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模具属于比较常用的生产工具,其直接决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生存。高职院校每年都会向社会各界输送大量的综合型人才,此时就需要高校教学工作者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需要对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与社会融合到一起,需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以更好的提高高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主要是对高职校级模具数字资源库的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下文中的一些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模具;数字资源库;分析
1导言
数字资源库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需要组织的重大实施项目之一,其中“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数字资源库建设又是适应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要求,当前各种个人数字化终端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等,其在高职学生中普及率相当高,为数字化资源库的有效利用提供了条件。
2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2.1高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每年招生的学生基本上是高考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理想大学而又不愿意复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待提升,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能力相对比较差,从而导致高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不利于高职模具专业教学模式的开展。
2.2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
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模具专业教学模式,虽然对实践教学环节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大多数的实践教学内容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并未完全的付诸于实践。实际上,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践教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环节。有的学生会因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不紧密,从而导致无法更好的适应社会现状,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从而放弃自己的从业道路。
2.3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目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大多数的高职院校都构建了自己的模具CAD/CAM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室、模具测量实训室等实训中心。虽然从表面上看,这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却不能与理论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达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每年所使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是一样的。如今,社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模具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创新,从而使模具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此时,如果教师继续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影响高职模具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模具数字资源库的建设
在此背景下,经过两年的探索,建设了一个切合本校实际的,由以学校原有教学资源为基础的校本资源库,及以企业实际模具为基础的企业资源库,组合构成的校级模具数字资源库。根据本校学情、教情、合作企业实际情况,在此模具数字资源库建设中,在厘清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四级架构,整个资源库分为两个子库———校本资源库与企业资源库,并没有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简单混合,而是将企业资源库作为校本资源库的拓展、提高,让学生能直观体察理论到实际的异同,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校本资源库下设拆装模具资源库、配套教材资源库、优秀毕业设计库三个部分,分别针对模具拆装测绘教学,模具专业课教材图例三维化、模具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企业资源库则分为企业实际模具库与企业设计资源两部分,分别呈现企业实际生产用模具与企业设计所用资源。该校级资源的最低一级架构由各类典型模具组成。3教学成效依托建设的校级模具数字资源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效解决了几个问题:第一是现有模具教仪配套资源库长于动画视频,但其CAD总装图,零件图制图不规范,甚至出现严重错误,并且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误导。资源库建成后,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是企业资源库中实际生产用模具的展示起到了很好的纠偏纠错效果,以12级模具为例,在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中,图面质量,结构正确率得到了很大改善;第二是原有模具教仪配套资源使用权限,仅能在实训教室电脑中使用,无法直达学生自己的数字终端,学生无法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在资源库建设后,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电脑拆解虚拟模具,提高了后续《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模具设计》这两门专业课的教学效果;第三是模具专业教材图例基本只有配套动画,有些简单结构只有平面图例,更无法进行模拟拆装,而高职学生识读平面图能力不强,无法深入剖析结构,形成学习障碍,学生通过资源库中的配套教材资源库,可以通过三维模型,辅助认知;第四是解决了企业资源杂乱,各个老师都有收集,但没有整合,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的状况。
4结论
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之后可以得出,总之,模具专业教学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引入模具专业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更好的对传统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高职院校校级模具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切合本校学生、教师、学校、合作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实现了校本教学资源与企业一线实际的结合,从而实现实物模具教仪的数字化外延,减轻实物资源的损耗,间接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取得较佳的教学成效,有力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董海东.高职模具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04):44-47.
[2]李东君,沈旭,钱晓琳.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模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02):65-68.
[3]王晖,刘军辉,梁丰.“三二分段”下高职模具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03):90-95.
[4]梅国瑞.高职模具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南方农机,2017,48(16):189.
论文作者:周翔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资源库论文; 模具论文; 高职论文; 学生论文; 企业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数字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