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时期的产业故障危机_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转型时期的产业故障危机_经济转型论文

经济转型期的产业断层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转型期论文,断层论文,危机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919 (2002)05-0090-04

经济转型主要是指技术转型、产业转型、增长方式转型、金融及经济体制转型的合成变动,其中主要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产业升级过程。这种转型是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因而是一种阶段性质的变化或飞跃。

从经典文献来看,世界工业化升级的进程经历了四个主要过程。第一阶段为初级工业化阶段,主要为轻纺、冶金、化工等为主导的传统工业对传统农业的替代;第二阶段为中级工业化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为新兴电子机械、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对传统工业的替代;第三阶段为高级工业化阶段,主要为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一般精细加工业的替代,以金融、电信、工商、法律咨询业为代表的服务业长足发展;第四阶段为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后工业化阶段,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主要动力。这四个阶段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逐次递升的进程,经济成长必须逐次通过这四个阶段才能走向现代化。所谓经济成长的“产业断层危机”就是指经济成长从一个阶段转入下一阶段的经济转型期所发生的产业结构错落和经济动荡。

一、产业断层危机的特征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处于从一个工业化阶段上升为上一级阶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产业升级的衔接问题。根据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新兴产业替代传统产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如果经济运行处于一种完全自发的状态下的时候,产业衔接是一种缓慢而稳定的接续过程,一般不至于发生大规模的产业动荡。然而,这种自然过程过于漫长,人们通常在经济成长中都会将自己的主观发展意愿注入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或者提前发动产业革命,或者强制引进一种新的产业,而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开放型经济还受引进境外的产业的影响。这些因素,必定会影响产业升级的衔接方式,使产业衔接出现错落不齐的现象,产业断层就不可避免。产业断层危机作为产业转型期的经济错位,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产业断层的深层机理来自于技术升级的错落。产业断层导致的产业错落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这种“产业断层危机”不同于一般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它不是指一般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由于在进入新的经济成长阶段之前,新旧产业之间、新旧技术之间、新旧增长方式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出现的磨擦和断层,并且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断层,主要表现为在经济转型中,结构剧烈失衡,增长速度放慢,市场秩序混乱,社会经济动荡。产业断层,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显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发端于产业结构升级转换中的不协调。一些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市场出现饱和,导致这些产业的增长迟缓,进而出现产业的夕阳现象。同时,由于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出现中空现象,具有高速成长意义的新兴产业没有在产值贡献上、利润增长上做出相应的反映,新兴产业的成长没有弥补夕阳产业的产值落差,从而带来相当一段时期的经济增长滑坡。

其二,结构磨擦剧烈,表现为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并存。既然是产业结构转型出现的经济成长落差,结构性矛盾就成为此时的主要矛盾。一般情况下,夕阳产业的市场过剩显著,有时也伴以品种型、技术型过剩为特点。这就是说,夕阳产业的产品并不是一概表现为所有产品的过剩,而仅仅是技术档次低、花色品种陈旧的产品出现过剩。这种过剩足以使传统产业步履维艰,似有整个产业垮掉的趋向。实际上,传统产业中也存在某些产品、某些项目通过技术创新而出现生机,其中有的传统产业经过升级转入新兴产业,有的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更新改变了被动局面,得以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继续成长。至于新兴产业在诞生之初,规模化和产业化不足,难以支撑整个经济增长,出现增长落差在所难免。

其三,经济增长率明显下滑但不一定表现为负增长。经济增长是综合性的,不同产业的相互作用,形成各自产业的增长率。但是,不同产业毕竟存在自己的成长规律,有些产业经济增长具有阶段性,有的产业经济增长受资源瓶颈和技术瓶颈制约较为严重,这些产业的衰落,不仅使自己的产业经济增长出现下滑,也会通过产业链条牵动整个经济出现增长率下滑的局面。这就是所谓“产业链陷阱”。

其四,产业断层危机持续时间较长。由于产业断层的弥补需要较长时间,故而产业断层危机持续时间较长。尤格拉周期的下降阶段多的一般持续20几个月,少的持续数月,即转入萧条阶段。而产业断层导致的断层危机,由于矛盾积累深,结构错位严重,供给调整需要时间长,故而,经济增长的下降就会出现持续不断的现象,有时可长达数年。为此,这种断层危机对国民经济的打击将是巨大的。日本经济自1989年下半年发生泡沫危机以来,直到1995年才出现经济平衡,前后经历了6 年之久。东南亚金融危机自1997年5月到1999年7月,时间持续24个月以上。

其五,伴随较大规模、较长时期的结构性失业和技术性失业。尤格拉周期的失业通常都是有效需求不足型的失业,这种失业通常要通过刺激总需求来缓解。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主要就是需求管理的理论。由产业断层导致的断层危机,其失业的类型大多表现为技术进步型的失业或结构性失业。产业升级必然伴随技术进步,伴随结构性调整,相当一些传统产业通过市场调整而被迫收缩,由此引起大批剩余人员进入失业状态。这些结构性失业大军,由于技术性障碍,一时难以转岗,被迫进入失业状态,只有通过较长时期的技术培训和吸纳,才能缓解。

断层危机的发生或多或少都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冲击,就冲击力测定来说,可以有如下四条定律:(1)发展阶段越低, 发生断层危机的冲击力就越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阶段低,新兴产业诞生和接续能力不足,当传统产业衰落时,新兴产业接续不上,经济衰退的深度就会加强。(2)发展速度越慢,发生断层的冲击力就越大。 经济发展速度是衡量一国经济动力大小的标志。经济发展速度慢,市场反应不快,居民承受能力不足。产业转型的落差将严重影响国民经济。(3 )技术创新能力越薄弱,发生断层危机的冲击力就越大。一国经济成长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产业升级的替代,主要依靠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又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将使产业替代能力发生空虚,经济成长将发生断裂。(4)对外依存度越低、越封闭,发生断层危机的冲击力度就越大。一国对外开放水平直接关系到一国的资源获取和技术引进的力度。如果国民经济过于封闭,势必面临资源获取的瓶颈和技术升级的瓶颈,在进行产业升级中将不可避免地要陷入重大困境。

二、中国经济转型期可能遇到的断层危机

从历史上看,各国工业化在几个产业转型期都会发生经济成长断层危机。根据工业化的进程,可以将断层危机分为初级断层、中级断层和高级断层。初级断层,是从工业化前期进入工业化转型期的断层,中级断层是指从传统工业化进入高级工业化期间的断层,至于高级断层是指从工业化进入信息产业化期间出现的成长断层。

根据断层危机的引发机制我们可以将断层危机分为几种类型:(1)康氏周期拐点型,如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2 )尤格拉周期导致型;(3)泡沫经济导致型,如日本经济20世纪90年代大滑坡;(4)货币危机导致型,如东南亚1997年危机。此外还有资源瓶颈导致型和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型断层危机等等。

目前,中国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成长可能将面临“产业升级型”的断层。未来的5年内, 中国经济将面临着支柱产业的大规模全面替代或质的变化。届时,我国新技术、新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替代将出现一个较大的浪潮,势必由于我国经济内在的矛盾,引发国民经济的大幅动荡。

其一,资源瓶颈的制约。总体来看,我国部分基础原料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但是部分战略性资源仍然构成我们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已成为我国“十五”计划乃至今后长期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缺水的威胁,在旱季部分城市甚至连生活用水都困难,这将严重限制这些城市的产业发展。近年来能源生产和消费一度出现双双下降的局面。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能源需求量锐减;另一方面,能源行业结构调整,造成相当数量的中小煤矿关闭或停产,能源供应出现了“买方市场”,使得中国能源发展的矛盾逐渐由总量平衡为主,转变为结构调整为主。然而,就石油资源来说,我国的石油储量和持续生产能力很难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些缺口只能依靠进口石油来弥补。据国家计委透露,2000年我国进口石油7,000多万吨,花费近200亿美元。据预测, 中国未来石油进口依存度由1995年的6.6%上升为2000年的25%,到2010年将上升为30%。按此计算,2000年国内石油消费为28,000万吨,按石油消费年递增5.5%计算,到2010年,我国国内石油消费将达到47,826.8万吨,届时进口石油将达到14,348万吨。我国能源消耗系数高,节能难度大。为此,依靠进口石油维持经济增长,将面临重大的进口风险。

其二,产业结构的回补。中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转换与其他东亚国家相似,也具有“跨越性”的特点,产值结构相对于人均产值更为前移,或者说相对于产值结构的转型,就业结构转型明显滞后。面对未来几年的劳动力就业压力,几年后必将面临一个产业结构回流回补的要求,即在产业高度化进程中重筑劳动密集型产业。据统计,目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很大,占全国劳动力就业总数的50%左右,而农业创造的产值仅占18%(1998年),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从整体上降低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不仅如此,由于现阶段我们可以吸收更为成熟的传统工业技术和新兴工业技术,相对于其他东亚国家,我国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经济转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经济的速度将会更快。韩国、新加坡等国转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经济花了15年,我们也许只要7年~8年就可以完成转换。快速转型自然是好事,但在就业结构相对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教育落后的条件下快速转换,势必导致人均生产率难以提高,劳动力质量无法改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将长期并存,新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磨擦和矛盾将成为5年内的难解之结,将来就不能不面对阶段性升级的停顿和回补。

其三,出口结构的压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很大,中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已经很高,出口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40%以上。但是,中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技术以引进适用技术为主,在产业技术转移中属于被动接受的下游,出口结构中仍然以传统工业品为主。这种产业构成水平,在今后的国际市场剧烈竞争中,势必将面临更大的产业调整的压力。东亚国家和地区,经过20世纪末的金融危机,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出口产品中精细加工产品比重上升;泰国、孟加拉等后起国家的传统工业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势头上升,使得今后我国出口空间受到挤压。而我国工业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即精细加工、高级制品生产能力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导致出口产品竞争能力不高,换汇能力低。据调查,我国目前的工业产品中,性能和质量能达到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的比重不到10%,约有80%属于50年代~60年代的水平。此种技术结构难以快速实现出口结构的更新换代,继续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传统工业品维持出口规模也难以为继。未来可能遇到的出口需求约束,势必将导致经济增长的迟滞。

其四,技术创新瓶颈。技术创新是支撑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依靠高投入支撑国民经济增长,因而劳动生产率较低。中国目前的劳动生产率是英国的1/30、美国的1/36、日本的1/40、德国的1/45。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发展滞后,限制了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世界上一般把“同年龄阶段可上大学的人数约占总人口的15%”作为普及或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标志线。美国、前苏联及西欧国家分别在1950年、1960年、1970年就达到了这一标志线。亚洲、拉丁美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早的在1980年,晚的也在1990年就达到了这一标志线。而目前我国才达到7%。这必然导致新兴产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供给不足。另据国家老龄委调查,目前全国100多万高级职称人才中45岁以下的仅占6.3%,35岁以下的仅占1.1%。未来几年,我国这两部分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都将降低到近20年来的最低点。这将使我国今后教育、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下降,出现转换的智力成果相对减少。

其五,产业虚高度化和产业空洞化趋向。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服务业的大发展。未来中国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将由今天的30%上升到50%以上。未来10年中,伴随传统工业化向高级工业化升级转换,传统工业的逐步淘汰、萎缩,新兴产业尚不足以吸收从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资本,加上大量民间资金急于寻求有利的投资项目,必然会导致餐饮、商贸业等传统服务业的长足发展,也将带来房地产业和证券投资业的蓬勃发展。当这些服务业发展超出了实业投资正常需求之外的时候,必然导致无形交易的过度发展,产业空洞化必将随之出现。这些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率达9%以上,但工商业企业却很困难,GDP 增长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金融、服务、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支撑。第三产业的替代会引起一部分过剩资本游离实业之外,刺激房地产业、证券市场畸形发展,调控不当,风险会加大。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汇率联系制度、利率联系制度导致国际资本空前流动,国际游资、热钱对我国的冲击也会加大,也会引发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和国民经济泡沫化。2005年股市市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将由目前的10%上升到15%。

其六,经济周期的节律。到2005年前后我国将面临建国后的第10个经济周期的低谷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第5 次经济周期低谷。 从1949 年到1978年,我国先后经历过1956年、1959年、1967年、1972年、1978年五次经济波动,平均6年左右一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增长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是其间也出现过4次低谷年景,分别为1981年、1986年、1991年、1999年,平均5.5年左右一次。按照1999年为第9次周期低谷计算,下一次即第10次经济周期低谷点大体在2005年前后。如果第10次经济周期低谷届时来临,可能会与大规模产业升级的矛盾相遇,可能会形成较大的周期性衰退。当然,鉴于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起飞时期,届时的经济衰退,不可能是古典式的循环,可能与1999年的经济低谷相似,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和结构失衡。

综上所述,产业升级中的产业断层危机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它与结构失衡、产业错落、经济周期相结合,可能成为一种中长期经济成长的中断过程,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从现在起,就应当注重产业升级中的衔接,化解经济成长的瓶颈,减缓可能出现的断层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尽可能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向前发展。

标签:;  ;  ;  ;  ;  ;  ;  

经济转型时期的产业故障危机_经济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