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前苏联经济模式看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思想(论文文献综述)
张雅静[1](2020)在《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在经济、军事领域都十分强大的国家,最终却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政党、政权的兴衰最终取决于是否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为切入点,剖析和解读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提出现实启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为指导,从人民群众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主体的具体内容出发,基于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分析论述苏联解体的根源在于苏共长期忽视人民当家作主、漠视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利益诉求。在脱离了唯物史观建立起来的苏联模式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丧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治建设方面,忽视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制约机制长期缺失,官僚特权阶层腐败现象严重,导致苏共脱离人民群众。而戈尔巴乔夫时期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放弃党的领导,推崇西方式的多党制,直接动摇了执政的群众基础,进而使苏共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第二,在经济建设方面,所有制结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选择失误,分配制度违背规律,导致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贬抑,造成社会生产活力不足,物质生产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第三,在思想上层建筑的建设方面,忽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放弃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导致个人崇拜盛行,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逐渐被边缘化。以史为鉴,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在于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主体始终是一条生命线。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根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的惨痛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背离人民的政党,终究会被人民抛弃。当下,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关心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民主权利,坚持推进文化领域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才能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侯胜东[2](2019)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文中认为自近代以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夙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划定了时间表,也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认识到,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现代化道路一条,产业结构的现代化更不应该仅仅依照西方的产业结构现代化模式来推行。制度创新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修正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经典假设,将制度性因素纳入了一般经济分析的范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也表明,制度性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仅有制度而没有制度创新只会导致更大的问题。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如果要保持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绩效,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创新作支撑。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制度创新的来源和形成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的讨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证明和阐释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机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聚合型的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产业结构理论重视技术的量化研究,而轻视理论的质性分析。在本论文的前三章中,就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做了界定。其中,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依据、研究进展、可能的边际贡献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框架。在第四章,就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做了具体阐释。在第五章中,选取了聚合型制度的具体指标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在第六章中,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动因以及内源型制度对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正负影响作了具体研究。在第七章中,选取了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聚合型制度创新对其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影响。另外,选取了以印度、前苏联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聚合型制度创新在其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第八章中,本文以实证分析和质性分析得出的结论基础,谈论了在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怎样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措施。在第九章中,就本文的结论和研究局限作了说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聚合型的制度创新更有利于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决定了不同经济体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源型的制度创新可以在产业结构现代化提供新的增量激励,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帕累托改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要通过聚合型的制度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综合历史上不同国家的产业发展实践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依据本国的切实国情,因地制宜的选择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式。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现代化而言,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发挥不同主体的内源型制度功能,应该发挥市场、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性作用,以进取的民族精神、悠久的文化底蕴、科学的理论导向、广大的阶层基础以及新发展理念为内源型动力,以聚合型制度创新网络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既要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整体现代化演进,又要实现三大产业结构内部的现代化。
韦仲曦[3](2019)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渊源、形成及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与愿景,脱贫攻坚的战役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乡村振兴战略亦在稳步推进。我国已走到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全民族伟大复兴的决胜阶段,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更加突显。我们党从建党初期开始就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社以解决农村农民生计问题,因为农民合作社不仅有利于综合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而且还是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建国前后,我们党指导建立的农民合作社坚定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合作原理;改革开放后,农民合作社再度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今年的“一号文件”要求农民合作社要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是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渊源、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合作理论的内核——本质属性与功能内涵,可以明晰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原理精华,理解其对实践的重要指导地位;同时,结合我国新时期若干合作社的成功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可以为我国农民合作社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导向。本文的逻辑思路是:首先在研究文献与案例等资料的基础上,探究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渊源,分析与评述了马克思主义之前(主要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思想;接着研究马克思与恩格斯关于合作社本质属性与功能内涵的理论,解析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形成;然后重点从合作社本质属性与功能内涵的角度,研究前苏联和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合作理论的发展;最后结合我国现实中的合作社案例,分析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等。第二章是渊源探微,即对马克思之前各种合作思想与观点的系统梳理。首先总结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形成前史,然后分析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合作思想的形成、社会改良主张及合作实验,最后对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进行评价。第三章是形成过程,即马克思主义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基本功能与发展前途。围绕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的形成,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社的内涵与原则、本质属性、基本功能及发展前途的基本观点。第四章是理论创新,即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在前苏联和中国的丰富与发展。论述列宁与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与邓子恢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理论。第五章是现实应用,即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及实践。首先分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在实践中的功能,然后结合当今的几个合作社成功案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构想。
张红建[4](2019)在《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为依托的,并与一定的阶级利益相联系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意识形态与政党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世界上不存在无意识形态的政党,意识形态是政党的精神与灵魂。执政党的意识形态以党的纲领和章程为主要内容,是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理论层面的体现,彰显着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品格。作为一个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并塑造着国家文化与民族精神。政治认同是民众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产生的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可、同意的情感倾向和赞同、接受、亲近的心理归属。政治认同是政党政治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政治认同能够促进政治体系的发展,凝聚社会成员的政治共识,塑造社会普遍遵守的价值理念,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政治认同的实现逻辑当中,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处于重要地位,它为政治认同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和道义上的诠释。从二者的相关性来看,党的意识形态在政治认同的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政治认同实现的因素主要有历史积淀、利益分配、统治绩效、制度设计以及意识形态等。一个国家政治认同的实现必定是建立在深刻的历史积淀、良好的统治绩效、公平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之上,但仅仅靠这些因素并不能长久地维持民众对政治体系与政治权力的认同,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党要在符合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建构一套科学的、合理的意识形态。党的意识形态是影响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它为政治权力提供了一套系统的价值体系,通过教育与引导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共识,通过规范经济行为,提高市场效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过对社会中存在的多样化的思潮进行整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通过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文化认同的形成,实现政治的发展和稳固。从不同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中,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的强化与稳定会提升政治认同水平,而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弱化和无序,也会导致政治认同水平的降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经历了“破旧立新”、曲折发展、合理转型以及稳步推进的四个阶段,相对应的我国政治认同也经历了初步奠基、盲目被动、理性回归、稳步提升的四个阶段。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老党,在党的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经历了列宁的初创时期、斯大林的巩固与偏差时期、赫鲁晓夫的调整与混乱时期、勃列日涅夫的停滞时期以及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崩溃时期,相对应的苏联政治认同经历了奠基、发展、初步危机、全面危机和崩溃瓦解的历史阶段。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意识形态建设,伴随着苏联解体也纷纷丧失政权。古巴和越南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共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经历了从初步奠基到调整和发展的过程,政治认同水平也相应的得到了提升和巩固。越共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经历了曲折探索到革新再到深化发展的过程,政治认同也从危机向不断发展巩固转变。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经历了现代自由主义到当代新自由主义再到意识形态中间化的转变,相应的主流政党的类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民粹主义与极端型政党的兴起挑战了西方国家传统的政党政治格局。不同的国家在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政治认同的提升方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需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和开放的态度去分析与鉴别。从现实层面来看,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在改革开放的大浪潮中不断加速,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使得传统的国家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结构快速瓦解,全方位的社会结构性变化带来的是社会中的异质性、多样性和不均衡性成分的增多,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新兴阶层的出现和利益的分化,腐败和贫富分化等问题引发了民众对政府权威认同的弱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多样化、信息的扁平化、马克思主义创新不足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政治认同的困境。多维度视角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进而提升我国政治认同水平成为了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主导地位,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力、解释力和包容力,大力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能力,凝聚社会多方面的力量,统一思想共识,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效果,加强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用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发展,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意识形态的治理巩固政治认同。
董泉[5](2019)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十月革命之后的1919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乌克兰是在苏联的统治之下。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有着苏联的油画传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精神。本文运用了文献调查、形式分析、历史研究等方法,旨在研究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研究不仅是风格历史的研究,也包含油画本体语言和美学思想的研究。本论文第一章从苏联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艺上的政策入手,梳理了1917年至1991年间,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发展的历程。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苏联乌克兰的前卫艺术,30年代至5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以及60年代打破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统局面的艺术变革,出现了传统的回归和装饰的、严肃的等多样性的现实主义风格,70年代至80年代又转向了形式主义、古典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等艺术风格。第二章是针对现实主义油画外部因素的研究,他们是保存、培养和创造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土壤。苏联时期乌克兰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大部分都被收藏在乌克兰国家美术博物馆中,这所美术馆是随着苏联成长起来的。在风雨变幻的时代中,它见证了苏联乌克兰油画的历史,也为乌克兰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创造这些作品的艺术家,都是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养的,而培养苏联乌克兰艺术家的摇篮主要是乌克兰基辅美术学院。这所在1917年十月炮火中成立的美术学院,为整个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培养了众多的艺术人才,对苏联乌克兰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毕业于这所美术学院的乌克兰女性艺术家在苏联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塔季亚娜·雅勃隆斯卡娅,可以说她的成就书写了苏联乌克兰的半部油画史。第三章是从主题创作的内容上分析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在时局动荡的20世纪,乌克兰经历了革命、卫国战争和国家社会建设。在这样的时代里,乌克兰的艺术家也从中挖掘出了许多油画创作的主题: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儿童与母爱、风景和静物,以及卫国战争和民族历史的战争等,艺术家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苏联乌克兰战争与和平的英雄史诗。其中肖像画更是从心灵深处展现了苏联各个时期、各种职业、各种形象的乌克兰人民。第四章深层次地剖析了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语言。从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生命》《粮食》这三幅不同特点的作品,分析其创作过程中的素描、色彩手稿和构思。同时探究了苏联画家所使用的颜料、画布、笔、调色油等油画材料,分析了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对于材料的运用和技法的表现。总结了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美学思想和特点,在其呈现的客观真实性、典型性、民族性、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中,阐述了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民族精神。第五章是对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人民性与时代性的审视和对现实主义的思考。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苏联解体后的90年代,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有了更多的阐释,乌克兰油画也形成了多元化的艺术氛围。“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在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中贯穿了苏联整个时期。我们重新回望苏联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同时,也是审视现实主义时代意义,审视我国当年学习的苏联油画,从而反思当前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深层意义。通过研究发现,在苏联时期不管艺术风格如何变化,现实主义始终是主流。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不仅融合了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具备苏联现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同时其现实主义油画作品中呈现了独特的乌克兰民族精神。列宁的“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在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体现也贯穿了整个苏联时期。艺术与时代总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批判现实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还是其他的现实主义,都只是艺术创作方法。而艺术创作在于人,不在于用什么样的创作方法。艺术创作是自由的,也是遵循自然的,是个人的,也是人民大众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流派,或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艺术如何创作,我们都需要客观地看待事物,真诚地感受生活,从内心出发,创造属于自己也属于时代和民族的生命之美。
韦拉[6](2018)在《二十世纪美、苏、中工业技术转移之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初美国进入汽车时代,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生产流水线在美国诞生,开启了以汽车为代表的现代化工业生产的新时代,引起了社会的颠覆性变革。新的工业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国家之间进行传播,带动了全球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奠基石,对20世纪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前苏联的援助下,中国逐渐建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上溯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业建设是借助美国的技术输出,极大地推动自身工业建设的发展,实现了苏联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为50年代苏联对我国工业建设的技术转移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的传播正是通过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实现的,美国向前苏联,前苏联向中国的技术转移,以及技术转移中工业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成为论文的研究重点。本文从工业革命的传播和世界技术转移的背景出发,基于建筑学的视角,以美国汽车工业第一条装配生产流水线的诞生为出发点,研究美国对前苏联,以及前苏联对我国工业建设的技术转移中的厂区规划和工业建筑设计问题,通过对美、苏、中三个国家典型厂区的比较研究,建立起从美国到前苏联,再从前苏联到我国工业技术转移的路径关系,为深刻认识中国工业遗产的价值,研究中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视角和详实的历史资料。论文前半部分(1-4章)以技术转移为线索,着重探讨美国对前苏联,及前苏联对我国工业技术转移的脉络。其中,第2章从汽车工业第一条装配生产流水线出发,梳理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第3章、第4章以建筑师和汽车、拖拉机工业为线索,探索美国对前苏联的技术输出,以及前苏联对中国工业建设技术转移的脉络。在后半部分(5-7章),研究重点选取了美、苏、中三国典型工业企业,通过厂区规划及工业建筑多层面的对比分析,梳理得出技术转移下工业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典型特征,并建立了从美国到前苏联,再从苏联到中国工业技术转移的路径;最后对工业技术转移进行多维度梳理,系统分析其对现代工业、工业建筑、设计组织、城市空间等方面的影响和变革。
李晓乐[7](2016)在《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此语境中,理解和阐明国家治理的历史阶段性、政治合法性及系统整体性,梳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探寻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变迁的规律与趋势,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理论构建紧迫的课题。所谓"国家治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意义上,党领导人群群众依法、科学、民主地治国理政。与国外流行的"治理"、"善治"理念不同,"国家治理"强调治理以党和国家为主导,根本目的是为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而不是为了"社会中心化"和"去国家化"。当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国家治理概念,既与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又和西方治理理论在价值取向、政策主张上有所不同,它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原理,是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的有机结合。在本质上,"国家治理"是规范、约束权力的运行过程,是一种治理权力与主体结构的制度安排。在目标上,"国家治理"既要协调和缓解社会冲突与矛盾,以维持特定的社会秩序,也要谋求经济的持续发展,增进民生幸福和社会公平正义,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法兰西内战》、《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与革命》等一系列着作中,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制度及其实践展开批判;对未来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目标、秩序以及治理模式提出设想;依据巴黎公社和苏维埃俄国的革命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进行理论探索和总结。十月革命后,列宁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举措,拓展了苏维埃俄国国家治理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给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建设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以及启示。新中国的国家治理经历了1978年改革开放、十八届三中全会,两个节点,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全能主义国家治理——发展型国家治理——和谐型国家治理等历史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形成的社会历史环境及其理论特征,给我们留下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启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但是一个战略目标任务,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工作方式方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反思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中而生成的重大理论成果。与此相关的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指导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各历史时段,国家治理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呈现出差异性的理论逻辑。从权力变迁视角,国家治理总体而言经历了从"统治"、"管理"到"治理"的演进轨迹。就治理权而言,从"专政性权力"、"技术性权力"到"制度性权力";就治理主客体而言,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从单一客体到人、资源、社会关系的多元客体;就治理目标来说,从"秩序为本"到"以人为本";就治理方式而言,"人治"、转向"德治"、"法治";在治理机制上,从"运动式治理机制"转向"制度型治理机制";在治理结构上,由单一结构向多层次全方位结构转型。未来的国家治理建设,必须立足于我们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现实国情,牢牢把握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构建协同的国家治理主体架构;夯实国家治理的法治逻辑;培育国家治理的文化基础;扬弃国家治理的西方经验与教训;打造国家治理的协商民主平台;构建国家治理的评估标准,同时努力回应和解决现实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治理问题。
张钦文[8](2015)在《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意识形态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存基本政治经济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引领、支配并规范着其他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走上国家转型之路,一度将国家意识形态作为极权制度的标志予以否定。国家意识形态缺失的思想多元化导致俄罗斯民族经历了深刻的国家认同和基本价值观危机。叶利钦执政后期开始把建设“俄罗斯民族思想”作为政治任务提上日程;普京当选总统后,在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自觉认知、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普京主义”思想体系。“普京主义”在维护俄罗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俄罗斯经济发展、外交独立和恢复强国形象和大国地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外目前直接以俄罗斯意识形态为主题的研究并不多,且比较零散。俄罗斯意识形态构建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最新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以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为题,选取四个重点问题进行研究:一是梳理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历史演变的主要脉络;二是分析“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三是揭示俄罗斯意识形态与现实政治经济外交间的多元互动关系;四是探讨俄罗斯意识形态国家掌控的内在逻辑和具体路径。本文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构建了文章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概述了意识形态概念和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使相关研究有一个相对明晰的前提;第二章阐述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第三章对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四章探讨了“普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第五章阐述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国家掌控的理论、现实和行为逻辑,并总结了其具体途径。第六章探讨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对社会转型各方面中的影响。第七章探讨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本文在结束语部分对转型期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初步提炼了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般规律,为各转型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借鉴,并对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预测。
王宝健[9](2015)在《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殷鉴》文中提出前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这个国家悲剧性的解体了,但它七十余年的存在发展,曾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苏联曾有过庞大的新闻媒体体系,形成过自己独特的党报管理模式。本文从列宁时期确立“党性原则”的党报管理,斯大林时期形成“高度集中”的党报管理模式,“后斯大林时代”尽管对党报管理做出了“解冻”调整,又回归到“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对党报进行彻底改革四个阶段,对前苏联党报管理的形成、确立、演变的过程进行历史性的回顾。总结前苏联党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对中国新闻媒体产生的一系列影响,探讨党报管理在在社会变革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在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后,在公开性原则下,苏共放弃党报领导、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导致意识形态多元化,舆论逐渐失控,混乱与动荡在社会蔓延。前苏联压制多年的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社会各种反动势力利用新闻媒体鼓吹西方民主,利用舆论攻击苏共政权和社会主义,各种力量相互交织冲击着国家的体制结构,党报等新闻媒体在前苏联解体背后的纷繁交杂因素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国新闻媒体是在继承和发展前苏联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有着同样的“身世”,前苏联党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为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以史为鉴知兴替,针对中国新闻媒体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矛盾,认真总结和吸取前苏联党报管理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脚踏实地、奋发图强,探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闻媒体变革发展之路,这是本论文的基本取向。
董泽[10](2015)在《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势不可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市场经济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联成立以来,在经济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改革传统计划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重心。面对新常态,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本文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条件的分析,概括出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内容,进而阐述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从这样的视角出发,本文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的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之后对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除了绪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阐述了市场经济的分类和特点,并对一些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分别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产生、50年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解析了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现实来源、理论来源分析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形成;最后阐述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阐述了列宁、斯大林的市场经济思想和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市场社会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以及毛泽东的市场经济思想和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十八大以来已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第四部分,分别从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新视角和方法论,为正确理解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三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思想联系实际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创新点方面,有观点创新、思想创新以及实践创新三个方面。在观点创新方面,提出马克思是有市场经济思想的,摒弃了很多人认为的马克思是反市场的这一观点;思想创新方面,分析得出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市场经济思想,批判了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专利的谬论;实践创新方面,分析并论述了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对我国现阶段新常态下的当代价值。
二、从前苏联经济模式看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思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前苏联经济模式看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1)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3.1 主要思想 |
1.3.2 重点和难点 |
1.3.3 创新与特色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人民主体论及苏共人民观的演变历程 |
2.1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历程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
2.1.2 列宁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
2.1.3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 |
2.2 人民主体论的基本解读 |
2.2.1 人民主体的深刻内涵 |
2.2.2 人民主体的具体体现 |
2.2.3 人民主体的实现条件 |
2.3 苏共人民观的演变历程 |
2.3.1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列宁时期 |
2.3.2 特权阶层兴起忽视人民群众利益的斯大林时期 |
2.3.3 特权阶层固化脱离人民群众的后斯大林时期 |
第三章 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探析 |
3.1 政治上层建筑遏制人民群众的权利诉求 |
3.1.1 放弃党领导的政治体制脱离人民群众 |
3.1.2 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阻碍人民当家作主 |
3.1.3 监督缺失的官僚特权阶层损害人民利益 |
3.2 经济领域建设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
3.2.1 所有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 |
3.2.2 经济体制阻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
3.2.3 分配制度贬抑劳动者的积极性 |
3.3 思想文化建设背离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 |
3.3.1 意识形态建设偏离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 |
3.3.2 个人崇拜现象的盛行否定了群众史观 |
3.3.3 文化生产主体的缺失扼杀了文化生产力 |
第四章 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与现实启示 |
4.1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政治领域的民主权利 |
4.1.1 坚持党的领导满足人民的利益诉求 |
4.1.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 |
4.1.3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接受人民监督 |
4.2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经济领域的利益需求 |
4.2.1 积极调整顺应人民主体需要的社会生产关系 |
4.2.2 完善以人民生活水平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体制 |
4.2.3 坚持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
4.3 坚持推进文化领域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求 |
4.3.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4.3.2 肯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
4.3.3 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生产主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进展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 |
(二)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 |
(三)理论构建和实证分析 |
五、可能的边际贡献 |
第二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基础理论 |
一、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产生 |
(二)中国的现代化理论 |
(三)西方的现代化理论 |
二、产业结构理论 |
(一)西方主流产业结构理论 |
(二)马克思的产业结构思想 |
(三)中国特色产业结构理论 |
三、交易成本理论 |
四、国家发展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理论 |
(二)新李斯特国家发展理论 |
(三)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五、小结 |
第三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和聚合型制度的研究界定 |
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界定 |
(一)基本内涵 |
(二)影响因素 |
(三)阶段划分 |
(四)主体分析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界定 |
(一)制度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涵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构成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功能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关系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必要性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一产业 |
(三)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二产业 |
(四)聚合型制度创新与现代化第三产业 |
四、小结 |
第四章 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机理分析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四个维度 |
(一)国土空间开发维度 |
(二)市场体系建设维度 |
(三)企业能力培育维度 |
(四)社会全面发展维度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在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动力机制 |
三、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质量 |
四、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路径依赖 |
(一)制度路径依赖的一般解释 |
(二)制度路径依赖的反馈机制 |
(三)制度路径依赖的演化修正 |
五、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
一、指标的选择及其解释 |
(一)聚合型制度创新指标的基本原则 |
(二)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构建 |
二、结构方程研究设计与模型建构 |
(一)研究设计 |
(二)模型构建 |
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聚合型制度创新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结构方程模型 |
(三)研究结论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聚合型制度创新及制度约束 |
一、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聚合型制度的总体特征 |
二、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49~1978) |
(二)第二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1978~2013) |
(三)第三阶段的产业结构现代化(2013~) |
三、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第一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二)第二阶段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四、新时代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成就 |
(二)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内容 |
(三)新时代聚合型制度创新的特征 |
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过程中的制度约束 |
六、小结 |
第七章 产业结构现代化聚合型制度的比较分析 |
一、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现代化与聚合型制度创新 |
(一)美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德国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日本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转型国家的制度演进与产业结构 |
(一)苏联模式的产业结构 |
(二)印度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阿根廷模式的产业结构 |
三、小结 |
第八章 推动聚合型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完善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优化整体营商环境 |
(一)完善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构建 |
(二)加强产权体系建设,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
(三)进一步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
二、加强聚合型动力支持,形成强化多主体创新 |
(一)妥善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二)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
(三)发挥非正式制度作用,以优秀文化聚合制度创新 |
三、助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一)推进信息化与三次产业的深度融合 |
(二)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精准化 |
(三)推进现代化产业组织政策的变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写在后面的话 |
(3)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渊源、形成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本文选题来源 |
1.1.2 本文选题的实践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评 |
1.3.3 简要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径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 |
1.5.2 本文的不足 |
2 渊源探微:对马克思之前各种合作思想与观点的系统梳理 |
2.1 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形成前史 |
2.1.1 原始和朴素的合作思想在混沌中酝酿和萌芽阶段 |
2.1.2 资本主义早期各种合作思潮兴起并付诸实践阶段 |
2.2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合作思想的形成 |
2.2.1 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形成 |
2.2.2 傅立叶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形成 |
2.2.3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形成 |
2.3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社会改良主张及合作实验 |
2.3.1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社会改良主张 |
2.3.2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合作实验 |
2.4 对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简要评价 |
2.4.1 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空想性质 |
2.4.2 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学术价值 |
2.4.3 空想社会主义合作思想的变革性意义 |
3 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论合作社本质属性、基本功能与发展前途 |
3.1 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 |
3.1.1 合作理论的政治基础 |
3.1.2 合作理论的社会基础 |
3.1.3 股份公司与信用制度是合作理论的经济基础 |
3.2 马克思恩格斯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与基本功能 |
3.2.1 马克思恩格斯论合作社的组织内涵与本质属性 |
3.2.2 马克思恩格斯论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功能 |
3.3 马克思恩格斯论合作社的发展前途 |
3.3.1 合作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点” |
3.3.2 合作制是“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基础 |
4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在前苏联和中国的丰富与发展 |
4.1 列宁斯大林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4.1.1 列宁斯大林合作理论的现实基础 |
4.1.2 列宁斯大林论合作社的组织内涵与本质属性 |
4.1.3 列宁斯大林论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功能 |
4.2 毛泽东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4.2.1 毛泽东论建国前后合作社发展的背景 |
4.2.2 毛泽东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内涵 |
4.3 刘少奇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4.3.1 刘少奇论建国前后合作社发展的背景 |
4.3.2 刘少奇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内涵 |
4.4 邓子恢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4.4.1 邓子恢论建国前后合作社发展的背景 |
4.4.2 邓子恢论合作社的本质属性与功能内涵 |
5 现实应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及实践 |
5.1 发展创新: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 |
5.1.1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实践中的功能分析 |
5.1.2 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在我国的现实指导意义 |
5.2 典型案例: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指导下的成功试点 |
5.2.1 浙江温州“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社 |
5.2.2 贵州塘约村“村社一体”合作社 |
5.2.3 江西石城县合作社“内置金融”试点 |
5.3 发展策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中国化的实践构想 |
5.3.1 以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为指导,以我国农村合作现实为基础 |
5.3.2 以坚持党的领导为保障,以改善农民的生活为目标 |
5.3.3 以合作理论教育为手段,以示范合作社为典型引路 |
5.3.4 以合作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合作社支持政策为导向 |
5.3.5 以合作社内社员为主体,以顺应国情与民情为准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参与科研与发表论文 |
(4)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难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分析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 |
二、党的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征 |
三、党的意识形态与群体意识形态、个体意识形态的关系 |
四、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相关概念分析 |
一、政治认同的内涵 |
二、政治认同的特征与功能 |
三、政治认同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党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的内在关系 |
第一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与政治认同 |
一、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证明 |
二、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育 |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对错误的社会思潮进行政治批判 |
第二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与政治认同 |
一、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合理地约束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
二、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协调与整合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 |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第三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与政治认同 |
一、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合理地进行社会整合与利益协调 |
二、党的意识形态能够科学地教育与引导社会成员 |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凝聚社会多元价值观念 |
第四节 党的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与政治认同 |
一、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文化的关系 |
二、党的意识形态为文化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 |
三、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促进文化认同的实现 |
第三章 执政党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外不同国家政治认同的演变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中国政治认同的变迁 |
一、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历程 |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
一、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历程 |
二、前苏联东欧共产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主要教训 |
第三节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 |
一、古巴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
二、越南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
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主要启示 |
第四节 西方国家主流政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政治认同的变迁 |
一、西方国家主流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基本历程 |
二、西方国家主流政党意识形态发展与政治认同变迁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转型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弱化对我国政治认同的挑战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是我国政治认同面临的深层背景 |
一、社会转型的基本内涵 |
二、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 |
三、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转型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弱化的表现 |
一、社会分层利益分化弱化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 |
二、网络社会的延伸弱化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 |
三、社会思潮的多样化弱化党的意识形态引领能力 |
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不足、创新乏力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弱化对我国政治认同的影响 |
一、党的意识形态整合能力弱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
二、党的意识形态传播能力弱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
三、党的意识形态引领能力弱化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
四、党的意识形态自身创新不足对政治认同的影响 |
第五章 党的意识形态视角下增强我国政治认同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
一、充分认识指导思想一元化的重要性 |
二、在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元化领导 |
第二节 提升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思潮的的引领能力 |
一、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基本特点 |
二、积极用党的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发展 |
三、对错误思潮进行批判,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
第三节 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党的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 |
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传播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
二、加强党的意识形态传播媒介的建设 |
三、切实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
第四节 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
一、党内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思想引领 |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具体路径 |
三、党内政治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方式方法 |
第五节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意识形态的治理巩固政治认同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
二、意识形态治理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性 |
三、以意识形态的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发展历程 |
1.1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1.1.1 20年代的前卫艺术时期 |
1.1.2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诞生 |
1.1.3 30年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1.2 战争的伤痕 |
1.2.1 40年代的经济复苏 |
1.2.2 40年代至50 年代的军事题材 |
1.2.3 “解冻”时期 |
1.3 现实主义变革与苏联晚期 |
1.3.1 严肃与装饰的风格 |
1.3.2 传统的回归 |
1.3.3 形式主义、古典主义与照相写实主义 |
第二章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土壤 |
2.1 民族的收藏——乌克兰国家美术博物馆 |
2.1.1 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2.1.2 苏联时代下的作品收藏 |
2.1.3 博物馆藏品中的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
2.2 艺术家的摇篮——乌克兰基辅美术学院 |
2.2.1 美术学院的成立 |
2.2.2 苏联体系下的基辅美术学院 |
2.2.3 学院的教学与油画藏校作品 |
2.3 乌克兰女性画家 |
2.3.1 苏联女性 |
2.3.2 乌克兰女画家的艺术人生 |
2.3.3 女性艺术的力量 |
第三章 乌克兰现实主义的主题创作 |
3.1 社会主义的赞歌 |
3.1.1 社会主义建设 |
3.1.2 社会主义青年 |
3.1.3 母爱与儿童 |
3.1.4 风景与静物 |
3.2 肖像画 |
3.2.1 苏联乌克兰肖像画 |
3.2.2 社会主义特色的肖像 |
3.2.3 肖像画中的乌克兰女人 |
3.2.4 自画像 |
3.3 战争的主题 |
3.3.1 格列科夫军事画室 |
3.3.2 乌克兰画家的战争题材作品 |
3.3.3 风景画中的战争之殇 |
3.3.4 民族历史的战争——哥萨克 |
第四章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深层语言 |
4.1 手稿中的秘密 |
4.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范本——《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手稿 |
4.1.2 前卫的现实主义——《生命》的手稿 |
4.1.3 现实主义的经典——《粮食》的手稿 |
4.2 现实主义油画的技法 |
4.2.1 苏联画家的油画材料 |
4.2.2 鲍里斯·约干松的油画技法 |
4.2.3 乌克兰现实主义画家的油画技法 |
4.3 现实主义油画的美学思想与特点 |
4.3.1 乌克兰现实主义的历史演变 |
4.3.2 批判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 |
4.3.3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特点 |
4.4 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民族精神 |
4.4.1 乌克兰民族意识的缘起 |
4.4.2 民间艺术与现实主义民族性 |
4.4.3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民族意识 |
第五章 现实主义油画的审视与思考 |
5.1 苏联解体后的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
5.1.1 解体后的苏联美术界 |
5.1.2 乌克兰新艺术 |
5.1.3 90年代的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
5.2 艺术属于人民 |
5.2.1 艺术属于人民的理念 |
5.2.2 人民艺术家的头衔与斯大林奖 |
5.2.3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中的人民性 |
5.3 时代与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 |
5.3.1 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的时代意义 |
5.3.2 现实主义的影响 |
5.3.3 现实主义的反思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艺术家访谈选录 |
附录 ——文中涉及的乌克兰艺术家人名俄文对照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所做的项目 |
致谢 |
(6)二十世纪美、苏、中工业技术转移之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世界范围的技术转移 |
1.1.2 中国背景:对中国的技术转移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际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历史意义:中国工业发展史与工业建筑史上的辉煌一页 |
1.4.2 文化意义: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
1.4.3 社会意义:工业遗产保护面临严峻的局面 |
1.4.4 学科意义:追溯新中国工业遗产的源头 |
1.5 研究综述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
2.1 汽车装配流水线的诞生——美国高地公园福特工厂 |
2.1.1 厂区规划布局 |
2.1.2 工业建筑设计 |
2.1.3 工艺流程组织 |
2.1.4 生产管理组织 |
2.2 发展变革——美国红河区福特厂 |
2.2.1 厂区规划完善 |
2.2.2 工业建筑变革 |
2.2.3 工艺流程升级 |
2.2.4 设计组织优化 |
2.2.5 小结 |
第3章 美国对苏联工业建设的技术转移 |
3.1 美国卡恩公司对苏联工业化的推动 |
3.1.1 对苏联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转移 |
3.1.2 对苏联政府组织设计局的技术转移 |
3.2 美国厂商对苏联工厂的技术转移 |
3.2.1 对苏联斯大林汽车厂的技术转移 |
3.2.2 对苏联高尔基汽车厂的技术转移 |
3.2.3 对苏联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技术转移 |
3.2.4 对苏联车里雅宾斯克拖拉机厂的技术转移 |
3.2.5 对苏联哈尔科夫拖拉机厂的技术转移 |
3.2.6 小结 |
第4章 苏联援建“156 项目”对中国的技术转移 |
4.1 苏联援建“156 项工程”建设背景 |
4.1.1 “156 项工程”援建背景 |
4.1.2 “156 项工程”的确定和实施 |
4.1.3 “156 项工程”工业遗产的历史遗存要素 |
4.2 苏联对中国工业建设的技术转移 |
4.2.1 苏联生产工艺、成套设备的技术转移 |
4.2.2 苏联设计图纸与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转移 |
4.2.3 苏联专家帮助建立管理制度 |
4.2.4 传授工业技术及培养设计人才 |
4.2.5 “156 项工程”的实施效果 |
4.3 苏联援建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
4.3.1 苏联援建下的基本建设 |
4.3.2 斯大林汽车厂的技术转移 |
4.3.3 一汽厂区规划及工业建筑设计 |
4.3.4 一汽对我国其它工业企业的技术转移 |
4.4 苏联援建中国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
4.4.1 苏联援建下的基本建设 |
4.4.2 哈尔科夫拖拉机厂对一拖的技术转移 |
4.4.3 一拖厂区规划及工业建筑设计 |
4.4.4 一拖对我国其他工业企业的技术转移 |
第5章 美国、苏联、中国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比较研究 |
5.1 厂区规划组织的技术转移 |
5.1.1 厂区布局 |
5.1.2 规划结构 |
5.1.3 工艺流程 |
5.2 工业建筑设计的技术转移 |
5.2.1 建筑材料及建筑风格 |
5.2.2 建筑结构 |
5.2.3 室内环境 |
5.2.4 装配流水线 |
第6章 工业技术转移产生的影响和变革 |
6.1 对现代化工业的推动 |
6.1.1 生产工艺流程 |
6.1.2 生产管理组织 |
6.2 对工业建设的促进 |
6.2.1 厂区规划 |
6.2.2 建筑结构 |
6.2.3 室内环境 |
6.3 对设计组织的影响 |
6.3.1 设计标准化及规范 |
6.3.2 设计机构的建立 |
6.4 对产业结构的变革 |
6.4.1 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 |
6.4.2 社会产业的变革 |
6.5 对城市空间的革命 |
6.5.1 城市的空间尺度 |
6.5.2 工业城市的规划布局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二十世纪美、苏、中工业技术转移之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脉络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国家治理的基本论域 |
第一节 当代国家治理问题的缘起及其中国化语境 |
一、当代治理理论的应然诉求及其现实困境 |
二、中国语境中的国家治理问题 |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概念界说 |
一、国家治理的概念 |
二、国家治理的本质 |
三、国家治理的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当代国家治理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
一、马克思主义有关国家治理的基本视角 |
二、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国家治理的生成脉络 |
三、建构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中国形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轮廓 |
一、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国家治理的逻辑起点 |
二、无产阶级专政及其政党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 |
三、权力回归社会及社会自治: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未来趋势 |
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价值旨归 |
第二节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国家治理的理论推进与实践尝试 |
一、列宁对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 |
二、斯大林的全能主义国家治理模式 |
第三节 经典作家国家治理思想的经验与启示 |
一、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应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
二、国家治理要合理调整公民、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三、国家治理要牢牢把握文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四、国家治理要发展科技学术、促进生产力发展 |
第三章 新中国国家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以苏联模式为底板的全能型国家治理 |
一、全能型国家治理形成的社会历史环境 |
二、全能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全能型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与负面影响 |
第二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型国家治理 |
一、发展型国家治理形成的思想条件及发展阶段 |
二、发展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发展型国家治理的历史功绩与当代困境 |
第三节 以科学发展为基石的和谐型国家治理 |
一、和谐型国家治理形成的国内外背景及其思想根源 |
二、和谐型国家治理的主要特征 |
三、和谐型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与深远影响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国理念的再深化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 |
二、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理论质点 |
三、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形成基础 |
第二节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前提 |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治理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核心主题 |
四、"四个全面战略"、"五大发展理念":国家治理的总方略 |
五、"五位一体总布局":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 |
六、强大的国防、军队和新型国际关系:国家治理的基础和环境 |
第三节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新拓展 |
三、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再深化 |
结论:国家治理的逻辑演进与未来进路 |
第一节 国家治理的逻辑嬗变 |
一、治理权:从"专政性权力"、"技术性权力"到"制度性权力" |
二、治理主客体:从单一主客体到多元化的主客体 |
三、治理目标:从"秩序为本"到"以人为本" |
四、治理方式:"人治"转向"德治""法治" |
五、治理机制:从"运动式治理"转向"规范化治理" |
六、治理结构:从平面模式转向立体模式 |
第二节 国家治理的未来进路 |
一、牢牢把握国家治理的正确方向 |
二、构建协同的国家治理主体架构 |
三、夯实国家治理的法治逻辑 |
四、培育国家治理的文化基础 |
五、扬弃国家治理的西方模式 |
六、打造国家治理的协商民主平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8)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四、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一章 意识形态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 |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流变 |
二、意识形态的功能 |
三、本文研究的意识形态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特征 |
第二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衰落 |
一、苏联模式下计划经济的弊端 |
二、苏联模式下集权政治的危害 |
第二节 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兴衰 |
一、苏联初期意识形态的建立与发展 |
二、苏联中期意识形态的僵化 |
三、苏联后期意识形态的背离 |
第三节 西方政治思潮的渗透 |
一、冷战时期的和平演变 |
二、新世纪以来的颜色革命 |
第四节 俄罗斯转型以来的社会变化 |
一、以西方宪政民主为导向的政治改革 |
二、以经济自由化为特征的经济改革 |
三、以多元流动性为特征的俄罗斯社会结构变迁 |
第三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融入欧洲臆想下的去意识形态化 叶利钦时期(1991——1999) |
一、国家意识形态缺失下的困顿与迷茫 |
二、寻找“俄罗斯思想”的探索 |
第二节 强国梦目标下的意识形态重塑 普京时期(2000——至今) |
一、围绕俄罗斯命运的文化思想之争 |
二、影响俄罗斯现实发展的各派主张 |
三、普京重塑俄罗斯意识形态的过程 |
第四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内涵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 |
一、俄罗斯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核心靶点 |
二、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内层第一环 |
三、俄罗斯国家治理的思想体系——中层第二环 |
四、俄罗斯意识形态的理论外衣和拓展——外层第三环 |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 |
一、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根本性质是资本主义 |
二、俄罗斯意识形态的价值核心是强国主义 |
三、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基本倾向是实用主义 |
四、俄罗斯意识形态的思维特征是中间主义 |
第三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
一、意识形态构建方式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
二、意识形态主体内容的继承性和民族性 |
三、意识形态实现方式的柔和性和隐蔽性 |
第五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的国家控制 |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内在逻辑 |
一、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理论逻辑 |
二、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现实逻辑 |
三、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行为逻辑 |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控制的具体途径 |
一、规范政党制度建设,宏观控制意识形态领域差异 |
二、构建和谐政教关系,促进社会团结和道德建设 |
三、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全面推进爱国主义和公民道德教育 |
四、掌控新闻舆论工具,塑造领袖与政府正面形象 |
第六章 意识形态建设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的影响 |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对其经济建设的影响 |
一、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的中心地位 |
二、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宏观调控体系 |
三、把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点 |
四、把关注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方向 |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对其政治建设的影响 |
一、为俄罗斯政治稳定提供合法性理论支撑 |
二、为凝聚俄罗斯社会各方提供思想基础 |
三、为未来俄罗斯政治发展指明基本方向 |
第三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对其外交政策的影响 |
一、抛弃冷战思维,构建新型关系 |
二、收缩外交战线,突出经济利益 |
三、把握根本利益,适度妥协让步 |
第七章 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
第一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建设的困境 |
一、现行宪法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否定 |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含混性与冲突性 |
三、意识形态的内涵争议和认识分歧 |
四、俄罗斯社会思潮的极端化倾向 |
第二节 俄罗斯意识形态发展的挑战 |
一、俄罗斯国内民主政治改革呼声高涨 |
二、国际上与西方主流政治价值观冲突日益明显 |
三、全球化与信息化给俄罗斯意识形态带来新课题 |
结语 |
一、强国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软实力 |
二、把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根基 |
三、意识形态建设主动呼应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变迁 |
四、以开放姿态增强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普适性和灵活性 |
五、增强意识形态的法理基础以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9)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殷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1.历史比较研究法 |
2.文献研究法 |
3.创新之处 |
一、前苏联党报管理的历史演变 |
(一)列宁时期党报管理的确立 |
1.列宁对党报方针和原则的定位 |
2.列宁对党报功能与作用的论述 |
3.建立自上而下的党报管理体系 |
(二)斯大林时期党报管理的转变 |
1.卫国战争时期党报管理的调整 |
2.战后斯大林时期党报管理的变化 |
(三)后斯大林时期党报管理的调整 |
1.赫鲁晓夫时期党报管理的暂时解冻 |
2.勃列日涅夫时期党报管理的回归 |
(四)戈尔巴乔夫时期党报管理的“全面开放” |
1.公开性成为党报宣传报道原则 |
2.党报报道自由性增强 |
二、前苏联党报管理的经验 |
(一)前苏联党报管理的经验 |
1.确立党性原则为党报管理的根本性原则 |
2.强化党报对政府人员的监督职能 |
3.建立编委会制度加强党报管理 |
4.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
(二)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积极影响 |
1.中国共产党报刊党性原则的理论来源 |
2.为中国新闻媒体发展提供实践经验 |
三、前苏联党报管理的教训 |
(一)前苏联党报管理的教训 |
1.忽视新闻媒体的客观规律 |
2.放弃党报的领导权致使舆论主阵地丢失 |
3.放弃党报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4.过度宣扬新闻自由危及政权稳定 |
(二)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消极影响 |
1.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新闻媒体管理体制 |
2.公开批评受限,导致新闻媒体批评困难 |
3.新闻报道宣传化、舆论表达一律化 |
四、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变革发展的启示 |
(一)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变革发展的警示 |
1.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 |
2.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 |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占领舆论主阵地 |
(二)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变革发展的启示 |
1.新闻媒体要坚持党性原则不动摇 |
2.新闻媒体改革中新闻自由运用要适度 |
3.新闻媒体需要从传声工具转变成执政资源 |
4.新闻媒体报道理念从告知型向解读型转变 |
5.新闻媒体作为政治参与平台来促进民主政治化进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 选题的目的 |
2. 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
1. 基本内容 |
2. 基本方法 |
四、文章的创新之处 |
1. 观点创新 |
2. 思想创新 |
3. 实践创新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概念 |
一、市场经济相关概念 |
1. 市场的内涵 |
2. 市场经济的概念 |
二、市场经济的分类和特点 |
1. 市场经济的类型 |
2. 市场经济的特点 |
第二章 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
一、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程 |
1.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产生 |
2.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形成 |
二、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来源 |
1. 现实来源 |
2. 理论来源 |
第三章 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市场经济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
1. 劳动价值论 |
2. 剩余价值学说与经济危机理论 |
3. 资本再生产理论 |
二、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
1. 市场与资源配置 |
2.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 |
第四章 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 |
一、前苏联对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发展 |
1. 列宁有关市场经济的思想 |
2. 斯大林的市场经济思想 |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者的市场经济思想 |
1. 戴维·施韦卡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 |
2. 詹姆斯·劳勒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五章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
一、毛泽东的市场经济思想 |
1. 重视商品生产,重视商品交换 |
2. 商品生产的存在意味着价值规律要发挥作用 |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
2.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3.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特征 |
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征和方法论 |
三、江泽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2. 基本经济制度要与经济体制相结合 |
3. 构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
四、胡锦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1. 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 提出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 |
3. 构建现代市场体系 |
五、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1.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
2.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第六章 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新视角和方法论 |
1. 开创了理解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视角 |
2. 作为指导思想对当代西方经济学进行批判吸收 |
3. 为研究具体的市场经济学理论提供方法论 |
二、为正确理解全球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武器 |
1. 作为科学依据来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问题 |
2. 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设计提供方向性指导 |
三、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了指导思想 |
1. 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 |
2. 为构建新常态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前苏联经济模式看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民主体论视野下苏联解体的根源与教训研究[D]. 张雅静. 江南大学, 2020(01)
- [2]论产业结构现代化中的聚合型制度创新[D]. 侯胜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马克思主义合作理论:渊源、形成及发展[D]. 韦仲曦.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4]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与政治认同研究[D]. 张红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苏联时期乌克兰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研究[D]. 董泉. 上海大学, 2019(02)
- [6]二十世纪美、苏、中工业技术转移之规划与建筑设计研究[D]. 韦拉. 清华大学, 2018(06)
- [7]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历史逻辑[D]. 李晓乐. 东南大学, 2016(11)
- [8]俄罗斯转型期意识形态研究[D]. 张钦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2)
- [9]前苏联党报管理对当代中国新闻媒体的殷鉴[D]. 王宝健. 长安大学, 2015(01)
- [10]马克思市场经济思想研究[D]. 董泽.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