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_宏观调控论文

浅析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_宏观调控论文

浅析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宏观调控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2000)07—0026—04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直接调控为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等问题成了经济管理部门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以江总书记1999年6月17 日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标志,我国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问题成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事实上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就十分强调要改变旧中国形成的经济重心偏重于沿海的格局,“一五”计划、“三线”建设等都为改善我国区域布局做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进行了阐述。但改革前的这些措施都是建立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建立一个怎样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是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议题。

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对象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对象是全国之内的经济区域。但区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往往没有严格的范畴和边界,不同的学科,乃至同一学科的不同学者都有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是法国经济学家布维代尔将区域分为三类,即:

均质区域,本质上是地理学均质区域概念的移植。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所使用的均质区域,尽管在具体的均质因子选择上存在着重大差异,但是他们本质上都要求一个特定的区域,其区内各种变量一致性最大且区际分异最大。也就是说,他们共同遵循均质方法。

极化区域,是指地理空间中地方化的异质连续地域,其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增长极的相互关联而相互依存。极化是指极化区域内增长极宛如磁铁般对经济活动的吸引过程。极化区域方法在性质上是一种较抽象的方法,由于有关资料收集困难,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难度。

计划区域,一般是指实际存在的管理区域,它是为了一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是政府计划、政策的实施地区,在性质上更富有政治性。当然,计划区域与极化区域是大致协调的,但由于极化区域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范围不断的变化,因此在时间上要保持两者协调有一定的困难,由于计划区域易于资料的收集,且又是政府所感兴趣的,所以在经济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中,调控对象拟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计划区,最常见的层次就是省级经济区域。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多年来形成的由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改革演变而来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之中。在现行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在经济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省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与实际的经济区域有较高程度的吻合。其次,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体制改革,使省级政府有了很大的宏观调控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能起到较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省级经济基本上是国家宏观经济计划的执行者,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有关部门的计划。始于1980年的财政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扩大地方的权利,财力分配由过去“条条”为主改为“块块”为主,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1994年1月1日起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的分税制,明确了省级政府的事权,确定了省级政府的经济职能。再次,省级经济区域都有一定数量的中心城市、一定的经济腹地和较完善的经济网络,如交通、通讯、资金、信息等,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经济区域。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

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就是国民经济的最终目标。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两个不同区域,无论是80年代以来实施的让沿海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还是新年伊始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的都是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就是从整个国家的水平上说,达到最优。具体来说,最终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就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来说,它的直接目标是实现区域分工与协作以及区际经济协调发展。

(一)区域分工与协作。分工是国民经济区域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任何社会生产总要落实到一定的地理空间上,社会分工也就有它的空间形式。地域分工理论是区域经济分工与协作的理论基础。建立合理的新型区域分工与协作体系是区域经济、也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选择的主要依据。我国改革以来出现的产业结构趋同、区际分工淡化、区域封锁等问题,都影响了各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将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为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各个区域立足其比较优势,明确在全国地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资源的宏观配置效益,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区际经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地区经济差距究竟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地区差距拉大了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会怎样?地区差距多大是合适的?这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作家看来,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规律的空间形式,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必然反映;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有计划均衡配置生产力,消灭区域差距。

在新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区域差距是市场均衡机制失灵的表现。市场的不完善和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导致了区域间的失衡。随着经济的增长,市场的统一程度提高,经济趋向一体化,区域差距就会自动消失。

在古典经济学理论看来,区域差距是不会持久的,市场的作用会使差距消失,但在现实中许多国家都存在区域差距。很多经济学家也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模式,认为区域经济差距拉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经过系统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会拉大,之后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这就是区域经济中的“倒U型”理论。

就目前的经济现实来看,我国应该选择旨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因为:首先,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东部地区积累了相当实力,西部地区也基本实现温饱,全国商品供给有余,改革开放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这使国家和东部地区有能力对西部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相当的扶持。其次,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有效需求不足的阶段,落后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农村收入低,购买力低,是一个重要原因,发展落后区域经济有利于扩大内需。落后地区大多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资源恶化相当严重。经济的落后使其难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全国的可持续发展相当不利。区域经济差距拉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

国家对区域经济之间的发展进行调控,运用的政策手段就是对不同的区域实施差异性的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这些政策手段常常是综合运用。

(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利用税收、政府支出和公债的运转,以预定的方式影响各个区域经济的活动,并通过干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及使用,达到包括区域经济目标在内的宏观经济目标。财政政策包括预算政策、公共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

预算政策作为一种财政政策工具,主要通过年度预先制定的收支规模和收支差额,以及在执行过程中的收支追加变动,来实现其调节功能。公共支出政策包括购买支出政策、转移支出政策。根据公共支出理论,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直接增加个人的收入,个人收入的一部分将用于消费,使社会消费总量增加。政府的购买支出可分为政府投资和政府消费。政府投资政策是公共支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投资政策,可以扩大或缩小社会总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说,国家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改变国内的经济布局:一是加强交通运输和动力供应系统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条件。二是在工业稀疏的区域建设一些新的加工企业,以保证国内各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

转移支出政策,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转移支付的作用在于给企业和家庭提供购买力,使其有能力在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由于中央财力有限,各地财政能力相差十分悬殊,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因此,为保证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衡,今后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应侧重于横向平衡。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平衡,都要考虑人口、人均收入、地方财政能力、城市化水平等因素。

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地区,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

(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根据货币流通规律的要求,对货币流通进行管理和调控,从而达到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目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控,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及公开市场业务等,都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货币政策运用于区域经济调控是由对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具有控制权的中央政府,通过对已经开始按市场经济规则运行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的调控而实施的一项国家区域政策。这项政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调控区域经济活动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将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国家只有通过一定的政策鼓励银行将资金投放到国家需要的区域。

国家也可以通过政策性银行,实施政策性贷款,对区域经济进行调控。政策性银行的主要活动领域为农业、落后地区开发、进出口、中小企业等,对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政策性银行是通过投资、贷款及担保等方式进行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投资是政策性银行业务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根据国家的区域政策,控制投资资金的区域分布,从而达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目的。贷款是政策性银行资金使用的主要方式。一是因为贷款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可以在省(区)上报的符合政策意图的项目中,再按政策要求择优选贷,不涉及或少涉及具体的投资过程及项目建成后的操作管理。二是因为贷款是有偿的,无论是贴息、无息或低息贷款,都是以偿还本金为前提的,能使政策性资金的效益得到保证。我国已建立的三大政策性银行,都可以在自身的业务范围之内,配合国家的区域政策,实施不同区域的贷款。担保是金融机构提供给客户的一种信用保证业务。政策性银行不仅较其他金融机构更重视其担保业务,而且较其他金融机构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政策性银行为其所支持的区域内的机构的资金融通提供信用保证,为特定经济区域提供更好的融资便利条件。

(三)区域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的区域贸易及对外开放政策,主要是建立经济特区,国家对特区内的经济活动在关税、外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如改革开放以来,增加了沿海地区的外汇使用额度和外汇贷款,对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福建实行了特殊优惠政策,沿海地区外资外贸依存度增强。

税收上的减免,对国家政策需要支持的区域减免一部分或全部的进出口关税,这就是被人们统称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或自由港的国家区域政策。由于进出口关税对外贸企业、以从事出口产品制造为主的企业和需要从国外进口设备原料的企业的影响更大一些,因而涉及进出口关税减免的国家区域税收政策的力度要明显大于仅仅只涉及所得税减免的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尤其在要吸引国外企业向特定地区投资时,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必然要扩大到进出口关税的减免。

按照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框架设计,今后政府将不对竞争性项目投资,对政府没有投资的项目,政府不审批,用登记备案的方式代替审批制,所以该政策工具的作用将会逐渐减小。但是一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具有垄断性质的项目,仍然需要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审批。考虑到落后区域,如中西部各省区这类垄断项目较多(包括大多数资源及加工项目),应当赋予中西部各省区政府较多的自行审批权,提高项目决策效率。

边境贸易管理权。对特定的区域,可以赋予特定的边境贸易管理权,促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例如,对于西部等边疆省区来说,边境贸易应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它对于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收稿日期:2000—05—10

标签:;  ;  ;  ;  ;  ;  ;  ;  

浅析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机制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