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冯秀英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冯秀英

(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康复病区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病,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节奏,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以此来改善当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给与不同的护理康复治疗,观察效果。结果:经过了两个疗程约四个月的治疗以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缓解、病人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明显。康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程度、患者满意程度上都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结论:康复护理模式对于腰椎突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4-0210-02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病,是腰椎发生变形导致的患者行动受影响的疾病,治疗起来较为困难,很难治愈,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节奏,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应用。

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所用的所有资料均来自医院的临床治疗记录,记录来自2016年5月—10月之间的6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手术资料,其中3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普通病患护理模式下治疗的情况,作为实验组;其余3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来自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治疗群体,作为对照组。两个组情况基本相似,无明显差异。

2.护理方法

普通护理和康复护理有着不同的护理方法,具体来说,康复护理相对普通护理需要护理人员花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医院也会有更大的成本支出。病人在医院治疗期间医生和护士对病人实施各类教育,给予病患的家人也给予日常的健康教育从而能够让病患在家中依靠家人和朋友的叮嘱和劝阻来养成好的健康习惯和病症康复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普通护理模式

普通护理模式就是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病人住院期间,给予病人及时的用药提醒、测量体温、血压、病人有需求按压呼唤铃,然后护士在一定时间内来到病房给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1]。普通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因人而异,有的病人多次住院或长期住院,对于医院的环境和工作模式较为清楚,往往对于护理的需求不是特别高,而初次住院或很少到医院看病的患者往往对于医院的工作模式、护理满足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往往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关照,如果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或病人的护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往往很难得到病患的理解,病患的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也较为低落。

2.2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相对普通护理模式更为周到细致。

首先是对入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对入院肝胆病患者进行科学的评估。医生和护士对新入院的肝胆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应该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其肚子疼痛发作情况、临床症状、各种检查结果做出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合理判断。另外,了解其对腰椎间盘突出这一疾病的日常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有无认识误区,是否用过肝胆病缓解药物,以及使用的方法、时间、剂量等是否正确。

其次,给入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增强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认识。对于住院患者,在住院区域播放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护理、生活注意事项、基本用药指南等视频宣传教育片。对于门诊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基本的康复介绍,让患者清楚日常简单的护理措施。三是对病患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给予积极的指导。任何疾病的发生和个人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正所谓中医所讲的正确的食物使用可以治病是一样的道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往往腰部不敢使劲用力,所以让他们掌握用力的技巧,和一些情况下的避免措施。最后,康复护理的关键在于医护人员和病患之间的心理沟通和疏导。医护人员在进行查房、发放药品、测量体温等工作时应该穿着得体、自己的一举一动应该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坚决不能出现马虎大意、心不在焉、对病人的询问不耐烦,这样易导致病人对医生和医生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病人康复和与医生密切配合的最大障碍。因此,医护人员在自己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和语言心理沟通方面必须用心、用技巧做到尽可能的最好。

3.实验结果

3.1 效果评定标准

为了研究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服务下的治疗效果,本文的研究就要准确的确定护理效果在病人身体康复的标准,这里参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腰椎突出的临床疗效的评定标准。这里分为四个层级,治愈、效果显著、治疗有效、治疗无效。其次需要确定护理效果在病人满意度上的标准。这里根据病人的实际反馈,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

3.2 实验结果

在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对两组患者给与了不同的护理康复治疗,经过了两个疗程约四个月的治疗以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缓解、病人分满意度等方面差异明显[2]。康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在腰椎间盘突出康复程度、患者满意程度上都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70%以上康复护理模式下的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得到治愈,20%的治疗效果为效果显著,其余为治疗有效。给予普通日常护理的实验组,该组50%以上的患者为治愈,15%的为效果显著,30%为治疗有效,剩下5%的患者反映治疗无效。

在两个疗程约四个月的的康复护理模式治疗后,对照组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也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下的患者,非常满意的占比60%,满意的占39%,一般的占1%。采用普通护理模式下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占比40%,满意的占40%,一般的占8%,不满意的占12%。

以上两组指标的对比证明康复护理模式对于腰椎突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在各大医院和临床治疗护理上广泛应用。

4.结论

腰椎突出属于慢性病,对于病人的生活影响较为严重,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消除认识误区,加强基本的康复锻炼和自我护理,从而促进了病人的康复进程。虽然康复护理相对普通护理需要护理人员花更多的时间,医院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和成本支出,但是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进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我国医疗行业为此付出努力,争取尽快改变护理模式,多采用康复护理模式,国家应该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和引导,让康复护理模式在各大医院和临床治疗护理上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艳平.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研究[J].保健文汇,2017,6(3):56-56.

[2]张柳.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218-219.

论文作者:冯秀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冯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