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_寇宣丽,高阳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为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在工作中运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认知程度在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p<0.05),遵医行为也明显提高(p<0.05)。因此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肝硬化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肝硬化;认知程度;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337-02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我国是乙肝高发区,约1.2亿人患有乙肝,其中约3%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肝硬化具有病情迁延不愈、症状反复、疗效预后差的特点,因此,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选择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医院内三科2016年2月—10月收治的部分肝硬化住院患者共50例。进行了认知教育及遵医行为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0±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6例,高中及中专32例,初中8例,小学4例。职业:干部10例,工人32例,农民8例。平均住院天数(18±3)天。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上肝硬化的诊断标准[3],均有3~5年肝硬化病程,已将有认知障碍的病例筛除。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包括饮食、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疾病知识及用药情况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然后在常规保肝、降酶、益气、抗肝脏纤维化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系统、动态、连续且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将肝硬化相关知识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册挂于肝硬化患者病室供患者阅读。患者出院前发放与入院时相同内容问卷,比较患者认知行为及遵医行为的改变。

2.健康教育的开展

2.1 心理指导

随时与住院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存在或潜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因为患者对疾病认识的局限性引起的不良情绪要重点关注,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的给予疏导,帮助患者消除忽视、轻视、焦虑、消极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食谱,饮食主要以清淡、富含维生素、适当比例的蛋白质、新鲜、易消化的软质食物为主,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减少高脂肪、钠盐的摄入,避免粗糙、坚硬、腥辣等刺激性及腐败食物的摄入,少量多餐,同时要戒酒,避免暴饮暴食。

2.3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疲劳过度、熬夜。治疗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逐渐恢复后,活动量以不加重疲劳感和其他症状为度,天气不好时减少外出,注意增减衣物,不要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心情不愉快时要和家人、朋友或医护人员交流,及时解除不良情绪,避免激动情绪带来不良的影响,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和亲情的温暖,指导患者戒烟,使肝脏在心平气和中得到调养。

2.4 用药指导

遵医嘱给予保肝、降酶、益气、抗肝脏纤维化、抗病毒等药物,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药名、作用、剂量、给药时间及方法,并指导和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口服药,讲解错误用药的危害,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的不良反映。告知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保肝护肝药物,用药过多反给肝脏增加负担。

2.5 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

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肝硬化的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疾病控制的方法及急救措施。指导患者坚持在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忌乱投医、乱用药、多用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耽误治疗。

2.6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早期发现并发症,如出现咳喘、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有感染的可能;若出现黑便、暗红色大便、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有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若体重增长、睡眠延长、昼夜颠倒、双手颤抖等,为肝性脑病前驱症状等。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必须立即到医院复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此外,肝硬化患者抵抗力低下,指导患者做好皮肤、口腔、粘膜的清洁,做好自身防护,降低感染机率。

3.调查结果

3.1 判断标准

认知行为调查问卷表内容包括:①肝硬化的常见病因;②肝硬化的症状;③肝硬化的并发症及常见症状;④合理膳食;⑤良好的生活习惯;⑥正常的心理变化;⑦正确用药。能认知6个以上者界定为完全认知,不能认知任何一项内容者界定为完全不认知,不完全认知介于两者之间。能完全执行以上调查表④⑤⑥⑦项目者界定为完全遵医,不能执行任何一项内容者界定为完全不遵医,不完全遵医介于两者之间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法,以P<0.05作为显著差异。

3.3 50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认知程度统计和比较见表1

4.结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过程,使人们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自觉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可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4]。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因素、饮食习惯、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他们了解了自己的不良习惯对自身疾病发展的影响和后果,同时也提高了遵医行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秀兰.肝硬化健康教育及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2009,39(5):31-32.

[2]吴新满,康林,李胜棉.对复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2(1):3-4.

[3]王雪侠,常彩香,独晓勤.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914

[4]赵燕疾病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教育[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5,17(1):123-124.

论文作者:寇宣丽,高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  ;  ;  ;  ;  ;  ;  ;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论文_寇宣丽,高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