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过渡,还是一个地点?关于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思考_数字图书馆论文

这是一个过渡,还是一个地点?关于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思考_数字图书馆论文

是过渡,还是定位?——关于复合图书馆发展之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图书馆正面临着两种发展现实。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以数字化资源为标志的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并成为图书馆发展热点;另一方面,以纸质文献为主要馆藏的传统图书馆虽受到数字图书馆的冲击,但仍呈繁荣发展态势。于是,就出现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并存发展的局面。把这种图书馆称为“复合图书馆”。那么,如何认识复合图书馆?又怎样对其定性、定位?发展复合图书馆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1 复合图书馆的出现及其认识

“复合图书馆”一词,最早是由英国图书馆学专家苏顿(S.Sutton)于1996年提出的,英文是hybrid library。它传入我国只是近几年的事,国内还有人称之为“混合式图书馆”或“混合体图书馆”。对复合图书馆的解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述,但基本含义是一个将纸质与数字、本地与远程等各种信息资源集成于一体的图书馆,是一个同时提供印刷和电子资源无缝隙存取的图书馆,是对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这个概念一经出现,便得到大家的接受和认同。

在我国,“复合图书馆”一词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文章并不是很多。在多数人看来,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并存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事实,似乎不必大惊小怪,称之为“复合图书馆”是最自然不过的。西方国家提出“复合图书馆”概念之后,不仅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有些国家还进行了复合图书馆的实际开发,比如英国就有Hylife、MALIBU、Headline、Agora和BUILDER五个复合图书馆开发项目,并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而我国目前对复合图书馆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概念认识阶段,根本谈不上复合图书馆的开发研究,这种理所当然的默认,一方面说明复合图书馆出现的及时和合理,另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也看出我们对复合图书馆缺乏深刻的思考,这实际上是对这个新生事物出现的一种不认真甚至不负责任的态度。

2 复合图书馆的命运:是过渡,还是定位

复合图书馆的出现对于我们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个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时期,这个新生事物的命运将会怎样呢?是作为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过渡而存在,还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是一种发展定位?弄清这个问题,不仅对复合图书馆本身,甚至对整个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 过渡论者如是说

在复合图书馆的命运问题上,有一种过渡论的观点,大多数人都是持这种观点,认为复合图书馆只不过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的权宜之计,最终会被数字图书馆所取代。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复合图书馆在我们国内并没有引起广泛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最早提出复合图书馆概念的苏顿先生也明确地将其定性为一种过渡,指出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过程中,有四种类型的图书馆,即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他认为:“图书馆已经或必定要沿着这一序列,从作为一个场所的图书馆向作为一个逻辑存在的图书馆演进。”在我国,台湾图书馆学家顾敏先生也基本是持这种观点,他认为“复合图书馆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估计到21世纪初叶,……大多数的图书馆都将面临着复合图书馆的情境与挑战”,但只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他看来,复合图书馆最终会被数字图书馆取代,因为复合图书馆不过是将存在“一段时期”罢了。

持过渡论者在他们看来,数字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发展势头迅猛而强劲,特别是在“技术决定一切”的社会现实下,数字图书馆将最终代替传统图书馆,成为未来社会唯一的图书馆存在形态。随着传统图书馆的最终消失,复合图书馆缺少可以“复合”的对象,自然就不能称之为复合图书馆,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和必要。

2.2 定位论之依据

过渡论的观点看起来似乎是不无道理,包括我第一次接触到复合图书馆这个概念时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当我深入思考以后,则改变了最初看法。复合图书馆不只是对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复合”,更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唯一和永久模式。初景利教授在国内比较早介绍和研究复合图书馆,也反对把复合图书馆当作一个过渡性产物,他认为复合图书馆“不是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临时性的过渡”,“它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形态”。他要求“我们不仅仅是接受这样一个概念,更主要的是,应以复合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定位。”黄忠宗先生也对传统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共存互补”的发展思想,实际上就是复合图书馆思想。马蕾、徐伟萍基本倾向于“定位论”,于是才有了对“复合图书馆的设计”,只是对图书馆特别是传统图书馆的未来生存状态缺乏信心,这恐怕是一些定位论观点支持者或希望复合图书馆能长久发展的人们的普遍心态。

我们不难看出,复合图书馆的命运与传统图书馆的命运密切相关,或者说传统图书馆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复合图书馆的前途。过渡论者从对传统图书馆发展趋势的分析中找到其立论的理由,我们同样也可从中寻找复合图书馆定位论的根据。

2.2.1 人文的力量将保传统图书馆长存

单从技术因素看,传统图书馆最终会成为技术发展的牺牲品,但图书馆是为人的需要而存在的,即使到了数字化社会也如此。在传统图书馆的消亡问题上,人们对传统图书馆的需要和难以割舍的情感都将是阻止其走向消亡的强大力量。另外,图书馆还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存在,特别是作为一种场所文化已有几千年历史,一旦传统图书馆消失,在某种程度上不就是一种文明的消失吗?现在,在很多地方,人们在努力恢复和重建业已消失的古代文明,我们是不是也要等几百年后再来重建今日传统图书馆文明的辉煌呢?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或社会也许会对传统图书馆进行强制性地保护,这也是一种人文力量,而这种力量更为强大。有了这种保护,传统图书馆还担心什么呢?

2.2.2 纸质文献亦将长存

目前,电子图书即ebook发展迅速,对印刷型的纸质文献即pbook产生了强大的冲击,纸质文献到底会不会彻底消失,“无纸社会”会不会实现,这在出版印刷界也有过大讨论。大家都认为,“纸张的优越性是电子出版物无法代替的,整个社会难以完全电子化。”既然纸质文献无生存之忧,以收藏纸质文献为主要对象的传统图书馆当然就没有必要担心自己被淘汰和灭亡的危险。

2.2.3 传统图书馆并不是落后的代名词

数字图书馆作为现代技术的产物,固然代表着一种先进文化,但传统图书馆并不就意味着是落后的图书馆,它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场所文化,这种场所文化因能满足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需要而在技术因子无孔不入的数字化时代显得十分难得和不可或缺。传统图书馆也不一定就是手工工作方式的图书馆,它同样可以接受、吸纳现代技术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传统图书馆里,计算机可以存在,网络也同样可以存在,只不过它所提供的主要是实体文献资源的服务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服务是永远不会落伍的。那种认为传统图书馆是落后的、落后就会被代表先进的数字图书馆所淘汰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

2.2.4 多元知识载体是复合图书馆的优势

传统图书馆主要收藏纸质文献,而数字图书馆收藏的是电子文献。从知识载体的角度来看,二者都只是一元化载体,在满足读者需要方面都有自己的局限和缺憾。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其馆藏的知识载体是多元化的,不仅有纸质载体,还有电子载体,而且仍然保留着在传统图书馆已存在久远的特殊知识载体。这样,在满足读者多元化需要方面就有着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2.3 定位论之意义

2.3.1 影响着社会对复合图书馆的态度及其投入

是一种过渡还是一种发展定位,这对复合图书馆本身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响,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对复合图书馆的态度及其投入力度。如果只是一种过渡,哪怕是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过渡,也难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只会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复合图书馆之后的图书馆发展形态上,认为那样的投入才有价值。而如果复合图书馆一旦定性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唯一形态,那么,就必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就会有较大的投入,这无疑对复合图书馆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3.2 对传统图书馆具有保护作用

在数字图书馆日益成为时代发展主流的今天,传统图书馆总有一种“四面楚歌”的紧张和压力,每每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担忧。把复合图书馆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永久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传统图书馆发展的一种保护,是对这种场所文化的维护和保存。其实传统图书馆与复合图书馆是互为因果的,传统图书馆的生存状况直接决定着复合图书馆存在的可能性及其价值,而复合图书馆在取得了发展的主导地位以后又会巩固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推动传统图书馆的完善和向前发展。对传统图书馆来说,能获得发展就是希望,发展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2.3.3 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对传统图书馆的态度及其投入

目前,受“图书馆消亡论”的影响以及对数字图书馆的盲目乐观,许多人有意无意开始忽视甚至轻视传统图书馆工作,这对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复合图书馆的出现及其定位,使传统图书馆免遭淘汰之危险,国家或社会就会加大对传统图书馆的投入,传统图书馆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复合图书馆时期,传统图书馆的思想及工作方式等将得到发扬光大,传统图书馆仍将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

2.3.4 对传统图书馆员的心理缓冲

随着网络的迅速延伸和数字图书馆的飞速发展,对那些深受传统图书馆影响的图书馆员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时间他们感到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有一种被淘汰的感觉。复合图书馆的出现及其定位,对传统图书馆员来说是一种心理平衡和心理安慰。既然传统图书馆还存在,那么必然还需要传统思想的图书馆员。数字化社会,传统的图书馆工作方式和方法以及落后的观念已无法适应现代要求,图书馆员角色转变势在必行,复合图书馆为这种角色转变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使传统馆员有了一种心理缓冲过程。

3 作为一种定位的复合图书馆的表现形式

应该说,自从数字图书馆出现以后,图书馆就进入了复合图书馆时期。现在我们把复合图书馆作为一种未来图书馆发展模式而加以定性和定位,复合图书馆时代就更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就更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已经步入了复合图书馆时代。在复合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呢?

在复合图书馆时代,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将并存发展,因此自然就可以有专门的提供数字化文献信息的数字图书馆,也可以有专门的以收藏纸质文献为主并利用自动化技术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传统图书馆,它们之间可以各自独立存在。当然更多的是同时提供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服务的复合图书馆,这是复合图书馆的主要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是复合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主体,也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合图书馆。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复合图书馆既可以是一种个体存在形式,集中表现为某一个具体的图书馆;也是对整个图书馆形态的概括,是一种广义的称谓。在这种意义上,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都是这个时期图书馆的具体表现形式,它们都属于复合图书馆。很多人都把复合图书馆认为是某一个具体的图书馆,馆藏具有两种以上知识载体并建成统一的检索环境,这是对复合图书馆的狭义理解,是不符合作为一个复合图书馆时代的要求的。

复合图书馆定位以后,我们的任何工作和认识都带上了复合图书馆的思想和特征。我们所说的传统图书馆是复合图书馆时代的传统图书馆,我们所说的数字图书馆也是复合图书馆时代的数字图书馆,而我们所说的复合图书馆同样更是属于复合图书馆时代的图书馆。

4 复合图书馆定位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传统图书馆的发展我们再也熟悉不过,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并有了相当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因此,复合图书馆的发展和建设应该说不是什么从头开始、毫无头绪的新课题。但复合图书馆毕竟不是对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拼凑”,更不是简单地沿袭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原有的发展模式,我们必须重新规划和设计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4.1 思想认识的转变

在大多数人看来,传统图书馆最终会走向灭亡,复合图书馆只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一种过渡,这种观念和认识是不利于传统图书馆发展的,也阻碍了复合图书馆的全面建设。在复合图书馆定位之后,首先就是要转变这种观念和认识,重新认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和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牢固地树立并存互补的复合图书馆思想,以复合图书馆思想来指导目前以及今后的图书馆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数字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延伸和拓展,而不是注定要取代传统图书馆,这是复合图书馆思想的精髓。

4.2 图书馆发展规划的重新设计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不论是整个图书馆界,还是某一个具体的图书馆,都开始把发展重点放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上,即使是那些目前条件还不够成熟的图书馆,其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也早在酝酿之中。数字化是一种大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价值与作用,我们还需花更大气力来发展数字图书馆。但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有一种现象是我们所无法理解、也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传统图书馆人为地受到了冷落,似乎大有淡出人们视野之趋势,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忽视、轻视,甚至有的以牺牲对传统图书馆的投入如纸质文献的购置经费以换取对数字图书馆的投入,更有不顾自身条件而盲目发展数字图书馆者。复合图书馆似乎就是为此应运而生,它要矫正数字化过程中的种种不合理行为,重新审视和规划现时期的图书馆发展,兼顾发展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二者不可偏废。在复合图书馆时期,当数字图书馆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有了初步的发展,传统图书馆是图书馆事业的主流,起着主导作用,我们不可人为地为追求数字化而萎缩传统图书馆正在和仍将发挥作用的功能;当数字图书馆达到高级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就是数字图书馆了,它成了社会投入的重点,但传统图书馆不但应正常发展,而且还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不过是处于配合数字图书馆而发挥作用的地位。整个复合图书馆时期,从社会投入比例的变化和人们的期望值来看,数字图书馆是发展的重点,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必须明确的,否则复合图书馆就不符合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潮流了。有人说复合图书馆是建立在数字图书馆基础之上,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4.3 服务体系的重新设计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建立在本地服务模式之上,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则建立在远程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提供在线服务。那么一个真正的复合图书馆就必须具备这两种服务功能,并进行有效的兼容。其实复合图书馆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更强大、更全面的服务,全方位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要充分实现这个功能,就必须有全新的服务理念,设计出更科学、更有效的服务体系和运行模式。首先,用户和服务是主导。随着网络的无限延伸和数字化的不断深入,复合图书馆没有什么不能找到的资源,读者的任何需求我们基本上都能给予满足,主要是看我们有没有把用户及其要求放在第一位,有没有把服务放在主导地位,有没有为满足读者的需要付出我们全部的努力和能力。所以,在复合图书馆时代,用户和服务的主导意识就成了我们设计服务体系和开展服务工作的关键。其次,倡导真正个性化的服务。随着读者对图书馆利用的不断深入以及图书馆本身提供服务能力的日益增强,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复合图书馆既拥有物理的资源,又有数字化资源,同时还可提供海量的虚拟资源,为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基础。为此,我们应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复合图书馆要更具体、更专门化,还要有前瞻性和预测性,使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在这里得到充分满足。再次,资源组织要一体化,服务界面要快捷、友好。服务的基础在于资源,而资源的组织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效果。传统图书馆的文献加工与组织自有一套方法和标准,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组织则另有一套方法和标准,复合图书馆就是将二种不同的标准所组织起来的资源有效地进行兼容,实现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无缝隙存取,形成一个统一的用户使用界面,方便读者使用。这是目前摆在复合图书馆馆面前最大的任务,它将直接导致新的复合图书馆模式的产生,即“资源以相同或兼容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底层,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检索技术为手段,以电子商务为管理模式,以宽带高速网络为传输通道。”

4.4 人员的优化和再组织

复合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传统图书馆员的危机感和生存压力,但并不是为其提供不思进取的环境,相反,它对图书馆员的要求更高。未来的图书馆员也是复合型的,不仅要懂得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和具备熟练的服务技能,更要掌握适应数字化发展要求的现代工作技能,熟悉各种媒体,并熟练操作整个系统。特别是由于技术的广泛渗透,图书馆员的技术水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拒绝接受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复合图书馆系统技术的人,最终还将被淘汰。由于复合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广泛和个性化,将导致工作人员的重新组织,分工也将更加明确,网络导航员、参考馆员、学科馆员将越来越受欢迎,熟悉传统馆藏的馆员在复合图书馆时代也将发挥着重要作用。

收稿日期:2002-08-19

标签:;  ;  

这是一个过渡,还是一个地点?关于复合型图书馆发展的思考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