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培训
透析现实:继续教育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着力点
杨先梅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摘要: 透析现实抓住了思政课教学以理服人的根本,找到了符合继续教育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为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契机。 继续教育思政课在透析现实的过程中,应遵循透彻性、内容为王和主体性等教学原则。 通过立足课堂,找好最佳切入点;拓展渠道,充分发挥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等途径,来准确回应学生的现实诉求和理论困惑,向学生展示思政课强大的现实解题能力,不断提高课程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关键词: 思政课;继续教育;透彻;现实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做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1]的重大决定。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成员进行知识回炉、更新、补充、扩展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需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才能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所以思政课是继续教育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核心课程和灵魂课程。 但是当前继续教育思政课由于专职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单一、师生双向互动不足、 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等原因, 普遍出现了“出勤率、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的尴尬局面。课无味已经成为大部分学生的集体槽点, 同时课难教也成为很多老师的共同痛点。 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政课对现实问题的关照不足, 解释不够彻底有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以透彻的理论回应、 解开学生心中的现实困惑和思想疙瘩,做到透析现实,才能有效实现从“让我学”到“我想学”“我爱学”的转变。
1 透析现实在继续教育思政课中的价值
1.1 透析现实抓住了思政课教学以理服人的根本
思政课是教育部规定各层次、 各科类大学都必须要开设的必修课程, 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任务。 所以从本质上说是要做人的工作,讲理是其最鲜明的特征。 只有把道理讲透彻,才能让学生信服。 而透析现实则是思政课实现讲理彻底的快速通道。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 理论的科学性、说服力、有用性不应只取决理论本身,还要取决于理论对于现实问题的解释力、穿透力和生命力。 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着眼形势,关照现实,向学生展示思政课强大的现实解题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原来现实的烦恼是可以在思政课中找到最优解的,这样固化的理论才能在丰富生动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熠熠生辉,以理服人的魅力与力量才能充分彰显出来。
1.2 透析现实找到了符合继续教育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教学方法
继续教育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 有着比较复杂的生源结构,既有中专生,也有高中生、大专生,还有少部分在校本科生。这些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能力、生存背景、生活习惯、年龄层次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 这都对继续教育思政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继续教育学生大多经历从学校到社会,再到学校的过程, 他们是以就业者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校园里的。各种经历使得他们的眼界更加开阔,思想较为成熟,道德素养和价值信仰已经基本形成。同时他们的学习行为往往带有比较强烈的功利性, 迫切希望学到的知识能够起到提升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 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决定了思政课不能仅仅对学生讲授物质观及意义、 实践的含义及认识的本质等纯理论的“应然”,而应抓准学生的“真诉求”和“真问题”,做到“打通梗阻血脉通”,用科学、深刻、发展的理论去透析他们身边生动鲜活的事例, 并教会学生看待世界、 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才能清晰认识到思政课是有用的,需要听、应该信。只有研究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继续教育思政课才能把路越走越宽,才会越办越好。
1.3 透析现实为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契机
要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就需要用学生听得懂、听得进的方法来讲授道理,这就要求思政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而透析现实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可以运用传统的讲授法, 用彻底的理论思想回应学生的现实诉求外,还可以采用分组形式,进行“课前五分钟时政播报”“时政述评”“哲学与生活”专题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法, 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针对“低头族”现象,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通过让学生下载App 或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入在线课堂。在线课堂可从现实问题切入,并紧紧围绕现实问题的解决来推进有效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回答教师设置的现实热点问题展示自己的看法, 通过弹幕功能分享不同观点,从而把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让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抬头的利器。再次,思政课教师还可以把课堂从学校教室搬到校园、 社区、企业、乡间、红色基地,以情景剧大赛、社会公益活动、改革成就体验、 红色经典的当下价值调研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
2 继续教育思政课透析现实的教学原则
2.1 透彻性原则
思政课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它需要有效地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的真实困惑。 当前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 一般都会对现实中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析,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师在讲授“永恒发展”问题时,都会提及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 认为这些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虽然教师也对社会现实进行了关照,但是这种讲解显然是缺乏力度的,很难让学生入脑入心。曾尝试先给学生播放2008 年印度选手宾德拉在北京奥运会获得男子10 m 气步枪金牌,回国后受到民族英雄般待遇的视频后,提问学生:如果中国获得了金牌,会不会举国若狂? 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告知学生宾德拉实现了印度在奥运会金牌榜上零的突破。 接着通过数据对比,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印度1952 年独立, 当时人均GDP 是48 美元;1949 年新中国成立,1952 年的人均GDP 为52 美元。 印度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选择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67 年的发展,现在印度的人均GDP 为2 200 美元,GDP 总量占世界总量的3.17%; 而中国为9 630美元,GDP 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6.03%。 同时中国在反腐、减贫、网络普及、人均寿命、体育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印度,中国模式比起印度模式,显示出高速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发展的全面性。 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就能得出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的结论。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分析现实时, 要做到透彻地给学生讲清楚现象背后的基本理论, 学生才能领会到思政课的价值和力量。教师要避免进行生拼硬凑、点到即止、避实就虚、避重就轻式的讲解,这样会让学生丧失对思政课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从学生受教育这个角度来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目标, 就是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和期待,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因此,继续教育思政课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案例的选择上要以为学生排除“思想之忧”、解决“理论之难”为准则,而不应以教师最擅长的或自认为重要的事例为讲授重点。思政课教师在上课前,就应对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摸底, 努力搞清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然后从中挑选出重难点问题,以自身渊博的学识、广阔的视野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精深剖析,做到从“供给侧”的角度“传道”,从“需求侧”的角度“解惑”。 教师在透析现实时也要避免满堂灌的做法,适时选用第二人称 “你们”进行提问或用分组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会说。 通过师生间有效互动,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让思政课真正起到铸魂定向、涵德化人的效果。
2.2 内容为王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透析现实, 让学生切身领悟到思政课的魅力,这是主要途径。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摸清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理论渴求, 同时根据 “原理”课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切入点,并在教师集体备课、经验交流、相互听课的基础上,不断整理、加工教学素材,完善教学内容。如“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可以通过讲解卡斯帕罗夫与深蓝、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等人机大战的事例, 让学生意识到人工智能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它不可能超越人脑, 人应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还可以用刘伟10 岁时因意外失去双臂,又因为身体原因被迫放弃游泳事业,而后选择每天用双脚弹奏7 h 的钢琴,最后被人们誉为“断臂钢琴师”的励志故事,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只有进行量的积累,才能最终达到质的飞跃,鼓励学生像刘伟一样做生活的强者。“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可以以优秀校友和杰出教师为典型案例,以出专著、创公司、 开民宿的优秀校友曹佳倚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尚书旗教授为例,让学生们明白“实践出真知、行动长才干”的道理;以在农村脚踏泥泞、俯首躬行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和以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为毕生梦想的袁隆平为例,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可以从国家生育政策讲起,让学生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结论;还可以以“人民代表习近平”为例,让学生明白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讲授人的本质问题时,可以选择年轻人感兴趣的话题, 如因恋爱受挫而产生心理障碍甚至酿成悲剧的事情入手,启发学生:这些极端个人就是在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出现了两个狭隘,把人的本质单一地理解为感情生活,并用静止的眼光、封闭的视野看待爱情生活,而要避免悲剧就要回到马克思, 认识到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可以以现在火到再也不能火的机器人、无人工厂为例,告诉学生这只能说明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开始从事脑力劳动,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以调研中学生倍感疑惑的共产主义按需分配为例, 讲清按需分配不是按欲望分配,而且到了共产主义,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山珍海味不可能成为人们永久追求的对象,不会永远具有价值,以今天的人和物来衡量未来的人和物是错误的, 不能将共产主义庸俗化、 科幻化。 这样分析才能透彻,理论讲解才显得有高度、深度和力度。
2.3 主体性原则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模拟边坡开挖加固的全过程。本模型主要依据以下几点建立:
如图1所示,泳道2、5、8、11分别是4种芋螺毒腺的DNA,其条带清晰、完整和无拖尾现象;其A260/A280值在1.80~2.00,表明芋螺的基因组DNA纯度符合PCR扩增要求,且能够从200 mg毒腺中提取约9.2 μg DNA;泳道1、4、7、10分别是4种芋螺毒管的DNA,其条带部分明亮,存在降解现象,有少量的RNA片段存在;泳道3、6、9、12分别是4种芋螺的肌肉组织,其条带也是部分明亮,但蛋白含量较多。根据上述结果,毒腺基因组DNA含量最高,其次为毒管,肌肉组织最少。因此,提取芋螺毒腺基因组DNA的纯度和产率均能够符合ITS-PCR扩增的基本要求。
3 思政课透析现实的教学路径
3.1 立足课堂找好最佳切入点
思政课教学内容是学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但不一定就是学生乐意学的。为了吸引学生眼球,有的教师在讲案例时, 会使出浑身解数, 展示十八般武艺,把课上得是热热闹闹、风风火火,把学生乐的是哈哈大笑;还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在案例分析上一味讲温度、热度,把思政课变脸成为滋养学生心灵的鸡汤课。 思政课不是艺术课,也不是心理健康课,它首先应是一门集思想性和理论性于一体的政治课,在透析现实时,应做到在娓娓道来中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让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思政课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和探索都应自始至终为这个教学内容服务。因此,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应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 运用理论给学生讲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实现、 中国为什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坚定“四个自信”等,努力打造具备思想性和理论性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3.2 拓展渠道发挥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
继续教育的学生大多数是在职从业人员, 他们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校学习,功利性思想、工学矛盾成为其思政课学习的拦路虎。 网络教学平台以其跨越时空的学习模式、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高效便捷的沟通方式, 理应成为继续教育思政课学习的重要媒介。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活泼有趣、浅显形象的图片和视频把“原理”课中抽象、深刻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例子;还可以在资料库中上传一些反映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的经典影视作品,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指导其深入分析人生百态中蕴含的哲理思想; 还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的讨论区、聊天室、电子邮件、日志等模块,跟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引导他们把现实关切、理论思量升华为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政治觉悟。因此,网络教学平台能实现思政课透析现实的做法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线下走向线上,达到全覆盖、全天候、无缝隙、润无声的育人目的。
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时,疫区内的生猪是高风险传染源,若疫区内的活猪、猪肉或猪肉产品流出,很容易造成疫情扩散,对疫区内的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主要是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蔓延,以避免危害到更多的生猪养殖场(户),达到有效控制疫情和保护生猪产业的目的。
3.3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习总书记强调: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 但是很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对师资队伍, 尤其是思政课师资建设重视不够。 往往会让一些政治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或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政课教师来担任教学任务。 这些教师由于普遍缺乏继续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能根据继续教育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在分析学生现实理论问题时也很难做到精准、透彻,这就需要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专职教师才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是继续教育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重要保障, 因此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 但是继续教育由于自身特点,一般都不可能足额配备专职教师,都会聘用一部分兼职人员。因此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充分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学、 继续教育教学法、继续教育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的培训,确保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作为 “高大上”“主旋律”的思政课,面对继续教育学生不能仅仅讲授一些宏观叙事的大道理, 更应接地气,与学生所想、所学、所做紧密结合,准确回应学生的现实诉求,透彻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让学生愿意听、听了信、信了行,把有品格、有力量的思政课这股“活水”真正涌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充分领悟到科学真理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3]艾四林.着力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上下功夫[EB/OL].[2019-04-24]http:∥www.71.cn/2019 /0424 /1041700.shtml.
[4]新华网.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201903/t20190318_373973.html.
Analysis of the Reality:Focus on Enhanc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YANG Xianmei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 266109,China)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the reality,which grasps the foundation of convincing people by reasoning du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finds the teaching method in keep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 thought and behavior,and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the realit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should follow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such as clarity,content being king and subjectivity.This paper suggests finding the best point of penetration based on classroom teaching;expanding channel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building a high-quality,professional team of teachers,so as to accurately respond to students' realistic demands and theoretical confusion,show students the powerful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persuasiveness and affinity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continuing education;clarity;reality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6614(2019)05-0050-04
收稿日期: 2019-07-03
基金项目: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和调适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课题“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ZX-GJ-1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先梅(1981),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