更新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够最终实现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真正做到后勤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当中,实时控制部队保障系统,最终实现一体化建设。

2.5 加强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是否具有信息化思维以及信息化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在部队后勤综合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当引导后勤人员进行信息知识的学习,通过提高后勤人员的信息意识,避免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知识短板的情况。通过不断强化后勤人才队伍的思想组织建设,打造一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业务精通的人才队伍。想要建设部队后勤综合部门的人才队伍首先应当遵循信息化素养原则,通过使用信息化资源、在职培训等方式,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及知识。[4]在对信息化人才进行培养,信息技术进行引进的过程当中,应当积极与科研院所地方军校取得联系,在保密的前提之下,共同研发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其次,应当加强部队后勤综合化部门的信息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为部队做出杰出贡献且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进行奖励,通过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加强岗位之间的竞争,最终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与此同时,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也可以通过建立创新机制,及时更新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充分挖掘后勤人员的潜能,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引导后勤人员从训练目标、模式、理念等方面入手,最终提高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保障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建设是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工作的新阶段。推动信息化建设是确保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工作效率、加强部队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我国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相对传统的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各项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推广,部队后勤综合部门应当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后勤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通过用现代化手段武装自己,从而更好的为部队服务。

参考文献

[1] 雷明越.信息系统在高校后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迷,2018(08):24.

[2] 贾春燕,赵亚萍,余华金等.高等学校后勤一站式服务中心的研究与设计——浙江大学“大后勤”信息化建设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03):91-93.

[3] 李娜.新时期如何搞好军队后勤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15.28(24):42-43.

[4] 单延军,李冀.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0):37-38.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Logistics Comprehensive Department in Personnel Training

ZHU Xiao
(Training Base of Armed Police Officer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because the work of the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is complex and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features,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imbalance of information level and the lag of information update, which also leads to the fuzzy demand and personnel distribu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Unreasonable and inefficient problems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training of military personn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military logistics depart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military personnel.

Keywords integrated logistics department;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role

中图分类号: E2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11.023

标签:;  ;  ;  ;  ;  

部队后勤综合部门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