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变革背景下工程造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创新论文_吴正文

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合肥 230022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城镇化进度的持续进行,继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蓬勃发展,继而推动了工程造价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关键词:工程造价;能力结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Optimizing and Innovating the Training Scheme of Engineering Cost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y Great Change

WU Zhengw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hui Jianzhu University,Anhui Hefei,230601,China)

Absrtact: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clearly adheres to the new urbanization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romotes urbanization with human as the core,promot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rge,medium and small cities and towns,industrial and urban integration,promotes urbaniz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promotes the urba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transfer population,and steadily promotes the full coverage of permanent popul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cities and towns.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and then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cost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high-level applied engineering technicians and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personnel who know both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project cost;capability structure;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curriculum system

0.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经济全面深化改革浪潮,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必将引领各行各业对旧体制、旧技术、旧生产方式进行全方面变革,实现中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建筑行业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更是如此,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大发展及市场化的纵深推进,揭开了建筑行业大变革的序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经济持续健康稳定较快增长,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使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规模将维持高的增长率。按照理论和经验,固定资产投资的60~70%要通过建筑业实现。建筑业、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工程建设达到空前的规模和水平。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工程造价业务的知识型、实用型人才。国家经济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等都对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新形势下,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管理类学科体系的完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现状

工程造价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是从工程管理专业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国家住建部(原建设部)全国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早在20世纪90年代专业规范中明确指出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五个专业方向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12年调整了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把工程造价专业正式列入和工程管理专业并列的本科专业目录。

1.1 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办学层次偏低,本科层次数量不足

国内建筑行业中,从事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的专业人员学历结构分析表明,学历层次严重失调,工程造价专业教育中高职专科多、本科少;高职、电大、成人教育及短期业务培训多,系统的高等层次教育少,从而导致了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中注册人员比例偏少。专业来源中大部分来自工程管理、建筑经济等相近专业,通过工程造价专业学习的人数偏少。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7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国工程造价从业人员507521人,注册造价工程师87963人,占全部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17.33%,注册人员的比例明显不足(图1)。从业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339692人,比上年增长7.92%,仅占全部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66.93%(图2)。

我国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主要通过基本建设经济、建筑经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等中专、专科、本科专业教育来培养。为适应经济发展对行业人才的需求,有关大专院校设立了工程造价专科、本科(目录外)专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0多所专科院校开设工程造价专业,招生规模达70万人。近年来,我国开设工程造价专业的本科院校呈逐年上升趋势,截止到2017年7月已经达到了170所。本科招生总数逐年增长,但招生总数远低于专科层次。行业大变革背景下,我国建筑市场及工程造价咨询、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市场的规模不断发展,工程造价基础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国务院在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中明确指出,培育、鼓励全过程咨询服务,强化工程承包履约管理,规范工程价款结算等举措,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造价专业人才,工程建设领域高水平造价管理人才的缺口很大。

1.2 工程造价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定位模糊

国内大多学者主要针对工程造价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研究[1-3],通过国内相关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案调研分析,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工程造价专业与工程管理类专业设置的投资造价方向的区分度不高,没有特色鲜明的知识体系,专业定位不清晰。其课程体系设置多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复制,大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相同。大部分高校是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仅增加了几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的教学学时和实践环节,工程财务、项目投资融资、工程保险等方面的经济管理知识学时明显不足,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与工程管理类专业基本相同,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国内大部分高校在工程造价专业的目标定位的描述中,以培养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计量计价方面应用能力,没有体现工程造价专业向工程经济、金融、风险与保险等方面延伸的特色优势。工程造价作为一个独立设置的本科专业,不能按照工程管理本科的专业方向来办学,需要有相对明确的特色专业课程来支撑专业的知识结构。

1.3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体系中能力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

从课程设置和专业课程的学时分配等方面分析,过多强调工程预算能力仍然是共性问题,对于本科与高职在专业能力构建方面区分度不高。实践环节的设置方面,计量计价课程设计、专业实训、甚至包括部分毕业设计的选题,仍然局限在以算量计价为重点的技能训练层面上。从工作内容方面对比,计量计价等科目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之间区分度不高,在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缺乏基础能力协调配合及综合技能训练的综合型课程设计。没有把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造价分析、合约管理、国际工程造价管理作为专业培养的重点,显然无法适应行业大变革对工程造价管理人才能力需求。

工程预算能力是高职专科的核心能力,作为本科专业培养,这种能力层次只能是作为专业基础能力层级,在本科专业能力构建方面需要体现分层递增的能力模式。随着工程造价算量计价软件的普及及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单纯的工程预算能力已经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初级层次,尤其是工程算量业务即将被算量软件、人工智能所取代。

2、行业大变革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教育的能力标准构建

工程造价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与房地产业的战略转型、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尤其是国家推行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赋予了工程造价管理新的内涵,对工程造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a]。其人才的培养规格应满足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的相关要求。

2015版《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规定,工程造价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建设工程领域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专业综合素养与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在建设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显然,工程造价管理已经由传统的施工阶段的概预算控制向项目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及后期运维阶段延伸,全面造价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远远超过阶段性造价管理人才需求,本科层次的培养定位需要系统提升。

2.1 构建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能力结构的递进提升模式

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目标的最终体现。国外工料测量师(注册造价师)职业认证制度中,都根据不同的能力构建了层次清晰的能力标准体系[4]。如英国皇家测量师学会(RICS)的工料测量师的能力标准包括了“强制性能力”、“核心能力”和“可供选择能力”;亚太地区工料测量师协会(PAQS)的工料测量师的能力标准包括“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专家能力”,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协会(AIQS)的工料测量师的能力标准包括“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国外工料测量师(注册造价师)职业认证能力标准如下表1

图3:工程造价专业能力矩阵

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特别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以知识体系为载体,在实验、实习和设计(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进行创新训练,鼓励和提倡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通过学分设置,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工程算量与计价大赛、BIM竞赛、创新大赛、科研训练计划等多种形式和渠道获取学分,从而达到专业目标的培养要求。

2.2 建立专业能力的塔式培养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作为建设领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撑,并主导未来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发展方向。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通过网上招投标、云计算、大数据共享,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化、虚拟化;另外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已经被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普遍运用,先进的BIM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试点实施。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已成为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全面提升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运用海量造价信息的能力。

新技术变革必然影响到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传统的手工算量定额计价模式模式显然被新时期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所取代。专业核心能力需求也将由造价计算能力向造价分析能力升级,并最终向造价控制能力转变,构成了工程造价专业核心执业能力的低、中、高三个层次。基于BIM等信息化手段,设计模型数字化,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辅助运算,造价计算基础能力的实现过程将非常简单快速,工程项目实体性消耗计算、工料机分析、工程量清单编制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校核都将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从繁琐的工程量计算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造价分析、合约管理等工作中,最终达到投资控制的目的。所以工程造价本科专业在专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全部达到低层次,基本达到中层次,多数达到高层次的能力水平,从而形成了图4的专业核心执业能力塔式培养目标。

图4:工程造价专业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目标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模式

3.1紧扣“宽口径、厚基础”教学理念,整合专业知识领域

本科教育应注重基础教育,理论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工程造价专业除了通识类基础课程外,在平台课程设置上综合考虑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工程法律、工程经济和工程信息五大平台,构建工程造价专业的根基。计量与计价作为基础能力教育,在以建筑工程造价为主的基础上,拓展配置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造价和园林工程造价三个选修模块式,基本含盖了大土木的全部专业。在拓展专业方向的同时,侧重于全面造价管理的理论的学习,把全过程造价管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全要素风险管理理论知识融入到相关课程中,把工程财务、项目融资、工程审计等知识列入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程。与此同时,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外建筑市场的深度融合,工程造价管理已逐步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5]。在国际工程管理等相关课程实行双语教学,提升学生对国际工程造价确定和控制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基础、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经济与财务管理、工程法律与合同管理及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领域,各专业知识领域的支持课程如下表2。

表2:专业知识领域的支持课程

专业知识领域培养计划支持课程

工程技术基础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工程造价管理理论与方法工程造价专业导论、管理学原理、运筹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定额原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

经济与财务管理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融资等

工程法律与合同管理法律基础、经济法、建设法规、工程合同管理、工程审计

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基础及语言、工程造价软件、BIM技术应用

在设定的专业模块的框架下,构建以专业核心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理论学习阶段、专业技能学习阶段、综合大实习阶段三个阶段的学习,达到工程造价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主要培养目标,各个阶段之间的能力有机统一,互相支撑。以核心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综合课程设计为载体,建立特色鲜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和谐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及社会用人需求,分类引导和培养学生向不同方向发展。

3.2创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双线式”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教育与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

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既懂工程技术又懂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需要以具有相应注册执业资格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结合执业资格考试,注重调整相关课程大纲。实践证明,工程造价已作为重要生产力极大地推动了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因为,任何工程项目实施都离不开工程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而且,随着现代工程出现规模巨大、决策流程复杂、涉及技术种类众多、组织结构庞大、历时漫长、参与人员众多等趋势,尤其是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工程造价管理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对具有综合、交叉和集成管理能力的高端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

特别是,随着国家执业资格制度的推行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全国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对各类专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有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的工程管理高级人才将有不断增长的需求,高等教育与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将显得尤其重要。根据国家和地方建筑发展规划及造价行业发展专业规划,个人执业资格的地位和作用将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地方建筑类本科院校在教育模式上更应该强调学历教育与执业教育的合理结合,让企业及行业协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创新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双线式培养模式。如图5双线式培养模型,学历教育与实践教育双线并行,交集作为专业教育的核心部分,综合了造价师培养的理论基础知识。

图5:双线式培养模型

培养计划中实践环节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实践型教育的运行和效果。国家推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可以考虑向卓越教育发展,在满足大类基础及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尽量增加实践环节设置的学时学分比重,核心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和多课程综合课程设计,实习实践环节按学期计划分阶段递进式设置。

4、结论

在行业大变革背景下,为适应工程造价管理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延伸、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优化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切实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进程。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注重核心课程建设,构建学历教育与执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造价专业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晓剑,廖志浓,姜天赐.CDIO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0(8):54-57

[2]刘元芳.基于国际视角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研究.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报)2009(2):103-105

[3]谷艳玲,孙家国.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西部科技,2013(12)60-62

[4]严玲,尹贻林.应用型本科专业认证制度研究—基于英国及亚太地区工料测量高等教育及专业认证的样本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24-25

[5]严玲,刘元芳,尹贻林.从国际化视角比较研究工程造价高等教育.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4):234-239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模式研究(SK2015JD0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工业化的工程造价测算体系与控制模式研究”(SK2015A108)。

作者简介:吴正文(1971-),安徽宿松人,安徽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建筑业发展。

论文作者:吴正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行业大变革背景下工程造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创新论文_吴正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