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统朗读教学的主要问题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但从教学第一线的实际情况看,首先,朗读的地位无足轻重,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平均不足7分钟。
其次,朗读的内容严重失衡,对诗歌、文言文的朗读达到100%;在教材中唱重头戏的记叙文其朗读比例仅占38.75%;议论文,尤其是说明文,朗读所占比例更是小得可怜(分别为23.1%、15.8%)。
再次,朗读教学质量低下,只是低层次的读响亮,读正确流利,缺乏对学生感情朗读的具体指导。更可悲的是,课堂教学中采用朗读手段,随年级的增长而呈愈益淡化的趋势,再加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朗读的指导乏而不力,一是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认识不高,二是受教师自身朗读水平的局限,“以其昏昏”,很难“使人昭昭”。
二、小学朗读指导的创新
1.情境激发欲望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要指导学生理解一定语言环境中词句所表达的意思,这样,读出的情感才是真挚自然的。启发,还要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所描述的形象,能够在头脑中出现一幅幅画面,只有这样,朗读的感情才是自然的流露。要创设优美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的欲望和积极性。
2.讲读有机结合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可以在讲读课文中进行,做到讲和读的有机结合。例如对教材的重点段落,经过教师讲解,学生理解以后,就可以指导朗读,及时地朗读课文,对理解全篇文章会有很大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第六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对阮恒献血前的一系列动作表情所透露出内心的想法是学生要掌握的,也是本文的重点。当学到“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时,我提出让学生数一数他在医生说完话后一共做了几个动作(颤抖地举起——放下——又举起),体会他当时紧张的心情和矛盾的思想,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他当时为何感到矛盾,心里是怎么想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一般会讲到他怕自己的血被抽完,怕自己死去所以感到矛盾。我马上引导学生注意他最后的动作是什么(举起!),说明了阮恒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毅然决定把血给他的朋友好让她能够活下去!这时,学生们都恍然大悟,也都沉浸在对阮恒的钦佩之中。我对大家说:“阮恒虽然很怕死,但他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仿佛在对医生说:‘我愿意!’你能读出他当时那种从犹豫到坚定的想法吗?”许多同学在指名读时,读得很出色,说明他已经与文章主人公融为一体,也为理解文章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奠定了基础。
3.想象激发情感
想象是树立形象感的核心,是激发情感的关键。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示的,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由想象开启的生活图景,比语言文字打开的天地更广阔,更具有形象感,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4.精心选择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 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
5.运用多样形式
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才能提高朗读水平。除了教师的范读外,还可以个人读、齐读、分角色朗读、领读、伴读等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也要因文而异,才能收到好的朗读效果。
6.鼓励促进发展
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一句“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老师都快要被你陶醉了!”等却可使学生受用终生。如在教《五彩池》中描写五彩池形状一段“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时,有同学提出:“我认为读得应该越来越快,因为五彩池太多了,作者看不过来,所以要快点读。”大家都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并让他试着读一遍,没想到我的赞扬又引来了别的学生的不同看法:“我认为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作者边看边陶醉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可见老师的鼓励,赞许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更可以点燃起他们对朗读方式处理的独到的创造火花。
另外,对胆小而又读得差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读得声音响亮,力求准确;对胆大而粗心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认真看,不丢字添字,读出语气;对于读得好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掌握好速度,注意读出感情。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论文作者:侯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5总第118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读得论文; 感情论文; 情感论文; 课文论文; 形象论文; 《教育学》2017年5总第118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