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科学研究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
基础科学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科技人才培养的最有效途径。基础科学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学实力和知识基础,对科技竞争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新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更加迅猛的态势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剧烈的产业革命,经济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由基础研究成果到产业开发的周期大大缩短,在一些领域,基础研究与技术几乎同步发展。掌握了基础研究的前沿,就意味着掌握了重要的科技竞争主动权。随着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从对自然资源和市场资源的争夺,延伸到对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争夺,基础科学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基础研究能力已经成为各国争取竞争优势的一个战略制高点。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全面繁荣发展。基础科学研究得到了切实加强,总体水平和研究能力大幅度提高。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过去三届连续空缺的情况下,2002年、2003年度分别诞生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反映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能力正在不断增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近十余年来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2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总数已经达到世界第6位。从基础设施建设上看,我国建成和在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19项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了1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初步改善了基础科学的研究条件。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中国黄土与古全球变化研究、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数学机械化证明、热河生物群鸟类演化、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等。一些学科领域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如国际数学家大会、国际地质大会、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大会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相继在我国召开,充分说明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已经得到了世界同行的承认和关注。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基础研究与先进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关研究表明,我们仅有15%的学科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余85%的学科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我国的研究论文数量虽然有显著增加,但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具有重要原始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较少,论文平均被引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队伍建设方面,我国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学家,近年来获得国际性权威科技奖的人数寥寥无几,在国际性权威科学院中出任外籍院士的数量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印度。我们认为,导致基础研究能力薄弱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基础研究的先导性、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基础研究的投人长期不足,人均经费支持强度偏低。这一问题如不能得到切实解决,不仅会直接影响基础研究水平的提高,而且难以稳定住一支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队伍。对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我们必须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各种挑战。要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提高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引领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因此,基础研究必须有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不断增强科技解决重大发展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快调整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加快实现从以跟踪模仿为主向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性转变,采取有力举措,做出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部署,切实加强基础研究,迅速扭转基础科学研究薄弱的不利局面。
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有利于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局面。一方面,科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拓展,宇宙科学、基本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非线性科学等新的科学前沿不断出现;另一方面,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不断形成新的研究领域。未来科学技术的重大原始性创新突破,将不只是表现为单一学科、单一技术的发展,而是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这对知识的储备、研究开发所依托的先进仪器和设备等科技基础条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科研成果、文献和数据的积累,利用信息网络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是保障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知识储备和前人智慧,大幅度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在科技积累和共享机制的建设上,远不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首先,受传统文化中小生产意识和计划经济思维模式的双重影响,科技界对知识积累和经验共享的认识,与国际学术界有较大的差距。往往是一个项目完成后,研究人员发表一篇论文,评一个奖就完了,缺乏对项目成果和研究经验的储备和积累机制。一些科技人员固守传统的“一招鲜,吃遍天”的落后思想,不愿意把研究成果和经验拿出来与同行分享。其次,我国的科研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一些前沿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领域的科研条件,在质量上、数量上与国际水平至少存在10年以上的差距。以同步辐射光源为例,国际上继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后,第四代光源——自由电子激光迅速发展,而我国仍是第一代和第二代同步辐射光源,已经制约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微加工技术等许多领域的发展。第三,科研基础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较低。部门和单位所有制下多种经费渠道的重复购置和封闭使用,加之运行维护经费不足、相关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使得科研设备条件的社会共享程度和利用率很低。据调查分析,发达国家大型科研仪器的利用率高达1700%-200%,而我国不到25%。不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科技发展的科研设备条件分散、重复、浪费问题,实现不了社会共享,科研基础条件落后的状况就难以改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就难以提高。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国家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大幅度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奠定重要的基础和保障条件。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2年起,科技部与有关部门和地方密切合作,在推进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进行了试点工作。在财政部的支持下,我们去年整合相关专项经费共5.5亿元,围绕平台建设重点任务,开展了更大范围的试点工作。有关地方也结合地方科技、经济发展需要,开展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今年,科技部将安排专项经费8亿元,全面推进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基地的建设;以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资源为主,依托具有共享和服务优势的数据机构,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共享服务体系,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与增值;推动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动植物种质等资源库共享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文献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加强网络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网络协同工作体系和网络运行管理服务体系等网络平台环境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在孵化器等科技中小企业密集的区域,构建共性技术开发、成果工程化、产品测试、技术信息交流等专业化平台。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关键在于制度的落实和机制的建立,决不能建设时行共享之名,运行时又各自为政,造成新的力量分散、项目交叉和低水平重复问题。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发布《2003-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条例》、《科技计划数据共享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能拘泥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计划经济思想,要坚持国家主导、社会共建的方针,建立竞争择优机制,充分调动地方、部门、科研机构、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以部门和地方为主投入并组织实施。只有这样,才能把各方面力量协调和凝聚起来,加快平台建设步伐,使平台充分发挥作用。
全面实施新的科技评价办法,努力营造良好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近年来,社会各界以及科技界自身对科研领域的浮躁浮夸、急功近利乃至学术腐败等问题的反映增多,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除了某些科技人员在人格自律方面的不足或缺失以外,现行科技评价制度也存在一些缺陷。突出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为避免选题失败而回避风险,容易导致原始性创新思想受到扼制;忽视小人物和非共识项目,使得优秀创新人才特别是处于创新思维最活跃时期的年轻人往往难以脱颖而出;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标准单一,指标不尽合理,对不同性质的科学技术活动评价工作指导性、规范性不强等。
为了加快形成有利于鼓励原始性创新、防止和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环境,必须尽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评价体系,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比如,要对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对高技术研究成果的评价,要从以发表论文数量和水平为主转变为以获得发明专利并获得相应市场回报为主,鼓励科技人员在市场中实现其价值并取得相应回报;注重对科技人员个人或团队素质、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价,注重研究人员对创新实际贡献的评价,改变现行奖励制度中不合理的做法,以利于推动形成研究团队,促进科学家之间的协作;建立国际同行评议专家库,邀请国外专家参与评审。重要项目聘请国外专家参加评估,以便选准具有国际科学前沿和创新性的课题,提高立项评估的公正性;加强对评估过程的监督,积极探索建立评审专家信誉制度,扩大评估活动的公开化程度和被评审人的知情范围,减少各种不正之风和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当前要特别针对科技界的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切实解决科技评价中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尊重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使科技评价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和显性的价值,更要关注间接的、长远的、隐性的价值形态。只有使更多的科学家能够耐得住寂寞,集中精力于科学研究,才能产生出更多的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
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不久前科技部又制定颁发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得到了科技界的普遍赞同和积极响应。今年科技部将召开科技评价工作交流会,认真落实科技评价办法,加强科技评价工作,促进科技评估机构健康发展,逐步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的科技评估制度,使科技评价在引导和激励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建设研究型国家实验室,促进交叉学科发展和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针对当今科技发展日益呈现学科交叉和综合的趋势,通过整合关联度高、学科互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相关实验室资源,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建设规模较大、学科交叉、人才汇聚、管理创新的研究型国家实验室,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基本上覆盖了我国基础研究的大部分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代表我国基础研究较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吸引、培养人才的基地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的中心,部分实验室在其优势学科方向做出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个别实验室整体实力达到国际水平。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近年来,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单一、研究领域偏窄、规模较小的问题日益显现,对国家重大任务的服务能力以及对学科发展的整体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经过认真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科技部开始着手在整合国家及部门相关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以新的机制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新的国家实验室将依托综合实力强、接近或可能冲击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竞争前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目标定位在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国家实验室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验室主任和主要学科带头人在国际上公开招聘,吸引和选拔世界一流人才到国家实验室工作。通过全员聘任制、任期制,组织跨行业、跨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创新团队,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和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组织管理能力强的战略科学家。今后,国家实验室制度将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大自主权的科研实体,实现独立法人资格和预算拨款制。可以预计,新的国家实验室将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前沿基地和优秀科学家的聚集地,在推进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科技部已经把建设国家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了2004年的重点工作。经过与教育部、中科院、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协商,形成了科技部牵头、多部门联合推动国家实验室工作的共识。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一样,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也必须充分发挥部门、地方和高校的作用,形成合力。教育部、中科院、国防科工委等部门已经准备通过知识创新工程、985工程、211工程等对国家实验室予以重点支持。一些地方政府对建设国家实验室的积极性也很高,许多省市表示愿意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随着国家实验室建设的顺利推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