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4例。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护理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依从率以及预后改善率。结果:护理组的总体依从率68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59.46%),护理组5min内的步行距离为(536±28)m显著多于常规组(368±22)m,护理组的预后改善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47例(63.5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率,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260-02
近几年来,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几率呈现增高的趋势,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危害老年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1]。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逐渐加重、病程较长以及反复发作等问题,将会降低患者对于用药、饮食以及锻炼等临床治疗的依从率,进而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若未进行及时干预和管理,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本研究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同时,提高患者的总体依从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患者自愿参与讨论,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74例。其中,常规组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为60~82岁,平均年龄(69.12±10.12)岁;护理组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为64~88岁,平均年龄(69.44±10.31)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
护理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并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患者出现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
(2)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在患病期间存在较多顾虑,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给予心理指导,进而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
(3)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需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关于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到遵照医嘱接受用药治疗的重要意义,时刻叮嘱患者定量、定时接受用药治疗,进而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总体依从率以及预后改善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 11.0软件包予以进一步分析和核验,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总体依从率
护理组的总体依从率68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59.46%),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总体依从率比对[(n,%)]
2.2 比较两组预后改善率
护理组5min内的步行距离为(536±28)m显著多于常规组(368±22)m,t值=40.585,P值=0.000。护理组的预后改善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47例(63.51%),卡方值=11.893,P值=0.00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患者心室受压、超负荷以及不同慢性心肌病变等原因所致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出现心肌收缩能力减退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排血量难以达到身体的实际需求,因此,其已经作为各种心脏病终末期的一种综合征,具有病情严重、病程长以及反复发作等特点。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不明确,通常情况下采取药物治疗的原则。近几年来,伴随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几率逐渐增高,心率衰竭的发生几率也随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各大器官以及身体免疫能力逐渐削弱,将会增加病情对于自身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而导致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总体依从性较差,使得患者在患病期间难以按时接受用药治疗,最终导致治疗难以规范化和科学化。临床上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和反复性,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疏导,进而提高患者对于该类疾病的认知程度,进一步减轻患者以及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其能够更加积极的配合临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十分显著[4]。
本组研究结果充分表明,护理组的总体依从率68例(91.89%)显著高于常规组44例(59.46%),护理组5min内的步行距离为(536±28)m显著多于常规组(368±22)m,护理组的预后改善率65例(87.84%)显著高于常规组47例(63.5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总体依从率。
4.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总体依从率。
【参考文献】
[1]王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科,2015,10(3):413-415.
[2]吴智敏.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地高辛药物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6):211-213.
[3]李晓蓉.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6,29(10):169-170.
[4]王喆.饮食体重管理方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18-20.
论文作者:谢小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老年论文; 常规论文; 总体论文; 统计学论文; 高于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