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蔡子池中学 421800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人文教育对初中学生价值观树立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并且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做好人文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而语文学科是集基础知识、人文教育于一体的关键学科,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简述了人文教育主要特征,对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及其建议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人文教育 特征 初中语文教学 渗透 措施 建议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将人文教育同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下就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一、人文教育主要特征的分析
笔者认为人文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道德性。人文教育中的道德性体现在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即学生通过教育能够获得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此外,道德教育中的对情感的关注更体现了人性教育的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在尊重生命、善待他人的过程中同时完善自身的道德体系。2.主体性。人文教育的主体性特点同新课改中对受教育主体地位尊重的目标相一致,都强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和形成人文意识。主体性是人文教育工作成功开展的前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为前提,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真正体现人文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教育的本质。3.体验性。由于人文教育的情感特征决定了其体验性的特点,教师要清楚认识到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获取真实的情感体验,也才能加深对道德规范和人文教育内容的理解,真正将人文意识转化为行动。4.实践性。人文教育中实践性表现在对学生实践行动的关注,行动是人文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将从教育中获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并且通过开展演讲、课外实践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来扩展人文教育的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措施: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是新课改反复强调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始终要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倡导学生亲身体验而非教师的理论灌输。同时教师要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将因材施教运用到人文教育之中。第二、正确处理德育同教学的关系。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将人文教育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积极探索一种被学生所接受、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形式来开展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来确保人文教育的效率。
三、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人文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内容比较多,可以凭借教材的优势,进行人文教育。教材中记事的文章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在教学中,可反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最后部分,感受朱德对她的母亲及所有和他母亲一样的劳动人民的怀念深情。像这样的文章很多,如《背影》让我们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藤野先生》感念师恩;《小巷深处》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鲜活素材,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在品读中让学生感受人世真情,使心柔软,对照自己,萌生感激。
2.合理利用相关活动进行人文教育。比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机会,可以抓住这些契机,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为妈妈洗一次碗,帮忙打扫房间,与父母一起做饭。父母在外打工的要求学生给他们的父母发一个短信。这样的契机还有很多,如重阳节、劳动节以及亲人的生日等,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尝试着回报恩情。
3.利用生活进行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对一个正直人的品德非常重要。但现在的初中生从小娇生惯养,父母长辈、老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成了理所当然的。其实是他们未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一个人不仅应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由衷感激。当父母冒雨送伞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父母说声“谢谢”。当放假父母来校接送时,要教育学生表示自己的心意:“爸妈你们辛苦了!”遇热心人帮忙,也要告诉他别忘感激。
4.教师言传身教,进行人文教育。笔者从教至今,耳边总能听到“要给学生无私的爱”、“要把学生当朋友”、“要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声音。孰不知那些三千宠爱集一身的学生则变得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更加自私。他们冷漠地接收来自外界的一切关爱、关怀,却不知回报。为此不妨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把人际交往的礼貌、感激在点滴的小事中表现给学生看,影响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让学生知道别人对你做的一丁点好,都要记住,都要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军周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的策略[J].都市家教,2015,(06)。
[2]吕正颖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7,(10)。
[3]谢俊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J].新校园,2017,(04)。
论文作者:雷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人文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父母论文; 主体性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