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在供电企业实际运用过程中,电力系统线损的产生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采取合理措施有效降低线损率则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能够实时解决问题,供电企业应实施合理措施,尽可能减少电力系统线损率和电能损耗,避免过度浪费的情况出现,提升社会能源的利用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损;管理
1现阶段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线损管理难度大
目前我国电力部门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人工数据采集与计算的方式,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网线损动态信息的分析与说明,造成线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同时缺乏统一的线损标准,工作人员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考核结果,对后续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电力系统线损率的大小受到电源的分布特点、超高压远距离输电比重以及低压用户数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影响我国电力系统线损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线损管理工作要根据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监控,以确保线损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在线损管理方面存在着漏洞,工作人员只能对电源分布、超高压远距离输电以及低压用户数量等因素进行监控,无法及时反映其他因素对于电力系统线损情况的影响,导致线损管理的可操作性降低。
1.2无法满足线损智能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我国电力网络所使用的线损管理模式在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存在着不足,对人力资源的依赖,使得线损管理活动难以真正融入到智能化电力网络管理活动之中,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例如目前普遍使用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必要的线损管理,但是其自动化程度不高,并且其均采用烟筒模式的组成结构,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差异较大,难以进行线损信息的横向对比与分析,无法满足线损智能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2优化对策
2.1加大电网改造力度
在电力系统线路网络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供电企业必须系统周密地调整电网结构。特别是在架设新的输配电线路时,更要秉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的理念,密切结合当地配电网的建设和运营现况,维护电网安全、平稳运行。与此同时,在保障电网负荷功率的基本前提下,强化电力系统线路网络的升压改造,以切实降低电网元件电流,以达至降损的预期目标。具体来说,在对电网实施升压改造的过程中,要同改造陈旧、老化的电网同时开展,经由减少出现频率较高和电压等级的变电容量,契合输电线路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进而有效推动线路降损。除此以外,在对电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要对电源的布局进行合理优化,力求在电网的负荷中心安置电源。针对供电范围相对广泛、负荷密度较大的供电区,在安置电源时需运用不少于两点的电源安置形式,这亦是一种提高输配电线路降损率的生动途径。
2.2建立健全降损管理组织
供电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降低电力线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并非一蹴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漫长过程。具体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将降损同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有机统一起来,以有效确保线损管理的稳步推进,为推动电力降损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夯实牢靠的组织根基;②要进一步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健全电力线损管控的网络化集中运营体系,扎实执行线损管控的各项制度,保证各部门责任明晰、分工有序、同心协力,以埋头苦干、技术先行的作风让线损管控再登一个新台阶;③供电企业要注重探索线损管控的长效机制,把各项线损率指标同内部职员的绩效统筹考量,将内部职员推行电力线损管理成绩的高低与其绩效工资的多少相挂钩,健全考评细则,完善考评清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大职员内部专业技能培训力度,锻造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的专业团队,使其第一时间排查、识别、明辨、确认线损管控中所暴露的各项问题,并能应对自如、高效处理;④要将日常抄表和收费、财务核对等各环节工作进行严格把关,尤其不能放过每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异常或漏洞,通过公开相关信息,达到制止和防范纰漏的目的。
2.3推动电网无功补偿装置的科学化配置
在电网无功率补偿匮乏时,极易诱发电网功率因数降低的现象,进而加剧了输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所以,要全面升级城市电网线路中无功补偿设备的科学配置。通常情况下,为有效补偿配电网中的功率因数,需要以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集中化补偿为主,辅以在配电变压器高压测进行补偿。当然,在城市电网中合适的方位加装无功率补充装置亦是一剂降损良方。这样一来,变压器的稳健、安全运行就不再是梦想,节能减损的攻坚战亦会取得阶段性胜利。
2.4全力提高线损一线管控工作者的素养和能力
为扭转以往供电企业线损管控人员文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薄弱、业务水准相对不足的局面,供电企业应分批、分层加大对线损一线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具体地说,要将专业培训和业务提高作为线损人才综合培训的重要突破口,从弥补线损管理短板和弱项出发,通过现场实践、经验交流、观摩录像等多种灵活的方式,使线损管控人员的业务技能有一个质的飞跃,使其能在发现和识别线损管控异常状况方面更加专业有效,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防范电路流失大量电能的问题。其次,要以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注入新动能。譬如,要在供电企业内部创建线损管控的考评机制,通过考评形成对线损管控人员的制度化、强制性约束,进而形成一种激励氛围,使其各尽其才、各取所用。
2.5应用新式电力系统计量装置
要将精确度低的电能表及时淘汰,采用精确度较高、具有防窃电功能以及能够实现自动抄表功能的电子电能表,从而有效控制因计量装置精确误差导致的计量损失。此外,应增大变压器设备的功率因素,科学设计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补偿,有效避免线路或者变压器出现轻载、过负荷运行而导致的线损问题。
3结语
线损问题是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在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工作过程中,供电企业应不断强化供电系统线损精益化管理系统建设,从而提高线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供电企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田俊锋.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02):188-189.
[2]赵卫华.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方面问题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4(22):206-207.
[3]元伟,何珊珊.电力系统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201-202.
[4]张健夫.电力系统中计量自动化及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22):64.
[5]夏菁.供电企业降损增效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6]李珣.电力系统线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徐凌燕,吴德雨,孟忠,李彦国,李杰.一种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分析方法及系统[P].河北:CN102592175A,2012-07-18.
[8]胡起宙,黄训诚,张秀阁.用Shapley势值分析电力系统线损管理[J].电气应用,2010,29(22):52-54.
论文作者:于颖1,刘凤娇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4
标签:线损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供电企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线路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