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已成为当下十分常见的通讯手段,这给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加强党建工作信息化,能够有助于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核心凝聚力。因此,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党建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网络时代;党建工作;信息化发展
引言
习近平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可见,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党的建设和信息技术的日益融合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信息化开展必要性
(一)有助于思想宣传
一方面,互联网能迅速传递信息,并且成为宣传思想的平台,这也是时代的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拥有情绪化、主体平行、自由、虚拟等特性,若不是以先进、正确的思想占据阵地,各类反动宣传、网络恶搞、虚假信息势必会冲击主流宣传,所以“互联网+党建”的模式符合理论宣传的目标。
(二)有助于拓展渠道
联系并服务群众是党建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党建工作的方向。网络党建可以实现“人散党聚”,延伸了党建地理上的空间,打破了原来的地理限制。能够加强组织联系,提升党员意识,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服务渠道少,与党员群众交流互动难的问题,通过公告、通知、邮件、短信等多渠道信息沟通方式,架起了党委、党支部与基层党员之间便捷、实时的沟通桥梁。这种便利的交流方式,已经得到大众的认可。
(三)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魅力
网络在传播过程中,不仅包括文字,还有音像等其它方式,群众可以依靠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需要的内容,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党建工作也需要不断地开辟新的渠道。在网络时代背景之下,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网络能够让信息互相的传递和交流,网络的特点也使党建工作的宣传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网上留言等方式互相的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党建工作者可以在网上获取到各种各样的建议,这些宝贵建议也有利于党建工作的深层次发展。党建工作依靠网络进行传播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对于一些青年群体来言,他们对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比较多,这些群体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还不成熟,通过互联网可以让他们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拉进了党建工作与群众的距离,巩固了我党的群众基础,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魅力。
二、在网络背景的影响下,企业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一)在思想方面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企业中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时,虽然为企业带来了便利,但同时对企业来说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企业开展党的建设工作能全面的落实党的建设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步及时传播社会发展的种种趋势。但是虽然在网络背景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好处,但是还存在一些党员的党意识薄弱,容易动摇对党所提出的策略方针,因此在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时可能出现一些消极反对的声音,阻碍党的建设工作的开展。这些意识薄弱的党员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味地崇洋媚外,最终可能导致党的建设工作开展受影响。
(二)在正式开展工作方面时的影响
传统的企业在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时,可能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因为这种方式没有利用网络带来的优势。传统企业在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时可能会花费比运用网络时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时间,这样一来就对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发展策略
(一)依托“互联网思维”指导基层服务型组织建设
在当前互联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大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的本质,而只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流失很多优良传统,比如,实地走访调研、密切联系群众等,从而给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互联网+党建”模式,应当将互联网党建工作的优势充分发挥,使党建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实现与时代的同进步、同发展。通过树立互联网思维,使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手段得以创新。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指用户思维、简约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其中用户思维是指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式解决,通过对基层服务对象的锁定,使基层服务对象的参与感增强,从而使基层党组织与群众的互动有所增进,进而使服务水平得以提高。简约思维是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形式不能流于形式,应遵循内容的简单原则,从而提高群众的接受程度。社会化思维是指组织利用媒体、网络,塑造服务主体和对象的关系进行社会化,以此使组织管理与运营模式的思维方式得以转变。大数据思维是指通过建立党建网络平台,基层党组织通过这一平台了解群众需求,从而适当地调整服务工作,其在服务质量的改善方面,能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加强网络党建的平台建设,提升吸引力与影响力
当前,要切实推进网络党建平台建设,对全国相关党建网络进行有效整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对各级组织部门主办的党建网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方便快捷地实现党组织之间、党组织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进一步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党建云以灵活、开放、便捷的方式,使每名党员都能迅速找到自己所在的支部,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及时联系到组织,缴纳党费、参加活动,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延伸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触角,形成了全时、全域、互动的开放式工作格局。同时,党建信息化应该致力于打造八大平台:大数据平台、党务平台、工作平台、学习平台、监督平台、宣传平台、活动平台、民生平台等,以实现数字化、互动化和科学化的党建。当然,平台的搭建只是为党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架构,党建信息化平台的实际效能的发挥首先需要保证其常态化运行,要及时发布、更新平台,同时也要加强对信息的监管,确保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在此基础上,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着力加大反馈力度建设,悉心听取广大党员的心声,广泛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促使党组织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深入推动创新型、责任型、学习型、服务型、透明型党组织建设,从而将党建信息化平台办成广大党员和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
(三)与时俱进,丰富信息化工作手段
企业党建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应当深入的了解电子政务这一新型的工作领域,党建工作人员需要紧跟时代的脚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在党建工作之中使自己的开拓创新与自主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富有创造力,将多种工作手段运用到党建信息化管理当中,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群等各项移动互联网平台,使各地区的党员取得极为紧密的联系,使党建信息得到有效的传播,能够使各基层党建工作者更清楚的了解到实际的工作内容,使党建服务工作以及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此外,对于个别县级地区的企业党建工作,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缺乏文化素养、党员缺乏党性修养等状况,企业在开展党建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基层党员在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方面的实际状况,使互联网信息平台得到有效的简化,适当的调整党建宣讲的内容,使其与基层党员的语言习惯与接受度相符合,这样才能在县级企业中更加有序的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
(四)统筹管理,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使党建工作得以规范
“互联网+党建”在基层党建中的应用,应当注重统筹管理,需要根据各级党组织因地制宜地制定合适的区域性党建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能够使互联网党建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得以解决。在当前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环境下,大数据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要想更好的发挥领导干预的先锋作用,培养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对党员干部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能使其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使其及时主动地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学好大数据,需要树立良好的数据思维及意识,在日常中应当积极主动的开展大数据的学习,使党员掌握大数据的应用方法;尤其要注重如何灵活地应用大数据,在党建工作中积极地应用大数据分析手段,使大数据在实际中得到良好应用,并以此为基础,为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五)完善网络党建运行的体制机制,提升规范性
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电子党务的法律规范主要分散在计算机法、电信法、互联网法、电子签名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中,电子党务的特性不突出,有法律真空地带。为此,应制定统一的、完善的电子党务法律体系,使网络党建工作有法可依、违法能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健康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党建的优势。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支撑。将党建工作相关内容明确标准、制定规范,进行实时动态的分类汇总统计,使工作有依据、考核有标准。
(六)提高意识,保障安全
党建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求信息公开,又不能违背保密原则。如何把信息化的开放性与党建工作中的保密性有机结合,就要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党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党建信息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能力。”这就要求相关党建部门积极提高风险防控能力,落实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信息安全的规范化建设。信息安全需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强有力的支持。建立健全信息保护法规和机制,完善管理工作的监管体系,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二是要加大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即要有充分的经费保障来支持计算机等相关硬件设施运维管理。结合实际需要和供需开发各种软件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争取从技术层面解决该问题,及时更新防盗网技术、防火墙技术等,避免网络恶意攻击的发生,为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三是要提高对全体党务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工作者主动成为智慧信息的管理者和信息安全利用的践行者,积极培养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技术能力强、安全意识强的高端信息安全人才。
结束语
网络时代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工作模式,同样在党建工作领域也要充分借助信息化建设的有力契机,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效果。通过信息化建设保持党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让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网络在线学习,严格执行党建各项制度,切实推进党建工作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丹萍,陈丽娟,何静,杨立宾.新时代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J].科技风,2019(19):221+227.
[2]仲勇.互联网技术在党建信息化方面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3):17-18.
[3]徐振宇.浅谈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党建宣传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8(17):10.
[4]邓明峰,姚为久.网络时代的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03):25-27.
[5]郝占元.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7(20):222.
[6]吴常兴.网络时代企业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发展[J].企业导报,2015(21):56+58.
论文作者:朱剑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党建工作论文; 党建论文; 互联网论文; 网络论文; 工作论文; 党员论文; 党的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