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与亚太贸易圈的形成_台湾经济论文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与亚太贸易圈的形成_台湾经济论文

亚太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及亚太贸易圈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亚太论文,贸易论文,区域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势力走向新的组合,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政策中心由大西洋地区转移到太平洋地区。本文将着重探讨亚太贸易圈形成的可能性。

亚太地区地域辽阔,包括的国家众多本文所涉及的亚太地区主要是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17个成员,它们是中国、日本、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文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墨西哥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组织是在80年代初成立的非官方性质的论坛式的松散组织——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的基础上,于1989年末成立的,它是目前亚太地区推动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最为有力的机构,其成员不仅是该地区经济和贸易的支柱力量,而且彼此间交往频繁、联系紧密。

一般而言,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内部相互间减少和取消了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导致贸易开辟效应,扩大区域内贸易额,如欧洲日益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使欧共体内部贸易额所占比重翻了一番,从1960年的34%多一点上升到1988年的51%。同样,虽然亚太地区内部一体化程度很低,甚至还没有达到关税同盟的程度,但是其内部贸易的增长同样令人注目,由1960年的40%增加到1988年66%,1988年之后亚太经合成员间的内部贸易所占比重继续保持在1988年的水平左右。如下表所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贸易构成

出口(亿美元)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对成员国出口7121 7843 8399 9146 10026

对该组织以外国家的出口 3673 3957 4368 4806 5154

出口总额

10794118001276713952 15180

该组织内部出口所占的比重

66.0%66.5%65.8%65.6% 66.0%

进口(亿美元)

从成员国进口7375 8149 8623 9348 10209

从该组织以外国家的进口 3846 4157 4800 4689 4985

进口总额

11221124061342314037 15194

该组织内部进口所占的比重

65.7%65.7%64.2%66.9% 67.2%

(资料来源:1993年11月8日香港《远东经济评论》)

在亚太成员间贸易中,东亚成员间贸易的发展尤为迅速,80年代初,东亚成员间的出口占整个亚太地区出口总额的35%,进口占41%;至1991年,上述比重已跃居占45%和51%。如中国,自1991年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以来,同该组织成员间的进出口贸易达到70%左右,其中尤以同日、美、香港和东盟各国的贸易额最大,占我国外贸总额的60%以上。1993年,中国贸易额比1992年增长53.8%,达到了390.4亿美元,与东盟的贸易额1993年创历史最高纪录达106.8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26.1%。再如台湾,1991年以来,中国大陆和香港代替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顺差来源地,1993年创下了160亿美元的新高点,比1992年的136亿美元增长20%多。与此同时,东盟四国对台湾均有近10亿美元入超,预计几年内将超过美国,成为台湾第二大贸易出超地。

亚太地区近年来内部贸易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推动的:

就内部原因而言,主要有:

一、东亚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国民收入的提高大大扩展了亚太市场的容量和需求。这是亚太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的最直接动力。80年代亚洲“四小”经济增速保持在8%以上,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东盟经济增长明显加快,1989年和1990年连续两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四小”,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地区。另据太平洋经合会议1994年的年度会议发布的公告,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些成员经济增长率在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分别为:

中国大陆香港印尼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

1993年 13.4% 5.5%6.5%5.3% 9.8% 7.7%5.9%

1994年 10%

5.3%6.5%7.6% 7.0% 8.1%6.2%

1995年 8.2%

5.2%6.4%7.8% 6.8% 8.2%6.5%

正因为东亚经济增长持续迅速,才有力地促进了亚太内部贸易的迅猛发展。

二、外国直接投资往往是交易发展的先行官,亚太内部相互直接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1985-1991年,亚洲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以年均25%的速度增加,这些外国直接投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地区内部,而且具有鲜明的“级差转移”的特点,即较发达国家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而将劳动力较密集型生产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较不发达国家,从而加强了国际分工和各国产品的互补性,促进了相互贸易的扩大。如日本,在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之后,进行了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利用投资带动贸易,向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输出资本、技术和设备,从而调整了出口的产品结构,而亚洲的其它国家和地区利用引进的技术、设备和资金,生产制成品返销日本。目前,日本已与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良性的经济循环。1985年以后,日本商品进口的增长额中50%以上是消费品、资本品和中间产品,同期,原材料的进口则不仅未见增长,反而还较以往有所减少。在出口方面,由于近年来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增加,日本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出口增加了,1988年-1990年间,日本资本品及其零部件出口额增长了12.4%,与日本出口总额的增长幅度相等,与此同时,由于日本海外生产的扩展,消费品的出口相对地减少了。

三、由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以及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贸改革,取消或减少了进出口限制,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大大发挥了各国出口潜力和开放了市场潜力。如中国,先是在80年代早期部分下放外贸权,从中期开始逐渐以进出口许可证替代过去中央统一的外贸计划,并且需要许可证的商品越来越少,改革前所有3000种进出口商品几乎都由中央计划包揽,到1988年时需要许可证的出口商品品类已降到112种,进口商品已降到17种。随后的几年中,为适应复关的要求,又大幅度地取消了相当数量的进口配额和大幅下调了进口关税。这些改革措施显然是中国大陆对外贸易在近十几年中大幅提高的重要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有:

一、近年来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许多亚太国家(地区)尤其是日本、“四小龙”、东盟四国和澳大利亚,从80年代末期起便逐步将其贸易重点从传统的欧美市场转向亚太区域内市场,在本区域内寻找贸易伙伴。以亚洲“四小”为例,自美国在1988年宣布从1989年1月开始取消给予其普惠制待遇后,迫使它们将贸易重点从欧美市场向亚洲区域内市场转移。从1986至1992年,亚洲“四小”在亚洲区域内的贸易迅速增长:新加坡向亚洲发展中国(地区)的出口和进口在6年内分别增长了1.4倍和2.4倍;香港分别增长了3.1倍和3倍;韩国分别增长了3.9倍和3.3倍;台湾分别增长了3.5倍。澳大利亚对亚洲市场近年来也不断拓展,1993年其对东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占总出口的比重已上升到近60%,而对北美、西欧的比重则降到了20%左右。

二、欧洲统一大市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所导致的贸易转移效应,也迫使亚太成员加强经贸联系,从而促进了区域内贸易迅速增长。欧洲统一大市场从1993年伊始启动,基本上实现了没有“边界”限制的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1993年11月1日起,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在统一大市场的基础上宣告正式成立。随后,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协定则于1994年1月也正式生效。欧美两大贸易圈的形成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亚太地区对其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如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由于该贸易区协定规定,大部分商品从1988年起在5-10年内取消关税,少数敏感商品将在15年取消关税,而区域外国家则无权享受这样的优惠,这样,与区内国家墨西哥大体上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东亚国家(地区)因在输美产品上重叠程度很高,而导致对美出口将愈加困难。对欧共体出口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据台湾“财政部”统计,1993年1-10月,台湾对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共体出口额分别为213亿美元和94亿美元,均低于上年同期的215亿美元和103亿美元。亚太国家和地区由于对欧美出口的困难加大,遂转而加强了本区域内的贸易。如台湾1993年1-10月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出口达327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的291亿美元。台湾“经济部长”江丙坤指出,“未来亚洲区内贸易比重将占台贸易比重50%以上”。

目前亚太地区域内贸易正蓬勃发展,面对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及其潜在的发展壮大(其他欧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可能会分别加入上述两大贸易组织),人们不禁纷纷想到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范围较狭小的亚太贸易圈(即东亚贸易圈)或者以美日两国为中心的更大范围的亚太区域贸易圈的可能性,这一设想一旦实现,世界经济最终可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很可能是三个相互歧视的贸易圈。

上述仍处于构想中的两种类型的亚太贸易圈的建立模式应是如日本著名学者小岛清提出的实行“以经济合作为目的的功能性联合”模式。所谓“功能性经济联合”,系指“保证商品、劳务的自由贸易和直接投资、技术转让、金融的自由流动,以促进太平洋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发展而言。”由此可见,未来的亚太贸易圈将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经济联合体,这也就是所谓的“开放的地区主义”贸易圈。由于亚太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亚太贸易圈即使最终形成,也不会出现象欧洲一样的以经济政治联盟为基础的贸易圈,而只能以功能性经济联合为基础。

在现实的亚太区域内贸易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中,日美两大强国近年来不断地积极参与了亚太贸易圈形成的活动。多年来,日本立意操纵对东亚地区的贸易和投资,重点是这一地区的原料供应地,用以支持日本制造业的发展。近几年,日本注意力转向发展同该地区的水平分工上。随着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进行了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留在国内,一部分国内生产成本较高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一些中低档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被转移到国外。日本力图使该地区成为日本制造业廉价零配件的供应地,为其扩大高精类技术的制成品出口服务。日本试图以所谓“雁形”模式形成事实上的以其为核心的东亚贸易圈,以继续发挥“龙头”作用。迄今,东亚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已密切相关,东亚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盈余来源地。1991年,在日本的进口中,东南亚所占份额最大,约为25%,其次是美国(占23%)和欧共体(占13%);出口的情形也一样,东南亚成为日本最大的市场,约占日本总出口额的31%,其次是美国(占29%)和欧共体(占19%)。尽管日本在东亚的贸易格局中事实上已显示出其作为核心的作用,但是,由于东亚国家(地区)对日本长期存在着敌视和警惕戒备的意识,更由于东亚各国(地区)历史、文化和传统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亦参差不齐,因此,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才可能被承认为代表东亚的龙头,至少从表面来看,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贸易圈在不久的将来不可能形成。

在亚太经济地位迅速上升且日本极力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作用的时候,美国也日益重视并积极参与与亚太地区的经贸合作,由于这种势头的发展,使得人们又开始构想建立以美日两国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亚太贸易圈。至于美国欲加强其对亚太地区贸易格局的控制,除上述这一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冷战结束后,欧共体在经济与政治上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使得美国不但需要重视亚太这个筹码以增加它与欧洲竞争的优势,而且也不得不把对外经济战略的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以寻求新的市场、新的合作伙伴与新的领导地位。其二,出于美国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美国40%的对外贸易来自亚太,对亚洲出口为美创造了230万个就业机会。虽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美加墨三国之间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但是该区域内市场毕竟有限,美国的70%出口贸易仍得与域外国家进行。总之,亚太是个大市场,是真实而明确的有效需求,它可以带动美国经济的运转,成为美国重振国内经济的动力。

由于美日近十几年来不断拓展亚太地区的市场,目前就大多数亚太国家而言,美国、日本都成为了主要的贸易伙伴,也就是说,亚太区域内的贸易往来大都是亚太国家(地区)与美国、日本进行的。现在,日本是亚洲国家初级产品(原材料输出国)的最大出口市场,而美国则是亚洲各国其他产品的最大吸纳国,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其出口对美国的依赖程度高得令人难以置信,如据《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对美国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比例分别为21%、36%、44%和48%。因此,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对美国的进口需求变化非常敏感。从进口方面看,日美的地位颠倒过来了。日本已成为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制成品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商,而这些国家(地区)又将自己的制成品输送到美国。总之,美日两国已是太平洋地区亚洲国家(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近些年来日美都比以往加强了对亚太国家(地区)贸易格局的控制,力图显示出其作为亚太区域内贸易的核心作用。

但是,要真正建立成以美日为核心的亚太贸易圈,目前仍是困难重重,其中主要有四个因素在起着障碍作用:其一,美日经济关系的变化妨碍了它们在亚太地区形成区域贸易圈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影响和恶化美日经济关系的原因主要有:1.日本赶上了西方工业国家,且人均收入已超过美国。2.美日间贸易逆差不断扩大(1993年达到了40亿美元),日本成为主要债权国,而美国成为净债务国。美日经济问题若不尽早解决,亚太区域贸易的持续增长很可能会受到美日经济关系未来变化的限制。其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的多种矛盾亦是妨碍亚太贸易圈形成的障碍。虽然1993年11月美国在西雅图会议上提出建立一个分享利益、价值观念和目标的“新太平洋共同体”,试图取代日本来领导亚太经济。但是亚洲国家对此提出异议。虽然多数国家认为亚太经合组织应当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但是他们不同意迫使该组织走向贸易集团,亚太经合组织应成为一个开放的磋商机构,多层次、多渠道、多边双边相结合的经济合作方式更适合于亚太地区,因为亚太经合组织不具备类似欧共体的条件,合作的基础只能是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其它因素。此外,一些亚洲国家对美国可能凭借其在政治、军事及经济上的势力对亚太国家和地区施加压力表示担扰,如,以经贸市场为条件制约亚太国家(地区)的经济动向,或以经贸制裁作为手段在人权问题上施加压力等,此外,由于美国涉及的世界事务较多,存在多种利害关系,因此,若让美国在经合组织中作核心作用可能会使问题复杂化。其三、亚太经合组织成员间过分苛刻的检疫标准以及对技术转让的严格限制等,也构成了区域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综上所述,虽然亚太区域内贸易在近十几年中一直稳步地发展,但是,要建立一个亚太贸易圈(不管是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贸易圈,还是以美日两国为核心的范围更广的亚太贸易圈)看来困难不少,尽管前景可能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

标签:;  ;  ;  ;  ;  ;  

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与亚太贸易圈的形成_台湾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