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有效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施工建设中,裂缝依然是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这一问题的困扰,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为施工质量造成一定不安全的隐患。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改善建筑裂缝的施工技术,在建筑中使用后浇带能够有效的改善问题,对于建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与施工技术
引言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通常会使用后浇带技术,并且这猴子那个施工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工程不均匀的沉降问题,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后浇带技术也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工程施工形式,改善了传统施工形式的弊端,提高了建筑施工的质量。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
1.1有效解决温差收缩的影响
后浇带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并且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经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会造成工程的工期延误,另一方面也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些影响因素中,天气因素无疑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最大的。在天气骤冷或骤热的情况下,建筑结构就会受到天气的影响而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从而使得建筑结构的整体出现变形,钢筋混凝土具有收缩性的特点,会因为气温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对于现浇的混凝土而言,这一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在快速硬结的过程中,这一热胀冷缩的现象会更加明显,从而将其自身内部的挤压力释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挤压力的释放超出了规定的范围之内,就会产生裂缝的现象,最终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到这一点,并且做好充足的预防工作,不仅要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使得工程的整体结构更加完善。
1.2处理裙房以及基础设计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应当后浇带施工技术,将该种技术融入到裙房结构及其基础设计中,从而解决两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在国内建筑物超出22层,就需要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但是受到地基以及重力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还是难以达标。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的部分进行分离处理,并且在后浇带技术应用之前,应当对裙房结构进行相应的计算,并对其进行校正,明确基础强度。在当期连接成为整体时,应当对后期结构体造成内部应力的因素进行明确,最终实现后浇带施工的理念。
2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分析
2.1后浇带设置技术
(1)明确间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相应建筑的施工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如果设计图纸中标注了相应的后浇带位置,施工人员就要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施工。但是在间距的设置上,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分析和确定。(2)做好后浇带位置选择。后浇带的位置选择也比较重要,它的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通常情况下,后浇带适合在混凝土构件受力最小的部位,比如梁和板的反弯点就是比较好的后浇带位置,在这里设置后浇带后,能够减少因弯力矩和剪力过大造成的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水平。(3)宽度设置要适合。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应该要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分析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确保建筑质量安全。后浇带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因此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加强技术监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2施工时间的选择
施工时间的选择对于后浇带施工来说很重要,通常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完成之后会产生收缩,这个过程一般是在两个月之后结束。后浇带的浇筑施工一般都是主楼和裙楼一起施工完成的,但是裙楼的后浇带施工量比较大,相反高层的施工量比较小,此时的沉降量又会产生一个变化,裙楼先进行沉降,主楼沉降在后,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差。由于建筑施工的季节不同,因此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材料也不同,建筑施工完成后的后浇带浇筑工作和浇筑时间、浇注材料使用一定要在设计图纸中准确说明。
2.3合理选择材料
在混凝土的材质选择上需要满足几个要求,首先是符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设计的要求,以便更好的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然后是尽量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这对接缝处收缩开裂现象的减少具有直接影响。同时,还应该注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问题,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应该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混凝土的材质选择也应该如此,根据不同工程对混凝土强度的等级要求以及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选择,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较先浇混凝土强度高一个等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后浇带的浇筑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目的在于断开所有的梁、墙和楼板,避免它们之间的接触而引起应力集中,促使后浇带的两边都能实现自由伸缩或沉降。
2.4后浇带的模板预设
预设模板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后浇带的浇筑施工前,钢丝的模板需要预设,钢丝所需的尺寸和厚度相同,统一布局网格坐标,以确保钢模板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5浇筑混凝土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过程必须遵循相应的施工方案。浇筑后浇带时需要特别注意、假如后浇带浇筑出现水平状态,浇筑的过程中,需要确保钢丝网膜侧向压力在正常值范围内,假如后浇带浇筑出现垂直状态,浇筑时必须严格对混凝土搅拌的把好关,防止混凝土浆的损失而出现安全质量隐患。在搅拌过程中避免振动器过大破坏钢丝网膜。
结语
综上所述,裂缝将会影响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对出现的裂缝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后浇带施工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防止建筑工地裂缝的出现,不仅保证了工程建筑的质量,同时还能够为施工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姚香耀.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07:96+100.
[2]姜付根.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21:51-52.
[3]张海玉.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02:84-86.
论文作者:姜振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