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一体化;有效措施
引言
装配式建筑因将建筑项目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大大提升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现代产业化水平。因此,采用一体化建造方式,在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实现从主体结构、外围护结构、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施工等全部环节的协同施工、总体技术优化,能够获取更高质量的建筑产品。近年来,关于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一体化建造、数字化建造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一体化建造管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装配式建筑的产生背景
装配式建筑设计目标是完成建筑工业化发展,以往的建筑模型以砌体建筑以及现浇混凝土为主,装配式建筑理念便是在工厂中一些工程项目中需求的板或者梁等建材上,在验收之后明确建筑材料的合格性,保证工程项目安装的实效性,此种模式可以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2建筑设计施工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行业的垄断与部分分割
就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来说,有很多的政策性壁垒,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的基建团队。根据工程专业类别的不同,不同种类的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不同的承保公司的分管工作,每个部门之间不具有统一的政令,市场准入的时间等达不到一致,进而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行业保护主义风气的盛行。
2.2复合型人才及产业工人队伍欠缺
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人才储备相对较弱,对比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升温,造成了当前人才短缺的局面,出现该领域人才呈现频繁流动的现象,导致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发展缺少复合型人才的渗入,装配式建筑产业一体化工人队伍无法形成。然而,对于全行业中的农民工而言,其技能提升还未得到足够重视,“技能水平低、离散程度高”的产业工人队伍与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不能相适应。
2.3设计、施工招投标分离
就现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而言,设计施工并非一体化发展,二者大多是由不同的单位进行承包。由于承包单位不同,所以不能够对二者进行有效的一体化管理,因此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不能够进行及时的交流,从而不利于建筑项目施工的顺利完成。
3装配式建筑设计设计方式
3.1内化装配式建筑结构
通常情况下,部分建筑企业施工开发商家总会以获取更多的综合效益为目标,对资金进行回笼处理,缩小建筑工程作业时间,然而装配式建筑设计项目在初步完成之后,还应该积极开展后续的工程施工作业,也就是拆分加工建筑体系内的多种部件,内化建筑结构的具体内容。在此期间,建筑构件的实际拆分,应该关注构建质量和形状特点,考量建筑现场施工材料的具体保存位置,明确建筑吊装流程和临时施工道路。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的地质施工,相关人员要掌握施工计划的可靠性,对于建筑面积相对小的区域,找到施工核心部位,对于具体的装配式建筑结构部件拆分工作,一方面思考施工材料的实际运输效果,另一方面思考建筑结构施工具体难度,降低装配式施工多项资金的投入,节约更多资源和成本,推动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受力设置
装配式建筑在实际施工期间应该关注施工受力情的分析,在建筑构件生产结束之后,对其加以进一步的养护加工,在构件实际强度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中,之后借助大规模的机械设备进行吊装作业,并且构件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完成运输工作,受力情况存在差异性,施工期间要使用球形铆钉进行建筑构造。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构件拆分,应该规范施工生产的整体流程,准确的研究装配式工程构件的具体受力情况。再次是确定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具体吊点部位,维持构件的吊装期间存在的平衡性,保证构件运输位置的准确性。
3.3机电管线设计
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机电管线与现浇结构中的机电管线施工存在较大不同,在现浇结构中机电管线通过预埋并直接整体浇筑在混凝土中,而预制装配式建筑中机电管线需预先埋设于构件中,抵达现场后与现浇结构中预埋管线进行拼接,体积和质量巨大的构件在现场完成机电管线精确对接施工难度极大。
4装配式建筑施工措施
4.1全面领悟建筑设计图纸
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诸多企业中,施工者的操作经验存在不丰富的现象,所以在施工期间要领会施工设计图纸内容。建筑构件为特殊性的产品类型,需要经过吊装、翻身以及运输等环节,并且构件在破坏之后便需要长时间的生产时间,会大幅度延长装配式工程的工期,所以施工者要全面思考构件实际受力情况,以免出现构件的吊装和运输等基本问题。
4.2施工关键节点优化处理
预制装配式建筑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施工方式,施工中的吊装作业、建筑做法等与传统的现浇结构完全不同,施工中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各个过程优化。预制构件与现浇段间的连接是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该节点受力复杂,钢筋预埋较多。施工中需充分理解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段之间的连接关系,分层次完成钢筋绑扎连接。现浇结构中窗附框位置经常存在漏水隐患,若预制结构后期再装窗附框将同样存在漏水隐患,因此在施工前与设计沟通研究,将窗附框在工厂中与预制构件一同浇筑完成,形成整体,避免后期存在的漏水隐患。
4.3施工现浇段和预制断节点
装配式工程中的现浇段和构件衔接成为关键环节,由于缓凝土浇筑时间不一致,会引起施工隐患,加之其作为建筑结构连接的薄弱过程,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要对关键节点进行加工,可以借助纵筋构件设置成凹槽类型,促使装配式设计和施工一体化足够高效,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果和实效性。
5积极培育复合型人才,促进产业队伍形成
从全产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依据装配式建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体系,积极培养、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复合型人才,从高校抓起,制定相关的装配课程,与企业建立合作,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其次,要打造适应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做好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持证上岗的监督工作,推动传统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身份的快速演变,统一配置工厂生产和现场装配的团队组织,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工人队伍。
结语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国内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进一步摸索前进的过程中,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协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设计、施工的优化提升,为建设项目增值。通过本工程的应用研究,在结构深化设计中联系现场实际、综合考虑施工全过程中构件应力分布、机电管线设计优化、利用预制构件特性等对设计施工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在施工中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做好成品保护、优化关键施工节点等可有效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工程质量,提升经济效益,促进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岚.预制装配式混凝土住宅设计施工一体化研究.住宅与房地产,2019(15).
[2]卢保树,张波,张树辉,.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技术.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8).
[3]陈伟,秦海玲,童明德.多维作业空间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资源调度.土木工程学报,2019(13).
[4]袁林.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科技经济导刊,2019(18).
论文作者:俞国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3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机电论文; 管线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现浇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