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论文

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

尹珊珊

(四川传媒学院 成都 611745)

【摘要】 作为社会思想及前沿科技发展的直接映射群体,学生的精神生活场域以及价值观受新媒体影响的表现更为突出。在此大前提下,本文以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为题,对新媒体语境下对教学话语样态的影响、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方向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希望为新媒体语境下教学改革的同步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语境;教学转变;话语样态;教学改革

一、新媒体语境背景分析

当前,媒体融合发展是我国所面临的信息革命中最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调研讨论地点设置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并明确了我国新媒体与舆论生态发展的目标[1]。由此可见新媒体对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场域以及价值观发展都有着巨大影响。而作为社会思想及前沿科技发展的直接映射群体,学生的精神生活场域以及价值观受新媒体影响的表现更为突出。

(一)新媒体语境的产生

新媒体是由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终端媒体设备等前沿科技发展衍生而成的宽泛概念,由于其具有:受众群体宽泛、高互动性、个性展示、集成性高以及时效性高等优势,很快地被民众所接受,而其“快餐”式的内容编辑样态以及约束性低的话语样态也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新媒体语境,并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符号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民众(尤其是青年人)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语境的产生改变了传统信息传递的格局,其具体产生的机理如下图1-1所示:

图1-1 新媒体语境产生的关系矩阵

(二)新媒体语境的特点分析

新媒体语境的特点可从内容及表达两个大方向来进行分析归纳,详细情况如下图1-2所示:

研究作者及其合作网络是提高文献学术质量、壮大研究领域的核心要素[1]。桂医核心作者网络图如图1所示,共得到节点328个,连线445条。图谱中节点字体大小与作者在该领域发文频次成正比,字体越大表示该作者对领域贡献越大,作者间连线的粗细代表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2]。

图1-2 新媒体语境的特点结构

在上图1-2中可看出,新媒体语境的内容特点包含有二,分别为:第一,软性内容的占比大幅度增加,摆脱了传统硬性说教和“不得不接受”的内容传递方式束缚,使得新媒体语境更具有亲和力及代入感;第二,“高精专深”内容的渗透,由于新媒体大幅度拓宽了信息传播发起源的可能性,使得对信息传递内容中来自各层面渗透而来的高度、精确度、专业性以及深度内容大幅度增加,在提升了信息源热度的同时,也提升了受信息群体的知识性。新媒体语境的表达特点包含有三,分别为扼要、迅捷以及娱乐。其中扼要特点是指新媒体语境中,不需要经过教条式的铺垫,背景介绍、相应分析以及衔接段的过度,只选择传播信息中最精炼的部分进行“碎片式”表达,避免了由于内容拖沓繁冗造成的信息主体流失;迅捷特点是新媒体语境的一个典型标志,由于前沿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使一些具有冲击性和突发性的信息情况捕捉变成了可能,而自媒体的产生也使这些信息的传播变得非常迅捷,受此影响新媒体语境的表达经常是非常直接的切入,短、平、快的实现信息传递;而娱乐特点是新媒体语境被广泛认可的主要特点之一,其验证了信息传播中诙谐与严肃可以并存的可能性,并使得一些深刻、俏皮、具有一定文化色彩的信息内容迅速提升热度(俗称“网红”)。

二、新媒体语境对教学话语样态的影响

二是社会监督体系不健全。邓小平总结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指出这些错误的发生与我国法制不健全和社会监督制度缺失有关。因此,邓小平非常重视制度建设,认为制度在规范社会行为、完善社会监督方面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

(一)后喻文化对教学话语样态主体的影响

对于传统的教学话语样态而言,枯燥、宏观、正统、单一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但在新媒体这种强调开放性的语境影响下,这种共识正在缓慢地被打破,因为当前的教学目标体系中更强调的是教学结果,教学过程则是为了教学结果而服务的。而传统的教学话语样态与学生的认知间存在的矛盾正随着当前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增长,为了缓和这一态势,教学话语资源的改革显然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实现的,因此,可以将新媒体语境的开放性看做是一种时代发展必然产生的教学话语样态内容拓展。

(二)新媒体语境的开放性对教学话语样态内容的拓展

新媒体语境的颠覆性与后喻文化[2]的传递模式具有高度一致性,因为受“信息爆炸”这个大时代前提的影响,已经对传统的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传统的学生与老师间的知识差距随着互联网信息的不断细化而逐渐减小。因此,教师与学生间对知识(尤其是具有时代性的知识点)教与授间的关系经常转换,教师向学生学习一些知识信息已经不再是个例,而是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常态,并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趋势。这种转换并非是矛盾的,反之其更容易拉近师生间的有效交流,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所以为了保证这个学习氛围的良性发展,教学话语样态的主体也应当顺应这个发展趋势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教学话语样态转变面临的问题

对方一晃而逝的影子,也没能逃过他的那双鹰眸。他大喊一声:“有山精!”随手抄起墙边的铁棍,从窗口跃了出去。他穿过青柏,翻上墙头,见那黑影正一只胳膊夹着尸体,手足并用地穿过杂乱的山石与灌木,朝着北边的鬼愁涧逃窜而去。

图3-1 传统媒体语境下教学话语样态关系图

图3-2 新媒体语境下教学话语样态关系图

(一)共识达成问题

语境的时代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会随社会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在传统媒体语境中时代性只单纯地为媒体话语权服务,营造高压严肃的态势;而新媒体语境中语境时代性已经有了明显的宽松化趋势,虽然这个趋势的发展方向目前无法评价,但如图3-2所示关系可见其在语境中的生态地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将这个不可控的方向引导入正途将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由第2节对新媒体语境对教学话语样态的影响分析中可看出这种影响存在的必然性,因此对这个必然性进行相应的存在问题分析就非常有现实意义,概括而言教学话语样态在受新媒体语境影响而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其具体情况如下图3-1、图3-2所示:

(二)语境时代性问题

由图3-1 和图3-2 中的教学话语样态关系可看出,传统媒体语境下教学语言样态的支配者为教师,学生的语境空间受到严重压缩;而在新媒体语境的影响下,教学话语样态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间共识达成的基础之上的,双方具有同等的话语样态选择地位。因此转变过程中共识的达成便成了客观存在的问题。

(三)生活化话语样态内容问题

生活化在新媒体语境下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其源头来自于新媒体语境为人们提供的精神生活空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的主观意识形态都受其影响而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它的加入使得教学话语样态内容存在复杂化问题。

由第1节中新媒体语境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可将其对教学中话语样态的主要影响归纳为以下两点:

四、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

(一)与学生生活语化样态的共融

将前文2.1 节与3.3 节的内容相结合可知,在新媒体语境前提下的教育话语样态转变实质上是一个教师与学生间双向适应的过程。受新媒体语境的影响学生的生活语化已经成为了相对独立的体系,在其中包含了许多学生的思想认知和精神特点成分,如:求变、求新、冒险、朝气、张扬个性等,而教师对这些成分应当进行科学、正确解读,如同大禹治水一样——围堵只会激化矛盾,而疏导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尝试将自身融入学生的生活语化体系中,以包容的心态与之进行共融,并将一些有特色的生活化元素用法代入教学话语中,如:C位、赞、佛系、家里有矿等,其含义比较宽泛,在教学话语样态的应用实践可能性很强,并非常容易达成与学生间的话语共融。

(二)理论抽象化向通俗具象化话语样态的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话语样态中教学理论用话语与生活实践话语间是存在着巨大鸿沟的,而在前文第1节中提及过新媒体语境下近似“碎片式”的信息获取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直接、精炼的信息获取方式,而相对繁冗、拖沓的传统理论式教学话语样态已经逐渐与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背离,深入浅出的新教学话语样态正在转变为教学话语样态的主流,其根本就是由理论抽象化向通俗具象化的话语样态转变过程。

(三)教学话语平等环境的营造

由前文2.2节和3.1节中的论述内容可知,课堂教学中的“独角戏”并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反之会造成学生的抵触、消极或叛逆情绪。而在新媒体语境的影响下,新教学话语样态应当强调教学话语平等环境的营造,其中无拘束式的教学话语场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话语权地位的提升,进而实现积极参与、有效互动、及时反馈甚至是对课堂内容的质疑,在课堂范围内达成自由平等。这种良好的教学话语样态还可以通过当前的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后续衍生,将教学话语样态的转变延伸至课堂以下,进行网络线上交流,为学生在知识信息上的获取提供足够的弹性空间。

农村宽带、光纤覆盖率不高,农村物流特别是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农业物联网设备成本偏高、推广难度大,农户无能力承担。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语境与教学话语样态的耦合,可以促进课堂教学中知识信息传输结构的完善,并将大幅度增加教师与学生间的接触面,以话语样态转变的形式实现师生间契合度的同步增长,最后达到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的根本目标。但新媒体语境的产生具有前沿性和相当程度的不稳定性,其对教学话语样态转变的效果缺乏实证考核,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足够谨慎。

参考文献:

[1]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时事财经[EB/OL].2019.1.25.

[2]玛格丽特.米德[美].周晓红,译.文化与承诺——一项关于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1).

[3]闫鹃.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传播策略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03):39-40+43.

[4]牛凤燕.新媒体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J].青年记者,2019(05):17-18.

[5]杨英.“碎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重构——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142.

[6]刘杨,贡和法.优化教学话语演绎精彩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01):43-44.

[7]钟世潋,张洪冲.“互联网+”时代多模态教学话语的特点及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8(30):14-16.

【作者简介】 尹珊珊,四川传媒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标签:;  ;  ;  ;  ;  ;  

新媒体语境为前提的教学话语样态转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