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周边县域城乡统筹问题与规划发展对策初探论文_笪鹏益

笪鹏益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本文以肥东县为例,分析目前大城市周边县城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并从区域融合、乡村建设、基础设施覆盖、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规划;县域规划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是进一步突破既往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法集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突破口。城乡规划在实践新型城镇化,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龙头作用,其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县域典型特征与问题

肥东县是安徽省会合肥市辖县,随着合肥市区域辐射影响力的增强,城市功能不断向周边延伸,肥东县越来越多地承担合肥市的工业、商贸物流、旅游等职能,同时也面临着农村现代化、生态建设、基本农田与环境保护的压力。以肥东县为典型的我国中部地区大城市周边县,是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地区。肥东县城乡特征与统筹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异地城镇化突出,发展不均衡显化

肥东县基于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较基于总人口的城镇化率少10个百分点,异地城镇化突出。本地城镇化的人口主要向县域中部集中,而远离合肥市区的北部乡镇在发展农业方面已经逐步由小农向规模农业进化,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南部临巢湖的长临河镇生态人文条件优越,确定了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

2、乡村用地布局较为松散,用地粗放

肥东县域范围内有三百多个行政村(居、社区),每个行政村又有若干个自然村,每个村的居住点呈多点分布,村庄布局分散,不仅影响了农村的景观,而且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建设的规模性。另外由于建新不拆旧,一户多占地,并有房屋空置现象存在,现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过合理范围。

3、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较滞后

乡村地区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还与城镇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也较为滞后,县域范围内,联系县域各个乡镇的省道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县域道路网密度偏低,部分县道的实际建设等级偏低,运营状况不佳。

4、城镇特色职能尚待挖掘,乡镇工业层次较低

店埠镇与撮镇镇职能较为综合,长临河镇的旅游职能突出,其他乡镇主要为各自镇域的行政中心,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工业或旅游职能,但特色挖掘均不足。多数乡镇工业聚集区的聚集效应低,产业层次低,部分工业聚集区位于水源地周边,容易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城乡统筹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肥东县域发展主要机遇源自所在区域的发展,首先是合肥市在国家战略地位的提升,其次是城市的圈层发展,带来产业功能的不断向县、乡地区转移,最为重要的是交通条件的优化使得城与乡、乡与乡之间的距离缩短,而肥东县拥有的山水田园生态资源与城市居民的郊野旅游需求相吻合。主要挑战之一是建设用地指标方面的约束,二是周边可利用平台方面的约束,三是发展转型方面的约束。

三、发展对策建议

城乡统筹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农村,但是其实施办法和路径不止于农村,而是要彻底扬弃传统城市化下二元结构刚性,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工业与农业之间建立其良性循环。从城乡规划角度可考虑在以下方面重点加强。

1、等高对接市区,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

一体化高速公路网。除了与市域的综合交通规划相对接,还要争取在境内增设高速公路出入口,重点提升远离合肥市区的县域北部乡镇对外交通能力。

一体化轨道交通网。在肥东县境内优化合肥市轨道线网的延长线及站点周边用地布局,充分发挥县城吸引人口聚集优势,使县城成为解决大城市“不完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一体化城市道路网。建设市县相通的主要交通干道立体化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半小时交通联系;拓宽省道,实现与周边其他市县一小时交通联系;提高县乡道沿线的经济活力;优化与巢湖景区道路的联系,带动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新增长点。

一体化区域建设。北部地区与长丰县一体化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中部地区与新站区、瑶海区一体化发展服务业、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南部地区与滨湖新区、巢湖市一体化共建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2、优化城乡国土空间,提高乡村建设标准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和农田整理为突破口,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管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乡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乡村。

肥东县现状适宜转型的乡镇工业聚集区建议

以中心村为乡村基本服务单元,带动自然村成立农村社区,进行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文教、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与适当控制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并重;乡村建设应进行分类指导、示范带动、特色发展;保持和发扬农村建设的传统特色、风貌景观,尽量结合原有乡村道路适度拓宽。乡村环境合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风光,结合民俗民风,体现乡土气息,以村口、道路两侧、宅院周边、滨水地区以及不宜建设地段为绿化重点,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产业发展上,保障传统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家乐等农业生态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把农业、务工、旅游以及服务业等作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

3、推动工业集聚,适度减少乡镇工业聚集区

工业发展应明确以肥东经开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等为主平台,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由于部分乡镇工业聚集区存在了产业特色不明、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聚集效应难形成、生态环境约束等现实问题,需要进行重新梳理并逐步转型。

对于环境敏感度高、土地利用规划不支持、现状发展不佳、区位不突出的乡镇,应逐步转型以都市型农业为方向,农产品种植业向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多元化方向转变,形成“纵向一体,多元共生”的新型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建设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种植和农业产业化三大板块,结合地理位置和交通区位,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区。

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旅游、美好乡村游、地方文化民俗游等新型旅游形式,以“包公桑梓地、魅力新肥东”作为旅游主题,加强“一公、两馆、两湖、三山”(包公、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褚老圩新四军东进抗日纪念馆、巢湖、岱山湖、四顶山、浮槎山、龙泉山)等景区建设,丰富旅游产品,打好文化、生态、休闲、养生、乡村和红色六张牌。

四、结语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具,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方面工作的协同必不可少,地方政府应该以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来统一思想,定期进行规划评估,以实现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这一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

论文作者:笪鹏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大城市周边县域城乡统筹问题与规划发展对策初探论文_笪鹏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