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建筑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由于土木工程行业的特殊性,对于能耗的要求很高,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破坏。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土木工程行业必须对这种现状做出改革,在保证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降低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尽量减少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史
土木工程的发展有这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会用体力搭建房租,用木头造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都是简单的土木工程。从远古时代到奴隶社会,再到夏朝第一个国家建立,土木工程技术不断的进步,更新,由最基本的人的操作到一步步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在到各个朝代工具的利用更加进步。算算土木工程已有两年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我国大都是人力物力对土木工程的创新度不够,因此导致土木工程技术发展较慢,至今还没有很大的突破性进展。而在西方国家,文艺复兴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向前。到了今天,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分的科目也越来越齐全,仔细。铁路工程就是专门负责铁路工作的,建筑工程是专门负责建筑行业,负责施工建筑。道路工程专门负责道路修建。还有很多具体的工程种类,这些都是土木工程的分支,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完善,这些分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重视并且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一些显著性建筑物层出不穷。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已经很高,有的已经达到了世界水平。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是一个建筑物的基础,但是不同建筑物由于规模、用途、建造方式的差异,因此对于地基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不同的建筑物要有不同的承载能力。地基对建筑物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深坑地基的施工技术出现失误,那么和可能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等问题,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应用深坑地基,就要求建筑物对周围的环境要求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深坑地基能够发挥作用。在桩基工程方面,根据地基基础的承载性的不同,可将桩基工程分为两个类型,即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桩基施工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桩基施工。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桩型,随后进行钻孔,然后清理钻孔中的土,然后定位放线,最后才可以开展浇灌钢筋等工作。这姓工作说起来很简单,只有几步,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是十分复杂的,最主要的就是要考虑单桩和群桩之间的关系,有时候即使每个单桩的施工质量都过关,但是也很有可能在整体的群桩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的问题,这也是施工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在吊运预制桩时,避免发生振动和冲击等问题。
2.2预应力技术
施工过程中,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种新型方式,有它的发展性与创新性特点。通常的传统预应力源自于构件截面中的预应力筋,而外预应力是指混凝土截面外产生的,包括黏结、无黏结的预应力。它主要运用于一些跨度范围较大的建筑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式的桥梁项目,以及一些具有特种结构特点的建筑等,分为有黏结和无黏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两个方面。有黏式的优点是摩擦力损失非常小,因为它的孔道管是设置在结构的外面部分,后期可对管道的铺设情况和质量进行维护和检查。而无黏式的是进行单根张拉的工艺方式,在操作方面十分简单方便,单根之间不会出现黏结的现象,且两根之间形成的摩擦损失特别小,因此,体外预应力相比传统的方式,工程的经济效益更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钢结构
在开展钢结构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做好现场清理工作,对道路旁边的构件进行运输,还需要做好道路修建工作。在开展工程建设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与管理人员共同合作,对钢结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防止设备问题产生工程质量问题。在对钢构件进行运输时,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先后顺序对其进行下场运输,将其存放在起吊位置,再利用木枕垫底。在对钢构件进行实际应用时,需要对其型号及位置进行检查,做好清洁工作,使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利用发挥效用。在对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利用时,施工人员需要对钢结构的连接进行处理,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完善工程建设施工。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管,使得钢结构施工效用达到要求,为工程整体建设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时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有两种施工类型,即预制施工和现场浇筑。预制施工就是采用预先按照图纸浇筑混凝土构件的方式进行施工,等到构件完全硬化之后,再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预制混凝土就结构可以根据张拉顺序进行分了,主要可以分为先张、后张两种形式。预制混凝土的优势很突出,成本投入少、混凝土构件的综合性能也很不错。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主要是指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混凝土施工的标准在施工现场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浇筑,在当前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之中,这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混凝土施工方式,在进行现场浇筑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施工技术,并且能够及时补充钻孔内的泥浆,确保桩基的稳固,保障工程的质量。
3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3.1土木工程自动化施工技术
随着我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木工程行业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需要转换施工方式,由传统的施工方式不断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失误的产生,为了实现土木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技术,建筑公司可以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使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同时,建筑企业应当将目标放长远,在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之上,不断革新自身的施工技术,努力创新,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3.2生态化
生态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施工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工程建设施工质量,还需要对生态化施工内容进行实施。虽然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对整体经济效益进行控制,但是其还需要建立在生态化建设施工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渗透到各个行业中。在开展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应用,杜绝资源的浪费。施工设计人员需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工程各个施工方面进行设计,使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能够满足相关标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展土木工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利用,还需要明确其未来发展情况。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地基、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技术进行较好的利用,还需要实现土木工程的自动化、生态化,使社会的经济发展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徐飞.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J].工程技术研究,2017,(09):162,182.
[2]高志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门窗,2016,(09):108.
[3]朱卓成.论现代土木工程建设管理及其未来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6,(03):157.
论文作者:鲍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土木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预应力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