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立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要:配电网是直接面向用户供电的基础设施,点多、线长、面广,也是关系民生的最后一公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力供应的需求性越来越强,一旦出现停电事件,95598工单抢修数量、投诉率明显升高,这也对我们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电网企业应采取少停电,不停电的措施来满足用户对不间断供电的需求。为此配网不停电作业作为减少停电的有力措施,也必将在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方面占有重要位置。不停电作业,是以实现用户的不停电或短时停电为目的,采用多种方式对设备进行检修的作业。其作业方式可分为绝缘杆作业法、绝缘手套作业法和综合不停电作业法。而在配网不停电作业中最基础的作业项目就是带电断、接引线工作,断引后,可由带电工作转化为普通停电工作。现主要分析绝缘杆作业法在农网不停电作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配电网;带电作业;搭接;引流线;线夹
引言
目前,配网带电作业主要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和绝缘杆作业法,其中绝缘杆作业法需要通过绝缘工器具间接在电气设备上进行操作,因此绝缘工器具的性能直接影响作业效率和质量。为了改进作业工艺,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有必要尝试研究更为理想的作业方法或工具。
1传统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
1.1传统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操作步骤
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项目属于国网公司第二类配网带电作业常规项目,用于更换跌落式熔断器或分支线路投运等工作中。该作业项目需杆上1号和2号电工配合使用线夹夹持杆、绝缘引流线锁杆、绝缘套筒杆间接操作2型异型并沟线夹进行带电搭接,使T接线路投入运行。作业时,杆上1号电工需先使用线夹夹持杆将2型异型并沟线夹嵌入主导线上,然后由杆上2号电工手持绝缘引流线锁杆将引流线端头穿入线夹中,最后杆上1号电工同时手持线夹夹持杆和绝缘引流线锁杆,并保持线夹夹持杆下拉、绝缘引流线锁杆上顶的动作30~60s,杆上2号电工需配合1号电工,使用绝缘套筒杆迅速将2型异型并沟线夹螺栓旋紧。
1.2传统作业法存在的弊端
(1)杆上作业人员从开始嵌接线夹到旋紧线夹螺栓,需一直保持仰视的姿势并维持手臂上举动作,体能消耗很大,时间超过2min便会产生视觉疲劳和手臂酸麻、胀痛的感觉,呼吸也急促起来。整个作业过程杆上人员需高度集中精力,密切配合,通常2个熟练技术工人搭接1个并沟线夹用时约10min(如表1)。上述过程,因作业人员疲劳操作存在事故隐患。表1传统作业法搭接引流线杆上操作分步用时
注:其他剪裁引流线、压接铝端头等辅助工作均在地面完成,不影响杆上作业时间,因此不在统计范围内。(2)由于2型异型并沟线夹压板灵活多动,杆上作业人员通过绝缘夹杆将线夹嵌接入主导线时,角度不易把握,稍不注意碰触到压板便会使之歪斜,卡阻导线使线夹嵌接不到位,此时需收回并重新调整压板角度继续尝试嵌接操作,耗时长且费力(如图1)。
2绝缘杆作业法在不停电作业中的优越性
从安全系数上来说,由于配电网电压较低,采用三角排列或水平排列,三相导线间距离相对较小,并且周围有比较密集的配电装置,导致留给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小,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很容易触碰到不同电位的配电装置,需要进行大量的绝缘遮蔽。而绝缘杆作业法能使人体与带电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降低作业人员侵入带电间隙的概率,能够更好地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从作业过程中绝缘遮蔽点来说,绝缘杆作业法是以绝缘杆为主绝缘,通常认为人体与配电设备距离大于0.4m即可不用采取防止人身侵入带电设备的遮蔽工作(对作业中可能造成不同电位短路区域采取遮蔽措施),与绝缘手套作业法相比遮蔽工作量相对要少。从配网运行环境上来说,由于农网配电线路多位于农田内,其作业环境不利于绝缘斗臂车驶入,对绝缘斗臂车越野性能要求更高,且青苗赔偿也增加了抢修(工程)成本。为此,采取登杆作业的绝缘杆作业法不受交通、地形条件的限制,更有较大的机动性优势,所以绝缘杆作业法更适用于山区、丘陵及交通不便的平原地带。从经济上来说,目前配网不停电作业在各网省公司大多以“地市带电作业室—中心县—覆盖县”模式开展。但绝缘斗臂车配置率还远不能满足各县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的需求,而绝缘杆作业法相对于绝缘手套作业法成本更低(无绝缘斗臂车试验维护费用),1套绝缘杆就可以满足开展简单作业项目的需求,在人员配置齐全的情况下,覆盖县完全可以利用绝缘杆作业法开展一、二类不停电作业工作,继而减少计划停电工作,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例如业扩及配变(新投线路)接火工程,加装驱鸟器、故障指示器等,均可考虑利用绝缘杆作业法进行。
3新型工具的应用
3.1新型工具试验结果
新工具正式使用前需要经过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等一系列试验,T型线夹直流电阻、温升、载流量试验结果见图2。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带电作业绝缘承载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4m;支、拉、吊杆及绝缘绳等承力工具有效绝缘长度不得小于0.4m,而绝缘操作杆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为杆件全长减去手握部分及金属连接部分后的长度,较绝缘承力工具的长度增加0.3m。经测量,新型T型线夹专用操作杆有效长度大于0.7m,工具符合带电业要求。
3.2新型工具应用效果
(1)新型T型线夹的箱体部分带有沟槽,活动压板通过2根螺栓连接、推动,这样新型T型线夹相当于完全改变主导线侧压板的结构,解决了2型异型并沟线夹压板灵活、不容易嵌接主导线的问题。使用时只需顺着主导线方向将沟槽挂在主导线上,依次交替旋转2颗螺栓推动活动压板压紧主导线即可完成搭接,操作简单,无需来回调节,大大减少了作业人员仰视的时长,节省了作业人员的体力。(2)新型T型线夹改变了引流线与线夹的连接方式,管状接线管内有浅而密集的螺纹,能够很好地连接引流线,既保证了载流面积,又解决了现有线夹容易导致引流线端头穿不进的问题。作业时,可事先由地面工根据事先量好的引流线长度,在地面使用液压钳将引流线端头压接到管状接线管内,然后传递给杆上作业人员,完全省去了绝缘锁杆锁住引流线端头并穿入线夹的操作过程,节省了杆上作业时间,减少了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3)专用操作杆的使用直接减少了作业工器具的数量,由原来的3根操作杆减少到1根操作杆;而且杆上作业人员由原来的2人减为1人。如今,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作业中只需1名杆上作业人员使用1根操作杆花费约6min的时间(如表2)即可完成1个线夹的搭接。该新型T型线夹及其专用操作杆经过湖州带电作业中心的不断完善,已多次向浙江省内同行进行了展示演练,未来将在全国各地电力企业带电作业班组推广应用。
结语
绝缘杆作业法带电搭接引流线作为传统作业项目,因其在国家电网公司基层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基础性作用,在未来仍占具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业工器具的好坏极大地影响着这一基础性作业效果,通过对作业工具的改良与创新,大大提高了带电搭接引流线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有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Q/GDW520-2010架空配电线路带电作业管理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论文作者:区伯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压板论文; 操作论文; 工具论文; 主导论文; 工作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