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探微论文_李艳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探微论文_李艳

李艳

天津市河西区道路里巷养管一所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城市道路建设,在建设城市道路的的时分,要统筹社会的调和开展,考虑整个社会人类的对等和互相协助,为此要特别关怀弱势群体。为了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对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的研究无妨碍的城市道路设计,这样的做法在建设和进步社会的文明中有着重要的效果。无障碍设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涵盖了许多方面。真正的无障碍是全国人民的无障碍。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无障碍设计;措施

当今,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愈发的严重,并逐渐呈现出人口高龄化趋势。弱势群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更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以及享有参与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权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加大,我国的老年人事业和残疾人事业近年来也得到了健康发展。全国各地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无障碍建筑设施设计规范。但是,我国在无障碍公共交通设施方面的研究与发展还相对落后,并严重制约了各大城市无障碍设施发展。

1无障碍设计

无妨碍设计首要包含两方面,别离是物质无妨碍,信息与交流无妨碍。物质环境无妨碍首要是要求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设计、设计、建设应便利残疾人通行和运用,如城市道路应满意坐轮椅者、拄拐杖者通行和便利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上、电梯、扶手、厕所、房间、货台等设置残疾人可运用的相应设备和便利残疾人通行等。能够简略理解为物质方面的设计。进行无妨碍设计时,最重要的是对残障者的首要作业姿态和缺点进行剖析。轮椅者的特色,拐杖运用者的特色,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的作业姿态和缺点各不相同。依照这些特色,进行分门别类的剖析,研究出消除妨碍和削减妨碍的办法。如关于瞎子来说,应该设置盲道,增大摩擦力;关于坐轮椅者,应该设计成润滑的路面,削减其摩擦力;关于视力残疾,应该配置声响导向及盲文的设置;关于听力残疾者,反而应该增强视觉效果,使一切的标识简单明了。

关于市政道路设计要满意的人群首要有两种:①正常的人群;②妨碍的人群,本文所述的无妨碍市政道路设计针对的人群就是妨碍人群,无妨碍市政道路设计以人为本的概念就是根据妨碍人群的特色来拟定的。如果要充沛的完成无妨碍市政道路设计的理念,就要去了解妨碍人群火急的需求。由于妨碍人群有着不一样的妨碍,不一样的妨碍人群关于无妨碍市政设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而无妨碍设计市政道路要归纳的考虑不同的人群,设计出最优化的无妨碍市政道路。

2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在道路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一切设计的基础和根本。如果城市道路的稳定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其他的设计都是徒劳。为了避免城市道路出现病害、堵塞等问题,设计人员在进行道路设计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勘查工作,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设计,保证道路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到经济性,尽量就地取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还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2)以人为本原则。城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目的是为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因此设计必须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类的需求。优化城市道路系统,给人们的活动以及出行提供极大的方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分析

3.1针对视觉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

3.1.1市政道路盲道的设计

在盲道设计过程中,大多数设计人员都运用凹凸感强的黄色地砖,尽管设计意图在于提示残疾人群道路方向,但是,这种凹凸感强的地砖在运用过程中不够人性化,为在上面行走的人们带来较多不适感。为了优化这一设计,道路设计人员能够采纳以下几种办法:①为了提示残疾人群道路延伸的方向,设计人员能够选用图形不同的地砖进行盲道的铺设,以此来指明方向。②由于盲道的服务对象是眼睛存在问题等眼盲残疾的人群,所以在盲道设计过程中,应该避开井盖、电线等妨碍物。③保证盲道的整齐性和方向性,尽可能的使盲道方向沿着公共设备很多的方向而建,便于残疾人找到指定方位。

3.1.2导盲路牌

在盲道外0.6~1.0m的范围内设置高度为1.3m左右的导盲路牌,设置点对应盲道上应有所指示,为妨碍者供给方向指引。导盲路牌上应别离设置明文和盲文,内容要简练扼要且触感激烈,协助妨碍者快速读取信息,顺畅抵达目标地点。

3.1.3扶手设计

针对专门为弱势群体设计的扶手,应采用一定的颜色加以区分,这能给视力较弱的弱势群体带来方便。路灯、站牌、交通标志等在水平视野的位置应采用对比强烈的颜色进行标识,这不仅有助于弱势群体的行走,还能给与他们内心的安全感,同时还能对道路的方向、方位起到指示作用。

3.2针对行动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

3.2.1台阶的优化

现代城市中市政工程,建筑工程数量都很多,所以台阶随处可见。台阶对于障碍人群来说是出行的主要障碍,而且很多位置的台阶边缘都没有扶手,这就给障碍人群的行走带来一定的危险,所以,城市中台阶也要进行无障碍设计,首先对于台阶的高度和宽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其次在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桥的台阶边缘设计扶手,保证障碍人群出行的安全。除此之外,在路面设计上尽量使用颜色进行警戒,使行人能够引起注意。

3.2.2坡道设计

对于各种无障碍通行坡道的设计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设计,即坡度不能大于十二分之一,这样既能保证乘轮椅的残疾人能方便自如的通过,同时还可以使协助人员的肢体也方便通过,十六分之一和二十分之一的坡度是最理想的坡度,坡道的宽度应不小于1m,坡面应平整光滑,从而方便轮椅轻松通过。

3.3基于语言障碍的无障碍设计

针对语言障碍人群,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中要进行交通标志的设计,而且标识牌要显眼,位置要明显,标志的内容要简单明了,这样就能够保证大部分语言障碍人员都能够通过标识牌识别交通信息。而且标识牌上的标志和文字信息要有凹凸感,这样即使视觉有一定问题的人员也可以进行触摸识别信息。而健康人群也可以通过标识牌获取交通信息。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老人和小孩对于普通标识识别能力较弱的特点,适当的调整标识和设计标识符号,使标识牌能够被大部分群里认知。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设计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相关设计部门以及设计人员要对此加以重视,在进行道路设计的时候,要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融入人性化设计理念,最大程度提高城市道路的服务质量,给人们的出行以及活动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叶天池.无障碍设计规范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探究[J].建筑知识,2016,36(09):145-146.

[2]杨佳.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2(07):267.

[3]奇杰.市政道路中无障碍设计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16(21):265-266.

[4]莫若.市政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8):72-73.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探微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