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论文_何龑,楼金剑

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论文_何龑,楼金剑

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现如今混凝土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为现代工程建设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混凝土技术应用不当常会出现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笔者现对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查;预防;处理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用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影响并决定着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在现代建筑施工中,我们一再强调要做好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全面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为建设出优质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1、外加剂使用不当

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外加剂使用不当或错误添加,混凝土工程质量就会受到影响。结合以往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情况来分析,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混凝土外加剂添加不当,那么所导致的后续施工直接影响主要有: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局部或大部分混凝土结构会出现长时间不凝结硬化问题;混凝土凝结之后,在已经凝结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会出现鼓包。

针对上述问题,在实际施工时可从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加以补救:

(1)保证外加剂和水泥之间的适应性。具体做法是,当外加剂经质量检验合格并进入到现场后,要先对其进行试配,以便提前掌握好外加剂的特性。外加剂的特性包括与水泥结合后坍落度的耗时损失、减水率、凝结时间等。

(2)控制好外加剂的投料。混凝土施工中,毎投料一次外加剂都必须做好相应的料量记录,按照配合比对外加剂投料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另外,如果采用计量仪器来计量外加剂投料量,在仪器使用前必须保证仪器灵敏度、精确度合格。

(3)重新浇筑。如果某些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长时间内都保持松散状态,无法实现凝结,最直接的方法是拆除这部分混凝土,并重新浇筑。

2、混凝土强度不足

混凝土工程因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发质量事故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施工中所采用的混凝土材料本身强度没有达到工程设计要求;二是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查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就两者出现的频率次数来看,后者所占的比重往往更大。

想要解决因为混凝土强度不足而引起的质量事故,最合适的做法是:

(1)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结构强度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鉴于水泥材料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水泥选材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水泥的质量,尽最选择与大型的、合规的水泥供应厂商合作。

(2)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中要注意水泥用量,混凝土拌和时必须保证水泥用量充足,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减少必要的水泥用量,也不能使用标号不足的水泥。

(3)建立混凝土搅拌责任制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建立责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施工人员的拌制行为,让施工人员在拌制混凝土时能根据拌制要求来合理拌制,切实保证混凝土的拌制时间和拌制质量。

3、混凝土裂缝引起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裂缝是大多数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都会出现的一种质量病害。按照裂缝原因来分类,混凝土工程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类:

荷载作用而造成的裂缝——荷载裂缝;

变形引起的裂缝——变形裂缝;

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其他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裂缝预防措施

(1)提高搅拌与浇筑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要做好计量控制,规范原料加入顺序,控制好搅拌时间。要对原料配置定期检查,防止可能出现的离析问题。浇筑施工必须结合现场情况合理选择浇注工艺、浇注方式,注意振捣器质量,确保水电供应到位,为施工开展提供良好基础性支持。浇筑施工中,要加强环境温度监控,酌情采用二次振捣处理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要清除大面积板上的浮浆,针对性进行二次抹面,减少收缩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在凝结期,混凝土会出现胀大变形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施工中要做好施工缝预留工作,注意浇筑工序上的优化,确保搭接混凝土有足够质量。在浇注成型期,可能会由于振捣质量差导致出现表面蜂窝麻面、气孔、裂缝或孔洞,要树立质量意识,确保振捣质量。

(2)加强养护

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养护措施至关重要,不仅可大大降低质量通病产生概率,还可适当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在混凝土水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使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要保证外部环境温度相对混凝土内部不存在较大差异,以杜绝产生温度裂缝。大面积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可使用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并以内外温差为依据进行及时调整。另外,养护时间是否充足也决定着养护效果,务必认真对待,给与充足时间,使混凝土强度稳步增长。

3.2裂缝处理措施

(1)表面处理法

通常会采用涂覆法,这一方法增加了整体面层,通过在面层压抹适量环氧胶泥材料,使胶泥粘在玻璃网格上,达到表面缝合的效果。很多裂缝都是表面裂缝,压抹环氧胶泥,封闭表面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压抹环形胶泥厚度0.3mm~2.5mm,厚度越大越能够适应裂缝变化。选择修补材料要考虑实际情况,室内、室外、温度等均有影响,待修补裂缝情况也要掌握,刚性涂料如环氧沥青、聚氨酯等涂料通常用于有耐磨要求的地面裂缝,弹性涂料用于不稳定裂缝修补工作。如果混凝土表面裂缝多且密集,可加一层水泥砂浆处理。

(2)灌浆法

低压注浆是常见修补方法。采用这一方法要先清理裂缝碎渣,查看裂缝发育情况,根据裂缝情况配注浆液,再将注浆压入混凝土裂缝中,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注浆,之后清理表面。混凝土裂缝不多的情况下多用此方法,如果有较多的宽度为0.2mm~0.3mm的裂缝,要先以医用白胶布贴裂缝上,之后以沾注浆刷子刷涂使裂缝合并,粘合差不多后揭胶布再次处理。在裂缝表层的浆干后,裂缝边可能存在小裂纹,因此要反复操作。通常注浆在上述工作完成后的第2天进行,如果遭遇高温天气,隔半天就可以进行注浆操作。注浆时,将注浆液加入缝补器,对准注浆嘴灌浆。可以通过观察周围裂缝有无浆液渗出判断是否注满。为保证注浆效果,通常需要反复操作,半小时补浆。

(3)结构补强法

此法有很多应用形式:加大截面法施工不难,对于楼板、墙壁等混凝土有很好的加固作用,不过施工时间较长,加固位置会变厚;置换法和加大截面效果类似,通常用于结构强度下降的部位或者有了严重问题的承重构件加固;湿式外包钢加固施工耗时短、工艺简单,但耗费钢材量大,通常用于要维持表面尺寸,又要提高承载能力的环境下;粘贴钢板加固用于受弯、受拉构件加固,施工时间短,加固后建筑物净空不减少,但加固程度很依赖胶粘工艺与操作经验;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相较于粘贴钢板法增加了抗腐蚀、抗潮能力,不增加结构自重,但要做防火处理。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质量会对建筑整体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必须重视质量检查,总结技术经验,做好混凝土质量问题预防与处理工作,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泽田. 浅析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J]. 科技资讯,2015,13(06):126.

[2]程璐. 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J]. 科技与企业,2012(01):44.

[3]李有亮. 浅析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J]. 建设科技,2015(23):84-85.

[4]赵红玉.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的质检及处理措施[J]. 山西建筑,2014,40(28):239-240.

论文作者:何龑,楼金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工程中质量检查及处理措施论文_何龑,楼金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