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滑联对速度滑冰冰刀的相关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岩[1](2022)在《中国冬奥》文中提出引子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向世界郑重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掌声如奔涌的潮水一浪高过一浪,有谁知道,在热烈的掌声背后,多少人为这个结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阿拉木图不仅有良好的雪场,而且已经连续申办了三届,
卢妍妍[2](2021)在《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外优秀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如今,花样滑冰的世界格局由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在女子单人滑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的发展从技术难度上来说,已迎来四周跳的时代,世界高水平选手的旋转与接续步技术也随着训练手段和训练理念的不断进步、编排与设计的不断创新从而保证旋转和接续步技术动作在比赛中可以达到4级,这极大的增加了女子单人滑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和观赏性。我国优秀女子单人滑选手陈露曾在历史上为我国花样滑冰赢得过奖牌和荣誉,而继陈露时代之后,我国女子单人滑的竞技水平一直与世界优秀女子单人滑存在一定差距。为找出我国女子单人滑选手与世界强国的差距,对我国女子单人滑训练提供理论参考,提高我国女子单人滑竞技水平。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收集资料、观察法观看比赛节目、访谈法请教专业人士、数理统计法分析数据以及逻辑分析法,对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总成绩前六名选手与我国参赛选手在短节目和自由滑节目中技术分与节目内容分各项得分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短节目中:在技术动作的难度配置方面,我国女子单人滑选手与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前六名选手相差不大,技术动作的基础分值基本相差较小,但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不高导致执行分较低。在节目内容方面,短节目中技术难度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节目内容分却差距明显。2.自由滑中:在技术动作难度配置方面,我国女子单人滑参赛选手与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前六名选手存在一定差距。自由滑技术动作多、节目时间长,暴露出我国选手陈虹伊跳跃动作技术难度不足,出现跳跃落冰后跌倒、周数不足以及跳跃质量低等问题。旋转动作和定级接续步的定级没有达到最高级,整体完成质量不高。在节目内容方面,我国选手与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女子单人滑前六名选手差距显着。
张晔[3](2021)在《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样滑冰(Figure Skating)是一项冰上运动技术和舞蹈艺术表演相结合的难美性竞技类项目。由跳跃、旋转、步法和各种舞姿所构成的节目。自上世纪开始至今我国花样滑冰双人滑成绩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并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抛跳技术。抛跳技术在双人滑动作中具有重要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双人滑中最典型的、最主要的技术动作之一,是双人滑中得分最多的技术动作。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双人滑运动员抛跳技术、后备青年运动员储备等原因已经逐步丧失了优势地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的抛跳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多年来从事花样滑冰相关工作经验通过对比发现中国和俄罗斯两国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抛跳技术的不同,通过技术分析来找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之间差距,通过差距制定有针对性地专项训练计划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与此同时提高运动员的空中旋转速度,延长空停时间的。增强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提高对身体的控制力。提高运动员的单人跳跃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双人滑跳跃的难度和质量。并且要扩展双人滑运动员抛3周跳的种类,采用难度更高的抛勾手跳和抛外内点冰跳以获得更高的技术得分。通过对中俄两国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的对比,提供一套更具数据理论支撑的训练建议,运动员应当保持训练的系统性,针对不同的抛跳技术,应增加专门性训练的比例。要进一步建立完成的花样滑冰青训体制,利用跨界选材等方式发掘有潜力的花样滑冰运动员,保持后备青年人才的储备厚度。要多向世界滑冰强国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本国运动员自身的特点进行技术改进。我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的优势归根结底是起跳和空中的优势。
秦旭妍[4](2021)在《ISU Special Regulations & Technical Rules-Speed Skating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所选的文本ISU Special Regulations&Technical Rules----Speed Skating(2018)属于信息类文本。该文本主要介绍了速度滑冰的专业规则和技术规则。文章中出现了大量的速度滑冰术语、含有大量的长句、难句,文章语言特点鲜明,极具研究价值。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确定了专业词汇的翻译;并从主谓间隔等方面对文章中间隔结构的翻译进行了分析探讨;译者还对被动语态的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案例分析中,译者使用前置法、后置法、增译法等方法对案例进行了分析。此次翻译实践旨在帮助国内的老师、学生乃至体育爱好者和从事者借鉴速度滑冰专业赛事规则,同时为同类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梁雨琛[5](2020)在《500m短道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认为短道速滑的起跑技术,对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500m比赛中,起跑动作和起跑技术影响着比赛的最终名次。多数短道速滑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都会通过穿戴科技含量高的速滑衣、冰鞋来尽可能提高比赛名次和比赛成绩。但相比于外在设备影响,短道速滑选手的身体倾斜角度、身体爆发力、身体运动姿态等对其最终取得的短道速滑成绩影响更大。本研究主要着重于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研究,分析在短道速滑起跑阶段,运动员身体倾斜角度、起跑动作、重心位移变化等因素对短道速滑成绩产生的重要影响。在这一短道速滑起跑技术研究目标的指导下,采用牡丹江竞技体育学校6名不同水平运动员(健将级运动员2名、一级运动员2名,普通运动员2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资料、摄影测量、录像解析及数理统计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短道速滑准备阶段、起动阶段与疾跑阶段的身体要素进行数据信息的搜集与分析。其中三维定点摄像法,主要使用两部高速摄影机,对运动员正面、侧面滑动姿态进行拍摄,包括对静止状态、起动蹬冰状态、疾跑状态等不同时间节点下,运动员身体运动姿态及生物关节协调性的数据做出统计与分析,以得出整个起跑阶段运动员步频步幅、下肢关节的运动学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如下:(1)预备阶段,健将、一级运动员前支撑腿膝、髋关节角度小于普通运动员,前膝、髋关节角度过大会使重心高度变高、上身前倾角度大,造成下一起动阶段空气阻力大,起动时间长。健将、一级运动员后蹬冰腿膝、髋关节角度大于普通运动员,后膝、髋关节角度大有利于减小蹬冰角度,研究发现,蹬冰角度在合理范围内角度越小越有利于起动后水平速度的增加。因此预备阶段,前膝、髋关节角度小、后膝关节角度大对起动阶段更有利。(2)起动阶段,普通运动员起动时间长、速度慢,而一级运动员和健将级运动员相对比普通运动员用时短、速度更快。蹬冰过程中健将、一级运动员膝关节在蹬离冰面瞬间的角度和角速度更大在64°~70°、400°/s,说明健将、一级运动员膝关节肌肉伸缩能力强,爆发力大,因此腿部肌肉越强爆发力大,越有利于蹬冰阶段的速度增加与时间减少。(3)疾跑阶段,健将、一级运动员步长、步频大于普通运动员,尤其是步频差距很大,而普通运动员虽然步长与健将、一级运动员相差不多0.15m~0.24m左右,但步频慢,导致速度慢,用时长。并且第一步到第三步蹬冰腿蹬离冰面瞬间,运动员水平速度增长很快,垂直速度变化相对比较平稳,说明疾跑加速过程中蹬冰过程主要为了增加水平速度,减少或保持垂直速度的运动技术。希望研究结果能为教练员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和数据方面的参考,有利于教练员针对性的指导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以利于提高训练水平以及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
张思凡[6](2020)在《2022冬奥会背景下我国花样滑冰冰上舞蹈项目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7月31日,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筹备北京冬奥会,为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提高带来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冬奥会的举办不仅可以使冬季体育项目得到最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促进冬季体育运动发展,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健身强体,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能提高我国冬季项目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和冬季项目在中国发展,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冰上舞蹈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项目,需要体育与艺术的深度融合。不仅要求运动员在高质量完成旋转、托举,步法等难度技术动作的同时,还应该具备多面的舞蹈艺术素养。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开展也有40余年,却一直没有辉煌的成就,制约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发展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虽然冰舞项目是花样滑冰的一个小项,但也是冬奥会团体赛的项目之一,事关国家体育事业的能力和形象。使花样滑冰运动在我国“遍地开花”也是几代花样滑冰教练员、运动员和广大工作者的心愿。由于我国对冰上舞蹈项目相关的研究较少。所以根据这一现状,利用多年来从事花样滑冰项目的经验,以我国花样滑冰冰上舞蹈项目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内容,以我国30对冰舞运动员及教练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冰上舞蹈项目艰辛历程、现状以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上舞蹈发展的研究,发现我国冰上舞蹈项目存在着开展地域狭窄,南北地区开展极其不均衡、后备人才稀少且薄弱、教练员缺乏等问题,以如何提高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更好的发展为目的,并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如此提出增加后备人才储备完善梯队建设、增强教练员整体水平、国家职能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等意见和建议。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无疑是发展我国冰雪项目的重要契机。应该把握好这个契机,全力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提高我国冰上舞蹈项目的技术水平才是关键,为提升中国花样滑冰整体实力助力。
程晓倩[7](2020)在《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队伍建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北京冬奥会申奥成功以来,我国冰雪事业蓬勃发展,相继提出“北冰南展西扩东进”、“三亿人上冰雪”的中国冰雪发展战略。就我国竞技体育来看,为贯彻落实“北冰南展”战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速滑部提出“轮转冰”项目,江苏、浙江、上海等南方省市积极响应。浙江省作为速度轮滑项目发展前列的省份,充分利用“轮转冰”跨界跨项的机遇,组建了浙江省速度滑冰队。队伍建设是一支运动队稳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的队伍建设进行相关研究,一方面,了解目前浙江省速度滑冰队实际发展中的队伍建设现状;另一方面,为浙江省速度滑冰队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性建议。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的队伍建设从管理体制、运动员队伍、教练员队伍、训竞管理、场地设施、保障机制六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转项一年多以来获得了诸多较好的成绩,但其竞技实力与黑龙江、吉林等速滑强省存在较大的差距,仍处建队初期阶段,队伍建设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为:(1)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精准性,“两核心多线路”的非专门化管理模式,致使当前队伍管理显露出管理效率低下、信息传递迟缓等弊端;(2)运动员后备人才缺乏,未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且运动水平两极分化明显,未形成有效梯队建设;(3)教练员数量严重紧缺,与运动员数量配比不合理,且教练员岗位培训机会十分有限,执教主要依赖经验,训练目标定位较局限,未能充分利用科研对训练的积极作用;(4)参赛数量少且层次单一,缺乏本省级速度滑冰赛事,运动员参赛经验积累有限;(5)省内无标准速度滑冰训练场地设施,依靠长期外训,冰上训练条件受限,训练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6)队伍人员编制和运动员退役安置等保障机制不明朗,科研、医务、文化保障无法满足运动员的实际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针对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遵循队伍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对队伍管理发展做出合理的预判,同时建立浙江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加强内部管理机制,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精细化;(2)加强后备人才挖掘和培养力度,加深对运动员进退队管理机制政策研究,同时充分利用跨界跨项选材,加强本土轮滑队伍建设,或通过挖掘、引进人才,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增大后备人口基数;(3)通过充实本省教练员队伍或多渠道引进教练员人才,同时健全教练员岗位培训机制,以期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能力水平;(4)增设省内速度滑冰比赛,创建长三角地区速度滑冰竞赛联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实现省内外协同发展;(5)加快省内速度滑冰专业场地建设,积极开展与外省或国际的长期合作,为队伍冰上训练创造更优条件;(6)完善保障机制,积极解决编制问题,增强科研保障力量,形成“训科医”一体化管理模式,同时了解运动员实际需求,全方面提高教育保障质量。
刘江山[8](2019)在《“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关键阶段。为了解决我国冬季项目的短板,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充分调研与思考,提出“举国发力、恶补短板”的新理念,采取跨项跨界选材的新思路,打破传统限制,拓宽选材渠道,充分利用各省市天然资源和地域优势,丰富冬季项目后备人才梯队建设,以期利用夏季项目的人才基础,通过科学选材,提高运动员的成材率来缩短冬季项目运动员的培养周期,进而恶补我国冬季运动人才储备的短板,从而实现冬季竞技体育项目跨越式发展。2015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明确将江苏省轮滑队作为落实“冰雪运动南展西扩”、实施“轮转冰”计划的试点。2016年6月,江苏省速滑队正式组建。自“轮转冰”计划实施以来,江苏省速滑队在国际、国内速度滑冰竞赛中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本文以“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追踪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迁移理论、项群训练理论、分期训练理论和“双子模型”训练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分析,构建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对江苏省速滑队“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进行实践分析,为今后“轮转冰”训练模式指明方向,并对其它项目跨界选材、转项训练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轮转冰”训练模式是指以实现速度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和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为目标,以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体,通过科学设计训练阶段和训练内容,最终使速度轮滑运动员转项成为在速度滑冰专项上具备较强竞技实力(较高竞技水平)的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标准样式。从运动训练实践出发,依据理论指导,应形成“基础训练阶段:速度轮滑训练→转项发展阶段:冰轮两栖训练→专项提高阶段:速度滑冰训练”三阶段训练模式。——我国速度滑冰整体实力下滑严重,尤其长距离项目整体竞技实力依旧停滞不前。江苏省速滑队所取得的成绩,证明“轮转冰”转项训练可以有效扩大速度滑冰选材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提出“轮转冰”转项训练发展方向应以速度滑冰长距离和集体出发项目为主,尤其注重集体出发项目的发展。但“轮转冰”训练理论十分滞后。——研究提出立足速度轮滑运动,依据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项目特征,以培养速度滑冰后备人才为目标,指导由速度轮滑转项进入速度滑冰训练过程的“轮转冰”训练模式运行指导思想;提出从运动员年龄、运动成绩以及对速度滑冰技术理解和适应程度这3个方面来判断“轮转冰”的转项训练时机。——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人力资源因素、训练竞赛因素以及综合保障因素)、9个二级指标(教练员因素、运动员因素、管理人员因素、运动员训练环境、训练科学化程度、竞赛改革、管理保障、科研保障和医疗保障)以及41个三级指标的“轮转冰”训练模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以“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内容为基础,构建了以“轮转冰”训练模式内涵、原则、转项时机判断、训练内容和影响因素5个部分为主要内容的“轮转冰”训练理论框架。——“轮转冰”训练模式,基础训练阶段,采用年度单周期训练安排,以速度轮滑训练为主,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和水平;转项发展阶段,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重点提升运动员速度轮滑竞技实力,进入速度滑冰训练周期,以适应、调整速度滑冰技术和比赛节奏为主,通过转换频率增加来提升运动员对技术的适应和应变能力,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轮滑主要竞赛期。专项提高阶段,同样按照年度双周期训练模式,以速度滑冰训练和竞赛为主,重点是提升速度滑冰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速度滑冰主要竞赛期。尤其对于技术训练方面逐步探索出相对科学的训练理念,即速度滑冰和速度轮滑之间的技术差异其实就是在与器材的磨合上,并不是局限于两者技术本身,随着转换的频繁,会形成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滑行风格。——通过案例分析更加明确了,“轮转冰”转项训练成功,以专攻中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轮滑运动员为主,转项速度滑冰后专攻集体出发和长距离项目,竞技能力优势主要体现在体能和战术两个方面。“轮转冰”训练应尊重速度轮滑原有技术,依据运动员对速度滑冰器材和场地磨合、适应程度,以适应速度滑冰专项技术为核心,改进为辅助,打造具有运动员个性化的滑行技术风格的技术训练理念。与传统速度滑冰训练相比,“轮转冰”训练的成材率相对更高。同时也验证了“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合理性、科学性。
赵小瑜[9](2019)在《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创编内容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成套动作及创编过程,作为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主要比赛与训练形式,它贯穿了一个赛季的周期。在运动员跳跃技术储备相同情况下,成套动作创编与完成的科学化,是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重要因素之一。自索契冬奥会后,我国单人滑项目成绩明显提高,尤其以男子单人滑为主。备战北京冬奥阶段,运动员的难度技术与艺术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导致成套动作节目内容得分偏低,成为制约单人滑项目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运动员成套动作结构失衡,提高节目内容得分是教练员的迫切需求。因此,本文从花样滑冰运动的项目特征、国际滑联颁布的执裁规则、运动训练学、艺术学、美学等方面入手,以创编内容体系为对象对成套动作进行研究,以扩大节目内容分上升空间为目的对创编要素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单人滑项目提供创编理论参考。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视频解析法与数理统计法,通过分析花样滑冰单人滑的项目特征,包括以“难”、“稳”、“美”为主的规则特征;以ATP-CP、糖酵解及有氧系统结合为主的2-3区混合活动类型供能特征;以跳跃与步法动作形成不同难度组合为主的技术特征;以观赏性为主的艺术特征,以及单周期内以连贯为主的创编特征。从而形成创编内容1、2、3级指标层次,构建完整的创编内容体系,并分析创编内容体系对节目内容分、技术执行分的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我国单人滑项目运动员节目内容得分问题的创编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创编内容体系构建:一级指标包括4个要素、二级指标包括11个要素、三级指标包括34个要素。整体创编占总过程52%,个体创编占总过程27%,初选创编与修整创编分别占总过程13%与8%。第3层级权重排名前10指标为:B22运动竞技能力、C14编排相关步法、B21跳跃难度顺序、B11音乐剪辑拼接、A12主体驾驭水平、C13进入跳跃步法、B33步法技术结合、C33主题内容结合、B23旋转难度结合、B12音乐节奏比例。(2)创编内容体系对节目内容分、技术执行分的影响因素经标准差值筛选,均值排序前10包括:跳跃前步法难度、跳跃技术与步法连接、跳跃落冰后的步法难度、交叉步时长与滑行技术、步法用刃的多样化、编排相关步法与跳跃难度安排、音乐的碎片化与整合、音乐主题的来源、构图的区域分割、舞蹈写实表现与抽象表现。(3)对运动员个案技术执行得分与节目内容得分进行统计分析,接续步、跳跃与节目内容分相关系数≥0.6。随跳跃难度种类、周数的增加,节目内容分数以不同程度下降。相关数据显示,跳跃难度攀升,是造成创编步法连接减少、接续步定级低、节目内容分数呈递减下降的主要原因。(4)对2014-2018年世锦赛及冬奥会单人滑运动员分数分段抽样,并进行节目内容分与交叉步时长回归分析:节目内容分五项打分与交叉步时长的非标准化系数均呈显着负向影响,交叉步时长每增加1单位,滑行技术降低0.105单位、动作衔接降低0.114单位、表演表现0.119单位、节目构成降低0.113单位、音乐表达降低0.117单位,对表演表现打分因素影响最为明显。经研究,自由滑成套动作交叉步最优时长为25-30秒区间;短节目成套动作交叉步最优时长为15-20秒区间;此时间区间内对交叉步添加,节目内容得分可提升的空间增大。(5)成套动作创编的音乐结构:短节目以单二部曲式为主,节奏过程由慢到快,自由滑以三段体结构为主。创编的空间结构,确定9格区域的赛场分割概念,经实证归纳,跳跃在空间布局顺序呈错峰状,主要分布第6、7、5、9板块区域;冰场旋转定点通常位于中央区6、2、7中三分之二位置。创编的表现动作结构:运动员肢体动作具有空间性、时间性变形特征,主要突出单一结构的借力、反弹、对抗、游离与引领的舞蹈表现形式。(6)针对创编过程出现因运动员竞技能力不平衡,导致成套动作结构非衡现象。将运动训练学非衡结构补偿理论引用创编及训练中,将难度步法连接与跳跃结合,通过3种创编训练模板,进行补偿性创编,从而达到保证跳跃难度,扩大技术执行分,提升成套动作节目内容分目的。运动员的基础结合模式、加分模式、连续模式失误率平均≥2次,结果显示训练受到新的连接刺激,打破运动员稳定跳跃状态。(7)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创编内容体系后续研究,将对跳跃-连接补偿创编模板的应用进行探讨,使其帮助教练员在北京冬奥备战期内对创编动作解析与把握。同时,强化对创编内容的多学科运用,加强创编同项群项目、同类学科的跨界研究。从而在成套动作中挖掘符合运动员运动风格的加分连接,最终提高节目内容分。
陆乐[10](2019)在《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竞技速度滑冰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传统基础大项,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的冰上项目。新时期,发展竞技速滑是中国体育强国战略之需,也是北京冬奥实力展现之愿。然而,当前中国速滑呈现出砥砺前行态势,亟需一套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帮助其在自诊现有不足的前提下,找到建设支点精准发力。因此,本文选取竞争力视角开展评价研究,旨在为更快提高项目竞技实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速滑竞争力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设计本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得出结论如下:(1)世界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呈全方位、多层级发展态势,欧洲整体优势明显,美洲与亚洲优势项目各具特色。中国在短距离项目上实力显现,并在发展进程中,依靠多方建设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小项。(2)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主要由十五个要素组成,包含竞技实力、成长速度、后继潜力等三个表现要素和体制建设力、一线人才支撑力、核心场馆资金投入力、科技攻关力、项目规划力、政策扶持力、后备人才储备力、基础场馆资金保障力、科研服务力、国际话语权、学校速滑奠基力、滑冰产业助推力等十二个形成要素。(3)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识别指标体系和诊断指标体系。其中,识别指标体系由表现要素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13个二级指标,主要识别项目的竞技水平;诊断指标体系由形成要素组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及其下属43个三级指标,主要诊断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4)建成的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理论指导价值,能够反映出本国速滑竞争力整体情况,经过实践验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当前项目规划力等八个版块建设良好,对竞技速度滑冰项目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科技攻关力等四个版块建设尚有欠缺,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二、国际滑联对速度滑冰冰刀的相关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际滑联对速度滑冰冰刀的相关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冬奥(论文提纲范文)
引子 |
一位资深体育记者的冬奥感悟 |
张家口的冰雪都知道 |
雪如意吉祥如意 |
冰玉环激情相约 |
必须采访贾茂亭 |
冬奥场馆的“北京方案” |
首钢与奥运的不解之缘 |
秀池与三高炉 |
四块冰 |
水晶鞋 |
城市复兴的新地标 |
冬奥场馆四面开花 |
中国冬奥会奖牌第一人 |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 |
不待扬鞭自奋蹄 |
冰刀在冰场闪亮 |
中国冬奥史上奖牌“零的突破” |
面对两个手术方案 |
冰雪运动创造了她生命的辉煌 |
高山滑雪飞燕驰 |
高山滑雪竞赛主任的冰雪情缘 |
领略高山滑雪的魅力 |
唯有艰难才有挑战 |
你见过亚布力凌晨4点的太阳吗? |
功勋教练的传奇人生 |
越野滑雪马拉松 |
在亚布力零点巧遇全国冰雪十佳 |
雪上马拉松后继有人 |
短道速滑离弦箭 |
风驰电掣开弓箭 |
杨扬:冬奥会中国健儿零的突破 |
为什么七台河成为短道速滑冠军之乡? |
你的精神,我来传承 |
通往领奖台的阶梯 |
智斗冰壶 |
为自己喜欢的项目燃烧青春 |
跟高手过招 |
让冰壶大放异彩 |
响箭鸣镝 |
“我想选择冰球” |
雏鹰向北美飞去 |
人生能有几回搏? |
冰球是上苍赋予他的使命 |
阳光男孩儿的多彩人生 |
国际裁判是怎样练成的? |
一飞冲天 |
从体育教练到国际裁判 |
冬奥文化在中国 |
北京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
北京八分钟 |
尾声 |
我的双奥人生(代后记) |
(2)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外优秀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2.1.1 花样滑冰竞技水平要素相关研究 |
2.1.2 花样滑冰总则相关研究 |
2.1.3 我国女子单人滑技术水平研究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2.2.1 花样滑冰单人滑评判规则 |
2.2.2 国外花样滑冰单人滑竞技水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观察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近6 年比赛中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的奖牌分布和中国排名对比分析 |
4.2 2019 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外优秀女子单人滑排名对比分析 |
4.3 2019 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外优秀女子单人滑短节目对比分析 |
4.3.1 短节目总分分析 |
4.3.2 短节目技术分对比分析 |
4.3.3 短节目节目内容分对比分析 |
4.4 2019 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外优秀女子单人滑自由滑对比分析 |
4.4.1 自由滑总分分析 |
4.4.2 自由滑技术分对比分析 |
4.4.3 自由滑节目内容分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3)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花样滑冰研究的现状 |
1.3.2 国内花样滑冰研究的现状 |
1.3.3 对国内外文献的评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视频分析法 |
2.2.3 比较分析法 |
2.2.4 专家访谈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抛跳动作完成情况 |
3.2 抛跳技术的种类 |
3.2.1 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阶段的划分 |
3.2.2 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动作各技术阶段的划分 |
3.3 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在节目中采用抛跳难度比较 |
3.4 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身高比较 |
3.5 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后内结环3 周跳(3STh)技术动作比较分析 |
3.5.1 缓冲阶段比较分析 |
3.5.2 起跳阶段比较分析 |
3.5.3 空中阶段比较分析 |
3.5.4 落冰阶段比较分析 |
3.6 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后外结环3 周跳(3Lo Th)技术动作比较分析 |
3.6.1 缓冲阶段比较分析 |
3.6.2 起跳阶段比较分析 |
3.6.3 空中阶段比较分析 |
3.6.4 落冰阶段比较分析 |
3.7 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后内点冰3 周跳(3FTh)技术动作比较分析 |
3.7.1 .缓冲阶段比较分析 |
3.7.2 起跳阶段比较分析 |
3.7.3 空中阶段比较分析 |
3.7.4 落冰阶段比较分析 |
3.8 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动作成绩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ISU Special Regulations & Technical Rules-Speed Skating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及撰写计划 |
二、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的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督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一)自我校对 |
(二)他人校对 |
二、译文评价 |
(一)自我评价 |
(二)同学互评 |
(三)导师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词的译法 |
一、语境分析法 |
二、词性转换 |
三、普通名词用作专业术语 |
第二节 被动语态的翻译 |
一、译为主动句 |
二、增译主语 |
三、译为无主句 |
第三节 间隔结构的翻译 |
一、主语和谓语的间隔 |
二、谓语内部的间隔 |
三、先行词和定语从句的间隔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心得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5)500m短道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 |
2.1 短道速滑与起跑技术概述 |
2.2 国内外短道速滑起跑技术的文献研究 |
2.2.1 短道速滑起跑技术的相关研究 |
2.2.2 短道速滑训练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青少年短道速滑人才培养状况与动作特征 |
3.1 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来源及构成 |
3.2 青少年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状况 |
3.3 青少年短道速滑起跑中运动员动作特征 |
3.3.1 预备姿势 |
3.3.2 起动技术 |
3.3.3 疾跑技术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过程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文献资料法 |
4.3.2 摄影测量法 |
4.3.3 录像解析法 |
4.3.4 数理统计法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
5.1 青少年短道速滑起跑预备姿势和起跑方式分类 |
5.1.1 短道速滑起跑准备姿势分类 |
5.1.2 短道速滑起跑起动方式分类 |
5.2 青少年短道速滑起跑预备阶段的运动学因素分析 |
5.2.1 身体重心高度、重心距起跑线距离 |
5.2.2 上身躯干倾斜角度与蹬冰角度 |
5.2.3 下肢髋、膝、踝关节角度 |
5.3 青少年短道速滑起动阶段的运动学因素分析 |
5.3.1 起动时间 |
5.3.2 身体重心变化与前倾角度 |
5.3.3 下肢关节角度变化 |
5.3.4 下肢蹬冰角度变化 |
5.4 青少年短道速滑疾跑阶段的运动学因素分析 |
5.4.1 步长步频变化 |
5.4.2 蹬冰技术 |
5.4.3 着冰技术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实验过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2022冬奥会背景下我国花样滑冰冰上舞蹈项目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1.2 我国花样滑冰研究概述 |
1.1.3 我国冰上舞蹈研究概述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花样滑冰 |
1.2.2 冰上舞蹈 |
1.2.3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观察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综合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我国冰上舞蹈发展历程 |
3.1.1 起步阶段 |
3.1.2 发展阶段 |
3.2 我国冰上舞蹈现状 |
3.2.1 开展的地域 |
3.2.2 运动员现状 |
3.2.2.1 国家集训队运动员现状 |
3.2.2.2 地方队、俱乐部运动员现状 |
3.2.3 教练员现状 |
3.3 2022年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上舞蹈发展的研究 |
3.3.1 备战北京冬奥会情况 |
3.3.2 运动员外训情况 |
3.3.3 跨界跨项研究 |
3.3.4 新型竞赛模式研究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
(7)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轮转冰 |
2.1.2 队伍建设 |
2.2 轮转冰的相关研究 |
2.2.1 轮转冰的提出 |
2.2.2 “轮转冰”的可行性分析 |
2.2.3 “轮转冰”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 国外速度滑冰相关研究 |
2.4 国内速度滑冰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浙江省速度滑冰队发展概述 |
4.1.1 队伍发展概况 |
4.1.2 第一阶段:杭州市轮滑队 |
4.1.3 第二阶段:浙江省短道速滑队 |
4.1.4 第三阶段:浙江省速度滑冰队 |
4.2 浙江省速度滑冰队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分析 |
4.2.1 管理体制 |
4.2.2 运动员队伍 |
4.2.3 教练员队伍 |
4.2.4 训竞管理 |
4.2.5 场地设施 |
4.2.6 保障机制 |
4.3 浙江省速度滑冰队伍建设的对策 |
4.3.1 遵循组织生命周期规律,健全速度滑冰项目管理体制 |
4.3.2 加强后备人才挖掘和培养力度,形成有效梯队建设 |
4.3.3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综合能力水平 |
4.3.4 创建长三角地区速度滑冰竞赛联盟,实现省内外协同发展 |
4.3.5 加强速度滑冰专业场馆建设,创造更优训练条件 |
4.3.6 多途径解决编制问题,多角度完善保障机制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浙江省速度滑冰队运动员问卷 |
附录二 浙江省速度滑冰队教练员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浙江省速度滑冰队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致谢 |
(8)“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速度滑冰研究综述 |
1.2.2 速度轮滑研究综述 |
1.2.3 运动技能迁移与跨项训练研究 |
1.2.4 国外速度滑冰研究现状 |
1.2.5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整体设计与理论基础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2.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2.2.2 研究创新点 |
2.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研究方法 |
2.4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4.1 相关概念 |
2.4.2 理论基础 |
2.5 研究技术路线 |
3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与“轮转冰”发展现状分析 |
3.1 我国速度滑冰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1.1 平昌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奖牌分布特征 |
3.1.2 平昌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竞赛成绩分析 |
3.1.3 近三届冬奥会我国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
3.2 江苏省速滑队竞技实力现状分析 |
3.2.1 江苏省速滑队发展历程 |
3.2.2 江苏省速滑队的队伍构成与管理现状 |
3.2.3 江苏省速滑队在轮、冰两个项目上取得的成绩 |
3.3 对“轮转冰”训练的启示 |
3.3.1 江苏省速滑队的突破,证实了“轮转冰”提升速度滑冰整体竞技实力的可行性 |
3.3.2 转项训练成功案例不断涌现,指引转项训练方向逐渐明确 |
3.3.3 转项训练模式正在形成,实践活动逐步走向深入 |
3.3.4 “轮转冰”训练队伍持续扩大,后备人才培养增添新内涵 |
3.4 当前“轮转冰”训练亟需解决的问题 |
3.4.1 转项训练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
3.4.2 训练理论极度缺失,训练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构建 |
4.1 速度轮滑与速度滑冰的项目特征分析 |
4.1.1 竞赛规则和竞赛特征 |
4.1.2 竞技能力特征 |
4.1.3 训练特征 |
4.1.4 制胜因素 |
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
4.2.1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内涵解析 |
4.2.2 “轮转冰”训练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3 “轮转冰”转项训练时机的选择与把握 |
4.3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影响因素 |
4.3.1 影响因素指标初选 |
4.3.2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4.3.3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4.4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框架 |
4.4.1 “轮转冰”训练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4.4.2 “轮转冰”训练模式理论框架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运行分析 |
5.1 “轮转冰”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
5.1.1 基础训练阶段:主要任务 |
5.1.2 转项发展阶段:主要任务 |
5.1.3 专项提高阶段:主要任务 |
5.2 “轮转冰”各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1 基础训练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2 转项发展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2.3 专项提高阶段:多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思路 |
5.3 “轮转冰”各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1 基础训练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2 转项发展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特征 |
5.3.3 专项提高阶段:年度训练周期划分、主要任务与负荷结构 |
5.4 “轮转冰”各阶段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的设计 |
5.4.1 各阶段训练内容 |
5.4.2 各阶段训练方法和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6 “轮转冰”训练模式的案例分析 |
6.1 郭丹个案访谈 |
6.1.1 郭丹成长履历 |
6.1.2 速度轮滑转项发展速度滑冰的优势 |
6.1.3 “轮转冰”训练的主攻方向 |
6.1.4 “轮转冰”运动员技术的提升 |
6.1.5 对“轮转冰”训练模式的建议 |
6.2 李思杉2016-2017 年度训练安排分析 |
6.2.1 基本情况与多年训练阶段划分 |
6.2.2 年度训练周期安排 |
6.2.3 年度大周期训练内容结构特征 |
6.2.4 年度训练负荷结构特征 |
6.2.5 年度训练不同周期体能和技术训练安排特征 |
6.2.6 不同内容训练方案示例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学习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创编内容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主要概念界定 |
1.2.2 有关创编起源及本质研究 |
1.2.3 有关创编在难美性项群同质研究 |
1.2.4 有关花样滑冰运动及创编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文献资料法 |
1.4.3 专家访谈法 |
1.4.4 层次分析法 |
1.4.5 问卷调查法 |
1.4.6 案例研究法 |
1.4.7 视频解析法 |
1.4.8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流程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研究思路与流程 |
2.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特征研究 |
2.1 单人滑项目成套动作竞赛规则特征 |
2.1.1 突出“难”度的竞争 |
2.1.2 平衡“稳”定的发挥 |
2.1.3 创造审“美”的观赏 |
2.2 单人滑项目成套动作技术特征 |
2.2.1 跳跃基本姿势技术特征 |
2.2.2 旋转基本姿势技术特征 |
2.2.3 步法基本姿势技术特征 |
2.3 单人滑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特征 |
2.3.1 花样滑冰项目的艺术内涵基盘 |
2.3.2 花样滑冰项目的艺术融合性 |
2.3.3 花样滑冰项目的赛场观赏性 |
2.4 单人滑项目成套动作创编特征 |
2.4.1 成套动作创编赛季特征 |
2.4.2 成套动作创编内容特征 |
2.4.3 成套动作创编供能特征 |
2.4.4 成套动作创编训练特征 |
本章小结 |
3.单人滑项目创编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
3.1 创编内容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
3.1.1 美学理论 |
3.1.2 艺术学理论 |
3.1.3 运动训练学理论 |
3.2 创编内容体系构建原则 |
3.2.1 系统性原则 |
3.2.2 层次性原则 |
3.2.3 突出重点原则 |
3.3 创编内容体系初步构建 |
3.3.1 创编内容指标确定 |
3.3.2 创编内容指标权重确定 |
3.3.3 创编内容指标权重结果 |
3.4 创编内容体系指标结果特征分析 |
3.4.1 创编内容体系一级层次要素特征 |
3.4.2 创编内容体系二级层次要素特征 |
3.4.3 创编内容体系三级层次要素特征 |
3.5 创编内容体系指标结果分布分析 |
3.5.1 初选创编重点要素特征 |
3.5.2 整体创编重点要素特征 |
3.5.3 个体创编重点要素特征 |
3.5.4 修整创编重点要素特征 |
本章小结 |
4.创编内容体系影响因素验证分析 |
4.1 创编内容体系影响因素分类 |
4.1.1 创编内容体系的序列层级 |
4.1.2 创编内容体系影响因素归类 |
4.2 单人滑项目创编的技术影响因素解析 |
4.2.1 技术影响因素梳理概述 |
4.2.2 跳跃技术与步法连接研究 |
4.2.3 交叉步时长与节目内容得分相关研究 |
4.3 单人滑项目创编的艺术影响因素解析 |
4.3.1 时间因素与音乐构成 |
4.3.2 空间因素与构图分割 |
4.3.3 表现运动因素与造型诠释 |
本章小结 |
5.成套动作创编非衡现象及补偿研究 |
5.1 成套动作创编的非衡现状分析 |
5.1.1 平昌冬奥会得分现状及启示 |
5.1.2 成套动作非衡的补偿手段归纳 |
5.2 平昌赛季补偿性创编个案实证研究 |
5.2.1 平昌冬奥赛季准备阶段创编内容 |
5.2.2 平昌冬奥赛季比赛阶段创编内容 |
5.3 成套动作创编的非衡结构补偿理论迁移 |
5.3.1 运动训练学的理论迁移过程 |
5.3.2 成套动作非衡影响因素跳跃-连接训练 |
5.4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本章小结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经历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10)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时代背景:北京冬奥,竞技冰雪迎来发展诉求 |
二、现实问题:冰坛形势,速度滑冰寻求建设支点 |
三、路径探索:项目评价,洞悉不足明确发展走向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 |
(一)军事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开端 |
(二)经济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发展 |
(三)管理、政治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深入 |
(四)教育、科技领域——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拓展 |
二、竞技体育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 |
(一)竞争力属性特征的评价 |
(二)体育强国的评价 |
(三)国家软实力的评价 |
(四)运动项目的评价 |
三、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研究 |
(一)宏观层面的发展策略视角 |
(二)微观层面的局部优化视角 |
四、现有文献启示 |
(一)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 |
(二)竞技体育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 |
(三)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理论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一)竞争力 |
(二)国家竞争力 |
(三)竞技速度滑冰国家竞争力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数理统计法 |
三、研究路线 |
四、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研究理论基础 |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二、战略环境分析理论 |
三、两大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与应用 |
(一)理论启示 |
(二)理论应用 |
第二章 国内外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分析 |
第一节 世界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表现 |
一、当代国际组织驱动的竞争力走向 |
(一)项目设置突显类型多样,全面比较各国速滑实力 |
(二)青年赛事带来视角延展,考量速滑未来后继潜力 |
二、当前世界赛场呈现的竞争力态势 |
(一)洲际:欧洲优势明显,美亚排位更迭 |
(二)国际:榜单三大梯队,优项各具特点 |
(三)我国:总体趋向进步,短距优势显现 |
三、世界速滑强国提升竞争力的特征 |
(一)“高效”的世界速滑霸主荷兰 |
(二)“全局”的传统速滑强国加拿大 |
(三)“精准”的新晋速滑强国韩国 |
第二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成因 |
一、项目规划,竞争力形成的先导 |
二、政策扶持,竞争力建设的方向 |
三、场馆、资金,竞争力保障的基石 |
(一)场馆发展 |
(二)资金投入 |
四、体制、科技,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
(一)体制建设 |
(二)科技服务 |
五、人才队伍,竞争力承载的主体 |
(一)运动员储备 |
(二)教练员支撑 |
六、国内外环境,竞争力助推的外援 |
(一)国内学校、产业繁荣 |
(二)国际话语权援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一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超循环路径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反应循环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催化循环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形成的超循环 |
二、当代知名国家竞争力评价模型启示 |
(一)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 |
(二)金碚的因果模型 |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层次模型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模型建立 |
(一)评价模型框架 |
(二)评价模型内容 |
第二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一)目的性 |
(二)全面性 |
(三)可比性 |
(四)可操作性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
(一)专家组成员确定 |
(二)评价体系指标初选 |
(三)评价体系指标修订 |
(四)评价体系指标赋权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体系建成的数理支撑 |
(一)基于积极系数的专家重视度知晓 |
(二)基于权威系数的调查结果确认与后续调查专家选择 |
(三)基于协调系数的专家意见趋同度了解 |
(四)基于评分均值、变异系数的指标筛选 |
(五)基于重测信度的调查结果稳定性验证 |
(六)基于层次赋权的指标重要度区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识别指标体系 |
一、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的选择 |
(一)识别体系评价指标初建 |
(二)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筛选 |
(三)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确定 |
二、识别体系评价指标的赋权 |
(一)一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二)二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三)各指标合成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诊断指标体系 |
一、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的选择 |
(一)诊断体系评价指标初建 |
(二)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筛选 |
(三)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确定 |
二、诊断体系评价指标的赋权 |
(一)一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二)二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三)三级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
(四)各指标合成权重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证 |
第一节 灰色关联分析下的评价指标体系验证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数据采集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实施 |
(一)灰色关联度分析序列的建立 |
(二)体系权重下的指标得分计算 |
(三)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结果判定 |
第二节 实证数据下的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解析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识别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实力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潜力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诊断 |
(一)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的核心竞争力 |
(二)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的基础竞争力 |
(三)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的环境竞争力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提升策略 |
一、体制建设力的提升策略 |
(一)推行项目专管的主流管理方式 |
(二)完善速滑赛事的各项服务功能 |
二、一线人才支撑力的提升策略 |
(一)优化一线教练员队伍结构 |
(二)精建高水平速滑教练员培训 |
(三)扎实复合型教练员团队建设 |
三、科技攻关力的提升策略 |
(一)打造多类型项目攻关科研团队 |
(二)提高速滑场馆设施科技含量 |
(三)落实项目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
四、后备人才储备力的提升策略 |
(一)重视跨界跨项人才选拔形式 |
(二)构建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
(三)建立青少年速滑赛事新体系 |
(四)完善基层教练员认证机制 |
(五)健全基层教练员培养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国际滑联对速度滑冰冰刀的相关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冬奥[J]. 孙晶岩. 当代, 2022(01)
- [2]2019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外优秀女子单人滑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对比分析[D]. 卢妍妍.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3]中俄花样滑冰双人滑抛跳技术的比较研究[D]. 张晔.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4]ISU Special Regulations & Technical Rules-Speed Skating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秦旭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500m短道速滑运动员起跑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梁雨琛.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6]2022冬奥会背景下我国花样滑冰冰上舞蹈项目发展的研究[D]. 张思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7]浙江省“轮转冰”速度滑冰队队伍建设的研究[D]. 程晓倩.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8]“轮转冰”训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以江苏省速滑队为例[D]. 刘江山.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9]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创编内容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研究[D]. 赵小瑜.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1)
- [10]我国竞技速度滑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陆乐.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