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周围环境越来越重视,对园林设计要求也逐渐提高。园林设计不仅需要符合城市特点,也需要充分利用园林树木本身特点,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够充分发挥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的良好效果。园林树木作为植被植物非常容易遭受到病虫侵害,因此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须对植物种类和密度进行科学的安排,提高园林植物的保护。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保护;重要性
1园林设计及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园林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今天,由于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一定破坏,而通过园林假设则能够有效提升园林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如何提升城市园林设计水平非常关键。
在园林设计中,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确保植物观赏性的同时不断强化植物的保护力度,从而使城市园林发挥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应统筹考虑,从整体出发重点对植物病虫害予以整治,充分了解并掌握病虫害发病机理与机制,切实提升园林植物抗病虫害能力,这对提升城市园林建设质量和加强园林植物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现状
园林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起步较晚,由于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在目前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着植物保护技术不高,植物群落配置不合理,病虫害频发等问题,园林植物无法茁壮成长,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工作的进程,难以体现城市园林建设工程的意义。
2.1 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在园林设计中,一些设计工作者受到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在园林整体规划设计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在植物群落配置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与植物间的生长协调性,从而对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产生严重影响。
在设计中盲目将属性相克的物种配合种植,如核桃树对周边植物生长具有极强的抑制影响,因此如果将核桃树与苹果树、槐树等搭配种植是极不科学的;或将喜光植物种植在高大树木或树荫之下,将喜干植物种植在潮湿甚至易积水区域等问题。这些植物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不仅会降低园林本身的观赏性,同时也使植物失去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效果,进而引发植被病虫害的流行、扩散,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2 缺乏植物多样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设计不仅要注重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应注重植物的保护工作。当前我国在园林植物配置中普遍存在生物群落结构简单,植物系统单一等现象。正是由于植物配置过于简单,其病虫害抵御能力难以提升,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更为严重的病虫害现象,甚至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的现象。如我国近年来不少地区的城市园林病虫害现象非常猖獗,如蝗虫灾害连年发生造成了大量植物枯死。不但浪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更为严重的是对整个园林设计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此外,还有近年多发的金丝柳,其易于感染腐烂病,而这些都是由于植物配置单一。
2.3 植物种植密度不科学
在园林设计中如果过分注重园林观赏效果忽略园林植物种植密度的科学安排,则会导致植物配置密度过大,植物缺乏必要生长空间,进而使植物争光,争水,争肥,影响到整个园林生态系统内植物的健康生长。其次,由于植物种植密度过大,其生长环境湿度相应提升,在不透光,不透风等条件下易引发病虫害。当前普遍出现的白粉病、小袋蛾等均是因植物种植密度过大导致。
2.4 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在具体的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植物生理知识,对外来物种认识不全,认知程度不深,从而导致园林植物在设计及调配过程中使得有害生物得到无意扩散,进而对园内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造成破坏。通常条件下,当这些有害生物抵达没有天敌的地区后,会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如薇甘菊、蔗扁蛾等都会产生巨大的生态破坏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园林设计及植物保护的对策
园林设计及植物保护虽然看起来像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其实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园林设计,就需要对园林植物进行保护,良好的植物保护工作可反作用于城市园林设计的发展。但从我国当前城市园林设计现状来看,植物保护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并解决,相关对策有几下几点:
3.1 植物配置的科学化
园林设计前,需要对植物相生相克关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并结合当地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及规划目标合理选择植物类型,并在植物配置布局中既做到确保园林观赏价值,又严格遵循植物的循环及竞争原则,避免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当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的桧柏、翠柏等桧柏类树木,这些树种存在着苹果锈病与梨锈病的转主寄主问题,因此在大量栽种此树种时须确保50cm以上的种植间距,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病虫害等问题的出现。
3.2 合理设置植物栽植密度
对植物而言,之所以易于产生病虫害且不易杜绝,其根本原因在于植物栽植密度不合理,因此,在城市园林设计前期须确保植物种植密度的合理性,切忌为节省距离而随意减少植物间种植间距,这样不但会造成植物材料的浪费,同时也会使植物生长于拥挤空间中,无法确保其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给病虫害的爆发营造环境。正因如此,园林设计中须保证植物密度的适宜,确保植物具有合理的生长空间,这对于提升病虫害抵抗能力,彰显景观效果非常关键。
3.3 保障植物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对于提升植物病虫害抵御能力、免疫力的提升具有良好效果。在植物多样性的配置上,可将多样化的植物类型进行有机组合,通过利用不同物种间的相互制约性来营造一个稳定、层次的植物群落。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植物配置阶段中,须根据不同植物的生态学特征与生物特征综合考虑,并尽可能选用多种类型植物种类,如可通过灌木、草本植物、地被植物间的多层次组合配置来形成具有丰富层次的植物群落空间,确保植物的结构稳定、功能性与自我调节能力。
3.4 适地适树
园林设计须注重树种的选择与配置,而在选择和配置中要结合实地情况适地种树。(1)主要参考因素有当地环境条件、气候特点、植物生长特性等因素。(2)要结合光照条件、绿地功能、地下水等来确定其为阳性或阴性植物,慢生植物还是速生植物,干性植物还是喜湿植物。(3)尤其要注意外来植物的选择,一是要考虑其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二是要注重植物种类间的协调性。如果盲目选择很可能会诱发病虫害问题,导致植物大面积破坏和死亡。
3.5 充分利用本土植物
对于植物的本体化需尽量选用本地植物或种子予以培育,并对跨区种植、跨区调用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通过加强本土植物的应用,一方面能够确保本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生长环境,融入当地生态系统,提升整个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另一方面能节约运输费用,控制城市园林工程整体造价。最为重要的是,鉴于不同地区不同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条件,包括人为干扰因素在内具有大量风险因素,正因如此,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尽量选择本土植物更为恰当。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设计最为关键的任务即为植物的种植。植物作为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主要工作对象之一,在园林设计阶段就必须要做好相关的选种、栽培、种植与养护施工工作,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植物不会因设计不当,栽植不当,病虫害侵扰而遭受破坏。本文根据园林设计中普遍出现的植物配置不科学,植物种植密度不合理,植物种类结构单一等问题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48–5449.
[2]褚文会.京津冀地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农业科技,2010(8).
[3]王亮.大型住宅地区园林设计及其植物配置初探[J].现代园艺,2011(11).
[4]敖汉涛.浅谈生态园林及其植物配置[J].农家之友,2010(6):87–90,99.
论文作者:谢亚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病虫害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保护论文; 密度论文; 城市园林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