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念之味——清新
所谓“全课程”教育实验,就是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生活,让孩子沿着“全人”的方向健康成长。亦小的教室、课程、教材、教师等各个领域所启动的变革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亦小的领导、老师们正在努力通过课程的变革,改变学校的生态,创造教师向往、家长满意、学生幸福的教育生活。
亦小的全课程最明显的两个特点:
1.始业软着陆。始业软着陆就是指:在开始学业期间,给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经营一天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保持学生的想象力、童真童趣、敏感的心灵、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感觉校园好玩,学习有趣。
2.施行包班制。亦小在一、二年级施行全课程包班制。在此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老师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的长处,灵活地安排学生游戏和一些有趣的课上课下的生活。
这样温暖、有趣的方式,让初入学的孩子快乐地开始小学阶段的生活。常丽华老师说:“孩子被肯定是第一位;课程是第二位;秩序和纪律才是第三位”。我们平时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爱,往往是只从我们的角度处罚,在我们眼里教育就是爱,要求就是爱,严厉就是爱。然而,真正的爱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学生能够接受的爱。“非正式教育”就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为本,停下来等一等孩子,静下心来走进孩子的心里。
我想校园应该是有气味的!书香的气味、爱的气味、生命萌发成长的气味!亦小带给我的这第一份味道就是它清新的理念之味。
二、教师之味——幸福
微笑是一种力量,微笑也是一种味道。这份味道叫做幸福!
亦小老师的微笑随处可见!无论是在操场、走廊,甚至是食堂那浅浅的微笑总让人倍感幸福、温暖!而他们每个人也将这微笑传递给了每位孩子,这份微笑是友善、是包容、更是尊重。
在亦小我看到各个级部的名师们,以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及个人魅力享受着着自由的味道;安静地坐在常丽华老师的教室里,听着常老师讲绘本故事,我体验着陪伴的味道;徜徉在钱峰老师“万物简史”的大课程中,我品尝着知识的味道;聆听“彩虹花”课堂里唱响的山歌,我体验着童真童趣的味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在六年级李竹平老师的课堂里,李老师陪孩子们上的是一篇杂文。置身于课堂中的我也全然忘记了自己,竟然听到兴起之处也淘气地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再看看和善的李老师,并没有因为我的“捣乱”而生气,反而轻轻走到我的身边,温和地说:“请这位同学来发言!”这样超脱的课堂,这样强大的个人魅力,难道不是一种幸福的味道吗?于学生而言,他们在李老师的听读课堂上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一种幸福;于教师而言,不忘初心,陪伴孩子成长,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孩子,自由地做自己想要做的教育,这更是一种幸福!
教育变革的最终指向,不外乎是使教师成为变革的主体,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这,离不开课程。因为,只有课程变了,老师才能变,只有老师变了,学生才能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意思就是说,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生命总会回复到根源。这句话,也许可以作为亦小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变革的老师们的写照;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回归教育的本源,生命的本源。
三、童年之味——自由
当我初识亦小的孩子时,他们看似少了一些我们传统固有思想模式化下的秩序和纪律。但随着与他们不断深入地交往,我看到的是他们身上自由释放的天性和充满了快乐的童心童趣!
我们都知道亦小各类课程的开发是五彩缤纷,极具特色的!从亦小的“创意团队”开始策划、运作再到活动实施,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
有趣的“帽子周”,在一周的时间内孩子们研究帽子、制作帽子、欣赏帽子、戴着帽子上课、活动、玩耍、游戏等等。最后的成果就是我们形成了一面帽子墙,全校做得最漂亮的帽子粘贴到学校的一个走廊里。亦小的开学典礼上,没有校长和老师的谆谆教导,而是“好友周”、“寻找彩蛋”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之间拉近距离,并且有机会与学校、老师亲密接触;孩子们定期远足游学,教育的旋律从室内奏响到户外;孩子们学表演上戏剧课,淋漓尽致地展现着自己,天性被解放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着生活,体验着人生;名人进校园,让孩子们与“大家”亲密接触开阔视野;六一儿童节的全校狂欢节,游乐场,孩子自办的小商业街,让孩子们在趣味中、玩乐中成长。这些活动课程的研发,追求的要素就是学生第一!多样化的活动让孩子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成长。
一个孩子如果不喜欢学校,怎么可能会喜欢学习?硬件的变化,不仅是活动空间的扩大,更是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元的学习方式,更为丰富的儿童生活。孩子身处在“家”一样的学校,他们才会真正喜欢学校,进而喜欢学习,培养一生对于学习的态度,过一种更丰富更好玩的小学生活。好的教育一定来源于快乐!从快乐的目标出发,以快乐的方式开展教学,给予孩子快乐的生活,让孩子的一生有一个快乐的开始!
教育在简单中进行,让我们用心用情,不忘初心,幸福就在那里,成长就在那里!
论文作者:杨瑾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课程论文; 孩子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味道论文; 帽子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月总第19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