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加强边疆文化大市建设论文_张春波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加强边疆文化大市建设论文_张春波

黑河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九大精神,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边疆文化大市,全面推进黑河经济社会大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提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自觉性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为我党作出重要历史贡献,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实现了飞跃。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它汇集了全党的集体智慧,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紧密结合新时代新情况,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出了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战略判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兼收并蓄,凝结了人类文明发展共同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既坚持了中国特色,又兼收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和共同价值观,为世界上那些希望坚自主发展道路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特别是提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新的思想。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真学真信真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二、精心谋划,强力推进,加快边疆文化大市的建设步伐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增强区域竞争力、展示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当前,作为全国重点延边开放城市,黑河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与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相比,黑河依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建设边疆文化大市的进程中,由于地方财政紧张,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份额还不够。因此,我们要乘着贯彻党的十九大的东风,积极借势,发挥黑河大界江、大草原、大冰雪、大森林、大湿地等资源、地缘和区位优势,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切实增强紧迫感,抢抓机遇,奋起直追,撸起袖子加油干,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不断地推进边疆文化大市的建设步伐。

1、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旅游是文化的形,文化是旅游的魂。要积极利用中俄边境异域风情;鄂伦春少数民族风俗;五大连池火山自然景观;瑷珲历史陈列、北安红灯记发源地、孙吴日军侵华胜山要塞、黑河知青馆、旅游华侨纪念馆、逊克沾河漂流、嫩江高峰国家森林公园、五大连池朝阳山抗日联军遗址、锦河大峡谷、中俄民俗风情园等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我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挖掘文化内涵,扩大文化外延,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2、举办高端节庆论坛活动,提升黑河文化品位。借助连续举办九届的中俄文化大集的影响力,组织开展高端节庆论坛等有影响力的活动,强化活动内涵和艺术设计,打造区域文化特色,推进区域经济发展。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利用名人效应,提升黑河的人文内涵,扩大黑河的对外宣传力。

3、打造龙江产业园,推动黑河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中俄黑龙江大桥中方引桥区域建设龙江文化产业园,采用北京宋庄、山西运城等地的文化产业经营模式,吸引黑河当地桦树皮手工艺制品、乌渔绣、麽麽人剪纸、玛瑙奇石、黑河冰雪画以及中俄知名书画家、省内外艺术家入住园区,形成辐射中俄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文化产业创作基地和艺术品经销市场,提升档次,扩大规模,带动黑河文化产业的深层次发展。

4、利用大界江的优势,打造大黑河岛文化旅游体验区。依托大黑河岛、黑龙江堤防工程功能区建设,夏季在大黑河岛滩头建设类似湖南、海南开办的少男少女向前冲栏目的水上乐园项目,以游人闯关、水上摩托艇、游泳形式开展旅游活动和水上赛事活动;冬季以黑龙江冰雪为依托,开展七彩龙江之冬活动,建设冬季冰雪乐园,举办冰雕、雪雕、雪地摩托车赛车拉力赛等活动,让游人体验马拉爬犁、狗拉雪橇、冰面垂钓等富有北方冬季特色的户外活动,让黑河成为夏季避暑纳凉、冬季体验冰雪刺激的热土。

5、依托中俄演艺资源优势,打造黑河高端演出活动。利用中俄民俗风情园等旅游景点和黑河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以及业余文化歌舞团体,借鉴宋城千古情、印象刘三姐、云南映像、大唐歌舞等演出形式打造中俄龙江风情秀,以展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历史为主题,采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手段,常年举办旅游专场演出活动,让本土专业艺术团体演出有市场,让以当地农民、城区居民为主的业余文化歌舞团体有展示、有收入。

三、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积极打造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思想,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强化保障,夯实基础,积极打造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1、要不断强化文化市场工作管理。加快建成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生产、服务、销售网络体系,形成以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各种门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促使文化产业形成规模。要加快文化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使市场主体充满活力,中介组织活跃,市场机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生活中的支出比重有较大提高。

2、要加大发展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文化发展政策,建立文化创新机制、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快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扶持目标和项目,为文化经营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和保证,鼓励文化经营企业大胆闯、大胆试,解除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3、要构建文化产业统计考核体系。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实施全社会文化产业统计制度,加强对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考核力度,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纳入对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4、要积极帮助企业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形成文化产业所需的公共技术平台、教育培训平台、投融资平台、信息资源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我市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主动服务企业、支持企业,帮助企业打造具有黑河特色的品牌,争取国家、省各种授牌和表彰奖励。同时政府还积极帮助企业搭建展示交易平台,组织举办或参展国际和全国性展会。

5、要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我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和项目建设,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吸引和带动更多的有识之士以及广大群众关心文化产业发展,参与文化产业经营。同时要积极借助国内外、省内外的主流新闻媒体,利用新闻发布会、专题采访、系列报道等形式和往返黑河的火车、飞机、客车等交通工具上的电子屏幕、广告宣传材料等大力宣传黑河,提高知名度,扩大黑河对外的宣传影响力,吸引外地有识之士来黑河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合作共赢。

论文作者:张春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  ;  ;  ;  ;  ;  ;  ;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加强边疆文化大市建设论文_张春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