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房地产行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与之关系密切的建筑行业也成为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行业之一。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建筑企业都在不遗余力的研究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来抢占市场。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把握和现场的有效管理都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主要途径,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牵扯到设计图纸、建筑材料、施工器械、施工人员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等方面。其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是影响建筑施工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这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因为建筑质量问题是建筑工程行业的底线,它不仅仅代表着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认可,更关乎着人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建筑单位有必要基于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为更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认真对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严格把控。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一直都是建筑行业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当使用也会造成很多的建筑问题和安全隐患,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内容:
1.1地基处理技术的使用
地基是建筑工程基础的根本,地基的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质量,因此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常用的地基类型为软弱地基,其特点是含水量很大,承载能力差,如果处置不当极易造成荷载滑动和固结沉降。软弱地基的使用受限要有充分的条件,要有专业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勘探数据来支持处理方案,明确土层的成分、地质成因等物理化学性质,要充分考虑土质特征和成层原因等客观因素,避免由于处理方案不当出现的变形和不均匀沉降问题,防范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
1.2裂缝处理技术的使用
构造柱与砖砌体间有裂缝是目前建筑工程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工序不对。在进行构造柱施工时必须要加入拉结筋,如果未加入或加入的位置不正确都会造成裂缝问题。如果未在构造柱施工之前进行墙体建设改造也很容易造成裂缝,这也是施工工序错误造成的。
1.3防水防渗技术的使用
露台、厨卫、地下室等建筑空间对防水防渗的要求标准较高,如果未做好相关的防水防渗处理工作,在投入使用居民日常生活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目前防水防渗技术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几种,第一是防水防渗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或受污染,第二是排水设施设计存在漏洞,第三是排水管道连接处有裂缝且未处理。
1.4 设计图纸的使用
设计图纸限制了施工技术的选择,图纸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才能保证施工过程正常实施。在图纸设计过程中还涉及了测量技术,测量必须准确,否则影响的不仅仅是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还有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钢筋施工技术
众所周知钢筋是建筑结构中不可替代的材料,它起到了支撑整个建筑框架的作用,因此钢筋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为了保证钢筋施工的质量,首先钢筋的材料选购阶段要向合格的制造商进行钢筋采购,在材料入场时应该对产品的“三证”进行核对,接着按照建筑企业的相关要求对钢筋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合格的予以进场使用,对于检测不符合标准的钢筋,坚决不予许投入工程使用。其次,入场的钢筋应该及时进行整理摆放,并保证储存环境,要注意防湿防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在钢筋进行施工使用时应该对钢筋的外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腐蚀严重的现象应该进行上报,经监理监测同意后方可以在工程中使用,如果是受拉钢筋,那么必须要对其进行焊接,如果是受压钢筋或者非主力钢筋则应该进行绑扎,在绑扎过程中要注意钢筋间的搭接长度,对于无法判断钢筋是受拉还是受压可以全部按照受拉钢筋处理。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2.1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是混凝土的泵送和浇筑,首先为了保证混凝土泵送顺畅应该确保输送管道的直顺,这样混凝土才能进行连续浇筑,如遇到障碍物,在管道转弯处应该尽量缓送且保证转弯处的接头足够严密,另外在混凝土进行泵送时如果有空气进入受料斗造成阻塞现象,则应该在保持混凝土足量的前提下用水、水泥砂浆对管侧进行润湿。其次,施工现场的监管人员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监管人员应该监督操作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能够插入下层混凝土的五厘米处,且要一直保持匀速振捣直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产生气泡并有浮浆产生。
2.2.2混凝土的养护
当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应该及时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例如可以采用在混凝土上覆盖塑料布和麻袋,并在外部进行人工浇水保养,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开裂。另外,要对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进行严格的控制,因为过大的内外温差混凝土会发生收缩产生裂缝,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2.3防水施工技术
第一,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应该遵循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第二,建筑施工材料要进行重点把握选择,要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当前建筑工程中的主要防水材料包括防渗漏材料、堵漏材料、密封材料、防水涂料、防水片和防水卷材等,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的环境和要求对以上防水施工材料进行选择使用。第三,建筑工程的防水层施工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层施工和防水层施工。对于结构层来说可以使用防水的混凝土板,可以对建筑结构层的刚性和整体性有所保障;对于防水层施工来说,要点是要严格的遵循防水层施工流程,对所有节点的施工技术给予一定的控制,特别是建筑结构中的一些关键节点,例如楼板、阴阳角、穿墙以及变形缝等的施工技术等。
2.4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的主要缺点就是稳定性和承载力都较差,因此在施工工程中软土地基极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因此施工中应该对软土地基采用一定方法进行处理。不同情况的土壤条件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时施工技术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会采用换填垫层的方法或者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
2.5 施工人员方面
尽量选择专业的施工人员,因为这关系到施工技术问题。有了专业的施工人员,在技术的应用方面就有了根本上的保障。在上面提到的施工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及相关的维护和保养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
2.6严格监督建筑材料质量
要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所有建筑材料必须要有合格证;实施监理制度,加强工程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方要求。通过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工作;记录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可以有效地达到加强成本控制的目的。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的工作是在进行建筑材料采购前调查采购的商家,选择信誉最好、性价比最高的商家进行采购,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必须检查建筑材料,尤其是关键部件的材料质量。材料进场时应严格按规定进行检验,以确保建设项目所用材料的质量。
结语
要认真对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问题,对其进行严格把控是建筑行业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涉及施工的相关人员应全面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努力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行业负责、对人民负责!。
参考文献
[1]李江伟.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6(7):114-115.
[2]王磊.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7(1):32-34.
[3] 郭坤鑫.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250-251.
[4] 艾红云.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37-138.
论文作者:李世朋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