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袁祥鹏[1]1996年在《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越来越多的研究事实表明免疫系统不是仅有自主调节的一个独立系统,而是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联系。免疫系统通过释放信息分子,将免疫活动的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信息在中枢经过整合后再传出调控信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本研究应用多克隆免疫刺激剂LPS免疫激发动物,利用c-fos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活动密切有关的核团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讨论了动物接受免疫刺激的信息怎样传入中枢内与免疫有关的核团;进入中枢的信息整合后如何传出到达免疫器官,实现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本研究结果表明LPS免疫激发大鼠后,引起脑内多个部位出现原癌基因Fos表达,包括下丘脑室旁核(PVN)、视上核(SON)、杏仁中央核(Ce)、孤束核(NTS)、延髓腹外侧区儿茶酚胺能细胞群(C1区)。这一结果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上述核团与免疫活动密切相关,免疫功能状态变化信息将在中枢内引起多部位的效应。NTS的Fos细胞经TH双染显示40%为TH阳性神经元,C1区Fos则几乎全部为TH阳性。上述两个区域是内脏感觉传入的中继站,可发出儿茶酚胺能纤维投射至下丘脑的PVN、SON,这提示LPS腹腔免疫激发大鼠的信息上传的可能途径之一是经过迷走神经传递到达NTS、C1区,继之兴奋下丘脑核团。Ce与PVN有着神经联系,此核团的神经元表达Fos提示可能与PVN协同参与免疫应答。 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免疫状态变化信息传入后,经过信息整合要下传至免疫细胞以调控其功能。我们的结果显示,PVN Fos表达在内

刘志元[2]2010年在《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运动应激是运动训练与运动健身产生效应的生物学基础,但是运动应激时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中枢反应机制研究较少,尤其对于不同运动应激时一氧化氮(NO)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与糖皮质激素(GC)结合而影响HPA轴调节、以及GR、NOS的变化对HPA轴中枢调节系统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不同负荷跑台运动引起的应激状态为研究对象,从HPA轴外周激素水平变化、中枢相关受体基因水平变化和蛋白表达变化等不同层次和角度,分析不同负荷运动应激的HPA轴的应激程度及中枢调节规律,揭示不同运动负荷应激时的中枢调节机制。研究方法:11周龄雄性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长期运动组、一次运动组及对照组。长期运动组大鼠以高、中、低三种不同负荷进行跑台训练,6天/周,1小时/天,实验期8周;一次运动组亦采用三种不同负荷运动,采用长期训练组同等负荷末次运动方案。测试方法与指标: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ORT、T、ACTH、下丘脑CRH含量;免疫组化法测海马CA1区、下丘脑弓状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室旁核、中央杏仁核进行形态观察,并测定GR、NOS等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RT-PCR法测定海马、下丘脑、杏仁核GR、MR、NOS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上述核团GR、NOS蛋白表达量。研究结果:(1)长期大负荷运动组海马MR、GR转录减少、GR表达减少(P<0.05),NOS转录及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兴奋提高,GR、MR转录水平降低,NOS表达增多(P<0.05);杏仁核GR基因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杏仁核NOS基因转录增多(P<0.05);ACTH升高,CRH、CORT浓度降低。(2)长期中等负荷运动组海马GR、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P<0.01),海马兴奋性降低;下丘脑兴奋性提高,GR转录减少,蛋白浓度升高,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P<0.05);杏仁核兴奋性提高,GR、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减少,各核团MR基因转录减少;CRH、ACTH、CORT浓度升高(P<0.05)。(3)长期低负荷运动组海马兴奋性无明显变化,MR基因转录增多,GR转录水平降低,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P<0.05);下丘脑兴奋,NOS、GR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P<0.05);杏仁核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减少,GR基因转录及表达无明显变化,杏仁核及下丘脑MR基因转录减少,CRH、CORT浓度升高,ACTH无明显变化。(4)一次大负荷运动组海马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GR基因转录增多, MR基因转录减少,海马兴奋性降低;下丘脑兴奋性降低,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GR、MR基因转录减少,GR蛋白升高(P<0.05);杏仁核兴奋性降低,NOS、GR基因转录及表达减少,MR基因转录增多(P<0.05);CRH、CORT浓度升高,ACTH浓度降低(P<0.05)。(5)一次中等负荷运动组海马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GR基因转录及表达水平降低,海马兴奋性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室旁核兴奋,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GR基因转录水平无变化,表达增多(P<0.05);杏仁核GR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NOS基因转录减少,但NOS浓度升高,各核团MR转录降低(P<0.05);CRH、CORT浓度升高,ACTH浓度降低。(6)一次低负荷运动海马兴奋性无变化,NOS、GR基因转录及表达减少,MR基因转录无变化;下丘脑兴奋性提高NOS基因转录无明显变化,NOS表达增多,GR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杏仁核兴奋性提高,NOS基因转录及表达增多,GR基因转录无明显变化,表达增多,杏仁核及下丘脑MR基因转录减少(P<0.05);CRH、CORT浓度升高,ACTH浓度降低(P<0.05)。研究结论:(1)长期大负荷运动应激后海马、下丘脑及杏仁核兴奋性降低,HPA轴抑制;一次大负荷运动应激造成下丘脑及杏仁核兴奋性升高,HPA轴激活。(2)长期大负荷运动后海马抑制是由于海马兴奋性损伤导致;一次大负荷运动后海马抑制是由于外周高水平GC的负反馈调节。(3)运动应激反应中海马的兴奋性与NOS无相关性,即NOS仅参与海马兴奋性损伤,而不参与其兴奋性调节。(4)长期中等负荷运动与一次中等负荷运动应激HPA轴主要不同在于ACTH变化,长期中等负荷ACTH升高由于杏仁核NOS参与对垂体的调节,一次中等负荷后ACTH下降主要受外周GC、下丘脑与杏仁核的GR负反馈调节所致。(5)小负荷运动后海马兴奋性无明显变化,杏仁核与下丘脑兴奋性提高,长期小负荷运动后杏仁核NOS参与垂体ACTH调节,而一次负荷ACTH下降则受GC与海马GR的反馈调节。(6)长期运动HPA轴的应激反应中枢调节多于外周调节;一次运动主要以HPA轴各环节的反馈调节为主。

闫明茹[3]2007年在《针灸关元、命门、足三里穴对免疫失调模型大鼠IL-18、AVP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灸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行之有效,其整体调节的优势逐步被认同,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针灸机理的阐释仍不能令人满意。对针灸防治、预防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仍是必要的。微观研究,整体综合或许是一条思路。本实验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继续观察针刺对束缚、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大鼠的影响,从电针刺激作为处理手段,选取关元、命门、足三里三穴,在深究上述三个穴位在中医理论下共性和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检测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指标变化来研究这三个穴位对不同应激源所致免疫失调的模型大鼠的调控机制,并结合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来揭示针灸整体调控的部分机理。实验以AA、束缚模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及放射免疫等技术方法检测脑内及血液中细胞因子、神经肽类等物质,观察针灸对不同应激源所致的免疫失调模型的影响。选取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15组,每组各8只,分别为:正常组、AA模型组、束缚模型组、AA针关元组、AA针命门组、AA针足三里组、AA灸关元组、AA灸命门组、AA灸足三里组、束缚针关元组、束缚针命门组、束缚针足三里组、束缚灸关元组、束缚灸命门组和束缚灸三里组等。实验结论为,针刺的调整作用是多方面、多环节、多途径、多水平的,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均具有调节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针灸能使AA大鼠关节红、肿、热等症状减轻,关节肿胀率降低,镜下观察关节滑膜中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关节软骨结构完整。提示针灸具有减少炎症渗出,促进渗出物吸收,抑制炎症反应作用。2.针灸能使AA大鼠迟发性左足足爪肿胀率降低,且针灸关元穴效应最强,电针更为明显。提示针灸能减轻机体继发反应的程度,对机体亢进的免疫反应有一定的阻抑作用。3.针灸通过调节IL-1、TNF-α、IL-2、L-18的水平来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程度。4.针灸对大鼠血清IL-2水平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对AA模型大鼠表现为明显上调,对束缚模型大鼠表现为上调不明显,关元则表现为下调趋势。5.针灸可通过调节大鼠ACTH的水平来减轻外界各种不良应激对机体所造成的伤害。6.针灸可整体调节大鼠大脑皮层AVP的分泌和释放,继而在中枢水平即可刺激CRF及ACTH释放,刺激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分泌,发挥对整个HPA轴的功能的调控作用。7.关元穴对机体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优于足三里穴和命门穴,且命门穴作用最差;同时,关元穴、命门穴和足三里穴在防治免疫功能失调疾病中具有各自规律与特点,并且对不同模型的调节作用不同,体现了腧穴特异性的特点。并且电针对机体的免疫调整作用强于艾灸。8.针灸可通过对中枢、外周等不同水平的作用,调节机体神经递质和相关免疫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继而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并通过此网络多水平、多层次、多靶点的共同作用,发挥多元化的功能,从而提高机体对外界不良应激的抵抗能力,并将外界对机体的伤害减小到最低。针灸的这种作用,由于各类内在因素的影响,体现了多元化、复杂性的一面,同时也证明了针灸在调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各种递质、细胞因子复杂的内在机制。

佚名[4]2008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8年度资助面上基金项目一览表》文中提出

李沙[5]2013年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信号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中局部神经系统损伤信号与外周损伤、修复功能相关信号的表达联系,IL-6/IL-6R在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信号链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本论文研究分二个部分,1)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分析外周血清中炎症损伤相关信号IL-1β, IL-6、IL-6R和HSP70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中枢脑缺血损伤局部损伤及损伤修复相关信号IL-1β, IL-6、IL-6R、TNF-α、MMP-9、ICAM-1、MCP-1和TGF-β的表达变化,从而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枢损伤局部及外周循环系统中炎症反应相关信号的表达情况。2)以IL-6基因敲除鼠及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制备不同免疫状态的免疫损伤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试验各组小鼠血清中免疫损伤相关信号IL-1p和TNF-α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实验各组小鼠神经免疫调节相关脑区LH、AA表达功能信号IL-1β的表达情况,以研究IL-6/IL-6R信号传导通路在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大鼠比较,中枢脑缺血损伤局部的炎症损伤相关信号IL-6、IL-6R、IL-1β、TNF-α、MMP-9、ICAM-1、MCP-1、 TGF-β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功能活动相关的增高表达,各指标相关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相似,呈经典的双峰形模式,12h~48h达到其表达量的第1个峰值,72h~144h达到其表达量的第2个峰值;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及空白组大鼠比较,外周血中的炎症损伤相关信号IL-6、IL-6R、L-1β和HSP70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功能活动相关增高变化,各指标相关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中枢炎症损伤信号基本相似;3)不同免疫状态IL-6基因敲除小鼠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脑区LH、AA脑区,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免疫4天组及6天组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基础状态下,IL-6基因敲除鼠中枢神经免疫调节脑区LH、AA脑区,以及外周血中IL-1β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同免疫状态IL-6基因敲除小鼠外周血中炎症损伤相关信号TNF-α一过性高于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在免疫两天组实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表达水平下降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下,中枢损伤脑区局部及外周血中炎症损伤和损伤修复信号分子均呈功能相关的活化状态,表明细胞因子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的损伤及损伤修复过程和全身的网络功能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细胞因子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调控损伤局部及全身的应答反应。2)不同免疫状态下,IL-6基因敲除小鼠中枢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脑区及外周血中信号分子IL-1β、TNF-α的表达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调,由此推论,IL-6作为系统间的多效性公共信号,参与复杂生理功能传导,在中枢局部及全身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阻断IL-6信号通路能够影响中枢脑区局部神经免疫调节信号的产生,也可以通过机体功能宏观网络影响外周血中调节信号分子的水平,为进一步研究IL-6信号传导系统在精神神经疾病及神经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洪礼传[6]2010年在《神经免疫调节与神经损伤相关信号研究》文中认为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学说的基础是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解剖学构筑和网络传导信号。而神经免疫调节网络的传入通路及其功能相关的传入信号研究则是网络解剖学构筑研究领域中争论最多的环节,对进一步阐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具体传导信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传入通路和信号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是“血行传导通路学说”和“神经传导通路学说”。前者认为免疫应答启动后,免疫活性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在完成免疫系统内调节的同时,经体液传递跨血脑屏障启动神经免疫调节脑区的功能活动;后者则认为免疫活性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直接作用于外周的神经感受器,经神经上传至中枢功能相关脑区。我们课题组前期已获得的实验证据支持免疫系统的功能相关活性信号是通过神经传导通路上传,启动相关脑区神经元表达神经免疫调节信号参与对外周免疫反应的调控。本论文建立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1)不同注射途径免疫Balb/c鼠和裸鼠,建立不同免疫状态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Balb/c鼠和裸鼠的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脑区LH、AA表达的功能信号IL-1水平的差异,探讨外周免疫系统的功能相关活性信号的细胞来源;2)闭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组织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和大鼠尾根部注射抗原建立经典免疫调节模型,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分析外周血中的蛋白质组学差异,试图筛选外周损伤相关信号和外周免疫调节相关信号,从而为研究神经免疫调节传入通路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皮肤或黏膜局部的固有免疫活性细胞(DC)识别、吞噬和处理病原体后移行至淋巴结,将抗原信息以抗原肽-MHC复合物的显示提呈给Th细胞,进而启动初始特异性免疫应答。裸鼠是T细胞功能缺陷,DC细胞功能正常的特殊状态鼠。如果免疫系统上传的神经免疫调节功能活化信号仅来自DC,则中枢神经免疫调节脑区的功能活动不受影响;如果仅来自Th细胞,则中枢神经免疫调节脑区的功能活动消失;如果由DC和Th共同提呈,则中枢神经免疫调节脑区的功能活动受到部分影响。免疫应答过程可以分为免疫调节和免疫损伤二个不同的作用模式。免疫损伤是应答的效应机制,在不同疾病中的免疫活性细胞和分子的损伤过程是相似的;但免疫调节是十分复杂的,精细的免疫调节则贯穿应答的始终。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病理过程仅涉及损伤-损伤修复过程,与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无关;免疫动物模型包括了免疫损伤和免疫调节各环节,分析二者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差异试图阐明血清中的免疫调节相关信号,尤其是免疫调节相关的早期信号。我们实验结果证明:1.本论文工作以人IgG为抗原,建立了Balb/c鼠和裸鼠不同注射途径诱导不同免疫状态的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神经免疫调节相关脑区LH、AA功能活化信号IL-1β表达水平,结果显示:Balb/c鼠和裸鼠免疫各组LH、AA脑区IL-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免疫2、4、6天较正常对照组的增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免疫2天表达量增高,免疫4天达到高峰,免疫6天开始下降,免疫8天表达量降至接近生理水平。这些实验结果支持了神经免疫调节网络功能相关传入信号可诱发中枢免疫调节相关脑区神经元分泌释放功能相关的调节信号,而调节信号的表达呈现特定时间窗属性(时效性),即神经免疫调节脑区功能相关神经元的调节信号在2天表达量增高,免疫4天达到高峰,免疫6天开始下降,免疫8天表达量降至生理表达水平。2.免疫组化技术分析外周免疫启动后的Balb/c鼠和裸鼠脑区LH及AA表达IL-1β的差异显示,免疫裸鼠组LH、AA脑区在同一个时间点表达IL-1水平均低于免疫Balb/c鼠组相应脑区IL-1的表达量,但同一时间点免疫Balb/c鼠和裸鼠脑区LH和AA的IL-1表达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通过两种不同实验模型观察中枢神经免疫调节脑区功能相关信号IL-1的差异表达发现,免疫Balb/c鼠相关脑区LH、AA表达功能信号高于免疫裸鼠相关脑区表达量,因此,缺乏T淋巴细胞条件下,外周淋巴组织局部的抗原提呈细胞仅释放部分外周免疫功能活化信息并可能通过神经上传通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启动神经免疫调节脑区活化;而局部淋巴结副皮质区的T淋巴细胞可能与携带抗原信息的抗原提呈细胞相互作用共同释放完整的外周免疫功能活化信号进而通过神经上传通路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启动神经免疫调节脑区活化。3.本论文工作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和尾根部注射人IgG抗原免疫大鼠模型,采用蛋白质组学质谱研究方法SELDI-TOF-MS技术分析损伤大鼠在12hr、24hr、48hr、72hr、96hr、144hr六个时间点的血清蛋白表达谱变化以及免疫大鼠在12hr、24hr和48hr三个时间点的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大鼠血清在6个不同时间点共存在425个差异峰(质核比范围1000-50000M/Z),其中12hr、24hr、48hr、72hr、96hr和144hr各个时间点分别为64、94、82、68、68和49个。免疫大鼠血清在三个时间点共存在204个差异峰(质核比范围1000-50000M/Z),其中12hr、24hr、48hr各个时间点分别为57、98和49个。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和损伤组动物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存在显著性差异,24hr时间点为损伤组和免疫组血清中功能活动相关的差异信号出现的峰值时间。4.采用蛋白质组学质谱方法SELDI-TOF-MS技术对损伤大鼠和免疫大鼠24hr时间点血清蛋白表达谱分析,结果发现共有55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峰,其中22个为反向差异峰,15个为同步增高差异峰,18个为同步降低差异峰。22反向差异峰中包括15个免疫组表达下降而损伤24hr组表达增高峰,5个为损伤组表达降低而免疫24hr组表达增高峰,2个为损伤组无变化而免疫组表达增高或降低。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和损伤组表达的损伤信号与免疫应答信号符合功能调节网络信号的一般规律,即简单信号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复杂生理功能的调节信号传递是通过简单信号的复杂组合实现的。进一步明确免疫大鼠与损伤大鼠外周血清表达存在差异,筛选出损伤相关信号和免疫调节相关信号(和/或信号组合),是课题组下一步的工作。

林飞[7]2016年在《HMGB1/TLR2信号通路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TOLL样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炎症反应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介导的脑内神经炎症反应在无菌性手术创伤引起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异氟醚麻醉下行颈动脉剥离手术的小鼠手术模型,首先,将CD-1小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n=6),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术后6小时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的总蛋白和膜蛋白中TLR2、TLR4、TLR9的表达情况;其次,将CD-1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UCPT22(TLR1/TLR2抑制剂)组、手术组、手术+CU-CPT22组,CUCPT22于手术前30分和术后一天分别予腹腔内注射3 mg/kg,通过巴恩斯迷宫和条件相关恐惧实验测定小鼠术后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n=15),通过Elisa法检测术后12小时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内IL-1β、IL-6的表达(n=6);最后,通过双染色免疫荧光技术观察TLR2分别与神经元标记物(Neu 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定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颈动脉剥离术后6小时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的总蛋白和膜蛋白中TLR2、TLR4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而TLR9的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小时大脑皮质和海马的IL-6表达及大脑海马的IL-1β表达明显增高(P<0.05),CU-CPT22处理后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诱导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的IL-1β和IL-6表达。在四天的空间记忆训练过程中,训练天数对大鼠找到目标洞的时间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长期记忆测试中,手术组的小鼠找到目标洞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CUCPT22处理后能明显缩短手术创伤后小鼠找到目标洞的时间(P<0.05),在短期记忆测试中,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是其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背景相关恐惧记忆测试中,手术组小鼠的凝固行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CU-CPT22能明显增加手术创伤后小鼠的凝固行为时间(P<0.05);在声音相关恐惧记忆测试中,各个组小鼠的凝固行为时间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手术刺激后TLR2在小鼠脑内的表达明显增多,TLR2的表达位点与Neu N明显重合,与Iba-1部分重合,与GFAP完成不重合。结论:无菌性手术创伤导致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脑内TLR2、TLR4激活介导的中枢神经炎性反应有关;手术创伤后脑内TLR2的激活主要来源于神经元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第二部分脑内HMGB1的激活对TLR2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目的:探讨无菌性手术创伤后,脑内HMGB1对TLR2表达的影响以其调控机制。方法:构建异氟醚麻醉下行颈动脉剥离手术的小鼠手术模型,首先,将CD-1小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n=10),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术后6小时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的核蛋白和浆蛋白中HMBG1的表达情况;其次,将CD-1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lycyrrhizin(HMGB1抑制剂)组、手术组、手术+Glycyrrhizin组(n=6),Glycyrrhizin于手术前30分腹腔内注射200 mg/kg,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术后6小时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的核蛋白和浆蛋白中HMBG1的表达以及总蛋白和膜蛋白TLR2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 IP)检测HMGB1对TLR2启动子区域转录水平的调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右颈动脉剥离术后6小时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的核蛋白HMGB1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浆蛋白HMGB1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Glycyrrhizin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核蛋白HMGB1表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大脑皮质和海马的总蛋白和膜蛋白中TLR2表达均明显增高,Glycyrrhizin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TLR2表达增高(P<0.05)。在沉淀富集HMGB1蛋白的DNA片段中,PCR检测显示手术组的海马组织在-283bp~-71 bp启动子区域的TLR2 DN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抑制HMGB1在脑内的表达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后脑内TLR2的激活;HMGB1可通过激活-283bp~-71 bp区域的TLR2启动子,促进TLR2的转录过程来实现对TLR2的调控作用。第三部分HMGB1/TLR2信号通路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目的:探讨HMGB1/TLR2信号通路在缺血再灌注肺损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首先,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组(n=6),收集缺血再灌注侧肺组织标本通过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损伤情况并评分,通过检测肺湿干重比评价肺水肿情况,通过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总蛋白TLR2的表达、核蛋白和浆蛋白HMGB1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肺组织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其次,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Glycyrrhizin(HMGB1抑制剂)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Glycyrrhizin组(I/R+Gly组),Glycyrrhizin于手术前30分腹腔内注射200 mg/kg,同样收集缺血再灌注侧肺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肺组织的肺损伤评分、肺湿干重比、HMGB1和TLR2蛋白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最后,通过染色质免疫沉淀实验(Ch IP)检测HMGB1对TLR2启动子区域转录水平的调控。结果: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显示:Control组:肺组织未见病理改变,肺泡结构和各级支气管上皮完整,肺泡间隔正常,无明显肺间质水肿,无炎性细胞浸润;Sham组:肺组织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肺泡结构和各级支气管上皮大部分完整,肺间隔稍增宽,可见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I/R组:肺组织损伤明显,肺泡间隔结构破坏明显,肺泡内可见明显水肿及出血,大量炎性细胞侵润。肺损伤评分分别为:对照组:1.6±0.3;Sham组:12.4±1.3;I/R组:28.5±2.1。与Control组和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的W/D比值显著升高(P<0.05),核蛋白和浆蛋白中HMGB1表达、TLR2总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表达亦显著升高(P<0.05)。Control组和Sham组之间比较,Sham组也能导致肺损伤一定程度的损伤,HMGB1核蛋白、TLR2总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但HMGB1浆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表达亦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I/R+Gly组能显著抑制HMGB1、TLR2总蛋白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IL-6的表达,并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肺损伤的程度。Control组和Glycyrrhizin组之间比较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沉淀富集HMGB1蛋白的DNA片段中,PCR检测显示缺血再灌注组的TLR2启动子区域的DN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与HMGB1、TLR2蛋白表达介导的炎症反应相关;Glycyrrhizin预处理抑制HMGB1的表达可降低TLR2介导的肺内炎症反应,并可减轻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的程度。

曾云贵[8]2007年在《有氧运动对脾脏免疫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脾脏自主神经调节环路为研究主线,分别从高级中枢、低级中枢和脏器3个层面研究有氧运动对脾脏自主神经系统内各种神经递质的影响,并结合脾脏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免疫和自主神经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的自主神经机制。方法:以健康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分为中等强度游泳组(简称运动组)和安静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运动组游泳训练8周(6次/周,1~2h/次,每2周单次游泳时间递增0.5h)。应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和生化比色法分别分析血液、神经组织和脾脏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神经组织中的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以脾脏系数、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液T淋巴细胞亚型等指标反映脾脏的免疫机能。通过组间比较,探讨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61~70岁身体基本健康的老年妇女按照有无有氧锻炼习惯划分为有氧运动组和习惯久坐组,比较各组的血常规、血中抗体和补体水平、血液T淋巴细胞亚型、血液儿茶酚胺和乙酰胆碱酯酶、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等指标,分析长期有氧运动对脾脏免疫机能和脾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探讨有氧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自主神经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证据。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运动组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提高,血液CD4+比例、CD4+/CD8+上升,提示脾脏介导的免疫功能提高。运动组大鼠下丘脑结节部兴奋性氨基酸含量下降,抑制性氨基酸含量上升,儿茶酚胺含量下降,脊髓中间外侧柱兴奋性氨基酸含量下降、兴奋性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下降、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脾组织内NE含量降低,提示有氧运动组大鼠的脾脏交感神经调节通路的兴奋性受到抑制。与习惯久坐的老年妇女相比,有氧锻炼组老年妇女具有较低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和较高的CD4+/CD8+比值。有氧锻炼组老年妇女的心率整体变异程度增大,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之间的均衡性向迷走神经方向倾斜,并且机体免疫功能与自主神经功能存在紧密的相关性。结论: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可增强脾脏的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长期有氧运动应激作用下,脾脏交感神经调节通路的兴奋性受到抑制有关,这种抑制作用在脾脏自主神经调节环路的中枢和外周均可以发生,并且涉及氨基酸能神经、儿茶酚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

马佳佳[9]2018年在《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GAS、SS和MT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指因心理应激、大型外科手术、严重创伤或其他危重疾病导致的胃、食管或十二指肠等胃肠道黏膜的急性糜烂、溃疡等,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应激性溃疡已逐渐成为临床多发病。胃肠疾病产生时不仅会表现胃肠道自身的症状,还经常伴有睡眠障碍,《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存在着双向沟通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即“脑-肠轴”,并且发现其与中医“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之间具有相通性,胃肠疾病与睡眠障碍通过“脑—肠轴”存在某些内在联系。其中胃泌素(gastrin,GAS)、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褪黑素(melatonin,MT)作为重要的脑肠肽不仅在胃肠运动和睡眠中起重要作用,三者之间还存在密切联系。中医学上讲,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若脾胃虚弱、生化不足、心神失养,或升降失司,胃气上逆,或痰火内生,上扰心神等均能导致不寐。然而关于胃肠疾病影响睡眠的发病机制,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褪黑素作为重要的脑肠肽对胃与睡眠起何种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针刺调节胃肠疾病与睡眠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实验选择束缚-浸水法(Restraint water-immersion stress,RWIS)造SU模型大鼠,采用针刺疗法,进一步探讨应激性溃疡与睡眠的相关性及针刺治疗的作用机制。[目的]通过研究应激性溃疡如何影响大鼠睡眠,以及针刺“足三里”穴、“中脘”穴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褪黑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针刺治疗胃肠疾病和由其引起的睡眠障碍的作用机制,从脑-肠轴角度,探讨胃与睡眠的相关性,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提供基础研究支持。[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2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每组7只。采用束缚-浸水应激法造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针刺治疗组选用“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每日针刺治疗一次,每次留针20分钟,每5分钟行针30秒;药物治疗组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剂量0.2mg/kg),每日一次灌胃给药,干预5天后取材。取材前,按40mg/kg剂量,予大鼠腹腔注射2%的戊巴比妥钠溶液诱导睡眠,记录各组大鼠睡眠持续时间;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UI);HE染色法观察光镜下大鼠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和丘脑中胃泌素、生长抑素和褪黑素的含量。[结果](1)睡眠持续时间:模型组大鼠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针刺治疗后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药物治疗组同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大鼠比较,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2)胃黏膜损伤指数: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造胃溃疡模型成功;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损伤指数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针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胃黏膜组织形态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及治疗组均有胃黏膜损伤,模型组胃黏膜充血明显,腺胃部可见散在点块状或线状糜烂、出血,黏膜表面溃疡形成,损伤程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针刺治疗组胃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胃黏膜少量充血,糜烂面较小,可见轻度溃疡;药物治疗组胃黏膜充血减少,糜烂面较小,可见少量溃疡。(4)血清、下丘脑中GAS、SS和MT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清和下丘脑GAS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MT、SS含量显著降低(P<0.01);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大鼠血清和下丘脑GAS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针刺治疗组大鼠血清和下丘脑MT、SS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1)RWIS法可造成大鼠胃黏膜损伤,形成应激性溃疡,影响大鼠睡眠、减少大鼠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时间与胃黏膜损伤程度成负相关。(2)针刺“中脘”穴、“足三里”穴可降低外周血和中枢胃泌素含量、升高生长抑素含量、降低胃溃疡损伤指数、缩小溃疡面积,减轻黏膜充血、水肿,可有效保护胃黏膜、治疗应激性溃疡。(3)针刺“中脘”穴、“足三里”穴对应激性溃疡造成的大鼠睡眠障碍有改善作用。(4)针刺在治疗胃溃疡和胃溃疡引起的睡眠障碍方面优于药物治疗组。综上所述,针刺足三里、中脘对于治疗胃肠疾病、抑制胃酸分泌,减轻黏膜损伤有一定的效果,并能通过“和胃”来达到“安神”的目的,可以有效改善睡眠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神经内分泌网络降低中枢和外周胃泌素含量和增加中枢和外周生长抑素、褪黑素含量,调节脑肠轴,恢复神经内分泌系统动态平衡,促进溃疡修复,改善睡眠状态。

蒲晓田[10]2013年在《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研究光照时间过长对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体生命存在的过程与宇宙时空运动密切相关,在与自然界的交互感应中,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中昼夜更替、寒来暑往等周期性变化同步振荡,形成了相应的自身生命活动周期性变化的生物节律。昼夜节律是人体与自然同步振荡所形成的节律的一种,该节律的形成和调节与自然界光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中医理论中,随太阳运动而引起的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阴阳昼夜消长变化相应,是关于“天人相应”昼夜节律基本机制的重要表述。光照对于生物节律的形成与改变有重要作用。现代照明条件下光周期紊乱是引起各种节律紊乱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研究光照对人体生理影响的基本生物学机制,有利于为中医治疗昼夜节律紊乱类疾病提供实验依据,对改善人类现代生活质量具有指导意义。1目的通过理论研究,挖掘“天人相应”昼夜节律的深刻内涵,理顺“天人相应”昼夜节律的调节机制。通过实验研究,明确神经内分泌免疫相关物质的昼夜节律变化,及其原有节律在光照条件下的改变,探讨昼夜节律的内部调节机制。通过以上两方面研究,为“天人相应”理论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途径,也为目前临床常见的昼夜节律失常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2方法2.1理论研究:采用文献学、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医“天人相应”昼夜节律的基本科学内涵及调节机制进行探讨分析。2.2实验研究2.2.1实验动物:雄性昆明小鼠共144只,体重15-20g,3-4月龄,由北京维通利华动物研究中心提供。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为长光照组A(LL)、正常组B(LD)、长黑暗组C(DD)三组,每组各48只。饲养条件:室温(控制在20-23℃之间)。每日投食一次,自由摄取水及饲料,饲料为普通鼠全价颗粒饲料(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于实验第6周末开始实验取材。2.2.2实验指标检测方法:IgE:采用ELISA法,血清褪黑素:采用ELISA法,血清皮质酮:采用ELISA法。2.2.3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所有数据以x±S表示,昼夜时间点指标以及组间差异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ANOVA检验,以P<0.05差异有显著性。3结果3.1小鼠血清褪黑素(MT)含量昼夜变化(1)长光照A组(LL)血清褪黑素含量:0点(24点)、4点、8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8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光照B组(LD)血清褪黑素含量:8点、12点、16点、20点四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0点<4点褪黑素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黑暗C组(DD)血清褪黑素含量:0点(24点)、4点两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褪黑素含量昼夜整体均数比较,A组(LL)大于B组(LD)、C组(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D)>B组(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小鼠血清皮质酮(CORT)含量昼夜变化(1)长光照A组(LL)血清皮质酮含量:0点(24点)、4点、8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8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光照B组(LD)血清皮质酮含量:0点(24点)、4点两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四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黑暗C组(DD)血清皮质酮含量:0点(24点)、4点两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四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皮质酮含量昼夜整体均值比较,在A组(LL)长光照及C组(DD)全黑暗条件下相对于对照组均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昼夜变化(1)长光照A组(LL)血清IgE含量:0点(24点)、4点、8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8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光照B组(LD)血清IgE含量:8点、12点、16点、20点、0点(24点)五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点、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黑暗C组(DD)血清IgE含量:0点、4点、8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三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点、16点、20点)<(0点(24点)、4点、8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IgE含量昼夜整体均数在长光照及全黑暗条件下相对于对照组均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4.1不同光照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产生不同的影响(1)正常光照条件下,小鼠血清褪黑素存在昼低夜高的分泌节律。长光照使小鼠血清褪黑素整体水平上升,由高水平向低水平变化的时相点后移,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变化的时相点前移。长黑暗使小鼠血清褪黑素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昼夜变化时相点前移,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2)正常光照条件下,小鼠血清皮质酮存在昼低夜高的分泌节律。长光照使小鼠血清皮质酮由高水平向低水平昼夜变化时相点后移,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长黑暗条件下,小鼠血清皮质酮整体水平及昼夜节律均无明显变化。(3)正常光照条件下,小鼠血清IgE存在昼低夜高的分泌节律。长光照使小鼠血清IgE由高水平向低水平昼夜变化时相点后移,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昼夜变化时相点前移。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长黑暗使小鼠血清IgE由高水平向低水平昼夜变化时相点后移,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昼夜变化时相点前移,整体水平无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昼夜节律有重要影响作用,可能是现代光照条件下节律紊乱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4.2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具有科学内涵中医认为,自然界四季或昼夜阴阳消长对人体生理病理有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证实,通过昼夜不同光制改变,可以影响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的昼夜节律,其机制可能在于褪黑素、皮质酮、IgE昼夜相位改变或褪黑素含量的改变。这说明中医关于昼夜阴阳消长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具有客观物质基础,初步证明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具有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D]. 袁祥鹏. 第四军医大学. 1996

[2]. 不同运动应激状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应激反应机制研究[D]. 刘志元. 苏州大学. 2010

[3]. 针灸关元、命门、足三里穴对免疫失调模型大鼠IL-18、AVP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 闫明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2008年度资助面上基金项目一览表[J]. 佚名. 生命科学. 2008

[5].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神经免疫调节功能相关信号链研究[D]. 李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3

[6]. 神经免疫调节与神经损伤相关信号研究[D]. 洪礼传.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0

[7]. HMGB1/TLR2信号通路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缺血再灌注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 林飞. 广西医科大学. 2016

[8]. 有氧运动对脾脏免疫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D]. 曾云贵. 北京体育大学. 2007

[9]. 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GAS、SS和MT含量的影响[D]. 马佳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10]. 基于天人相应理论研究光照时间过长对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D]. 蒲晓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免疫应答反应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