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防渗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防水施工的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建筑渗漏,这不仅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而且还缩短了建筑的寿命。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经过了多年发展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实际上外墙渗漏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因此,我们需要分析其成因并总结对策,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可用性,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城乡建筑业也在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渗漏,因为一旦建筑物发生渗漏,它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后功能,观赏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寿命。,目前,我国的防渗漏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建筑出现渗漏问题,必须采取控制措施。
1.施工期间外墙渗漏的原因
1.1建筑材料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墙体材料的使用方面。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已停产实心红砖,而空心水泥砖,粘心砖等新型砖块相继出现,常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墙体结构。然而,许多建筑工人在这些新砖的建造方面经验不足,进而导致建筑墙体的渗漏。
第二点,外墙装饰材料的使用。在这个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外墙饰面砖主要由不透水材料制成,施工人员通常利用水泥浆或灰浆等来进行墙面粘贴。在此过程中,当砂浆和水泥浆未充满时,可能出现空腔,导致较小的裂缝,引发渗漏问题。
1.2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是由不合理的施工引发裂缝造成的渗漏。在砌筑墙体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不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污垢和砌体表面的灰尘,这将导致与结构中使用的砂浆的粘合较弱。在水刷石或干粘石的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配合效果,施工人员经常使用拍打来提高粘接性能,如果不控制拍打力度,这可能导致翻浆或导致面层流动,产生可能导致渗漏问题的裂缝。
第二点是混凝土结构柱与砖墙之间结合部位的渗漏。在施工过程中,梁和柱之间的接缝经常由于砂浆的不饱满而破裂,并且结合部位放拉结筋也会导致出现裂缝,从而造成渗漏。
第三点,外墙洞口处理不到位引起的渗漏。。为了便于后续施工工序的顺利完成,建筑公司在进行施工时通常会留有一些漏洞。但是,如果这些孔洞处理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外墙渗漏。例如,上料口封堵砌筑与原来洞口接搓部位没有做好掩饰而出现裂缝,这可能导致外墙渗漏。
2.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外墙防渗技术的应用
2.1 确保施工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第一步,施工人员必须科学配置砂浆的比例。在第二步中,用于砌筑墙体和抹灰的砂浆的泥浆含量应控制在4%以内。同时,施工人员还应有效控制砂浆中砂粒的体积,保证进料的准确性。另外,还需要在外墙表面涂上抗裂剂和防水剂,以有效地增强防渗漏效果。第三步,质量检验员应仔细检查砌筑墙体施工材料的质量,并仔细检查材料尺寸。在第四步中,应充分确保砂浆生产中使用的水泥的防渗漏性能,以尽量减少外墙的渗漏。
2.2框架结构墙体的施工分析
框架结构外墙的常见渗漏部分是框架梁与砌体交结处的开裂和渗漏,外墙的空鼓,开裂,渗漏;主要防漏施工技术如下:(1)施工前,应按照《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严格控制砌块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选择抗压强度大于5MPa,干收缩值不大于0.5mm / m,固化时间为28天的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应控制在15%以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应小于20%),以克服砌块自身收缩引起的裂缝。(2)当砌块进入现场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堆放,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淋。(3)通过轧制方法的砌筑,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操作法砌筑,确保头部垂直接缝砂浆和水平灰色接缝砂浆的密封性。(4)在砌筑过程中,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混合堆放,不得与其他砌块混合使用。(5)施工期间,框架结构墙的日砌筑高度应控制在1.40 m以内。在砌体与梁底部之间的距离约为200 mm后,应停止7天。然后使用相同材料的固体辅助小块以60°至75°的角度挤压顶部;顶砖必须按要求制造,必须完全紧凑,接缝应密实。(6)在框架结构柱边缘与梁底部的交结处,施工期间应首先清除灰烬,清洁后再用干硬1:1水泥砂浆抹5mm厚,浆料密集,避免接缝处产生裂缝,形成渗漏。(7)在涂抹不同材料的交结点之前,为了增加抹灰层的拉力,在接缝处加入宽度为400米的金属网:为了在施工期间获得最佳效果,金属网和结构表面应保持3毫米至5毫米的长度。
2.3外保温层的施工分析
(1)玻璃纤维网应具有良好的质量。(2)应在窗户及其集中部分周围加一块加强网,以分散应力。(3)在结构变形缝处设置变形缝。(4)在保温层施工中,为保证抹灰与保温层的结合强度,应采用优质抗裂剂制备抗裂砂浆。(5)涂敷绝缘层时,应分两次进行。在待破裂的砂浆层固化后,开始打钉网的构造。可以进行二次裂解砂浆表面灰施工;第二抹灰力度应该大,以防止砂浆的表面层开裂并增强对金属丝网的粘附力:两个灰泥的总厚度应控制在5毫米至7毫米的范围内。
2.4门窗安装施工技术
做好墙体预留洞口尺寸的控制,严格按照门窗的大小进行留洞。对于洞口偏大的,需要采取砖墙补砌处理;对于洞口偏小的,需要先剔凿,预防窗缝过小,使得塞缝施工困难。其次,在塞缝施工中,所用的材料应为防水砂浆,需要密封两次,密封后用密封胶处理,确保堵塞的紧密性。第三,做好窗顶和窗台处理。窗台需要有一个向外的斜坡,设置1%-3%的坡度,预防窗台积水:同时,窗台的抹灰需要首先做好基层润湿,素浆涂抹要均匀,以确保抹灰层和基层的良好结合,最好对窗台进行防水涂料涂刷处理。
2.5装饰面涂料工艺
装饰面涂层工艺的开展也将有助于缓解建筑施工期间突出的渗漏问题。技术人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有效实施,注意提高施工期间建筑外墙的防渗漏能力,提高施工质量。另外,在涂饰面涂料的施工中,为了防止裂缝,提高砂浆的致密性,增强抗渗性,一般分为三次抹压:首先,在EPS板合格后,选用聚合物抹面砂浆薄抹,厚度控制在2毫米-3毫米;然后在翻包网格布及门窗口、大角等部位,将增强网格布压人砂浆中,以不露出为准;二是压网层,则先将大面积的网格布铺平,无皱褶,然后由中间向两边用高标号的水泥砂浆压抹,并注意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质量的不合格、以及施工工艺不完善等,都会严重影响建筑外墙的防渗漏效果,因此,要想有效的避免建筑外墙出现渗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施工人员应加强防渗漏的技术。其次,引用更先进的设备以及材料。最后,对各项工序完成以后,进行二次防渗漏检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现有的防渗漏技术,一定会打破之前的防渗漏技术,并且施工人员不断的完善防渗漏技术,也会为人们建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建筑,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辉,黄银燕,杜俊.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7):10~11.
[2]郑洪刚,曹镕川.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4):105.
[3]李凤明,王和钧.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3):203.
[4]王新华.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4):100+102.
论文作者:李世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砂浆论文; 外墙论文; 建筑论文; 裂缝论文; 墙体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