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通过具体的治疗来分析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到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60例,并且按照人数平均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其中对照组如往常采用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方式治疗,来对比治疗的效果。结果: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并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更为出色,并且存在较小的副作用比较适合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诊疗效果
在神经血管疾病中,偏头痛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了。偏头痛病发的时候经常伴随有很多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非常明显的影响,例如头痛、恶心,有时候还会出现呕吐,甚至还可以影响到神经功能。但这种困扰着人类已经很久的病症现在仍然没有办法可以做到将其根治,在临床治疗上大多还停留在缓解症状的阶段。现在在来我院就诊偏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来进行治疗试验,按照人数对等的原则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经过根据二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中医内科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1.关于资料来源和治疗方法
从来到我院就诊的偏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出60例,然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这两组,按照人数平均,每组30人。其中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患者病程13天至14年,平均病程(6.8±3.8)年。年龄为18至73岁,平均年龄为(42.1±5.8)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病程19天至15年,平均病程(6.9±4.5)年,年龄为21至78岁,平均年龄为(49.3±5.4)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30例接受西医内科治疗,患者发病期间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一次5~10mg(1-2粒),每天晚上一次服用,4周为一疗程。
观察组30例接受中医内科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的中医方药治疗。具体为:风客脑络型,使用天麻头痛散加减治疗,药方为天麻、当归尾、白菊花、白芷、茯苓、蔓荆子各15克,生地10克,桃仁7克;风热上扰型,选用清热止痛方加减治疗,药方为金银花、薄荷、陈皮、桔梗各取10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竹茹3克;肝气郁结型,采用舒肝止痛方加减治疗,药方为柴胡、炒枳壳、郁金各10克,赤芍、白芍、桔叶各12克;脑络瘀阻型,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药方为川芎、当归、生地、白芍各12克,生牡蛎、生龙骨、丹参各15克,川牛膝、柴胡、桔梗、红花各6克。上述中药的服用方法,都是武火煮沸,文火煎煮30分钟,每帖中药煎两次取汁200ml,早、晚分服,连续服用4周为一疗程。在治疗期间,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症状改善情况,有特殊情况的适当调整用药和剂量。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偏头痛症状完全消失,4个月未复发;有效:患者偏头痛症状有所改善,下降65%以上。无效:患者偏头痛症无明显好转或者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对照患者的治疗效果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80.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的收缩功能不稳定或液体物质性状发生改变使伴有的血管神经疼痛的病症,在临床中经常同时出现几种偏头痛症。目前对于偏头痛症的病因了解并不清楚,但是在医学上关于偏头痛症出现几种典型的说法,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头部的疼痛是由于颅内血管的收缩导致血管周围组织产生HGH导致防御反应而引起的[4]。的确在偏头痛患者发病时,我们使用生物碱制剂可以适当缓解剧烈头痛,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依据。但是由于在偏头痛患者发作时,患者的神经功能会受到损害,血流量也相应产生了变化,因此偏头痛也可能与神经及三叉神经血管的变化有关。但不论发病原因如何,偏头痛患者在临床表现中常常感到有轻微的神经障碍、疲惫、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女性经常在月经期间也表现出偏头痛的轻微症状,偏头痛患者严重者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需要不停服药才能抑制病情。正是由于偏头痛症复杂的发病机制和不清晰的发病原因,导致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药物治疗多是以缓解疼痛、控制病情为主。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大部分的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偏头痛症患者逐年增加。然而多年来,人们多数都是以服用西药治疗为主,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西药的长期使用还会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相比之下,中药能够具备更大的优势。
其实按照中医角度来理解,偏头痛这个病症的来源是病人受到了风邪的侵蚀,而导致了经脉被阻塞了,进而导致了气血两虚。但实际上,偏头痛这个病症具有着十分复杂的发病机制,同时,患者的具体症状也并非完全一样,所以在中医临床治疗的时候也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具体的病症来采用不同的药方和治疗方式,也可以在已经拟定的药方的基础之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一些细节上的修改,在我们这次的治疗试验中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治疗进行之前,我们给观察组的患者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身体检查,然后详尽分析了其发病症状,这样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在具体的药材选用上,川牛膝这一药材起到了阵痛的作用,这种药物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让血液循环更加良好有序,病人也减轻了身体负担。和旧有的西医治疗方式相比,中医治疗的好处就看是可以根据在治疗中出现了不良反应就可以随时对药方进行调整以消除不良症状,这样一俩,在治疗之后就没有太多不适症状了。在本次研究中,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这两组,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存在着一定差距,观察组为80%,对照组为66.7%,并且观察组在治疗之后没有不良反应,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这一方式值得进行推广。
4.结语
在过去我国的中医体系中,对偏头痛的称呼一般为“偏头风”、“脑风”或者叫“头风”,其具体名称一般根据具体的症状来进行命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就多年以来一直受到偏头痛的困扰。在中医领域,偏头痛一般被表述为风邪和寒邪一同存在、或者是热邪、湿邪等原因导致的,经络被阻塞导致气血调和情况不理想,肝功能下降,导致了脑部无法得到养护,最终导致了偏头痛的症状。其实导致偏头痛的原因并非单一一种,所以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前首先应该进行调查,确定病症的具体类型,之后采用由内至外的方式来调理。经过试验我们得知,中医内科治疗能够获得很好的疗效,并且没有副作用,患者接受程度很好。现在中医理论还在继续发展,所以理论研究仍然在不断深入之中,中医内科在进行病理症状分析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地才用到分型应用,在以后一定会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这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并且以后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建华.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33)
[2]赵春风.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7)
[3]李文莉. 偏头痛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5)
论文作者:田福顺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偏头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中医论文; 内科论文; 症状论文; 对照组论文; 药方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