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轨中暴露的风险与风险包围中的转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险论文,包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经济活动都存在着风险,从古至今几乎找不到没有风险的经济活动。就银行业而言,一方面,其经营活动充满着风险;另一方面,其本身还具有化解风险的功能。在西方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防范和化解风险一直都是银行家念念不忘的一本“圣经”。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中,我国银行风险虽然始终是存在的,但由于体制、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这种风险被计划经济紧紧包裹着,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有什么风险能危及银行的生存,“风险”这一古老的经济词汇快要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了。而在九十年代初,我们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专业银行在一夜之间转变成国有商业银行时,我们才突然发现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是如此巨大,而且近年来还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与此同时,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又是如此的软弱。
一、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致命风险在哪里
客观冷静分析与评估形势是我们进行战略选择的前提。银行风险从总体上分为“可抗拒风险”和“不可抗拒风险”。不可抗拒风险一般为外部风险,譬如重大自然灾害、战争、政变、国际性金融危机等。可抗拒风险分为外部可抗拒风险和内部可抗拒风险,其中外部可抗拒风险虽然来自于外部,但在自身制度与机制健全的情况下是可以避免或分散的,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社会风险等,内部可抗拒风险主要包括自身业务经营风险以及与此相关的经营管理制度经营管理体制、人员等风险。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银行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没有经营责任,也就谈不上什么经营风险了。如果说银行当时有什么生死存亡风险的话,那么这种风险几乎是全部来自于政府的外部风险。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化,外部不可抗拒风险是可以控制的。政策、市场、社会等外部风险,近年来虽呈不断增大趋势,但由于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国家级信誉、特有的网络系统和承担政策性任务的政策补偿,因而还处于可以承受范围之内。真正使我们感到害怕的是自身存在的巨大经营风险以及内在的抗风险能力弱化问题。
打开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目前的可盈利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只要信贷资产质量较高,不出大的问题,能正常循环周转,灾难性的风险就不会发生。但我们目前恰恰是这方面的情况不妙。从动态上来看,199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几乎是每年都以翻番的速度上升;从结构上来看,“双呆”贷款在全部不良贷款中超过1/4,其中的呆滞贷款估计有一半以上属于事实上的呆帐贷款,而一般逾期贷款中,估计也有至少一半左右属于事实上的“双呆”贷款。如果这种估计基本符合事实的话,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双呆”贷款存量远远超过实收资本金。应该看到,这种基于现有统计数据推导出来的信贷风险情况还不是银行信贷风险的全貌,还有一些因素没有加进去。譬如,固定资产贷款都是中长期的,许多贷款已经是事实上的不良贷款,但由于贷款尚未到期,在帐面上还反映不出来;还有一些贷款已经属于不良贷款,但由于采取展期的方式处理,目前的统计上也不能充分体现;当然,还有个别分支机构为了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信贷资产质量指标,人为调帐,或者故意漏报、瞒报。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将大到足以惊人的地步。
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不仅表现在信贷资产上,还表现在投资性资产上。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八五”期间,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性资金运用连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虽然我们从资产负债平衡表上看到的投资性资产并不很大,但是如果将隐藏在其他科目、具有投资性的资产运用加起来,则它在量上恐怕仅次于信贷资产。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投资性资产的质量,除了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外,其余都比信贷资产质量差。运用到自办实体的数以千亿元计的投资性资产和由此形成的几千亿元的负债,各级分支机构附属公司搞了上千亿元的股本投资,数万亩土地和数以千万平方米的房地产,以及几十亿美元的海外投资,还有被迫留在手里的大量企业债券,这些都处在高风险状态,将要形成的损失也是难以估计的。
过去我们总以为银行经营风险来自于资产经营风险,然而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却发现,不仅银行资产业务有风险,而且负债业务同样充斥着巨大风险,甚至过去认为是“零风险”的中间业务,也经常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经营风险。其中有些风险造成的损失并不比正常资产经营风险损失小。
市场经济的风险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一种制度风险,而且由自身体制和制度带来的风险是触目惊心的。我们的资产风险、案件风险以及下面将要说到的人员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体制和制度设计有关。制度风险的实质是没有制度约束,或虽有制度但制度设计本身有漏洞。我们的制度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度空缺风险。在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管理所必须具备的若干基本规章制度中,有许多是空缺的。没有规矩的结果必然是各行其事,出现风险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前些年出现的盲目投资、炒作证券期货、办公司经商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很多都与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有关。即使是我们现在经常批评的基层行违规经营,有些根本就是没有规矩。二是虽有制度,但制度设计的漏洞很多。针对制度空缺的现实,近年来各家银行普遍加强了制度建设,但问题是我们的许多制度设计,从方便自己工作的角度考虑过多,从方便客户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不够。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决策能造成了那样大的损失?为什么外部的和内部的犯罪分子能那样轻而一举地就把我们给骗了?除了其他原因以外,制度和体制有漏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三是有章不循。本来就不多而且存在着漏洞的制度,在实践中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这一点在整个国有商业银行系统中普遍存在。有的甚至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全行统一的工作纪律置若罔闻。近年来,有关银行多次对分支行会计科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普遍存在科目随意使用、帐务核算混乱、会计统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监察系统对近年来银行各种案件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有章不循、检查监督不力是案件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目前,对于我们来说,还有一个致命的风险——人员风险。因为制度和体制是由人来设计的,各项工作也是由人来干的,业绩是由人来创造的,风险也是由人带来的。人员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防范风险所要求的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奖勤罚懒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激励、约束与监督,人的上进心、责任感就很难树立起来,好人也可能变坏,动机不纯的人则可以干成毁灭一家银行的事情。二是我们的员工队伍不纯,鱼龙混杂。一些人成为社会上犯罪分子腐蚀拉拢的对象。这两年发生的一系列案子足以说明我们的队伍有问题。三是员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识别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更不要说运用专业技术来分散风险了。有许多风险都是很低级的,但一些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就是没有看出来;有些已经形成的风险,通过采取一定的技术方法是完全可以化解的,但由于员工队伍的专业知识不足而做不到。四是一些领导干部的责任心不强,管理粗放,甚至大撒手。从发生的问题上看,有些风险只要我们的责任心稍微强一点,是完全可以避免。
自身体制和管理漏洞百出,自组织和再生能力又存在一定的机制障碍,加上转轨时期外部环境充满风险,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状况真可谓是“漏船载酒泛中流”。更为严重的是,在风险不断加大的同时,我们的经营效益状况又十分糟糕,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真实的财务亏损持续上升,反映出来的数字让一个银行家感到十分尴尬。财务效益不好,一方面表明目前的风险很大,另一方面说明抗风险能力低下。因此,我们实际上处在一个“低效益、高风险”时期。这种状况之所以还能够运行下去,主要是依托国家银行信用而源源不断增加的存款的支撑,否则早就倒闭了。过去我们一直在喊“狼就要来了”,现在可以说“狼真的来了”。
二、 站在转轨的时间平台上观察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
近来,我国金融风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从各方面分析了现实风险的成因。根据前面的分析,目前真正能够动摇国有商业银行基础的风险是自身存在的内在风险,因而从银行管理现状来分析风险的成因是必要的。但是,风险形势判断不等于风险成因判断,从实践上来看,内在风险的形成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
首先,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与十几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仅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和体制保障。但是,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经济变革与社会变革往往不可能是同步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冲击,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社会价值观念尚未真正形成,从而使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生商业银行体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风险。譬如,目前社会上对经济犯罪尚未形成应有的道德谴责机制。其实,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经济犯罪是重大社会丑闻,社会谴责声不断,个人会因此声败名劣。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对于经济犯罪的社会谴责机制,才有效地保证了下沉的市场经济秩序。缺乏对于经济犯罪的社会谴责机制,犯罪分子就没有了犯罪感,社会监督机制也就不断弱化,这直接导致银行风险加大。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社会上的经济犯罪感淡化对银行员工产生强烈的诱导作用。因为自己管钱,又加上没有犯罪感的道德约束,使本来就不太严的“金库”大门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对经济犯罪打击不力,司法制度本身有缺陷,也是银行风险不断加大的重要社会原因。对一些经济犯罪的处罚过轻,“犯罪成本”远远小于“犯罪收益”;对行贿处罚的力度远远小于对受贿处罚的力度,有时甚至是只处罚受贿者而不涉及行贿者;现行的司法制度,对于诈骗银行的经济案件,有时在客观上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还有一点,目前社会信用约束机制软化,债务人可以理直所壮地不还钱,债权人对此也毫无办法。当一个社会信用约束极度弱化的时,受害最大的往往是银行,在目前的情况下,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更是首当其冲。
其次,历史上形成的银行政策性风险正在逐渐释放。今天我们看到的银行风险有许多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而且绝大多数是政策性因素形成的。譬如,过去固定资产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比较低,主要是因为贷款没有到期,加上近年来每年的大量新增贷款使分母不断变大,风险没有表现出来。现在随着贷款陆续到期,新贷款投放变慢,不良贷款率一下子就上去了。况且固定资产贷款绝大部分是政策性贷款,或者是由政府指令性“点贷”出去的,在过去的决策体制和决策水平下,很多都是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项目,一些项目建成投产以后马上就停产了。这种情况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如此,在九十年代商业银行转轨初期也是如此,即使在目前也程度不同地存在。再譬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过去绕规模贷款,以及房信部、信托公司的贷款并表以后形成的,是在过去特定体制下形成的。这部分并表前形成的贷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为不良贷款。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困难状况年复一年的严重,大量拖欠银行贷款本息。信贷资金不能正常循环周转,最终将使银行的支付风险不断加大。国家从80年代以来,为搞活国有企业每年都出一些政策措施,而且今后还要不断加大力度,这些政策措施,无论是停息,还是核销贷款,最终都体现为银行的风险损失。另外,近年来国家财政日趋困难,基本上不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银行本身的业务又在快速发展,资本充足率严重低于安全线,抗风险能力不断下降。再次,监管不严,已有的风险不能及时发现、堵住,同时又诱发新的风险。这种监管不严的问题,既表现为外部金融监管力度不够,也表现为商业银行自身的系统监管不力。譬如,国有商业银行系统过去发生的绕规模贷款,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及时制止,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各级分支行也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问题,开始的时候是不想管,甚至予以默认,后来等到问题严重了,制止起来就困难了。过去一个时期出现的高息揽储,情况大体也是如此。现在大家都在谈论银行的“三假”风险,其实“三假”刚刚出现的时候,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还是专业(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应该说都是有所觉察的,但开始的时候谁也不想把它弄清,后来发现“三假”中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才下决心去清理,但已经积重难返,成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大痼疾。进一步追究监管不严的原因,恐怕与我们分散化的金融管理体制和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有关。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一个重要风险叫做“集中的风险”,而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转轨时期,银行风险的特征正好相反,由于过度分散而形成了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解决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时,必须认真对待我们特殊的“分散的风险”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是否有风险的关键是:(1)这种风险是否值得冒;(2)这种风险银行能否承受得起, 所冒的风险是否超越授权;(3)在各种投资机会收益相当的情况下, 这种风险是否最小;(4)风险分析手段是否科学, 风险管理手段是否健全、有效。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除了上述风险成因外,还有一个成因也应该引起注意,这就是“发展风险”。近年来有一句话一直挂在我们的嘴边,即“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对于银行来说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速发展,发展这个硬道理才能讲得通。从实践上来看,我们近年来确实吃了不少只重视发展、忽视安全的亏。一是机构网点盲目扩张,扩大了管理半径,增加了内部监管难度。近年来我们出的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网点上。二是盲目进入了一些我们不熟悉的业务领域,一心只想占地盘、赚大钱,忽视了防范风险。回忆一下前两年的情况,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几乎触及所有的经济领域。交了巨额的学费以后,现在开始有所醒悟了。三是新业务风险。进行业务创新,寻找新的业务支撑点,这是银行发展所必需的。但是,任何一项新业务的开拓,既要考虑市场需求,也要设计好风险防范机制。过去一段时间,建设银行的一些新业务发展确实走在部分银行的前面,但由于在风险防范机制的设计上存在严重漏洞,造成了不少风险损失。当前尤其要对银行电子化和承兑汇票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风险予以高度重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交了巨额学费以后才来堵塞漏洞。
三、标本兼治,在加速转轨中降低和分散风险
防范和化解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善,但对于国有商业银行来说,立足自身,眼睛向内,把我们自身能够控制的风险控制住,把各种内部的漏洞堵住,想办法把已经形成的风险尽量化解掉,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才是现实可行的最优选择。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们因为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机制,吃了许多亏,交了高昂的学费,但这个学费不能白交,一定要认真地总结,尤其是要从具体案例中寻找规律。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无风险的银行业务,但是一定要把握冒这个风险是否值得,能不能承担。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尽量避免犯重复性的错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吃一堑,长一智”,在很多情况下“吃一堑”是被迫的,关键是“长一智”。“长一智”,一是要“长”出风险意识,在银行的各项工作中,不论是什么业务、什么岗位,每时每事都要考虑风险问题,把防范风险作为银行家的“圣经”,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二是要“长”心眼,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凭感情、凭直觉,即使是对非常熟悉的人和事,也要多问个“为什么”;三是要“长”本领,要能够及时发现风险,要精通业务和防范风险的技术。
加强管理,尤其是加强对人的管理,是当前防范风险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对人的管理,首先是要加强对一把手的管理,尤其是对基层行一把手的管理。其次是加强对要害岗位的控制,再一点就是制定职责明确的员工手册以及强制交流和休假制度。
对于防范风险,治本的办法是加快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步伐,改革与防范风险是互为表里的。改革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风险越小,改革越容易推进;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问题比较多,存在大量的经营风险,才要求加快改革。从实践上看,近年来银行上下对于现行体制与制度上隐藏的巨大风险已经形成了共识,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的来看距离目标的要求还很远,而且还很不平衡。下一步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资金计划、信贷管理、财务会计、业务授权、计算机等制度,加快人事和分支机构改革步伐,着手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建立有效、有序的内部检查制度,按照相互独立和职责明确的原则调整内设机构,抓紧填补制度空缺,根据新的形势及时修改和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等等。现实的风险形势以及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历史责任,使我们在改革和制度建设上没有任何可以犹豫、等待的回旋空间。几年以前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在争取和巩固市场份额的竞争中赢得了一次保持主动的机会,今天我们必须在防范风险上赢得改革和转轨的机会。
在强化商业银行防范风险能力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而这种抗风险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为此,必须明确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要以经营效益为核心,即以扭亏增盈为经营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
在现行体制下,分支行的领导对“总行对下打算要什么,下面的领导拿什么论英雄”非常关心,而且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今年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提出要以经营效益为核心,但实际上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核心,也没有能够成为银行工作的总纲。在实践上,关于要效益还是要发展速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有人认为,在现行体制下减亏增盈等于多上缴,对国有商业银行没好处。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效益状况对一家商业银行来说始终具有决定生死存亡的意义。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全行业算帐处于实际亏损状态,这种状况无论对国家、对自身发展、对解决资产质量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都是严重的束缚。许多人认为,在目前的外部条件下抓银行效益不可能有大的作为。但从实践上来看,银行自身的效益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亏损行的预算约束和盈利行的成本约束都是软的,增收节支的潜力很大,积极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这其中有总行政策导向因素,也有内外部体制因素。
积极稳妥推进组织机构的调整与改革是防范风险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组织保证。在机构调整与改革问题上,大的方针是坚决按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办,但考虑目前的经济实际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不能一个模式、一刀切,而应区分轻重缓急。由于历史原因,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分支行制,且分支行是按行政区划设置的。这种设置模式的最大问题是机构重复设置,管理半径长,运转效率低下,风险难以控制。譬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省分行与省会城市分行的矛盾日益增多,业务交叉严重,重复建设严重,形成了内部竞争风险,也增大了业务运营成本,加快二者的合并步伐是必然的选择。当然,这种合并必须以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在城市的业务开拓和盈利能力为前提。还有,要缩短管理半径,从道理上说必须撤消县支行、甚至一部分地市分行,这些在管理上和效益上是十分有利的,但目前真要全面撤出会面临许多外部障碍,实施起来困难不小。既然想全面撤又撤不了,说出去以后又作不到,还会增加不安定的风险,况且有些县支行也没有撤的必要(江浙地区有些县支行的业务量非常大,许多行的年实际盈利在千万元左右),可以考虑暂不提三年内一律撤消,而是改为符合标准的予以保留,不符合标准的尽快撤消,不能拖延等待。这此标准如下:(1)规模标准,即必须达到一定的业务量;(2)效益标准,即必须盈利或者两年之内可以扭亏为盈;(3)安全标准, 即社会经济环境较好,自身管理健全,案发率低;(4)前景标准, 即地方经济实力雄厚,未来可见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至于各级行的内设机构与管理体制改革,应该按照管理权限,在周全设计、仔细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稳步推进。虽然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深化改革的任务仍很艰巨,应有紧迫感。
强化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始终都是必要的,但也决不能因噎废食。当前的经济改革、结构调整和新一轮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难得的市场机遇,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在健全和强化风险管理的条件下,努力开拓业务市场:(1)加强市场调研, 积极寻找、发现有价值的商业机会,科学甑别风险,进一步细化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业市场战略、客户市场战略和产品市场战略,目前国有商业银行这方面的投入很少,力量也比较薄弱;(2 )发挥大银行的集团优势和网络优势,通过总行、省分行和中心城市分行集中力量做大事,这样既可以带来规模效益,又能避免分散决策的风险;(3 )在资金实力许可的前提下,对于经过详细论证又看准了的项目,要及早加大投放力度,这样既抓住了市场机遇,又增加了收息;(4 )适应经济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在大中城市分行和部分县级支行,大力开拓风险小、效益好的收费性业务。
标签:银行论文; 银行风险论文; 社会风险论文; 政策风险论文; 管理风险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