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受到了业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分析,绝大部分人才都是从小开始培养的,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在语言艺术上做出努力,能够更好的将知识进行传授,而不是简单、强硬的灌输。语言艺术的研究和应用,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教学
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语言”。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语言”。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掌握的教学语言艺术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课堂语言规范、精准
规范、准确的课堂语言对一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具备标准的普通话能力。以小学生为例,教师的正确发音直接影响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学习普通话、学习知识。所以标准的普通话和发音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直接影响和引导作用。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力求以最准确的语言架起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二、课堂语言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在语文课堂上讲求的语言美,并非是说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用标准的书面语言,而是经过加工的口头语言,这种口头语言与日常交谈的口语是有区别的。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学是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学到的是生活化的语言,学到的是生活中的语言能力。
三、课堂语言富有情感
含情的课堂语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谓“感人心着,莫先乎情”。教师有魅力的语言一定是富有感情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当地融入语言中,如适时的停顿、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音调,只有这样饱含真情的语言才会在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触及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亦可在此聆听与熏陶的过程中,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人格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课堂语言要含物
含物的课堂语言教师的语言魅力不应仅仅是具有诗一般的辞藻,仅仅带给学生的是语言上美的感染与熏陶,舍此而外,教师的语言还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语文教学的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太随意,在言语表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为他们能否听懂、言语是否规范多做思考。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课本,还要把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有效衔接,从而用得体的语言启发小学生,让小学生更好地感悟教材。
五、课堂语言要科学、艺术
科学、艺术的课堂语言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又有许多学科之间的特殊区别。因为语文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艺术的要求比其他学科严格。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般是艺术。”科学性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艺术性则是其主导。教师的课堂语言和日常交流语言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必须经过教师的思考,语言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通过艺术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精心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六、课堂语言无声胜有声
巧用无声语言:体态语体态语是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的特殊,很多口语和书面语都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时教师便可运用表情、眼神、手势、动作等体态语与口语同时使用。充分有效地使用这些体态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能使教师的讲解更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更集中,积极性更高,这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上老师所教授的知识。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是有一定标准的,不是随意的,它要求这种语言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用韦志成先生的话概括就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美’:1.音美,要讲普通话;2.意美,要做到准确美、简洁美、理趣美、生动美;3.形美,追求修饰美、多样美;4.情美,具有高尚的情操美、道德美等。”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以往的方法和手段,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但是在语言的艺术性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空间。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语言上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和脏话的情况,这直接导致学生会不自主的去效仿,不仅违背了教学的初衷,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语言形式。从艺术的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必须让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能够积极的学习和理解,强化自身的语言水平。
好的语文课堂的教师语言必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要成功上好第一堂课,教师对自己课堂语言的锤炼必不可少。当我们徘徊在新课程实践的满目繁之中时,不要遗忘了对教学语言生命力的张扬和关注,优化课堂教学,让我们从关注自己的教学语言做起吧!
参考文献:
[1]李艺,钟柏昌.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2]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3]林新节.如何有效实现小学语文的语言运用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4]徐庆华.如何有效实现小学语文的语言运用价值[J].新课程(小学),2016(2).
[5]张琴.试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语文天地,2015(24).
[6]刘晶晶,郭元祥.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论文作者:张琦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课堂论文; 艺术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