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龙县月望乡水务所 云南省马龙县 655105
摘要:水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生命的延续。水是农业的命脉,水也是工业的血液,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关乎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到国家粮食的安全问题。可见,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在农田建设中发挥的重要性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合理化对策。这将对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施工;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农”建设的基础。当下,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脆弱的基础仍然没有改变,在抗御自然灾害方面的能力不强,部分地区温饱问题没有得到很好改善,这也成为导致农村发展停滞不前和农民增收致富难的重要原因。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成为我国农村眼下的当务之急。农田水利工作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与发展方向。使农田水利的规划切实符合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时下,我国农田水利事业虽然取得了大幅进展,但是在技术上还是比较落后,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是仍是当务之急。
一、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滞后的原因
(一)不切实际的建设
当前,一些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在应用时,没有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没有切实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导致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建设停滞不前。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根据农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水利建设机制,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农业水利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在农田水利施工中,农田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1]。农田水利施工建设,是严格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进行的。然而,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加强,导致了地方财政的紧张,资金筹集渠道减少,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系统化建设。因而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停滞不前的又一因素,其直接影响了农业乃至农村经济发展,是制约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三)农业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在管理上相对落后。包括基础设施的落后、管理方式的落后以及施工技术的落后。由于我国行政体制的限制,管理部门急需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了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加强和完善,忽视了其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进而阻碍了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田水利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管理方式的更新和完善,不断创建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农田科技化管理水平,为当下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科技化的管理手段,并为我国农田水利施工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加强农田水利技术的紧迫性
(一)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能有效预防自然灾害
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是抵御自然灾害、增强防灾和减灾能力的有效保障。我国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随着当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农田水利施工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洪涝、干旱等灾害是分别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因此,在水利施工建设中要认识到加强农田水利技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更要认识到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在预防灾害方面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并积极做好其它方面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农田水利施工技术,是支撑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2]。如果没有完善的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就不可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眼下我国现代农业在不断地发展,农业逐渐朝着科技化、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迈进。虽然我国现阶段农业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农田水利施工技术依然落后,根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农田实际灌溉面积不到耕地面积的50%,水利化程度不高,部分地区仍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三、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分析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水平
农业水利施工技术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制定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要解决好农村水资源的供给,加强防洪除涝、水资源保护等。并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机制,全面提高科学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大良性运行机制的投入,进而为实现农业水利、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保障。
(二)维护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系
必须首要维护好农田水利建规章制度和规划原则。督促乡镇和村庄分别拟建同等金额的水利工程时,必须通过上级申报和审批后才能得以实施。另外,加强认证制度与工程招标制度的规范化,保障水利施工的质量,做好并且落实招标和投标制度。必要时通过竞争的方式规范施工技术,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并确保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实施。进一步强化工程监督和验收制度,这是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有效保障。严格按照标准对农田水利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及时做好记录。
(三)汇聚多渠道的资金,保证工程顺利进展
为进一步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进展,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投入资金的力度[3]。财政支出应该着力向农田水利技术方面倾斜。必须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建立农田水利技术专项资金,积极鼓励各领域投资,多渠道吸纳社会零散资金,积极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供给。
(四)提高农村水利施工队伍整体素质
提高农村水利施工技术,必须要对农村水利施工队伍整体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继续加快水利建设的进度,农民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直接使用者,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进而全面普及水利管理技术,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的农村水利施工队伍,保障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得以高效实施。
(五)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评估工作
加快环境治理和发展规划建设,积极做好农田水利施工技术的评估。在进行农田水利施工建设中,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并制定保护方案,将农田水利工程的影响有效减小,充分做好原有生态的保护,使工程发挥巨大的效益。并积极做好对造成环境破坏的水利工程的治理工作。另外,要制定好环境治理的方案、规划、路线以及方针政策,对农田水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在今后的水利建设工作中得以有效解决。这将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论:
综观上述,可以得知农田水利是农业赖以生存的命脉,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同时,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以,在农田施工建设上必须重视水利施工技术的作用。加强农田水利施工技术,对我国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具有指导性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玉民,焦素香.新时期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J].中农业信息,2013,09:196.
[2]王志胜.农田水利施工建设技术水平提高研究[J].北京农业,2014,18:241.
[3]张连义.浅议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J].才智,2012,32:267.
论文作者:徐树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农田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农业论文; 水利论文; 农村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