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雷蕾

大数据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雷蕾

浙江迈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201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解决智能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大数据在智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改善了智能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了智能建筑工程更好更快的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应用现状,然后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数据;智能建筑工程;应用

现代建筑技术与通信网络技术等高科技于一体的智能建筑工程悄然兴起,智能大厦、智能小区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而目前大数据技术因其各种特性,引入到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必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1.大数据的概述和意义

1.1 大数据的概述?

随着网络覆盖的普及,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无处不在的网络能够成为人际间沟通的无所不能的工具,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网络作为物品与物品沟通的工具,人与物品沟通的工具,乃至人与自然沟通的工具,现在这一切正在渐渐变成现实。

大数据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又一次产业浪潮。大数据不是对现有技术的颠覆性革命,而是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全新的通信模式转变,同时通过这样的融合也必定会对现有技术提出改进和提升的要求,以及催生出一些新的技术。

用物联网(IoT)和互联网(IoI)将所有事物和信息联系起来后,数据才有了关联,数据有了关联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获取无处不在的现实世界的信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信息交互,支持智能的信息化应用,实现信息基础设施与物理基础设施的全面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智能基础设备。

物联网和互联网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找一个地方集中存储和处理,这就必须要有云计算了。云计算的作用就在于将海量数据集中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上传到云计算平台后,自然而然的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了,这就是大数据的目的。

1.2 发展大数据的重要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生活中的所有事情变得更方便、更“善解人意”,通过芯片自动读取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使得信息的处理—获取—传递整个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是对人类生产力又一次重大的解放。大数据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公安执法、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等多个领域。大数据的普及的发展是伴随着技术的成熟而逐渐应用到各个方面的,并不是应用在等待技术完全成熟以后才会开始,在某些领域,大数据将率先展开应用,同时,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会逐渐拓展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智能建筑概述?

“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式,将智能型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的优化结合,通过对各种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的建筑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建筑诞生于20 世纪80 年代,第一幢智能大厦于1984 年在美国哈特福德(Hartford)市建成的“都市办公楼”。随后的几十年中,世界各地的智能化建筑方兴未艾。中国的智能化建筑起步于80年代末,起步虽晚,但是发展很快。

3、智能建筑系统存在的问题?

3.1整体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在各个子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厂商们习惯从各自利益出发,在接口上互相扯皮,容易耽误工期。施工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各个子系统采用不同的布线和施工方案,布线一般采用有线形式,重复布线与重复施工,使得施工量加大,施工工期延长;各系统协同工作及其相互联动变得更加困难,并且都需通过后期定制软件来完成,使得调试周期延长。整合困难,难以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不同供应商的产品如门禁、报警、空调、智能照明、一卡通等系统进行系统集成时,由于没有开放的协议,没有统一的接口和数据库,使得技术协调变得困难,甚至无法达到用户的智能化要求。

3.2 管理及维护成本高

因为每个系统都要不同的人员去管理,需要不同的技能,所以在管理方面,会带来许多额外的开销;每个子系统都得单独维护系统,不能统一远程校调、维护。系统维护困难,使用成本高。不同厂家的设备使用不同的通讯总线和通讯协议,系统及设备相互兼容性差;各家使用不同的布线方案,不但造成重复布线施工的材料浪费,而且还使得系统之间的联动、数据资源共享等用户的人性化操作需求的实现变得困难或难以实现,并增加了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3.3 系统扩展性降低,使用不方便

用户在后期要增加新的子系统及设备,需重新进行布线施工和调试系统,扩展性降低;用户需学习各个系统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及进入运行多个不同的软件,系统的联动及关联操作需在每个系统重复设置,使用极不方便。软件定制集成,不可靠难实时。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需要专门定制,信息需经过交换机等商用级网络路由,再通过软件平台交换信息,环节多,易受病毒、软件可靠性等影响,很难实时可靠地进行多系统联动。

4、大数据时代智能建筑技术特征

4.1 大数据对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影响

大数据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表现如下:

(1)设备经传感器联网比比皆是。

(2)TCP/IP 网络平台支撑了大部分子系统。可以说,很多子系统已经是准大数据形态或已是大数据形态,例如智能家居、建筑设备监控、安防、一卡通、三表远传、电子配线管理、智能照明、公共广播、会议以及专业应用等系统。

智能建筑设备传感/控制联网方式涉及以下五个因素:开关量/模拟量;单向/双向;单路/多路;TCP/IP支持的网,TCP/IP不直接支持的网;设备间无互动/设备间互动。

4.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目前常用的是三层结构

计算机设备监控网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控制网络、计算机网络、网络通信协议。通过这三方面的网络和相关的硬件相结合,从而构造成完整的计算机设备监控网络。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构成已经从原来的3C向新3c进行转变。新3c包括了监控集中(Cent rali zat ion)/数据集合(ConcentratiOil)、应用集成(Compositive)。

4.3 智能建筑大数据框架的变迁

基于大数据B/S 访问模式,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大数据框架,在浏览器上对系统进行故障分析、能耗管理、设备监控和物业管理等。智能建筑集成系统的大数据框架,浏览器通过互联网协议栈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

4.4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融合

智慧城市按大数据架构实施,浏览器通过互联网协议栈对城市各个行业的大数据(包括智能建筑)进行监控和管理。

5、智能建筑在大数据时代的应用前景

随着大数据的推广和普及,4G、物流传感技术的发展进步,智能建筑正在向新一代智能建筑发展。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是一个5个“无处不在”的时代,包括计算无处不在、网络无处不在、软件无处不在、大数据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的服务无处不在。大数据在公安和交通行业等多个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多个领域都得到了成熟的应用。

大数据作为一种融合多种技术的新技术,逐渐被用于新一代智能建筑系统等需要数据采集、检测与分析的相关领域,从而给智能建筑带来一次全新的升级。虽然大数据的建设和完善需要很长时间,大数据和智能建筑系统的融合也需要不断的磨合,但大数据在智能建筑的应用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尤其是传感技术和无线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数据在智能建筑的应用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6、结束语

智能建筑与大数据的结合是可能也是可行的,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智能建筑与大数据的融合将是今后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大数据基础设施得到广泛建设,大数据逐步形成产业化时,智能建筑必将拥有更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价值,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智能建筑将使未来的建筑更加智能和智慧。

参考文献

[1]李伟. 大数据技术在智能建筑系统中的应用[J]. 信息科技. 2011(12)

[2]陈俊桦. 浅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J]. 江苏南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12(11)

论文作者:雷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  ;  ;  ;  ;  ;  ;  ;  

大数据在智能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雷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