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前我国GPS测量技术也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效果。GPS测量技术因为其本身特点,在多个行业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GPS测量技术将传统测量技术以及现代电子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其实际测量性能有了显著地提升,不仅可以保证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使测量的精度得到保证,扩大测量的范围,尤其应用在工程测量方面,其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想要提高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方面应用有效性,就必须要对GPS测量技术有充分的掌握,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GPS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1、GPS测量技术
1.1GPS测量技术概述
在我国科技飞速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越来越多,不断有新的检测施工质量方法出现并应用,这些技术方法的出现,在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GPS测量技术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有着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潜力大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GPS定位系统出现在19世纪末期,当时其技术水平不够完善,功能相对较少,随着科技的发展,GPS测量技术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尤其是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发展,GPS测量技术的性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促进了GPS测量技术的发展进步。
1.2GPS测量技术特点
首先,GPS测量技术有着非常高的定位精度,当前人们对于GPS测量技术的定位精度已经有了全面清楚的认识和认可,GPS定位技术深入人心。相关数据研究表明,在测量精度方面,GPS测量技术可以与红外仪测量精度相媲美,但是在远距离测量方面,GPS测量技术有着更为明显的优越性。其次,GPS测量技术观测时间更短,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GPS测量技术,整个测量工作不需要花费过长的时间,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如果采取布设控制网方式,每个控制点需要花费约30min,如果采取快速静态定位法,那么还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观测时间。最后,GPS测量技术操作简单,有着非常高的自动化程度,GPS测量技术综合了很多现代高新科技,这些科学技术综合应用在GPS测量技术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GPS测量技术本身的性能,就操作GPS测量技术操作人员而言,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更多的调试测量仪器以及相关设备高度,之后负责测量数据的采集,不需要过高的专业性,整个测量过程相对较为简单。
2、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优点分析
2.1GPS测绘功能强大
GPS定位系统不仅能测绘工程建筑的数据,还能提供给用户目标速度、时间等多方面的信息。目前,GPS在测量方面已应用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等多方面。
2.2GPS技术覆盖率高
GPS技术已覆盖全球98%以上的区域,并且具有实时性,通常不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几乎在地球任何地方都能随时进行测绘,并且可以进行长期作业。
2.3定位精度高
传统的测绘技术在定位时具有一定的误差,而且随着范围的扩大,其误差也在不断的加大。而在测绘工程中运用GPS技术来进行测量,可以确保50km内定位无误差,1000km以上时其定位精度的误差也极小。对于建筑平面测定时,其误差也只在正负1km上下浮动,精确的定位精度,使GPS在测绘工程的优势越发的显现出来。
2.4测绘时间短
近年来,随着GPS系统在软件上的不断更新,其可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精确的定位,通常情况下利用GPS系统定位2km范围内的非移动目标,往往只需要不到2min的时间,而RTK实时差分定位测量技术的应用,其不仅可以对非移动目标进行定位,而且可以实现动态测量,并能够将实时测量精度精确到厘米级的程度,定位更加精准,所需时间更短,而且可以随时对其位置进行查看,为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的曙光。
2.5GPS测绘技术易于操作
目前GPS技术基本上已实现了自动化的水平,所以在工程测绘工作中,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测量工作,测量人员需要对GPS测量仪器进行安装,随时对测量数据进行记录,测量过程中随时根据实际需要对测量仪器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测绘工作得以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使用GPS定位技术
3.2GPS外业测量
在GPS现场测量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完成准确的测量点这项任务。测量点的选择在测量工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测量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影响到它的精确度。在选择测点时,需要确定测量范围,也是GPS测量技术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因为GPS正在进行测量时,明确了观察点,所以,需要和一些不同的方位的,通常有三个不同的方向,需要固定在相应的测量设备上,在这种情况下,保证了标志中心的准确性。
3.3GPS布网
在工程测量中采用的GPS测量技术,我们首先要合理地区规划,做好安排,综合地布网。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地区布网时,我们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现有的信息网络或公共网络,改善进步网,在工程跟踪测量过程中提高GPS的稳定性,能够通过控制网络实现对测量数据的准确采集。
3.4外业观测
外业观测是指可选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整个过程可分三步,天线安装—接收机操作—观测记录。外业观测对其设备要求较高,只有设备选择得当,才能加快外业观测进度,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测量精度。为满足定位精度要求,天线安装必须准确无误,要求做好对中、整平、定向等工作。且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合理操作接收机。当前GPS接收机具有极高自动化性能,仅需按相应按键即可完成自动测量作业,且可实现实时记录,大大降低了操作量。目前可选取接收机自动生成的方式进行观测记录,可直接在机载存储器内记录保存,为后期调用等提供便利。为保证外业观测质量,必须检查核对观测结果,完成观测后,应及时对数据进行核查,如发现问题,需及时进行补测。如选取常规传统测量技术进行水准点测量,因水准点距离远,控制难度大,进而加大误差。通常都会选择500到1000m作为水准点的间距,距离越远,施工难度也越大,此时必须进行测量及确定临时水准点,观测前必须先进行观测计划的制定,通过GPS测量技术得到相应的卫星图片,全面剖析整个工程,并与实地考察结果相结合,进行临时水准点的设定。在三维定位方面GPS测量技术具有极高精度,因此在工程变形监测方面可选用GPS测量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工程变形监测具有较高精度,还对监测工作自动化极为有利。如工程变形监测时,基准站应选择与监测位置较远的地方,随后将多个监测点设置到变形区。且将GPS接收机分别安设到基准站与监测点,以此实现自动不间断地观测。除此之外,还可利用数据传输技术,自动向数据传输中心随时传递监测数据,并做好处理、分析及显示。
4、提高我国GPS测量技术实际应用水平的途径
4.1加强GPS测量技术研究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于专业GPS测量技术研究人员的引进,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优惠来吸引专业人才的加入,以此来促进研究队伍的研究水平提升。其次,要健全内部培训体系建设,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比较落后,因此研究机构要主动承担起发现和培养人才的重任,鼓励研究人员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GPS测量技术的研究奠定雄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GPS测量技术研究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最后,要加强对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有关机构要设立专业的人才储备体系,对于工作表现突出和学习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可以拿出专门的人才培养资金,对于优秀人才进行公费深造,以此来提升和保持研究机构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水准。
4.2加强先进测量设备的引进和使用力度
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从先进的企业或者机构中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为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基础,不仅如此,有实力的单位还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出先进的测量设备,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测量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的回笼资金。其次,要加强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引进先进设备时可以与相关厂家达成协议,选派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交流学习,提高对于先进设备的使用水平,保障测量工作的进步,甚至还可以花费一部分资金与有关厂家达成长期合作协议,通过其他方面的优惠来说服厂家帮助培养相关设备使用人员的条件,对实际工程测量人员进行有效的专业化培养,提升其专业水平和设备使用能力。
5、结语
GPS测量技术结合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着精确度高、测量快速、操作简单等优势,将其应用在工程测量中,能够在控制测量、水准点测定以及大比例尺地图绘制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价值和作用,提高测量工作有效性,使测量准确性以及效率得到保证,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马永健,张武英.GPS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5(5):131-134.
[2]杨雪樵.浅析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4,(17):109-110.
[3]任建设.GPS测量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5,(10):168-168,169.
论文作者:刘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精度论文; 接收机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