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雷州供电局 524251)
摘要:DA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简称,是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内容,该技术具有综合信息管理的性能,能够实现对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融合,使管理体系形成综合化和信息化,为供电和配电的稳定性提供保证,改善电能质量。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具有管理、控制系统集中化和一体化的特性,可以有效的降低配电成本,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以此为基础,本文,对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在当前的应用进展,希望能够促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进展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各个行业的创新进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传电力行业也在不断地优化以此来满足人们生活生产中对电力的需求。传统的配电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配电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这是一种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自动化控制、检测和保护配电网络。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对于电力企业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能够提高输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提高输配电稳定性,既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又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以对配电自动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分析
1.1 FTU 技术
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中,FTU 技术可以从容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在室外环境中也能够进行正常施工作业,所以该技术在工业化设计方面较为全面,并且基于其工业设计全面,对不同的生产领域配电需求都可以满足,供电需求也能够保障。FTU 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指标可以满足户外环境下的技术指标 D2级的要求。FTU 技术与柱上开关接口在电气结构上的使用过程一致性较高,接口的可靠性也较高,所以在维修方面具有简单的操作技术,FTU技术的使用性能稳定,可靠性高。FTU 技术通信计算和算法方面,信息故障系统分析法是一个很好恢复系统故障和系统隔离这一类问题的手段,通过这样的技术分析,可以促进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 FTU 技术还能够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1.2通信技术和平台支撑技术
配电自动化实用技术提高使用效率的关键,是优化通信速率,提高通信可靠性,使配电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实现自动化和实用化的统一,对配电自动化实用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体现的各种性能进行广泛的支持,维护自动化工作运行的效率。以此来实现平台开放,为通信技术和平台技术提供广阔的平台,掌握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呈现的数学状况,实现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技术一体化是配电自动实用化关键技术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实施配电的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在当前可以利用DMS 建模技术,重新编码信息源头的数据,要在拓扑信息系统中保持SCADA 信息和 CIS 信息的高度一致,另外,在工作中对于客户的用电信息、服务信息要做好处理,保证其能够接入配电主站的系统中,以此来实现信息全局一体化,保证 CIS 信息系统与SCADA 信息系统之间互通,实现网络安全维护,让配电网可以在DMS 流程化管理下的工作交流更为完善,促进中间软件技术的使用效果。
1.3配电主站技术
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体现在配电主站的分布管理上,在配电主站建设中,开发式平台信息技术是关键的技术支撑,为了能够保证配电主站的管理科学化,保证配电工作的平稳开展,这个信息平台必须要实现对数据库的实时维护和保存,并且要能够实现历史数据的有效查询。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制程中,最为主要的技术支撑就是网络通信技术,利用该技术对配电系统实现检测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络通信技术是配电系统自动化最为基本的技术基础,利用这项技术可以通过多种通讯方式反馈处理系统中的故障。
1.4DMS流程化管理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包含很多方面,具有较高的集成度,所以在实现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够抓住各个环节的特点,针对其特点实施系统性的实验,以此来对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实用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提升,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自动化设备的运行就进行优化完善,保证相关设备的工作效率。DMS流程化管理在当前已经得到了强化,这对配电系统自动化设备来说,对其进行单元以及集成测试十分重要的,避免质量问题出现在研制过程中,以此来提高自动化设备的整体质量。
2、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进展
2.1 FA体系智能分布式
我国的各项科学技术在不断提升,这对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相关技术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我国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规划计划和方案,这些方案为我国的配电自动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在这样的电力发展趋势,促进了分散发电装置的推广,并已经逐渐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改革方案不断的深入,这为地方配电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降低线损的技术的推广,是电能的转换和利用率大大提高。FA 体系是当前比较基础的分布式系统,为多种智能化设备奠定基础,该体系系统可以实现区域协调器和系统智能设备一体化。
2.2完善支持系统
要促使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关键技术的应用形式得到优化,需要缩短区域内的停电时间,适当的减小停电范围,以此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配电自动化实用关键技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能够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还能够对优化网络系统的运行方式,改进电力系统工作的结构形式,使配网化运行模式中发挥决策支持系统的作用,合理的对电网的离线和在线相关参数合理的利用,改进和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借助模型,分析和处理信息数据输入和输出的关系,保证电网的正常高效运行。
2.3配电信息引擎
配电自动化、DMS是当前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二者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企业的系统设备必须要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能够满足所制定的电力二次系统网络安全框架客观要求,这也是电网自动化实用化过程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要完善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降低线路的总体损耗,构建相关的运行决策模型。提高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提高供电的经济性与供电质量。
结束语:
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应用对于我国当前的电力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现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力求满足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生产的用电需求,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改进和革新技术,以此来促进配电自动化实用化的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曾晓洋,黎明,李志宏,陈兢,杨玉超,黄如.微纳集成电路和新型混合集成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6,08:1108-1135.
[2]王必恒,欧阳文,张怡然,宋英华,崔玉. 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指标分析及诊断决策[J]. 供用电,2014(05):54-58.
[3]雷杨,李朝晖,饶渝泽,宿磊,车方毅. 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实用化应用优化策略分析[J]. 湖北电力,2017,41(12):5-10.
[4]孟庆海,朱金猛,程林等.基于可靠性及经济性的配电自动化差异性规划[J].电力系统保护 与控制,2016,44(16):156-162.
[5]王玮,李睿,姜久春.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系统规划关键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J].高电压技术,2016,07:2028-2036.
论文作者:庞海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信息论文; 电网论文; 我国论文; 《科技研究》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