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一中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磨课就是综合各种方式、多次打磨一堂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教师在自己平时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集备课组成员群体的智慧,在课前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磨课是打造精品课、优质课的法宝,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必要、最有效的途径。一课多磨、好课多磨,怎么磨?磨什么?磨出啥?这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与研究。独磨、互磨、研磨层层递进,精益求精,让教师在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总结教学共有的规律,寻找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感悟教育教学的真谛。
【关键词】独磨;互磨;反思;研磨;学生
曾经看到过的这样一句话:“前人留下的工艺中,很多离不开磨的过程。面粉是磨的,豆腐是磨的,咖啡是磨的,墨汁是磨的,人们在磨的过程中去除杂质,提炼精华。然而,现在的面粉、咖啡、豆腐、墨汁都变成速成的了,缺少了磨的工序,自然也就失去了品味、享受和审美。” 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学技能与教学创新是速成不得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功夫在课外,上好课、上精品课是每位优秀教师的理想和追求,磨课则是打造精品课、优质课的法宝,也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最必要、最有效的途径。
磨课就是综合各种方式、多次打磨一堂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这是教师在自己平时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集中备课组组员智慧、课前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成精(品),好课是磨出来的。然而,现阶段,磨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很多中学,美术教师的人数较少,在经验交流与专业引领方面十分局限,只能闭门造车、孤军奋战,绞尽脑汁却无法实现新的突破;有的公开课、观摩课过度迷信权威,克隆名师样板课,千篇一律或大杂烩,表面热闹,实则束缚思维,失去个性,学生听过就忘,甚至不知道到底学了什么东西;还有一些教师急功近利,不赛不磨、要么一言堂、假磨,使磨课流于形式。好课多磨,怎么磨?磨什么?磨出啥?这需要我们深入地思考与研究,只有对磨课更理性地审视,才能使美术课堂真正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独磨——独立思考,自我诊疗
“独磨”是磨课的首要环节,是磨好课的前提基础,也是教师自我诊疗的重要过程。教师只有经个人独立思考、有效实践与深刻反思,才能不断地收获与成长。这一阶段,我采用“一想二学三创四演”的方式进行自我磨课,自我诊疗。所谓“一想”,就是磨思考力,根据课题,琢磨教材,透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对象,独立思考,初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独立备课,不受他人影响或左右,完全放松地自由备课,形成一个属于自己原生态的教学思路。倘若不经任何思考,一开始就直接上网查询、复制、粘贴、拼凑,手头教辅资料可能会“先入为主”,扼杀自己的创造性, 在别人大同小异的资料堆儿里乱花渐欲迷人眼,找不着北,甚至直接套用别人的课件,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认为这是教育的悲哀;“二学”,就是参考别人的教学设计,观摩优秀教师的讲课技巧和方法等,把别人好的创意或片段,记下来,反复揣摩、研究。当然,摩课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一个基础、一种手段,其最终目标还是要跳出别人的圈套,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三创”是在“一想二学“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将自己与别人的教案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教案有没有独到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看看与别人的差距,学习其亮点,查漏补缺,取长补短,再把自己的想法、点子、智慧融进去,整理出适合自己或体现自己风格的教学方案;“四演”即演习、模拟讲课:在给学生讲课之前先自己讲给自己听,讲一遍就是走一次场,像演戏,走一次场就知道缺不缺道具,有没有漏词,更重要的是找到上课的感觉。
二、互磨——集思广益,精雕细琢
“互磨”是找其他老师“磨”,找高手磨,请专家磨,也就是借“东风”,集思广益、精雕细琢。教研组是任课教师的营养包,教师在互磨中分享集体的智慧与经验,组内的老师或充满激情,或别出心裁,或有很好的课感,或机巧多谋,他/她会跟你谈教学的设计、节奏、整体感,还会谈师生的互动,课堂的调动等诸多营养元素的服用方式。“记得初为人师,上老带新汇报课的时候,我满腔热情,查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教案,用幽默故事导入、播放生活视频链接知识,穿插游戏、猜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自觉独具匠心,课堂气氛也不错,可是内容还没讲完,下课铃声就残忍地响起。全心付出却试教失败令我失落、纠结、困惑……是教研组的“互磨”挽救了我和我的课堂教学。在观课中,老师们认真倾听、适时记录;议课中各抒己见、直言不讳,好就是好,不好的地方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并毫无保留地提出宝贵建议。在互磨中交流、探讨和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记得当时指导老师的评价就一个字:乱!那可是我挖空心思、耗时已久的教学设计哟,叫自我感觉良好的我情何以堪啊?观课的王老师说:你教态亲切自然,板书漂亮,但课件内容太过丰富,一节课的东西可以讲两三节课;张老师建议:教学语言可以更加简练、提问也需要更加巧妙、有效;陈老师提到:你所教学的对象是高中生,怎么感觉语气有点像针对小学生?(确实,这和我在大学阶段一直教少儿美术有关,教学对象变了,我却没能因材施教,“看人说话”)。李老师告诉我:导入虽生动形象,也紧扣主题,但材料使用不太适合中学生,课堂好玩了,深度不太够,要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互磨的的最终目的是指向学生的,学生才是课堂的是主体关键,教学要“目中有人”才能高效,否则,“独磨”、“互磨”都等于白磨。学情分析是确定教学流程的重要依据,课堂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标准,上完课后再根据学生反馈继续“磨”,磨清学生所需。同一年级的学生,不一定齐头并进,在拟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关注学生实情,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调整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知识类型,调整学习任务;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调整学习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设立三维目标。如我上《图像与眼睛》对文、理科班级的不同就对目标作了微调,文科班重在“引导发现、体验感悟”,而理科班重在“理性分析与整合感悟”。如今,看着学生在课上兴致勃勃地交流、质疑、汇报、表演,也能感受到自己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的回报。
静听建议,虚心学习,回来再磨,根据组内老师们的建议与学生课堂反馈,我重新思考,大胆取舍、去粗取精,反复推敲、去伪存真,不断修改、完善教学设计,使之细化、精准化,反思、斟酌、对比、再整理……“互磨”创设了一种教研文化,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三、研磨——千锤百炼,感悟真谛
“探讨篇章洽,研磨术业该”。研磨:深入地探究、专研、琢磨,磨出研修状态,磨出新的实践总结,磨出教学共有的规律,磨出教育教学论著。西南大学附中张万国老师说:勤奋刻苦是每一位成功教师的必经之路;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撰写教育、教学论著是教师第二次成长的“关键性的一跃”。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与论著撰写是年轻教师比较薄弱也比较忽略的环节,而要实现教师第二次成长的“关键性的一跃”,非“研磨”不可。“研磨”是继“独磨”与“互磨”之后的深入自磨、反复再磨的综合过程,再次学习研究、实践积累、提炼整理、反思和创新,在磨课的千锤百炼中感悟教育教学真谛。从“独磨”到“互磨”是一个从“有我”到 “无我”的状态, 而“研磨”则上升到理想自我的“超我”境界,磨脑用心思考、磨嘴能说会道、磨耳静听建议、磨笔妙笔生花……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磨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生命的修养。名师都是磨出来的,大师也时时刻刻在磨,反反复复去磨,而且出名之后并不懈怠,依然磨得着魔。年轻教师就更应该磨,磨他个三年五载的,日积月累功力就深了,课的灵魂就附体了。要上好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课多研,一课多磨,既不要在“独磨”中坐井观天,也不要在“互磨”中迷失自我,不要在反反复复的磨课中磨掉锐气与个性,磨去激情与耐性。通过磨课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磨出智慧共生、师生同乐、进取幸福的优质课、精品课。
参考文献:
[1]吴年乐.《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华夏教师》中国青年出版社(总)出版.2014.04总第028期.
[3]《杏坛》(贵阳一中校刊)2013年第10期.
[4]乔荣凝.《阳光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著2010年10月.
[5]《中国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总第239期2014第五期.《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秦秀杰.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6]摘自《中国音乐教育》2014第五期 王欢的《创设“一课多磨”的教研文化——兼谈三年级欣赏课<剪彩波尔卡>的研究过程》.
【作者简介】刘霞(1980.11),女,四川广安人,贵阳一中一级美术教师,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论文作者: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过程论文; 贵阳论文; 专业论文; 课堂论文; 《成功》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