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以及功能特性进行清晰的表达,通过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各类相关的信息工程数据模型的集成,有效的实现了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传递和共享。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建筑领域发挥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建造各阶段的衔接,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本文主要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BIM 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
一、BIM 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的建筑模式,传统的建筑模式是利用钢筋混凝土来进行施工,在施工之前进行架构,而装配式建筑与此不同,装配式建筑是在实施建筑之前就将施工时所利用的相关配件等进行预先生产,这种建筑模式的出现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进行建筑的预先生产能够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因为提前将建筑施工时所需要的配件进行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能够避免在生产施工过程之中出现的许多麻烦。随着时代的推进,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逐渐变得成熟,目前的装配式建筑已经拥有了完善的体系和理论。
BIM 技术即把建筑物的功能特性与物理实体经由数字化予以表述的技术。数字模型的创设,达成了建筑物数据传输与分享的目的。BIM 技术运用期间,存在如下特性: 其一,可视化。其表示经由 BIM 技术创设形成的建筑模型具有高透明度,可将建筑物详细数据信息有效体现;其二,协调性。具体表现为设计工作者和管理者能经由 BIM 技术针对设计或施工过程中的各大工作予以协调。
就现今社会 BIM 技术的运用而言,多将其使用于建筑物的数据模型构建中,且经由此数据模型对施工期间的具体问题予以处理、及时调整,从而规避施工期间具有安全问题发生。该技术于装配式建筑体系里面的运用即创设装配式建筑体系专业设计平台,经由该平台针对建筑物信息予以建设、变更,从而确保设计工作者可以及时、有效处理建筑物具有的安全隐患及不足,并以此对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可靠性加以保障。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
2.1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建筑中各个构件模型的信息共享及整合,相比于以往的设计方法,BIM 技术能够通过3D 建模来对构件的最终效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利用信息化资源库来对预制构件进行参数化设计,并且 BIM 中还有大量的预制要色件族库,以供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选择、更新和优化,从而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效率。
2.2能够降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误差
装配式建筑在结构设计工作中,BIM 技术能够创建一个相应的平台,使建筑各参与单位都能够通过该平台来共享信息,使每个专业的设计人员都能从该平台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以便于更好的完成协同设计工作,从而大幅降低了设计误差的产生。
2.3能够大幅节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本
在以往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需要多个专业来进行协同化设计,因此确保信息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信息在平台中的沟通不畅,势必会使各专业难以及时的获取到所需信息,进而造成设计出错,使装配式建筑的某些构件可能出现尺寸不合理、材质不符合等问题,如果将这些不合格的构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必然会影响装配式建筑的装配质量,从而只能重新返工,大大增加了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 BIM 技术的应用,则无疑能够确保信息在平台中的顺利沟通,进而大大降低设计错误的同时,也能大幅节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成本。
三、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BIM装配式建筑设计、结构模型拆分以及现场建造的过程中都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BIM技术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实现了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可视化,有效的提升了模型拆分和深化设计的质量,为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强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研究,能够推动建筑设计生产模型和管理理念的创新,进一步促进建筑产业的工业化发和信息化发展。
3.1埋件布置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对预制构件埋件的布置通常采用拆分细则方法见编辑,这个过程中可以选择包含有埋件的内嵌族,这样能够使埋件布置的效率提高。不过梁、板中的钢筋吊钩环还是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和要求对其形状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预制构件各项数据对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制柱族布置,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用全局参数替换参数关联,这样就能够设置预制墙板连接件的高度,从而根据需要调整柱上连接件的高度。总之,在预埋件设置过程中,通过BIM技术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对数据进行调整,确保埋件布置的合理性。
3.2钢筋的创建
钢筋布置是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钢筋布置的合理性是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的基础保障。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通过二次开发的程序调用获得钢筋的相关参数信息,然后根据相关的规格进行预制构件钢筋的创建布置。例如在预制梁钢筋布置中,为了满足套筒安装尺寸的需要,需要在梁跨中后浇段中通过结合设计要求进行纵筋的断开,并且预留出相应长度的后浇段。梁端箍筋加密区范围也需要参照相关数据确定,同时也可以确定非加密区,这样箍筋间距和数量、纵筋断开位置等都可以准确的确定,然后通过BIM技术的调用功能,预制梁钢筋的创建工作就可以完成。
3.3 BIM 构件的拆分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创建的数字化模型能够将墙体以及楼板等模型构件进行整合,然后根据需求可以进行深度设计,将整体的模型进行拆分,从而形成多个单独的构件设计作为工厂制作的重要依据。再具体操作中,通过BIM技术对构件的拆分需要根据工厂的设计以及生产要求,严格的控制预制构件种类,从而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构件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要进行构件连接构造工作,并且对预制构件配筋的设计也要通过BIM技术及时的完成。通过BIM技术构件的三维模型,可直观的展现各个构件的连接情况,这样可以验证拆分构件的精准度,从而使构件的拆分设计更加合理和完善。相比于二维图纸设计,BIM技术构件的三维模型能够有效的消除设计盲点,从而减少设计中的误差,提高构件拆分的设计质量。除此之外,采用BIM技术进行构件拆分设计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就是设计模型安全性高,不会发生数据丢失的问题。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由于资源率用率高,污染小的优势得到广泛的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传统设计方法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存在很多的问题,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降低了设计中的误差,装配式建筑设计也更加专业化,设计质量有了很大提升,对装配式建筑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长建,李春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16)
[2]许晓文,付素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科技,2017(3)
[3]李甜甜.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3).
[4]方长建,李春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20).
论文作者:何强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模型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建筑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