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具体来说,就是在灌溉用水输送到田间的全过程中,针对用水的调配输送以及浇灌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控制方法,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浪费率,构建合理的是水资源配置体系。本文从农田农业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入手,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
一、农田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
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节水灌溉是为农业建设服务的,因此,它只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的发展本身是有阶段性的,国家、地方、农民的投人能力和灌区的管理水平均有阶段性。无论是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都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都要处理好先进性与实用性以及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发展节水灌溉。首先要有科学的态度。否则,不可能体现科学性。应该避免唯节水论、唯工程论,更应避免搞运动、走形式。我国的灌溉排水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国的节水灌溉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并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这些经验正是因地制宜的产物。在农业节水灌溉中,不仅不应照搬国外经验,南方灌区与北方灌区、山丘区灌区与平原区灌区、自流灌区与提水灌区、水稻为主的灌区与旱作物为主的灌区,其节水策略、节水技术措施的运用均应有区别。在大型灌区内部,灌区上、下游的节水策略也不尽相同。
3、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灌区本身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灌溉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节水灌溉中,水土资源的配置、节水技术的采用均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类型
1、管道输水技术。所谓管道输水,其实就是通过塑料输水管道或其他管道,将水输送至农田。在传统的农田灌溉中,大多采用明渠,而用输水管道来代替明渠,能够有效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有效的避免出现输水浪费的现象。通过运用管道输水技术,可以对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流失予以控制,可以确保水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应当注意的是,在运用管道输水技术时,其所用的水源比较广泛,例如水库、湖泊等水资源,但是在灌溉之前,还是需要对水质进行仔细的检查,一定要确保用于灌溉中的水资源水质达标。
2、微灌节水灌溉。在农田灌溉中,微灌的应用非常的普及,其经过预先布设的灌水管道,或者是通过对灌水器的应用,来搭建一个科学的网络系统,这样就可以将水资源经过管道系统输送至农作物的根部。这种灌溉措施不会浪费过多的水资源,因为它是借助少量的水灌于农作物的根部。与其他节水灌溉技术相比,该节水灌溉有着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该技术仅仅是湿润表层的土壤,其管道所输送的水是流向农作物的根部,所以能够防止出现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问题。(2)该灌溉技术主要是利用输水管道来实现灌溉,这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对总开关部位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解放了劳动力,还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喷灌技术。在农田灌溉中,喷灌技术要更加的理想。一般而言,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主要是利用节水灌溉措施来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通过灌溉措施来滋养农作物;(2)通过灌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现如今,在我国各地区的农田灌溉中,喷灌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经由水泵或者其它的动力设备来施加一定的压力,再将设备置于一定的高度,使水体能够达到喷灌装置之中。这样一来,水体就会通过细密的喷头散落到地面,实现对农田的滋养。这种灌溉技术不仅仅起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还能够使水分完全流到农作物之中。此外,因为是基于细喷,所以灌溉也变得更加的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喷灌技术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其有着许多的喷灌形式,例如固定喷灌、移动喷灌等,而这些灌溉形式都各有优势。例如,在小范围农田之中,那么就可以运用固定喷灌的形式;而如果是大领域的农田,则可以使用移动喷灌的形式。
4、渠道防渗技术。当前,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渠道防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渠道土壤自身的渗透性进行调整,也就是通过物流手段,然后用抹光的手段,或者运用压实的手段来实现对土壤缝隙的调节,以促使土壤紧密度进一步增强。此外,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即将化学材料添加到土壤之中,以实现土壤透水性的提升;在渠道的底部进行防水层的布设。即通过混凝土浇灌,并且在渠道的底部进行混凝土渠床的布设,这样就可以达到不透水的这一效果。在实际工程中,如果采用渠道防渗技术,那么可以控制将近70%左右的水分损失。同时,在对灌溉输水管道进行设计之时,应当以“U”型为主,这样可以对水断面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农业灌溉得以确保。
三、节能灌溉技术的应用策略分析
1、节水和配水过程相结合。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输水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提升实现了对配水的控制。为了保证节约用水的有效实施,可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对混凝土保护层的建设,减轻配水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相关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操作可以提升配水过程的精准程度,促进农田灌溉。节水和配水过程相结合的方法,不但节约了水资源,还有效降低了水利工程的成本投入。
2、严格把控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一些灌区在刚开始规划建设水利工程时,由于资金短缺,技术条件有限,施工团队专业性不强,工艺水平低,导致工程质量有好有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出现了各类工程问题、漏洞等,对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工程质量普遍偏低。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及灌区水利工程规划管理要求,完善相关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工程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与专业施工设计单位合作,依据水利工程施工规范及标准,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建设,从而实现预期工程质量目标。
3、加强农村地区的节水宣传教育。通过提升政府的宣传推广节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农户提供学习节水知识,提升节水意识的渠道。要进一步加强农技推广服务方面的人才建设,不断壮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提高推广服务人员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要提高推广服务的覆盖率,使农技推广人员与尽可能多的农户衔接;三是应该加快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推广与示范。
4、提升节水灌溉的新技术引进。通过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来改进目前发展阶段农田灌溉工工作中存在的技术不适应等问题,比如可以运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来不断优化农田水利建设的节水灌溉技术结构。提升配套的硬件设施的质量,比如应用固定喷灌系统等,进一步提升节水灌溉的水平。
5、加强后期工程维护。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其系统性强,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应既要保证水利工程前期施工质量达标,还要对后期维护管理工作加以落实。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对水利工程维护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以各项具体规章管理制度为参照,定期对水利工程进行维护,及时更换、修复陈旧的设施,确保水利工程始终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为灌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进行节水灌溉工作的加强合技术、设备升级,可以有效节约水资源,提升农业用水的利用率。相关部门应明确现阶段农田灌溉中节水工作的问题,并积极将研究内容投入实践,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3):286-287.
[2]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51,98.
论文作者:王胜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灌区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论文; 农田灌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