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的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也是与人们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方面,因此要重视这个问题,积极进行治理。
关键词:城市道路;问题;施工处理
1引言
城市道路是市政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整个城市的运输命脉,对城市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城市道路却总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运输交通,严重时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对道路问题的防治非常重要。对于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来共同合作,及时治理,确保城市道路畅通。现在我们对城市道路问题的防治还不够完善,要继续完善措施,使城市更加美好。
2城市道路的常见通病危害性以及原因
2.1裂缝
城市道路路面,经常会出现裂缝,有横向裂缝以及纵向裂缝等,不同形状的裂缝的产生原因也不一样,它们共有的一个原因就是在施工时结合不好,接缝不够紧密。横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选材的问题,可能是选用的沥青没有达到适合本地条件的质量标准,以至于沥青会在温度的变化影响下收缩以致出现裂缝,当然这与沥青本身的缺点也有关系,另一个原因就是地基不均匀沉陷。
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有两点,道路下的沟槽的回填土发生沉陷产生裂缝,还有就是新旧路段的交界处的沉降不一样致使产生裂缝。而网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基层的破坏、沥青混合料本身的抗裂性较差。
2.2车辙印等其他问题
在城市道路中,我们也会发现车辙印和隆起问题,这样的问题主要会在路口、公交站台等停刹车较多的路段发生,原因可能是沥青的质量不够好,热稳定性差,还有就是道路施工时基层碾压遍数不够,或者是压实机械选用不合适,造成压实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也有可能是道路层含水量较多。
2.3路基、回填土下沉
路基的稳定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强度,由于城市道路低下管线的影响,沟槽回填的密实度很难保证,假如沟槽回填、路堤建筑都不能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那么路基的稳定度就会很低,下陷就在所难免。
回填土达标需要倾斜碾压、填土、超厚回填都达到标准的密实度,否则路面下沉就在所难免。坡度越大,碾轮就越难发挥功效,压实功损失就会越大;填土时如果土中带有泥块、石块等就会时填土难以压紧,降低密实度。
2.4管道渗水
铺设管道的基础不平整会导致管道各部分沉陷度不同,有的部位沉陷得多,有的部位沉陷得少,而沉陷较严重的地方就会产生大量积水,引起管道断裂或接受处破裂;管道铺设的施工质量差,一旦有外力施加,就会在开口处出现破裂;管道材质的优劣也是重要因素,劣质管道会因有裂缝导致渗水;检查井井壁与管道的结合处受施工质量应先也会发生渗漏。上述原因都会引起管道渗水的发生,通不过闭水试验。
2.5雨水井、检查井下陷
雨水井和检查井大多设在行车道上,受道路情况和井背宽度的影响,夯实难度很大,加上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质量问题就不可避免。雨水井和检查井与路面的接缝位置很容易出现陷落,严重影响交通运行。
2.6盲道口易脱落
盲道是城市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体现了对残障人士的人文关怀,盲道口与人行横道的连接处是一个小下坡,因而在铺设时需要对铺设的砖板进行切割,如果安装不结石,就会很快出现脱落。如果砖块质量差,经过磕碰产生棱角,会给盲人同行带来安全隐患。
3常见通病的防治措施
3.1对于裂缝的处理
在进行摊铺作业时,工序要安排紧密衔接,尽量使每一个路段的沥青混合料的冷热差别不大,对于冷热接缝都要做好,不要留下缝隙,最好采用热接缝。对于新旧路面接茬部位的切割也一定要整齐,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错台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对道路进行压实时,要在各个方向进行压实,横向和纵向都要注意,对接缝部位要特别注意,要确保压实过后的接缝紧密。沟槽的回填土也一定要做好压实工作,如果压实有困难,可以采用其他材料进行填充,确保密实度。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各基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路基尤其要注意达到规范或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2车辙印等问题
这和沥青本身的问题也有关系,和裂缝的处理方法一样,压实工作以及选材的问题都是要注意的,另外不同的是在重型汽车经常行走的道路施工时,要采用特殊沥青混合料,提高道路的抗车辙能力。
在进行车辙印治理时,要先确定修补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要先把隆起的部位铣刨掉,将基层清理干净,喷洒粘层油,再重新铺上沥青混凝土。如果是基层的问题的话,则应该破除基层后对基层进行重新铺筑[5],修补是也要注意与原来的路面的衔接。
3.3确保路基和回填土的压实度
施工方必须对路基和回填土的铺设厚度有所了解,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采用水平分层压实法进行填筑,在新旧填土的交接处,严控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防压实不足。机械难压实的地方采用小型机械完成压实。夯土时不可漏夯或夯实不足。冬季施工所用土必须是未受冻的图,防止压实不均引发路面下沉。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别进行夯实试验,不能仅以一种来作为标杆。总之,在压实时应根据填土的湿度、类型、使用设备、施工场地等条件来确定分层厚度、压实设备类型和碾压次数,同时要注意留出路堤的宽度。
3.4严控材料比和投入使用时间
施工中用到的混凝土调制,要严格按照水灰比进行配置,否则会影响表面强度。掌握收抹压光的时间,不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干水泥;不得漏刷脱模剂;混凝土要进行分层振捣,直至振出所有气泡为止;浇灌混凝土时搅拌均匀至出现合适的坍落度。路面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达到强度标准后才能同车,防止路面开裂。这些步骤的有效实行才能避免混凝土路面起砂、开裂、麻面、蜂窝的出现。
3.5选用优质材料,确保管道强度
管道施工要保证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度,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地质条件差就需进行换土改良,加大基底的承载力。如果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也需要做好坑底的排水工作,可在坑底留出20cm的厚土层,在后续施工中进行封闭。被水浸泡的土壤需要挖出,用碎石或砂粒取而代之,提高密实度。
用以铺设的管材选择也十分重要,必须选用有合格证的材料,外观要求光滑无麻面,接口材料也需质量有保障,按照科学配比进行组装。有地下水的情况下要及时抹面和勾缝。如果管道要与检查井连接,则需在管道外涂抹水泥原浆,放置好管道后再做内外抹面,防止渗漏。
3.6做好井的基层处理,配套安装
要防止井体下沉就要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处理,做好垫层。防止井体变形则要提前确定井口的中心和高度。要确保检查井的平面位置准确,就应使用配套完好的检查井井盖和底座,底座座浆要饱满,这些都是防止雨水井和检查井下陷的有效措施。
3.7加强盲道紧实度,选用高质量砖体
盲道在施工时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就是下坡部位,由于压实不牢产生脱落,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施工交底,尤其是与人行道交接的下坡处的施工,严格把控干湿度、砂浆的饱满度,砂浆标号在必要时可以要求提高等级。
4结语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受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交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没有严格按规范进行材料选择与现场施工组织不当是产生质量通病的主要原因。因此精心设计与全力组织施工,严格检查各质量关键点,可以消除或延缓危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昌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防治科技资讯2009.
[2]汤际银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中国城市经济 2010.
[3]姚雷 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论文作者:何枢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裂缝论文; 压实论文; 管道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